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江手工造纸:千年竹纸生产的典范 被引量:1
1
作者 余茂智 陈晓东 《中国西部科技》 2007年第1期36-41,共6页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悠悠长河中,总有一些曾经闪耀数百载甚至上千年的中华绝粹无法穿越历史的迷雾,悄无声息地陨落.然而历史在带给我们更多遗憾和迷惑的同时,却总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莫大的惊喜。 一些曾经灿烂辉煌的文明在历史的某...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悠悠长河中,总有一些曾经闪耀数百载甚至上千年的中华绝粹无法穿越历史的迷雾,悄无声息地陨落.然而历史在带给我们更多遗憾和迷惑的同时,却总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莫大的惊喜。 一些曾经灿烂辉煌的文明在历史的某个拐点,会突然神秘地消在在了某个不为人察的空间,等待着令时的我们用心去找寻。 四川央江马村一带,山岭沟壑之间,竹林遍生,郁郁葱葱,自古以来,造纸业非常兴旺。其传承古法的手工舀纸制造技艺,上承晋代的“竹纸”生产工艺,下与明代《天工开物》所载工序完全相合,几乎原版地复活了享誉世界的中华四大发明之一——伟大的蔡伦造纸术.至今仍闪耀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华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造纸 生产工艺 竹纸 《天工开物》 四大发明 文明 历史 中华
下载PDF
布达拉宫,有史以来最大的维修工程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藏》 2005年第1期2-7,共6页
两次维修工程结束,有望50年不再进行大的维修 2004年9月26日,布达拉宫的阳光像往常一样的明丽,虽然此时的布宫不少地方都架有脚手架,不同工种的维修工人也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络绎不绝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的游兴。
关键词 布达拉宫 地方 阳光 游客 有序 工人
下载PDF
川南悬棺 谁家棺木挂悬岩 被引量:1
3
作者 余茂智 《西南航空》 2012年第2期32-36,38,40-50,52,54,56,共20页
川南悬棺数以百年地隐伏在当地人的眼皮底下,而成为一方百姓长期熟视无睹的秘密。直到1935年夏天,时任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的到来,神秘的川南悬棺始为外界知晓。传说中,川南悬棺为过去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僰人所留。那么... 川南悬棺数以百年地隐伏在当地人的眼皮底下,而成为一方百姓长期熟视无睹的秘密。直到1935年夏天,时任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的到来,神秘的川南悬棺始为外界知晓。传说中,川南悬棺为过去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僰人所留。那么,僰人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果真就是川南悬棺的真正主人吗?事实上,在距今四百多年前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那个秋天,在明帝国军队对都掌人的灭族战争之后,川南悬棺葬俗随都掌人的消失也从此戛然而止。所以,学界一致认为,川南悬棺葬,应为都掌人的葬俗。然而,都掌人的黄昏来得是这样的突然而彻底,以至于我们再也无法洞悉和厘清他曾经的种种了。他们是僰人的后裔吗?他们究竟来自哪里,又归于何方?扑朔迷离的族源关系,使他们有着怎样的前世经历和历史误会?而怎样的图腾信仰,又让他们始终如一地选择了湍流危崖作为自己灵魂的最后归宿地,并把一个部族的历史印记永远地风干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 悬棺葬 博物馆 美国人 历史
下载PDF
阿坝地方的铠甲舞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藏》 2006年第4期60-65,共6页
关键词 原始舞蹈 民间祭祀 民族文化 阿坝 风俗习惯
下载PDF
明蜀王陵 精美的地下宫殿 被引量:1
5
