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及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1
作者 杨振兴 骆圣 +1 位作者 梁万超 余钧池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分析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掌握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标... 目的 分析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掌握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进行分型检测,选取2017年的5例EV71阳性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标本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定和特征分析。结果 2013-2019年柳州市共检测6 038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标本4 210例(69.73%),其中EV71阳性659例(15.65%)、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1 159例(27.5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 392例(56.82%)。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阳性率均>50.00%),2014年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6年、2018年以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4-2019年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学分型显示,重症或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是EV71、Cox A16、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柯萨奇病毒A2型(Cox A2)。2017年该市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中分离到的5株EV71毒株的病原基因亚型均为C4a亚型,毒株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20%~10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50%~100.00%。结论 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发生了变化,主要病原由EV71逐渐转变为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引发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主要有EV71、Cox A16、Cox A6、Cox A2,EV71的优势基因型为C4a亚型。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和相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落实手足口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监测结果 EV71 VP1基因
下载PDF
2013-2016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余钧池 黄萍 陈柳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377-2379,共3页
目的掌握柳州市2013-2016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病原谱变化情况,为制定柳州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柳州市2013-2016年医院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肛拭子及疱疹液标本,应用实时荧... 目的掌握柳州市2013-2016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病原谱变化情况,为制定柳州市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柳州市2013-2016年医院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肛拭子及疱疹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对标本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非EV71和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EV)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3-2016年共收集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 503份,实验室确诊EV阳性标本2 720份;2013-2016年柳州市每年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均有变化,除EV71和CoxA16外,还存在着较高比例的EV;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每年3-9月;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的人群,其中1~3岁儿童发病最多,男性发病例数高于女性;EV71为引起重症及死亡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死亡病例未见CoxA16。结论 EV是引起柳州市2013-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但每年病原谱在不断变化,EV71是引起重症及死亡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监测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下载PDF
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余钧池 陈柳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将流感病毒以吸附法和直接接种法接种在MDCK细胞上,比较接种效果;选择最佳病毒接种方案,分别通过调整细胞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病毒生长液胎牛血清浓度、胰酶浓度、病毒接种量和染毒...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将流感病毒以吸附法和直接接种法接种在MDCK细胞上,比较接种效果;选择最佳病毒接种方案,分别通过调整细胞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病毒生长液胎牛血清浓度、胰酶浓度、病毒接种量和染毒传代次数来优化选择最佳培养条件。结果直接接种法的培养效率较高;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最佳收获时间为96h;最佳培养温度为35.5℃;胎牛血清对病毒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病毒生长液含有终浓度为2.5μg/mL的胰酶可提高病毒血凝效价;用于流感病毒培养的MDCK细胞的传代次数不宜超过4代。结论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最佳培养条件是:在病毒生长液环境下直接接种流感病毒,放置35.5℃、5%CO2培养箱培养96h后收获。其中病毒生长液中无胎牛血清、胰酶终浓度为2.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细胞 培养的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米曲霉单宁酶产酶条件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钧池 谢庆武 《广西轻工业》 2007年第7期12-13,23,共3页
