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过渡相煤系地层低阻成因、控制因素与地质意义
1
作者 侯中帅 梁钊 陈世悦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过渡相煤系地层中低阻层发育,明确其成因类型、控制因素以及地质意义,可以充分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地质信息,对于相关层系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部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低阻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过渡相煤系地层中低阻层发育,明确其成因类型、控制因素以及地质意义,可以充分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地质信息,对于相关层系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部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中低阻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和测录井资料,围绕其成因类型、控制因素和地质意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华北东部晚古生代过渡相煤系低阻层主要发育在太1段和山2段,成因类型包括砂泥岩薄互层、高束缚水体积和发育导电矿物,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了低阻的形成;太1段低阻的成因为砂泥岩薄互层和高束缚水体积,潮汐作用导致的潮汐成因层理和微细孔隙发育促进了障壁海岸背景下太1段低阻的形成,山2段低阻的成因为菱铁矿的密集发育,稳定的覆水还原环境和沉积有机物的成岩演化共同控制了三角洲背景下山2段低阻的形成;太1段的低阻和高毛细管束缚水体积指示着潮坪沉积,说明太原组自下而上为一个海退的过程,是对早二叠世早期冈瓦纳冰川迅速扩张和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的响应,山2段的低阻和高光电吸收截面指数指示着三角洲前缘沉积,说明山西组由一期三角洲沉积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薄互层 高束缚水体积 导电矿物 低阻 煤系地层
下载PDF
河北承德御道口牧场区偏硅酸型矿泉水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梁钊 魏浩 +1 位作者 云玉攀 侯中帅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9期85-87,91,共4页
天然矿泉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其展开研究可以做好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研究了承德北部御道口农牧林过渡带的偏硅酸型矿泉水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认为其形成主要受研究区围岩、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影响,并通过... 天然矿泉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其展开研究可以做好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研究了承德北部御道口农牧林过渡带的偏硅酸型矿泉水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认为其形成主要受研究区围岩、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影响,并通过抽水试验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得出了水源井的最大允许开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硅酸型矿泉水 形成过程 影响因素 承德御道口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泥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2 位作者 桑树勋 林会喜 楼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57-1472,共16页
为了明确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泥岩中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渤海湾盆地36个泥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同时结合露头、岩芯、薄片、全岩X射线衍射和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观察分析,... 为了明确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泥岩中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渤海湾盆地36个泥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同时结合露头、岩芯、薄片、全岩X射线衍射和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观察分析,对研究区上古生界泥岩的发育特征、岩石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参数和空间分布规律、沉积水体的古盐度、物源区特征、沉积速率和层序地层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泥岩微量元素含量与上地壳相似,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重稀土间分异特征明显;杂色泥岩遭受了风化淋滤作用的改造,岩性为铝土岩或铝土质泥岩,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发生了活化迁移导致参数表现出异常值,沉积时的元素信息已被破坏;从本溪组到山西组,泥岩中稀土元素含量不断升高,下石盒子组较山西组降低,从下石盒子组到上石盒子组奎山段,泥岩中稀土元素含量逐渐升高;Sr/Ba比值反映了晚古生代海侵作用由发展到衰退的过程以及间歇性的海泛作用;物源区构造背景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特征,岩性以沉积岩、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为主,地层时代具有先变老后变新的特点;沉积速率由本溪组至上石盒子组奎山段逐渐升高;下石盒子组顶部杂色泥岩中微量元素Sc,Co,Ni,Rb,Sr,Ba含量和∑REE表现出异常低值,反映了大面积的沉积间歇作用,其顶面可以作为层序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物质来源 层序界面 上古生界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其展布规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世悦 马帅 +2 位作者 贾贝贝 鄢继华 侯中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513-523,共11页
