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秋雨:猜测孙绍振
1
作者 余秋雨 《唯实》 2003年第8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余秋雨 孙绍振 文学评论 《余秋雨:猜测孙绍振》 杂文
下载PDF
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序 余秋雨序
2
作者 余秋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6,共2页
吴戈教授的《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我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填补了戏剧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空白。田本相先生作为吴戈的硕士业师,余秋雨先生和孙惠柱先生作为博士业师,都为本书作了序言。三个... 吴戈教授的《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我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填补了戏剧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空白。田本相先生作为吴戈的硕士业师,余秋雨先生和孙惠柱先生作为博士业师,都为本书作了序言。三个序言从不同的角度对吴戈其人其文其书进行了客观的评介,可以视为有关本著作的导读;同时,也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而成为可以独立欣赏的文本。我刊在此将三篇序言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序言 云南大学出版社 戏剧研究 文化解读 戏剧交流 交流史 欣赏
下载PDF
余秋雨:一个人的敦煌 千年后的汉唐
3
作者 余秋雨 《党政论坛》 2014年第14期60-61,共2页
文化是一种有生命感染力的精神价值。它往往以一种美好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我一直认为,艺术并不是在哪个部门的指挥下繁荣起来的。前不久,大家可能看到过我的一篇文章,很多地方都转载了。我在台湾演讲,内容是《富春山居图》,我把它... 文化是一种有生命感染力的精神价值。它往往以一种美好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我一直认为,艺术并不是在哪个部门的指挥下繁荣起来的。前不久,大家可能看到过我的一篇文章,很多地方都转载了。我在台湾演讲,内容是《富春山居图》,我把它和宋代的宫廷画作对比,宋代时期的朝廷很重视宫廷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汉唐 敦煌 个人 宋代时期 精神价值 感染力 宫廷
原文传递
余秋雨致余杰的公开信
4
作者 余秋雨 《大舞台》 2000年第4期4-7,共4页
余杰先生:您好!我还在“千禧之旅”途中。回国后接到的电话多数都提到大作《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今天又有一位记者远道送来了复印件,拜读了。大作的标题是第二人称的问句,我理应作个回答,也感谢您给了我一个机会。细读大作,您要我... 余杰先生:您好!我还在“千禧之旅”途中。回国后接到的电话多数都提到大作《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今天又有一位记者远道送来了复印件,拜读了。大作的标题是第二人称的问句,我理应作个回答,也感谢您给了我一个机会。细读大作,您要我忏悔的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石一歌”,二是《胡适传》,然后归结到整体表现。略作说明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石一歌 批判运动 林彪事件 心理经验 思想倾向 农村题材 同班同学 对你说 我是我
下载PDF
余秋雨闲话上海女人
5
作者 余秋雨 宇秀 《中外企业家》 1999年第7期36-38,共3页
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落坐在余秋雨先生的书房兼客厅,阳光穿过窗外的树叶星星点点地洒进屋来,给儒雅书卷的环境抹上了一层随意,品着淡淡茗香,恍若是在一间颇有情调的酒吧里,于是我们也就聊了一个颇有色彩的话题:上海女人。在轻松的交谈中... 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落坐在余秋雨先生的书房兼客厅,阳光穿过窗外的树叶星星点点地洒进屋来,给儒雅书卷的环境抹上了一层随意,品着淡淡茗香,恍若是在一间颇有情调的酒吧里,于是我们也就聊了一个颇有色彩的话题:上海女人。在轻松的交谈中,余秋雨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关于上海的商雅女性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女性 余秋雨 女性需要 家庭 酒吧 交际场合 群落 艺术鉴赏力 生活中 着装
下载PDF
余秋雨:中华永不衰败的大河文明 被引量:7
6
作者 余秋雨 《中国三峡建设》 2007年第4期18-23,共6页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物质的。因水而引发的行为和思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水文化。长期研究中国文化的余秋雨先生认为:我们今天太不尊重水了,因为我们缺乏对水的崇拜。对水的崇拜就是对自然的崇拜,也是对民族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大河...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物质的。因水而引发的行为和思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水文化。长期研究中国文化的余秋雨先生认为:我们今天太不尊重水了,因为我们缺乏对水的崇拜。对水的崇拜就是对自然的崇拜,也是对民族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大河的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 秋雨 文明 中华 中国文化 重水 水文化
下载PDF
余秋雨讲赤峰文化
7
作者 钱荣旭 余秋雨 于建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0-41,共12页