作者 余茂智 《西南航空》 2012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成都东郊有处叫十陵的地方,地名的来源得于辖区内已经探明或者发掘的十座明蜀王陵墓葬。十座墓葬均分布于辖区的正觉山麓,由此而形成一处类似北京十三陵的王陵墓葬群胜迹,不由得唤起人们对它的一种别样暖昧情绪来。
关键词 宫殿 北京十三陵 墓葬
下载PDF
刻石头的人——访石匠 陈山庭
6
作者 余茂智 《西部广播电视》 2010年第Z3期175-177,共3页
他的父亲雕刻了人民南路那尊毛主席塑像。他承继了父亲的职业和手艺。他常常坐在楼上那间对方父亲刻品的房子里,琢磨父亲的一刀一刻……这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七,是传说中鲁班的生日。石匠陈山庭虔诚地在他家所立的鲁班神位前燃了一柱香,... 他的父亲雕刻了人民南路那尊毛主席塑像。他承继了父亲的职业和手艺。他常常坐在楼上那间对方父亲刻品的房子里,琢磨父亲的一刀一刻……这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七,是传说中鲁班的生日。石匠陈山庭虔诚地在他家所立的鲁班神位前燃了一柱香,烧了三根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塑像 一柱香 人民南路 三根 欣然前往 龙泉 父子俩 《出师表》 阴刻 五百罗汉
下载PDF
独醇一方的年味 川西坝子盛大的春天
7
作者 余茂智 《西部广播电视》 2012年第1期164-171,共8页
在这片温暖,安全、富足,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上,期间备种各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闪亮登场.比如黄龙溪的火龙盯舞,彭州的阉年锣鼓,新津等地的乡村庙会活动,以及邛崃、浦江一带的幺妹灯戏等,更是独醇一方,其滔态文化传统... 在这片温暖,安全、富足,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上,期间备种各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闪亮登场.比如黄龙溪的火龙盯舞,彭州的阉年锣鼓,新津等地的乡村庙会活动,以及邛崃、浦江一带的幺妹灯戏等,更是独醇一方,其滔态文化传统所包含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记忆的深刻性,甚至远近超过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它们将将春节延展到春月局.热闹喜庆地展演出一个川酉坝子的盛大春天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文化积淀 文化多样性 民俗活动 地域特色 文化传统
下载PDF
仓山大乐——遗落民间的宫廷音乐
8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7年第7期154-159,共6页
在今天听来是十分民间的鼓钹之音,却是千五百年前的国典大乐。而其时只有宫廷乐师才能够排演的独门绝技,到今天却成为一方百姓自娱自乐的雕虫小技。于是,当一阵鼓、钹、镲、铛等响器在四川仓山一座古庙里敲打击响的时候,闲散四周的茶客... 在今天听来是十分民间的鼓钹之音,却是千五百年前的国典大乐。而其时只有宫廷乐师才能够排演的独门绝技,到今天却成为一方百姓自娱自乐的雕虫小技。于是,当一阵鼓、钹、镲、铛等响器在四川仓山一座古庙里敲打击响的时候,闲散四周的茶客、街坊和过客便纷纷地寻声聚拢起来。玩者精神振奋,情绪高亢;听者津津有味,跃跃欲试。仓山大乐,那相传最早来自三千年前周文王时代的声音,在今天就这样以一种非常乡俗的形式,从一双双长着老茧的劳动者手中击打出来。热闹,喜庆,粗犷而苍莽。那或雄厚,或隽秀的金属声音,在袅绕过众乡亲的耳际后,又寻着古庙的飞檐飘荡而去。它是以一种怎样的力量和坚韧,竟无比锐利地穿破三千年茫茫时空;又以一种怎样亲和的姿态,年年岁岁地富裕着一方百姓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音乐 大乐 民间 精神世界 周文王 劳动者 百姓 古庙
下载PDF
嘉绒藏戏 一个民族的永世图腾
9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7年第5期173-178,共6页