对米曲霉单宁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用营养较丰富的产菌培养基培养生长旺盛的菌丝体,然后再用含有诱导剂的诱导培养基诱导菌丝体产酶,产酶效果最好。
关键词 单宁酶 产酶条件 茶乳酪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和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董桂清 余钧池 +1 位作者 罗永侦 谢庆武 《广西轻工业》 2007年第4期20-21,共2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5株产胞外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其中DK3菌株的摇瓶培养液的酶活力达3.85U/mL。该酶水解葡甘露聚糖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6.0,pH稳定范围为5.0~9.0,在低于40℃的温度下基本稳定。Fe2+、Cu2+、EDTA和NH4+对该酶有...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5株产胞外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其中DK3菌株的摇瓶培养液的酶活力达3.85U/mL。该酶水解葡甘露聚糖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6.0,pH稳定范围为5.0~9.0,在低于40℃的温度下基本稳定。Fe2+、Cu2+、EDTA和NH4+对该酶有抑制作用,Na+则有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筛选 酶学性质
下载PDF
产有机磷农药降解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永侦 董桂清 +1 位作者 余钧池 谢庆武 《广西轻工业》 2007年第4期25-26,4,共3页
通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检测有机磷农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敌敌畏的7个菌株,从其中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OPD7提取胞内酶,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分解敌敌畏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2℃,pH稳定范围为6-8,在低于47... 通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检测有机磷农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敌敌畏的7个菌株,从其中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OPD7提取胞内酶,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分解敌敌畏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2℃,pH稳定范围为6-8,在低于47℃时稳定;该酶也能降解乙酰甲胺磷、甲胺磷、乐果和氧化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有机磷农药降解酶 酶学性质
下载PDF
柳州市16例吸毒者HIV-1病毒流行株亚型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7
作者 陈柳军 余钧池 +2 位作者 黄萍 钟祥海 刘鑫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5期81-83,共3页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柳州市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HIV-1)亚型分布和毒株耐药情况。方法从2011-2013年柳州市吸毒人群HIV-1感染者中,随机抽取16例作为研究对象,从血浆中抽提核酸RNA,用RT-PC...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柳州市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HIV-1)亚型分布和毒株耐药情况。方法从2011-2013年柳州市吸毒人群HIV-1感染者中,随机抽取16例作为研究对象,从血浆中抽提核酸RNA,用RT-PCR进行gag及pol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16例标本中存在2种HIV-1亚型:重组亚型CRF01_AE 14例(87.5%),重组亚型CRF07_BC 2例(12.5%)。6株发生相关耐药突变,主要发生在NRTIs和NNRTIs相关突变。结论2011~2013年柳州市吸毒人群HIV-1感染主要以CRF01_AE为主,主要在NRTIs和NNRTIs相关耐药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吸毒人群 基因亚型 耐药
下载PDF
2019—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柯萨奇病毒A6型VP1基因特征
8
作者 杨振兴 梁万超 余钧池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描述2019—2022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并对鉴定为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的VP1基因特征进行分析,以掌握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Cox A6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9—2022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监测哨点医院诊断为... 目的描述2019—2022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并对鉴定为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的VP1基因特征进行分析,以掌握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Cox A6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9—2022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监测哨点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型检测,并对2019年部分重症病例中鉴定为Cox A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基因测序并分析。结果2019—2022年柳州市共检测手足口病例标本1432份,病原学检测阳性1224份,阳性率为85.47%,其中Cox A6阳性547份(44.69%)、Cox A16阳性428份(34.97%)、EV71阳性22份(1.80%)、Cox A10阳性60份(4.9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67份(13.64%)。6株2019年柳州市重症手足口病Cox A6毒株主要有3支,一支与2017年广东病毒分离株有较近的基因亲缘性关系,一支与2018年上海病毒分离株有较近的基因亲缘性关系,另一支则与2019年江西病毒分离株有较近的基因亲缘性关系。结论2019—2022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有Cox A6、Cox A16、Cox A10、其他肠道病毒,其中Cox A6已经成为柳州市手足口病的优势毒株。VP1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3.5%~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3%~100.0%,均属于D基因型的D3基因亚型,应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为落实综合性防控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柯萨奇病毒A6型 基因特征
下载PDF
