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趾微型组织瓣血供的显微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侯书健 孙乐天 +3 位作者 刘宏章 刘亚平 王振军 冯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趾足底动脉和趾底固有动脉的走行规律与不同平面血管外径的显微解剖研究,以及临床应用6类足趾微型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为足趾微型组织瓣移植的血供重建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12只新鲜尸体足标本,对第1~4趾足... 目的 通过对趾足底动脉和趾底固有动脉的走行规律与不同平面血管外径的显微解剖研究,以及临床应用6类足趾微型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为足趾微型组织瓣移植的血供重建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12只新鲜尸体足标本,对第1~4趾足底动脉、第1~4趾趾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测量分析。临床应用6类足趾微型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51例。结果 第1~4趾足底动脉由足底深弓发出,起始外径为(1.24±0.36)、(1.16±0.32)、(1.10±0.27)、(1.09±0.29)mm。第1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起始外径为(1.09±0.21)mm;第2~4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起始外径为(0.98±0.24)、(0.85±0.18)、(0.82±0.17)mm。临床应用51例足趾微型组织瓣游离移植全部成活,功能恢复均为优,外观优良。结论 第1~4趾足底动脉解剖位置与走行恒定。第1趾微型组织瓣的主要供血动脉为腓侧趾底固有动脉,第2~4趾微型组织瓣的主要供血动脉为胫侧趾底固有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 显微解剖 微型组织瓣 指部分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缺损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侯书健 杜玉凤 +4 位作者 迟焕芳 程国良 刘亚平 王振军 孙乐天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53-354,358,共3页
目的探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饰性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8年6月,采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82例。其中,吻合血管的趾腓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22例;吻合血管的第二趾胫侧皮瓣... 目的探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饰性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8年6月,采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82例。其中,吻合血管的趾腓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22例;吻合血管的第二趾胫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5例;吻合血管的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缺损6例;拇甲瓣或第二趾趾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37例;拇趾近节腓侧半月形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近节与(或)中节皮肤环形缺损7例;拇趾末节腓侧半复合组织瓣或第二趾胫侧半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末节半侧缺损5例。结果成功81例,成功率为98.8%。术后经0.5-5.0年(平均1.5年)的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及拇、手指外形良好,修复的指腹二点辨别觉为5-8 mm,6例移植指甲外观、生长良好。结论针对性采用6种类型的足趾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拇、手指特定部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趾骨 组织移植 拇指 手指 皮肤缺损
下载PDF
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侯书健 王彤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51-152,共2页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健康测试法、数据分析法和逻辑统计法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的男女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发展状况做出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现阶段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规律,为东北三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供可参考的详实数据。
关键词 身体形态 身高 体重 比较 分析
下载PDF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书健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6年第6期30-31,共2页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型体育场馆进行经营管理的对策为:以奥运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对大型体育场馆周边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改革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体育场馆的商业价值,提高其服务功能。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后 大型体育场馆 经营管理
下载PDF
不同类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4
5
作者 侯书健 程国良 +4 位作者 方光荣 王振军 屈志刚 刘亚平 张云飞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 报道不同类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 ,应用六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5 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  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成活 5 2例。经 3~ 18个月 (平均 6个月 )的随访 ,皮瓣血... 目的 报道不同类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 ,应用六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5 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  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成活 5 2例。经 3~ 18个月 (平均 6个月 )的随访 ,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逆行带蒂移植 皮肤缺损
下载PDF