在美丽的川西北大渡河上游沿岸及岷江源头一带,丰沛的江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沿河地带,梯田层层.村寨密布。而在牧草丰美的山岗上,蓝天白云下是成群的牛羊,牧歌悠远而瞭亮就是这片中国西部典型的半农半牧的富饶之地,是风情浓... 在美丽的川西北大渡河上游沿岸及岷江源头一带,丰沛的江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沿河地带,梯田层层.村寨密布。而在牧草丰美的山岗上,蓝天白云下是成群的牛羊,牧歌悠远而瞭亮就是这片中国西部典型的半农半牧的富饶之地,是风情浓郁的嘉绒藏族世居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绒藏戏 图腾 民族 半农半牧 中国西部 嘉绒藏族 大渡河 川西北
下载PDF
拉萨:温暖心灵的旅途驿站
10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6年第7期60-63,共4页
水吧、酒吧、歌吧、书吧、陶吧……其实,对于林林总总的“吧”,我并没有特别的喜好,只有一些浅陋的认知,以为那是一个容易“醉”的地方,尤其是让人心情沉醉迷离的那种婉约、惆怅以及浅浅适度的浮躁和莫名的兴奋和愉悦……所有这些,无不... 水吧、酒吧、歌吧、书吧、陶吧……其实,对于林林总总的“吧”,我并没有特别的喜好,只有一些浅陋的认知,以为那是一个容易“醉”的地方,尤其是让人心情沉醉迷离的那种婉约、惆怅以及浅浅适度的浮躁和莫名的兴奋和愉悦……所有这些,无不让人像一只鸟那样梳理着理想的羽毛,让自己许久不肯轻易释怀。任未去拉萨之前是,在去过了拉萨之后更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市 驿站 “吧” “醉” 酒吧 陶吧 书吧
下载PDF
桂花陶香400年
11
作者 余茂智 《人民周刊》 2018年第9期88-89,共2页
2000多年前,桂花镇因桂花树高大、茂密、花香四溢而得名;2000多年后,桂花镇因其独有的桂陶而广为人知。如今,桂花镇大大小小的制陶厂近百家,制陶业成了桂花镇的经济支柱;而制陶,也成了这里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陶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标志... 2000多年前,桂花镇因桂花树高大、茂密、花香四溢而得名;2000多年后,桂花镇因其独有的桂陶而广为人知。如今,桂花镇大大小小的制陶厂近百家,制陶业成了桂花镇的经济支柱;而制陶,也成了这里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陶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事实上,"泥与火"结晶的陶,不仅是人类用火艺术的第一次升华,也是人类智慧对矿物的首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人类文明 经济支柱 生活方式 人类智慧 制陶业
下载PDF
探访悬棺民族——历史上的最后据点
12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7年第7期112-117,共6页
这是一个把历史风干在千仞绝壁上的悲情部落,这是一个把灵魂镌刻在湍流危崖的苍凉民族。古僰人,自夏朝始,宛若一曲深邃的天籁,在静吟过悠悠三千余载后,在明万历年间的一个秋日,黯然断弦,成为永世绝唱,留下千古迷团。
关键词 历史 民族 悬棺 万历年间 部落 夏朝
下载PDF
探访藏戏“拉姆部落”
13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6年第8期52-53,共2页
我虽不懂藏戏,也不知道排演的是哪出剧目的哪一场片段,但以外行人看热闹的眼中,那高亢婉转的唱腔,时而独唱,时而又以单声部和多声部的合唱为伴唱,声音或高或低,声部自上到下,依次延展,陆续唱出,丰满而辉煌。加之五彩缤纷、瑰奇神异的面... 我虽不懂藏戏,也不知道排演的是哪出剧目的哪一场片段,但以外行人看热闹的眼中,那高亢婉转的唱腔,时而独唱,时而又以单声部和多声部的合唱为伴唱,声音或高或低,声部自上到下,依次延展,陆续唱出,丰满而辉煌。加之五彩缤纷、瑰奇神异的面具服饰,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恍惚中,姑娘们飞舞的彩袖可是“拉姆”的霓裳飘飘,更有“蓝面具”、“白面具”不时地在你的眼前闪现又隐去。虽然只有一鼓一钹在伴奏,但节凑却是十分鲜明。尤其是在蓝天白云下的草地上进行的表演,更使人臆想到在遥远的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戏 多声部 单声部 面具 剧目 唱腔
下载PDF
九寨沟——黄龙:岷山深处的绝美仙境
14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6年第8期40-41,共2页