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6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余钧池 陈柳军 杨振兴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 分析柳州市2016—2020年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萨奇病毒A6型(CVA6)VP1的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柳州市2016—2020年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随机抽取50份CVA6阳... 目的 分析柳州市2016—2020年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萨奇病毒A6型(CVA6)VP1的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柳州市2016—2020年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随机抽取50份CVA6阳性标本进行VP1序列扩增、序列测定,用MEGA 5.0和Interaction Tree of Life V5(iTOLV5)构建进化树,用DNAstar V8.1.3软件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及氨基酸位点突变进行分析。结果 柳州市50株CVA6流行株均属于D3亚型,核苷酸同源性为90.1%~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3.8%~97.5%;流行株VP1区共有16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在已确认的关键抗原表位存在两种变异方式;氨基酸变异还存在5T、30A、137N和242V共变异;有15株流行株发生了抗原表位氨基酸缺失;CVA6流行从单一传播链向多个传播链发展。结论 柳州市2016—2020年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属于D3亚型,VP1区基因存在关键抗原表位氨基酸变异及缺失,有多个CVA6传播链在柳州市共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6型 VP1基因 基因特征 同源性 变异
原文传递
柳州市2016年流感暴发流行期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
10
作者 余钧池 黄萍 陈柳军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9-432,共4页
H3N2流感病毒自1968年第1次引起流感大流行以来,一直在人群中呈现季节性流行并不断发生变异,因此,世界各国均对其进行监测分析。柳州市CDC微生物检验科自2009年加入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以来,一直对柳州市的流感病毒进行监测,据... H3N2流感病毒自1968年第1次引起流感大流行以来,一直在人群中呈现季节性流行并不断发生变异,因此,世界各国均对其进行监测分析。柳州市CDC微生物检验科自2009年加入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以来,一直对柳州市的流感病毒进行监测,据监测数据显示,柳州市每年均有H3N2流感病毒流行,并间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次不同规模的疫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血凝素 H3N2 柳州市 基因特征 流感暴发 流行期 监测分析 流感大流行
原文传递
2014-2016年柳州市重症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2型病毒株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萍 陈柳军 余钧池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了解2014-2016年柳州地区重症手足口病肠道病毒A2型病原基因的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足口病重症儿童样本176份,提取病毒核酸,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筛选,获得阳性病毒株。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5′UTR-VP4... 目的了解2014-2016年柳州地区重症手足口病肠道病毒A2型病原基因的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足口病重症儿童样本176份,提取病毒核酸,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筛选,获得阳性病毒株。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5′UTR-VP4-VP2区序列,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经Blast比对确定病毒基因型,并与国内外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本研究共检出41株非CV-A16、非EV-A71毒株,其中25株病毒株为CV-A2型(25/41,61.0%)。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5株CV-A2型病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76.8%~99.9%,与原始株CVA2Fleetwood同源性为64.6%~80.5%。结论 2014-2016年柳州市儿童重症手足口病CV-A2病毒成为非CV-A16、非EV-A71型别的重要病原,CV-A2型与原始株遗传距离较远,CV-A2型之间同源性较高且分布集中,构成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需加强对CV-A2型肠道病毒株的持续监测和分子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2 进化关系 基因型
原文传递
2011-2013年柳州市部分HIV-1毒株gag基因测定及亚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黎明强 黄萍 +3 位作者 陈柳军 余钧池 刘鑫 冯献湘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1-784,共4页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柳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亚型分布、流行毒株情况。方法从2011-2013年柳州市HIV-1毒株样本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0株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份样本从血浆中抽提核酸RNA,扩...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柳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亚型分布、流行毒株情况。方法从2011-2013年柳州市HIV-1毒株样本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0株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份样本从血浆中抽提核酸RNA,扩增HIV-1 gag基因片段,送至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合格序列利用数据库分析亚型以及利用MEGA5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得到合格的gag基因片段98条序列。来自gag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重组流行毒株(circulate recombinant forms,CRFs)的重组亚型CRF01_AE占95.9%(94/98),异性传播比例为79.8%(75/94);重组亚型CRF07_BC占4.1%(4/98)。样本1LZ022和1LZ032,1LZ025和3LZ029的bootstrap值分别为99.0%,100.0%,两两之间传播途径不同。结论 2011-2013年,柳州市HIV-1以重组亚型CRF01_AE为主。柳州市重组亚型CRF01_AE从吸毒人群向异性接触感染人群蔓延。利用系统进化关系结合传播途径,便于分析传染源,为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基因 gag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原文传递