影响中国女性运动员在奥运会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侯书健 沈卫珍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北京奥运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取得的成绩,而女运动员的表现至关重要。“举国体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女性体育消费文化、体育商业化可能给我国女性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带来影响。探讨其因素,有助... 北京奥运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取得的成绩,而女运动员的表现至关重要。“举国体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女性体育消费文化、体育商业化可能给我国女性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带来影响。探讨其因素,有助于让女性运动员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为其能够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性运动员 奥运会 成绩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吉林省普通高校学生身体形态体质测试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侯书健 刘小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8-139,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健康测试法、数据分析法和逻辑统计法对2004年吉林省普通高校的男女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发展状况做出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现阶段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供可参考的详实数据。
关键词 身体形态 身高 体重 比较 分析
下载PDF
巨指症9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侯书健 程国良 +1 位作者 方光荣 潘达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介绍巨指症的手术治疗与疗效。方法对9例巨指症病人分别采用巨指修剪术及神经松解术、巨指截指术、巨指部分切除与足趾移植再造术。结果术后经0.5~15年(平均5年9个月)的随访,2例巨拇指修剪术者术后外形仍显臃肿,功能不理想,其余7... 目的介绍巨指症的手术治疗与疗效。方法对9例巨指症病人分别采用巨指修剪术及神经松解术、巨指截指术、巨指部分切除与足趾移植再造术。结果术后经0.5~15年(平均5年9个月)的随访,2例巨拇指修剪术者术后外形仍显臃肿,功能不理想,其余7例术后功能与外形均满意。结论根据巨指发生的指别与指数,巨指增生的程度,尤其是骨、关节以及神经增生程度,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先天性畸形 巨指症 显微外科
下载PDF
浅谈篮球教练员对比赛的指挥 被引量:8
9
作者 侯书健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5-76,共2页
篮球比赛实质上是双方教练员以本队的训练水平和拥有的实力为基础的争优势、争主动的主观和客观能力的竞赛,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篮球教练员临场指挥的研究,力求为其临场指挥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教练员... 篮球比赛实质上是双方教练员以本队的训练水平和拥有的实力为基础的争优势、争主动的主观和客观能力的竞赛,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篮球教练员临场指挥的研究,力求为其临场指挥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教练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教练员 临场指挥 篮球运动 准备工作 超前意识
下载PDF
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挛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书健 程国良 +3 位作者 方光荣 王振军 张元信 苏国强 《青岛医药卫生》 2001年第3期163-164,共2页
目的 报道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挛缩的疗效。方法 在彻底解除造成虎口挛缩的因素后,采用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为13例患者修复虎口的皮肤缺损。结果 皮瓣均成活。经半年到12年(平均3.6年)随访,虎口修复后的优良率为84.6%。结论... 目的 报道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挛缩的疗效。方法 在彻底解除造成虎口挛缩的因素后,采用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为13例患者修复虎口的皮肤缺损。结果 皮瓣均成活。经半年到12年(平均3.6年)随访,虎口修复后的优良率为84.6%。结论 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挛缩可获得良好的功能与满意的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趾噗皮瓣 拇指 挛缩 指蹼
下载PDF
如何培养篮球运动员个人的防守意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书健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9-40,共2页
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意识表现于队员在比赛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对规则的理解,以及运用时机的掌握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其培养与训练的方法则应包含在平时有形技术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关键词 篮球运动 个人防守意识 形成 培养
下载PDF
臂丛阻滞中增强运动与感觉分离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元信 侯书健 +3 位作者 王菊荣 张海灵 李素梅 高忠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28-30,37,共4页
目的 :用布比卡因配伍使用地塞米松和罂粟碱以施行臂丛阻滞麻醉 ,观察研究是否能产生感觉阻滞增强 ,运动阻滞相应减弱的分离效应。方法 :对 1 36例无上肢神经、肌腱和掌指关节损伤的住院病人 ,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A、B、C和D 4组 (n =34)... 目的 :用布比卡因配伍使用地塞米松和罂粟碱以施行臂丛阻滞麻醉 ,观察研究是否能产生感觉阻滞增强 ,运动阻滞相应减弱的分离效应。方法 :对 1 36例无上肢神经、肌腱和掌指关节损伤的住院病人 ,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A、B、C和D 4组 (n =34)。A组为对照组 ,用质量分数为 0 .5浓度的布比卡因 1 .5mg/kg ;B、C、D组为观察组 ,在同量布比卡因中 ,分别加入 0 .2 5mg/ml的地塞米松 (B组 )、0 .0 62 5mg/ml的罂粟碱 (C组 )、0 .2 5ng/ml的地塞米松和 0 .0 62 5mg/ml的罂粟碱 (D组 )。均选腋路臂丛一针法穿刺麻醉给药 (39.9± 3 .1 )ml(x±s,下同 )。比较 4组药物对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效应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感觉阻滞B、D两组起效时间短于A组 ,作用维持和术后镇痛时间长于A组 (P >0 .0 1 ) ,C组与A组基本持平 ;运动阻滞深度以其明确的程度依序减弱 (B >A >D >C) ,A、B两组肌肉收缩、肌腱张力关节活动消失 ,D、C两组部分存在。结论 :布比卡因、地塞米松和罂严粟碱三药配伍联用 ,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具有协同与拮抗并存的敏感化作用 ,可产生感觉神经纤维阻滞效应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阻滞 增强运动 感觉分离效应 布比卡因 地塞米松 罂粟碱 臂丛神经根麻醉
下载PDF
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25例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旭 刘亚平 +3 位作者 刘桂芳 张云飞 屈志刚 侯书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皮瓣 修复 足部软组织缺损 带隐神经营养血管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下载PDF