浓密的山林苍翠欲滴,洁净的天空纤尘不染。你听到岁月长风掠过雪峰、游走山林的声音了吗?你看到高原海子焕发出的碧蓝光芒了吗?天凝自然万象,水沉春夏秋冬,那是离天很近的眼睛啊,那是多情姑娘的明眸。人们说,如果人间真有童话的世界,她... 浓密的山林苍翠欲滴,洁净的天空纤尘不染。你听到岁月长风掠过雪峰、游走山林的声音了吗?你看到高原海子焕发出的碧蓝光芒了吗?天凝自然万象,水沉春夏秋冬,那是离天很近的眼睛啊,那是多情姑娘的明眸。人们说,如果人间真有童话的世界,她一定就是九寨沟;如果世上真有圣地的仙境,她一定就是黄龙。尤其是在这炎热的夏季,它更是让人念起那岷山深处的绝美仙镜,清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 仙境 岷山 黄龙 山林 世界
下载PDF
消失于川南群山的古焚族
15
作者 余茂智 《民族论坛》 2010年第12期30-33,共4页
这是一个把历史风化在千仞绝壁上的悲情部落,这是一个把灵魂镌刻在湍流危崖的苍凉民族。古焚族,自夏朝始,宛若一曲深邃的天籁,在静吟过悠悠三千余载后,在明万历年间的一个秋日,黯然断弦,成为永世绝唱,留下千古谜团。
关键词 川南 万历年间 古焚族 民族文化 历史
下载PDF
天梯人家——40代“视土如金”的岩顶生息
16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7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在四川汉源,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峡谷两岸壁立千仞,危岩嶙峋。然而,就在雄奇险峻、巍峨对峙的一处绝壁顶上,却生活着一百余户彝族同胞。因为嵌在这千仞绝壁上的出入之"路",如登"天梯",当地人形象地称其为"... 在四川汉源,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峡谷两岸壁立千仞,危岩嶙峋。然而,就在雄奇险峻、巍峨对峙的一处绝壁顶上,却生活着一百余户彝族同胞。因为嵌在这千仞绝壁上的出入之"路",如登"天梯",当地人形象地称其为"天梯人家"。绝壁之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绝壁顶上沿大渡河绵延二三公里的坡地两侧,则是深达2000米的深壑,背后是地势更加险峻、无法涉步的丛山峻岭。数百年来,"天梯人家"就在这块有限的狭长坡地上,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抗争着,过着相对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大渡河 “路” 峡谷
下载PDF
华头镇:300年的痕迹和故事
17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6年第7期88-91,共4页
古镇或者乡野对比今天现代文明盛大的都市而言,自然、和谐、朴实的人文生活与环境必然产生的那种召唤里,最能够打动我们内心的往往是一种表情。那种表情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喧嚣浮躁,没有……通过图片记录下那一瞬间,我们被彻底感动。
关键词 故事 痕迹 现代文明 华头镇
下载PDF
鹿溪河漂流
18
作者 余茂智 杨显云 《中国西部》 2006年第6期116-117,共2页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当我乘橡皮艇漂流在成都近郊鹿溪河上的时候,范仲淹的此句名言便一再地从我的脑海中欢快地蹦跳出来。
关键词 鹿溪河 漂流运动 地理位置 自然风貌
下载PDF
仓山大乐 遗落民间的宫廷古音
19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7年第2期70-77,共8页
在今天听来十分民间的鼓钹之音,却是1500年前的国典大乐。仓山大乐,那相传最早来自3300年前周文王时代的声音,在今天以一种非常乡俗的形式,从一双双长着老茧的劳动者手中击打出来。生动、喜庆、粗犷而苍莽。它是以一种怎样的力量和坚韧... 在今天听来十分民间的鼓钹之音,却是1500年前的国典大乐。仓山大乐,那相传最早来自3300年前周文王时代的声音,在今天以一种非常乡俗的形式,从一双双长着老茧的劳动者手中击打出来。生动、喜庆、粗犷而苍莽。它是以一种怎样的力量和坚韧,无比锐利地穿破3000年茫茫时空;又以一种怎样亲和的姿态,年年岁岁富裕着一方百姓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乐 仓山 老周
下载PDF
石上望鱼,古风低吟浅唱
20
作者 余茂智 《中国西部》 2004年第4期39-41,共3页
南距雅安市区35公里的古镇望鱼,是一座建在巨石之上的古场镇。如一件传家的古董,一直被主人保存得很好。一旦昭示外人,自然古风袭袭,令人惊叹不已。
关键词 低吟浅唱 《被告山杠爷》 周公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