2008年8月31日,赤峰市委宣传部特别邀请余秋雨先生来我市就中华文明与赤峰文化作专题讲座。本文根据余秋雨先生讲座整理而成。钱荣旭:第三届红山文化节在昨天晚上隆重开幕,这次文化节的又一重头大戏现在隆重开场。那就是我们十分荣幸地... 2008年8月31日,赤峰市委宣传部特别邀请余秋雨先生来我市就中华文明与赤峰文化作专题讲座。本文根据余秋雨先生讲座整理而成。钱荣旭:第三届红山文化节在昨天晚上隆重开幕,这次文化节的又一重头大戏现在隆重开场。那就是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到赤峰为我们做专场学术报告。余教授的学识、知名度以及他丰硕的学术成果和文学作品成就,大家都已经十分清楚,因为我们安排的1100张票在三天前就抢售一空。在这里,我不想占用更多的时间向大家介绍余教授。余秋雨教授今天为我们演讲的主题是:红山文化、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余教授做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节 余秋雨 红山文化 余教授 文学作品 赤峰 专题讲座
下载PDF
余秋雨:我的大学,我的长者
8
作者 余秋雨 《作文升级》 2009年第12期12-13,共2页
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时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余秋雨 一九六三年我十六岁,高中毕业。高中毕业的体验是永远无法重复的。一群既可称为少年也可称为青年的人突... 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时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余秋雨 一九六三年我十六岁,高中毕业。高中毕业的体验是永远无法重复的。一群既可称为少年也可称为青年的人突然要为自己作出终身选择了,选择的范围又毫无限制。与很多男孩子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大学 青年时代 高中毕业 孩子
原文传递
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舞剧——著名学者余秋雨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观看《粉墨春秋》后采访讲话
9
作者 余秋雨 马兰 《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9-40,共2页
2011年11月23日,舞剧《舞剧春秋》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著名学者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余秋雨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观看,演出结束后他们接受了《山西卫视》记者采访,表达了他们对舞剧的欣赏和赞美:
关键词 余秋雨 粉墨春秋 上海大剧院 山西卫视 当代舞蹈 男主角 中国戏曲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选秀节目
原文传递
余秋雨谈粤剧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秋雨 《南国红豆》 2001年第3期19-21,共3页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文化学学者,并主要通过其文化散文而名扬天下的余秋雨教授,其学术的根基其实主要是在戏剧方面。从学术的角度而言,窃以为他在戏剧美学以及史学等方面的成就,相对于文化学而言,不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是不相伯仲的。很...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文化学学者,并主要通过其文化散文而名扬天下的余秋雨教授,其学术的根基其实主要是在戏剧方面。从学术的角度而言,窃以为他在戏剧美学以及史学等方面的成就,相对于文化学而言,不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是不相伯仲的。很多知道他大名的人,并不知道他至今仍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而且曾经是该院院长。读过他许多文章的人,大多并没看过他有关戏剧方面的煌煌巨著。虽然,戏剧只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艺术形态。由于广州市文化局对粤剧创作历来的重视和比重倾斜的投入,广州的粤剧编导们有幸多次接触过余教授并在创作上得到过他的帮助。这篇讲话就是余教授在读了广州市粤剧作者的多个创作剧本以后极具针对性的发言。其可贵之处不是针对剧本创作的得失,从戏剧理论去谈它们的长短,而是从戏剧文化的角度,论及了我们粤剧创作的本体问题。这对拓宽我们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创作上的问题,特别是戏剧观念上的问题,无疑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我们发表此文的用意。余先生尽管是名人学者,专家教授,但毕竟也是人,此文毕竟是他一家之言,而非价值座标,更不是绝对真理。因此,我们不希望它引来这些年来常见的,先把余教授先摆到神台上,然后用神的形象去要求他,非议他的情况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戏剧理论 余秋雨 本体特征 中国戏曲 剧本创作 艺术形态 戏剧文化 文化学 观众
原文传递
余秋雨双序
11
作者 余秋雨 《南方文坛》 1997年第4期50-51,共2页
有一天谢晋导演告诉我,香港《亚洲周刊》的“名人推荐”栏目上,新加坡南大传播学院的院长在推荐我的书。我对一位科学家推荐文史书籍这件事有点好奇,好在家里也有这份杂志,找出来一看,却大吃一惊。对我的评价事小,而用寥寥数语表达出来... 有一天谢晋导演告诉我,香港《亚洲周刊》的“名人推荐”栏目上,新加坡南大传播学院的院长在推荐我的书。我对一位科学家推荐文史书籍这件事有点好奇,好在家里也有这份杂志,找出来一看,却大吃一惊。对我的评价事小,而用寥寥数语表达出来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群体人格的“知心”程度,实在让人震动。我记住了这位院长的名字,郭振羽教授,原先我以为对新加坡文化界已熟悉得了如指掌,现在不能不自我嘲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新加坡 中国传统文化 萤火虫 群体人格 寥寥数语 世界屋脊 大传播 国际学术研讨会 小木屋