在对渤海湾盆地内各坳陷区上百口钻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芯、测录井及地震等资料,探讨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建立了含煤岩系沉积模式,揭示了含煤岩系的残余地层展布规律。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主要发育... 在对渤海湾盆地内各坳陷区上百口钻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芯、测录井及地震等资料,探讨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建立了含煤岩系沉积模式,揭示了含煤岩系的残余地层展布规律。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太原组及山西组,岩石类型包括煤岩及暗色泥岩(包括炭质泥岩)。其中,太原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以陆表海堡岛沉积体系下泥炭坪为特征,沉积物泥炭的显微组分以腐殖组为主,普遍富硫,且矿物质含量较高,成煤后以镜质组为特点,壳质组相对丰富;山西组由于受物源区碎屑物质供给能力增强及大规模海退的影响,各类泥炭坪等主要成煤环境随时间推移由北向南发展,并逐渐被浅水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聚煤环境取代,该类泥炭沼泽形成煤层厚度较大,但受分流河道冲刷作用,因此横向厚度变化较大,结构复杂,硫含量一般较低,灰分含量高。根据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岩系及成煤环境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堡后泥炭坪、潮坪泥炭坪、潟湖泥炭坪、潮汐三角洲泥炭坪及浅水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5种模式类型,它们各具不同的沉积岩相组合及成煤特点,多种成煤模式可同时共存且相互演化。通过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残留厚度较大,分布广泛,但受中新生代构造断裂影响,部分地区遭受剥蚀。通过对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有机质丰度等烃源岩指标的分析,结合不同类型的测井曲线,估算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有效煤系烃源岩的厚度。其中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有效煤系烃源岩在黄骅坳陷南部、冀中坳陷的苏桥—文安地区分布较厚,有效煤系烃源岩厚度在150~200 m,最厚可达250 m以上;临清坳陷及东濮坳陷中东部有效煤系烃源岩厚度普遍在50~100 m;济阳坳陷有效煤系烃源岩呈零星分布,在各次级凹陷中均有小面积累厚较大的煤系烃源岩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石炭—二叠系 含煤岩系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3 位作者 王越 李天宝 赫庆庆 崔绮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43,共13页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特征,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扒楼沟剖面及周缘上古生界的层序与体系域界面类型、层序结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依据区域性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特征,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扒楼沟剖面及周缘上古生界的层序与体系域界面类型、层序结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依据区域性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海侵方向转换面和区域性海退面等层序界面将研究区上古生界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本溪组、太原组2段、太原组1段、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保德扒楼沟及周缘上古生界剖面发育16种岩石类型和8种岩石组合。区内上古生界发育障壁海岸相、碳酸盐岩台地相、辫状河相和曲流河相。SQ1-SQ3中低位体系域发育风化壳和潮道亚相,海侵体系域发育潮坪亚相和潟湖亚相,高位体系域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潟湖亚相和潮坪亚相;SQ4-SQ7中低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河床亚相,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曲流河泛滥平原亚相,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多期曲流河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泛滥平原亚相的演化序列。区内上古生界经历了由障壁海岸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向河流相的演化过程,沉积演化主要受物源供给、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活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保德地区 上古生界 层序界面 层序结构 沉积相 沉积演化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为了明确泥页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结合有机质的镜质组... 为了明确泥页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结合有机质的镜质组反射率、岩石热解和伊/蒙混层比等分析,划分成岩阶段,厘定成岩演化序列;最终明确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发育有黄铁矿形成、白云石化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黏土矿物转化和破裂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已到达中成岩阶段A期。黄铁矿形成、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和黏土矿物转化有利于晶间孔的形成,溶蚀作用有利于形成粒内孔,破裂作用可以形成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成岩作用 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 成岩阶段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火山物质成岩作用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世悦 侯中帅 张顺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中广泛分布着火山物质。火山物质是石炭、二叠纪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火山作用的产物被大气或流水携带沉积下来的。