Real-time PCR技术在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柳军 秦景新 +2 位作者 邹碧 余钧池 蒙晓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308-1309,共2页
目的介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快速食物中毒检测的应用。方法运用Real-time PCR检验技术对增菌前后的食物中毒事件样本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保守基因片段。结果 Real-time PCR检验技术对增菌后的样本检测到的副溶血性弧菌... 目的介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快速食物中毒检测的应用。方法运用Real-time PCR检验技术对增菌前后的食物中毒事件样本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保守基因片段。结果 Real-time PCR检验技术对增菌后的样本检测到的副溶血性弧菌核酸的荧光强度均高于增菌前的样本,证实样本增菌后目标菌生长繁殖,样本中存在具有生物学活性感染力的副溶血性弧菌。结论在食物中毒致病菌的筛查确证工作中,与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相结合的Real-time PCR技术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中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诊断
原文传递
广西柳州市常见蚊媒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榜军 陈蔚恩 +2 位作者 梁忠福 俞泉宇 余钧池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通过开展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并开展风险评估,为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蚊媒传染病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白纹伊蚊专项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方法对收集到... 目的通过开展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并开展风险评估,为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蚊媒传染病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白纹伊蚊专项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方法对收集到的蚊虫开展登革病毒、乙脑病原学检测;风险评估利用曾晓巩的病媒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并适当增加指标。结果柳州市2005-2016年共报告3种蚊媒传染病计149例,年均发病率0.35/10万,其中乙型脑炎72例、疟疾74例、登革热3例;2016年3~11月共捕获雌性蚊9 535只,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占86.49%(8247/9 535),其它依次为中华按蚊占6.50%(620/9 535)、骚扰阿蚊占4.16%(397/9 535)、白纹伊蚊占2.84%(271/9535);诱蚊诱卵器平均指数达20.45,公园平均指数最高25.40,花鸟市场最低6.26;共捕获到的8 247只致倦库蚊用螺旋管分成成224份标本进行乙脑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有9份为阳性,阳性率4.02%;对捕获到的271只白纹伊蚊分装成14份进行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综合判断乙型脑炎、疟疾风险评价指数为低危险度风险,登革热为中等危险度风险。结论开展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是可行的;柳州市登革热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加强蚊媒传染病监测和蚊媒孳生环境的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传染病 流行特征 综合监测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一株志贺菌检验鉴定结果误判原因分析
15
作者 陈柳军 邹碧 余钧池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分析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验结果误判原因。方法运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检出的菌株进行鉴定,仪器鉴定结果与其他检测技术不符,将菌株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传代2代后仪器检测结果... 目的分析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验结果误判原因。方法运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检出的菌株进行鉴定,仪器鉴定结果与其他检测技术不符,将菌株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传代2代后仪器检测结果与其他检测技术相同。结果细菌的菌龄、菌液浓度和损伤修复直接影响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结果。结论专业人员只有掌握较全面的微生物基础知识和检验技术,熟悉仪器的操作流程、性能特点,才能快速准确地作出可靠的诊断,发挥自动化仪器在细菌鉴定工作中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 志贺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鉴定 误判
原文传递
柳州市AIDS患者耐药检测结果初步分析
16
作者 黄萍 陈柳军 +1 位作者 余钧池 刘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7期0014-0015,共2页
为调查分析近几年柳州市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病毒治疗人群的耐药情况。方法 从2011~2013年柳州市HIV-1样本中(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筛选了30名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病毒学失败人群,38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从血... 为调查分析近几年柳州市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病毒治疗人群的耐药情况。方法 从2011~2013年柳州市HIV-1样本中(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筛选了30名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病毒学失败人群,38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从血浆中抽提核酸RNA,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送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序。结果 耐药数据分析显示:NNRTI,NRTI,PI耐药突变比例分别为26.7%(8/30),30.0%(9/30),5.3%(2/38)。结论 耐药出现原发性耐药和双突变现象。合理耐药检测时机配合临床给药,更好提高HIV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耐药 耐药位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