原文传递
余秋雨谈读书
12
作者 余秋雨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5年第Z5期61-61,共1页
1.读书是为了摆脱生命的平庸。读书之后就有了力,有了成为不一样人的力。我们的教育灌输是不当的,无数个正确未必组成优秀的人生,反而是在无数错误中不断修正自己,才能成为优秀。2.寻找第一流的书。书也是分层分等的,与低层书混在一起,... 1.读书是为了摆脱生命的平庸。读书之后就有了力,有了成为不一样人的力。我们的教育灌输是不当的,无数个正确未必组成优秀的人生,反而是在无数错误中不断修正自己,才能成为优秀。2.寻找第一流的书。书也是分层分等的,与低层书混在一起,就离高层学问越来越远。所以,看一个人的藏书和所读书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谈读书 就是你 心灵鸡汤 胡适之 多元文化 意识方面 二本 宏观视野 向善
原文传递
余秋雨眼里的父亲母亲
13
作者 余秋雨 《杉乡文学》 2007年第9期48-48,共1页
春节前,我和马兰就陪着妈妈渡海到普陀山去了。后来,兄弟们几个家庭也全去了。我父亲生前信奉佛教,却一直没有机会到普陀山朝拜,他去世后,我就把他的灵位安置在普陀山的普济寺。因此这次过年,似乎爸爸也参与了。我妈妈说,她能听懂年轻... 春节前,我和马兰就陪着妈妈渡海到普陀山去了。后来,兄弟们几个家庭也全去了。我父亲生前信奉佛教,却一直没有机会到普陀山朝拜,他去世后,我就把他的灵位安置在普陀山的普济寺。因此这次过年,似乎爸爸也参与了。我妈妈说,她能听懂年轻人的一切谈话内容,这显然有点夸口了。前不久,她所在社区的一位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信奉佛教 普济寺 谈话内容 不知道 渡海 使人 上海越剧院 会议通知 上海戏剧学院
原文传递
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舞剧——著名学者余秋雨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舞剧《粉墨春秋》观后感
14
作者 余秋雨 《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7,共2页
2011年11月23日,舞剧《舞剧春秋》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著名学者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余秋雨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观看,演出结束后他们接受了《山西卫视》和我院学报记者采访。
关键词 舞剧 舞蹈剧 《粉墨春秋》 黄梅戏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家 马兰 余秋雨
原文传递
余秋雨:我写作的个人感受
15
作者 余秋雨 《作文升级》 2009年第12期21-21,共1页
灵感是生命的突然喷发,生命大于理智,因此在喷发的当口上,理智已退在一边。我的灵感大多产生在写作过程之中,而开始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则不是由灵感引发,往往如果写作中始终没有找到灵感,那就废弃这篇文章。废弃的文章中也不乏巧... 灵感是生命的突然喷发,生命大于理智,因此在喷发的当口上,理智已退在一边。我的灵感大多产生在写作过程之中,而开始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则不是由灵感引发,往往如果写作中始终没有找到灵感,那就废弃这篇文章。废弃的文章中也不乏巧思,但巧思只是触动了我的一点聪明,并未触动我的生命,不废弃这样的文章,便扭曲了自己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过程 个人感受 余秋雨 生命 灵感 文章 理智
原文传递
闪问余秋雨
16
作者 余秋雨 《社区》 2010年第8期19-21,共3页
余秋雨在北京大学开了一门课,内容是中国文化史。每次课程结束之前,学生们会随口问几个与课程无关的问题.大多是当下发生的事情,余秋雨即兴回答,便是《闪问余秋雨》的内容。
关键词 余秋雨 中国文化史 北京大学 课程 学生
原文传递
余秋雨语录精选
17
作者 余秋雨 《走向世界》 2018年第30期F0003-F0003,共1页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的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关键词 余秋雨 精选 语录
原文传递
余秋雨谈:何谓文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秋雨 《健康伴侣》 2012年第12期64-64,共1页
文化究竟是什么?作家余秋雨先生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回答文化究竟是什么。
关键词 《何谓文化》 书刊 内容介绍 文学评论
原文传递
余秋雨的文化价值观
19
作者 闵征(摘编) 余秋雨 《中国监狱学刊》 2008年第2期160-160,共1页
余秋雨在2007年12月2日的《光明日报》上著文《我的文化价值观》说,我们的社会似乎都不太关注文化了,现在考试好像考的是文化,但目的是为了考上大学,然后找工作,和文化本身已经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借着文化的外衣来完成现实的目... 余秋雨在2007年12月2日的《光明日报》上著文《我的文化价值观》说,我们的社会似乎都不太关注文化了,现在考试好像考的是文化,但目的是为了考上大学,然后找工作,和文化本身已经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借着文化的外衣来完成现实的目的。很多人问我什么叫文化?作者以为,文化的最高目的是完成一种阶层价值,文化的内涵是精神价值,是长时间地沉淀出的高尚品格。说我们以后不能穿西装,要穿唐装,以后不要去星巴克喝咖啡,这些都是很肤浅的。作者的文化价值观非常简单,是全世界相通的,也是作者从小一直固有的,一共有三务:第一要善良,第二要快乐,第三要健康。这也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余秋雨 《光明日报》 精神价值 高尚品格 作者 星巴克 全世界
原文传递
文化品性与文化意蕴:余秋雨教授访谈录
20
作者 张英 余秋雨 《延安文学》 2000年第1期212-215,共4页
关键词 人物访谈 作家 余秋雨 中国 传统文化 文化意蕴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