运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火山物质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其...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中广泛分布着火山物质。火山物质是石炭、二叠纪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火山作用的产物被大气或流水携带沉积下来的。运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火山物质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其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有水解作用、压实作用、脱水收缩、溶蚀作用、黏土化、碳酸盐交代作用、硅化作用,成岩作用受成岩阶段、储层沉积非均质性的控制。水解作用和脱水收缩可为后期酸性流体的进入提供通道;水解作用和溶蚀作用可抑制石英压溶作用和次生加大;溶蚀作用和高岭石化为储层增加了储集空间;硅化作用增强了储层的抗压实能力。水解作用降低了储层的抗压实能力;火山物质水解产物被压实变形,收缩缝闭合,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火山灰黏土化形成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充填粒间,造成储层的致密化;碳酸盐交代火山物质的同时充填收缩缝和溶蚀孔隙;火山物质成岩作用的差异性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火山物质 致密砂岩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华北中南部博山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3 位作者 郭宇鑫 王志金 赫庆庆 崔绮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1-742,共12页
随着中浅层油气勘探进入中高成熟阶段,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已成为油气勘探和储量接替的重要领域,对上古生界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华北中南部淄博博山上古生界露头... 随着中浅层油气勘探进入中高成熟阶段,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已成为油气勘探和储量接替的重要领域,对上古生界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华北中南部淄博博山上古生界露头剖面为基础,通过详细踏勘实测,识别其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与沉积序列,明确其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淄博博山地区上古生界自下而上可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共识别出障壁海岸、潮流、碳酸盐台地、三角洲和曲流河5种沉积相及8种典型沉积序列;本溪组—太原组发育障壁海岸相和碳酸盐台地相,山西组发育三角洲相,下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发育河流相和潮流相;研究区上古生界经历了由障壁海岸—台地复合沉积体系过渡为三角洲相,最终转变为河流相的沉积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博博山 上古生界 沉积相 沉积序列 沉积演化
下载PDF
东营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泥页岩沉积微相 被引量:40
9
作者 张顺 陈世悦 +5 位作者 谭明友 张云银 孙变变 龚文磊 胡忠亚 侯中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3-645,共13页
关于沉积微相,前人多针对粗碎屑骨架砂体沉积相开展研究工作,对泥页岩这种细粒沉积物的沉积微相很少关注。在一个沉积盆地中,细粒沉积物的总量巨大,在纵向上及平面上均广泛分布。以东菅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简称沙三下亚段)泥页... 关于沉积微相,前人多针对粗碎屑骨架砂体沉积相开展研究工作,对泥页岩这种细粒沉积物的沉积微相很少关注。在一个沉积盆地中,细粒沉积物的总量巨大,在纵向上及平面上均广泛分布。以东菅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简称沙三下亚段)泥页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划分泥页岩岩相类型。在骨架沉积相控制下,以泥页岩岩石类型及岩相特征为基础,综合控制泥页岩发育的水动力条件、古湖盆底形及事件沉积等因素,将东营凹陷西部沙三下亚段半深湖、深湖相进一步划分为平阔半深湖微相、水下隆起半深湖微相、深洼微相、浊积周缘微相、近岸水下扇前缘微相等。分析了不同微相在矿物组成、岩石类型及组构、成岩作用及测井曲线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细粒沉积物微相的划分和研究对于泥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西部 沙三下亚段 泥页岩 岩相 水动力条件 沉积微相
下载PDF
临清坳陷兖州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10
作者 梁钊 云玉攀 +1 位作者 侯中帅 魏浩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24期52-55,共4页
临清坳陷东部具备煤成气成藏条件,但长期以来研究程度低,制约了研究区的勘探进展。对兖州地区自然演化成熟度系列的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模拟了烃源岩在地下被反复埋藏-抬升条件下的二次生烃过程。实验数据表明,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煤岩具... 临清坳陷东部具备煤成气成藏条件,但长期以来研究程度低,制约了研究区的勘探进展。对兖州地区自然演化成熟度系列的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模拟了烃源岩在地下被反复埋藏-抬升条件下的二次生烃过程。实验数据表明,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煤岩具有最大的生气潜力,高于炭质页岩、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的多少与烃源岩烃气产率呈正相关关系;暗色泥岩具有最大的生油潜力,好于煤和炭质页岩。就层位而言,生气潜力太原组大于山西组,生油潜力山西组大于太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烃源岩 二次生烃 热实验模拟 上古生界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中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11
作者 李晨 陈世悦 +4 位作者 蒲秀刚 刘惠民 杨怀宇 侯中帅 鄢继华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9-1143,共25页
渤海湾盆地中生界长期缺乏统一的岩石地层格架.基于测井、录井、孢粉组合及年龄数据分析,开展了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中生界可划分为8个岩石地层单元:(1)三叠系陆相红层,发育Aratrisporites-Triassisporis-Chordasporites组合,... 渤海湾盆地中生界长期缺乏统一的岩石地层格架.基于测井、录井、孢粉组合及年龄数据分析,开展了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中生界可划分为8个岩石地层单元:(1)三叠系陆相红层,发育Aratrisporites-Triassisporis-Chordasporites组合,最大沉积年龄为(241.4±6.8)Ma至(248.2±1.9)Ma;(2)侏罗系含煤地层,发育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Cycadopites-Classopollis组合,最大沉积年龄为(173.4±1.1)Ma至(187.2±4.8)Ma;(3)侏罗系灰色砂岩层,发育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Cycadopites组合,最大沉积年龄为(155.3±1.3)Ma至(164.4±3.8)Ma;(4)侏罗系红色砂砾岩层,发育Classopollis-Abietineaepollenites组合;(5)下白垩统下部含基性火山岩红层,发育Cicatricosisporites-Lygodium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火山岩年龄在140~132 Ma之间;(6)下白垩统中部含中、基性火山岩灰色地层,发育Lygodium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Osmundacidites-Cycadopites组合,火山岩年龄在130~116 Ma之间;(7)下白垩统上部含中、基性火山岩地层,发育Cicatricos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Piceites组合,火山岩年龄在119~103Ma之间;(8)上白垩统含酸性火山岩红层,发育Schizaeoisporites-Ephedripites-Classopollis组合,火山岩年龄在76~69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 孢粉组合 最大沉积年龄 中生界 渤海湾盆地 地层学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储层类型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12
作者 侯中帅 周立宏 +3 位作者 陈世悦 蒲秀刚 楼达 付立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1-1037,共17页
基于潜山地层中储层类型的复杂性及其在深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大港探区上古生界潜山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录井、薄片、全岩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扫描电镜、能谱、物性和压汞等资料,研究了上古生界储层类型、储集空间... 基于潜山地层中储层类型的复杂性及其在深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大港探区上古生界潜山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录井、薄片、全岩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扫描电镜、能谱、物性和压汞等资料,研究了上古生界储层类型、储集空间、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明确储层分布的控制因素,认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凝灰岩储层、白云岩储层和砂岩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储层储集空间以脱玻化形成的微孔隙为主,孔隙度平均为14.08%,渗透率平均为0.03mD,具有高孔低渗的特征;受深部流体作用形成的热液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和裂缝;砂岩储层根据成因差异又可分为风化壳储层、热循环对流改造型储层和上升流改造型储层.风化壳储层主要发育在水平潜流带,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为主,孔隙度平均为15.70%,渗透率平均为137.81mD,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热循环对流改造型储层主要发育在砂体中上部,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孔隙度平均为9.86%,渗透率平均为0.19mD,具有中孔中渗的特征;上升流改造型储层主要发育在深埋背景下的潮道相和河流相砂岩中,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粒内孔和裂缝,孔隙度平均为9.71%,渗透率平均为0.22mD,具有中孔中渗的特征.凝灰岩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沉积相,白云岩储层的发育受断层活动的影响,潜山位序控制着不同类型砂岩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白云岩 风化壳 热循环对流 上升流 储层类型 上古生界 大港探区
原文传递
东营凹陷热液流体活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3 位作者 刘惠民 杨怀宇 李晨 王媛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0-1101,共12页
为了明确含油气盆地中热液流体活动的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生界和新生界古近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激光拉曼、岩石热解、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手段... 为了明确含油气盆地中热液流体活动的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生界和新生界古近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激光拉曼、岩石热解、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手段,识别了含油气盆地中热液流体的活动标志,并对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东营凹陷中热液流体活动较为发育并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中发育多种热液流体活动的指示标志,包括多种热液矿物及其组合类型;特殊的岩石颜色和结构;幔源成因的CO2气藏;具有异常高Tmax或S1与S2值的泥岩;硫同位素表现为深源或有深源硫参与的特征;具有热液成因的碳酸盐脉;泥岩中Co,Ni,Zn和Mo等微量元素出现异常高值;灰岩的稀土元素具有Eu正异常;凹陷中浅层砂岩中伊利石质量分数超过40%或者绿泥石质量分数超过25%.热液流体活动可以促进湖水分层的形成,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热液流体的高温高压效应有利于烃源岩的生排烃和油气的运移;热液流体可以溶蚀岩石中的不稳定组分从而形成次生孔隙,同时热液流体通过促进绿泥石的发育来抑制次生石英加大的形成,从而改善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流体 热液矿物 热解参数异常 微量元素异常 Eu正异常 黏土矿物异常 东营凹陷
原文传递
歧口凹陷热液流体活动及其对储集层的改造 被引量:8
14
作者 侯中帅 周立宏 +4 位作者 金凤鸣 陈世悦 蒲秀刚 鄢继华 李宏军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0-214,共15页
为了明确富油气凹陷中热液流体活动的发育特征及其对储集层的改造作用,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XRF元素扫描、扫描电镜观察和地层水矿化度、热解、包裹体均一温度、黏土矿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常规物性等资... 为了明确富油气凹陷中热液流体活动的发育特征及其对储集层的改造作用,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XRF元素扫描、扫描电镜观察和地层水矿化度、热解、包裹体均一温度、黏土矿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常规物性等资料,分析了歧口凹陷热液流体活动发育的证据,明确其对不同类型储层的改造方式,认为歧口凹陷中热液流体活动较为发育,对于储集层有较强的改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中热液流体活动发育的标志包括热液角砾岩、斑马状结构、褪色泥岩和多种类型的热液矿物组合;地层水矿化度异常高;具有异常高Tmax或S1与S2值的泥岩;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超过正常热演化最高温度;浅层砂岩中高岭石质量分数异常高和中深层砂岩中绿泥石质量分数的异常高值;泥岩中Zn、Cd、Ba和Pb等微量元素出现异常高值;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具有Eu正异常.不同类型储层中热液流体的改造方式具有差异性,碳酸盐岩中主要发育水力压裂作用和溶蚀作用,凝灰岩中主要发育水力压裂作用和促进脱玻化作用,玄武岩中主要发育水力压裂作用,热液流体通过溶蚀作用和促进绿泥石的发育来对砂岩储层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流体 储层改造 歧口凹陷 改造方式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15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3 位作者 鄢继华 付立新 李宏军 冯建园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5-2068,2104,共15页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近期取得一系列勘探突破,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重要的储量接替领域.但其勘探程度较低,对于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认识上的欠缺制约着该层系勘探的深入和井位的部署.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在岩心、薄片、测井和录井...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近期取得一系列勘探突破,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重要的储量接替领域.但其勘探程度较低,对于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认识上的欠缺制约着该层系勘探的深入和井位的部署.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在岩心、薄片、测井和录井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内上古生界各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了沉积相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区内本溪组发育障壁海岸相和碳酸盐台地相,太原组发育障壁海岸相、碳酸盐台地相和湿地相,山西组发育浅水三角洲相,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发育河流相.本溪组至上石盒子组的沉积相类型反映了晚古生代海侵作用的肇始、发展、衰退的过程.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和古气候共同控制着沉积相类型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沉积相 沉积演化 控制因素 大港探区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裂陷盆地构造-沉积耦合关系及其控藏作用——以渤海湾盆地埕北凹陷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晓庆 宋明水 +5 位作者 侯中帅 郝冉冉 张强 刘一鸣 陈少平 吴智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7-1329,共13页
构造-沉积耦合关系研究对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分析以及盆地内构造和各种隐蔽油气藏的预测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整合中海油、中石化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对埕北凹陷古近系断裂体系、沉积相类型、构造-沉积耦合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认... 构造-沉积耦合关系研究对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分析以及盆地内构造和各种隐蔽油气藏的预测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整合中海油、中石化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对埕北凹陷古近系断裂体系、沉积相类型、构造-沉积耦合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凹陷北洼缓坡带T20、T50等不整合面上覆和下伏地层内、洼陷带周缘岩性上倾尖灭处、陡坡带次级断层发育处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凹陷古近系发育2组走向主干断层,其中NW向分段复活的埕北断层控制了埕北凹陷新生代结构,而NE/NEE走向的"顺坡"断层对凹陷结构起到改造作用;埕北断层存在Es3和Ed两期活动峰值,分别约154 m/Ma和41 m/Ma,而"顺坡"断层主要活动的Es3和Es2+Es1期,其活动速率均小于32 m/Ma;在各组走向断层和郯庐走滑断裂带的控制下,埕北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经历了Ek+Es4继承裂陷期、Es3切割改造裂陷期和Es2-Ed走滑改造裂陷期3个阶段;凹陷内主要沉积相类型包括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近岸水下扇和湖泊等5种;构造-沉积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埕北断层分段复活控制地层差异分布、断层演化控制沉积砂体展布和凹陷演化控制沉积体系3方面.基于构造-沉积耦合关系,结合凹陷南洼勘探成果,综合分析认为在凹陷北洼缓坡带、洼陷带周缘和陡坡带可能发育有岩性、地层削截、地层超覆、构造、岩性-构造等5种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沉积特征 耦合关系 控藏作用 古近系 埕北凹陷 渤海湾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