腋路臂丛3种神经定位方法阻滞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德明 侯书健 +3 位作者 张元信 屈志刚 孙乐天 何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变体位、变角度两点法、传统一点法、神经刺激器法这3种定位方法应用于腋路臂丛阻滞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5例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为变体位、变角度两点法定位组(VTP组);传统的腋动脉旁一点法定...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变体位、变角度两点法、传统一点法、神经刺激器法这3种定位方法应用于腋路臂丛阻滞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5例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为变体位、变角度两点法定位组(VTP组);传统的腋动脉旁一点法定位组(TOP组);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组(PNS组),每组25例。局麻药皆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45 ml进行腋路臂丛阻滞,阻滞后观察对肘部远端5支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比较3组在臂丛阻滞成功率、时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VTP组、PNS组的阻滞成功率高于TOP组(96%、100%对72%,P<0.01);VTP组和PNS组的麻醉起效时间(T2)短于TOP组(P<0.01);VTP组手术等待时间(T3)短于TOP组和PNS组(P<0.05);PNS组操作时间(T1)长于TOP组、VTP组(P<0.05)。结论变体位、变角度两点法腋路臂丛阻滞是一种良好的阻滞方法,弥补了传统一点法的不足,能给手和前臂手术提供快捷、简单、有效又相对经济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臂丛 腋部 变体位 变角度两点法 传统一点法 神经刺激器
原文传递
近侧列腕骨间关节及韧带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秀忠 蔡锦方 +3 位作者 张元信 汤海萍 侯书健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对近侧列腕骨间关节及部分腕部韧带的解剖组织学特性进行详细观察。方法对成人腕关节标本的近侧列腕骨间关节及部分韧带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舟月及月三角骨间韧带各亚区中,近侧亚区最薄弱,掌、背侧亚区较... 目的对近侧列腕骨间关节及部分腕部韧带的解剖组织学特性进行详细观察。方法对成人腕关节标本的近侧列腕骨间关节及部分韧带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舟月及月三角骨间韧带各亚区中,近侧亚区最薄弱,掌、背侧亚区较粗壮。小多角骨-第2掌骨间背侧韧带长(3.13±0.28)mm,宽(9.12±0.35)mm,厚(3.28±0.25)mm,头状骨-第3掌骨间背侧韧带长(3.45±0.15)mm,宽(11.87±0.44)mm,厚(3.03±0.29)mm。舟月骨间韧带(SLIL)掌、背侧亚区韧带纤维间含较多血管神经束,近侧亚区则为乏血管区;SLIL与月三角骨间韧带(LTIL)有较高的穿孔率。结论小多角骨-第2掌骨间背侧韧带及头状骨-第3掌骨间背侧韧带均可作为舟月骨间韧带背侧亚区重建的供区材料;SLIL及LTIL按组织结构及形态可分为掌、背、近侧3个亚区;SLIL及LTIL较高的穿孔率表明腕关节造影术不能准确判断关节内韧带是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侧列腕骨间关节 骨间韧带 应用解剖 组织学
原文传递
插管全麻与臂丛阻滞联合非插管全麻用于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元信 张海灵 +5 位作者 侯书健 高忠玉 安丰妹 徐颖 武春敏 王振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1期22-24,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插管全麻与臂丛阻滞联合非插管全麻 ,对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与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 8例 2~ 6岁择期手术患儿 ,随机分为插管全麻组 (G组 ,n =14 )和臂丛阻滞联合非插管全麻组 (BG组 ,n =14 )。G组麻醉诱导依次... 目的 :对比研究插管全麻与臂丛阻滞联合非插管全麻 ,对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与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 8例 2~ 6岁择期手术患儿 ,随机分为插管全麻组 (G组 ,n =14 )和臂丛阻滞联合非插管全麻组 (BG组 ,n =14 )。G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γ -羟基丁酸钠 30~ 6 0mg/kg ,地西泮 0 .1~ 0 .2mg/kg ,1%利多卡因喷喉后 ,经口腔明视插管 ,用T型管法辅助呼吸 ;BG组用 0 .2 5 %布比卡因 1~ 2mg/kg ,施行腋路臂丛阻滞。两组均用0 .1氯胺酮和 0 .0 0 1%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 ,术中持续给氧。结果 :全麻静脉用药总量BG组非常显著少于G组 (P <0 .0 1) ,清醒时间BG组显著短于G组 (P <0 .0 5 ) ,血液动力学指标术毕后BG组非常显著高于G组 (P<0 .0 1) ,SPO2 术毕后BG组非常显著高于G组 (P <0 .0 1) ,术中吸痰次数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BG组非常显著少于G组 (P <0 .0 1) ,术毕后及回病房后喉、支气管痉挛发生率G组分别为 4 2 .7%和 2 1.4 % ,BG组为零。结论 :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 ,但术中麻醉管理臂丛阻滞联合非气管内插管全麻法优于单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麻醉 静脉麻醉 拇手指再造术 臂丛神经阻滞 儿童 气管插管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双上肢显微外科术中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曲彦亮 申恒花 +8 位作者 温宝磊 武春敏 张立新 王德明 张元信 侯书健 张欣 马超 刘春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57-2461,共5页
目的 探索研究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双上肢显微外科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两组,每组40例,臂丛组在神经刺激仪下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全麻组采用气管插... 目的 探索研究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双上肢显微外科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两组,每组40例,臂丛组在神经刺激仪下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完成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生命体征;术后2、4、8、12 h疼痛程度;术后疼痛感知时间,麻醉费用,不良反应以及术者和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 血压、心率全麻组内T1时明显低于T4时(P〈0.05),组间T4时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2、4、8 h疼痛VAS评分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疼痛感知时间臂丛组明显长于全麻组(P〈0.05),麻醉费用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者和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臂丛组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 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适合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双上肢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游离第二趾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振军 程国良 +3 位作者 侯书健 丁小珩 袁光海 屈志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1-241,243,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游离第二趾趾甲瓣修复指甲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示、中或环指指甲缺损的病人应用游离第二趾趾甲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长度2.5 ̄4.2cm,平均3.0cm。皮瓣游离平面位于趾伸肌腱表面。甲瓣血供重建方式为趾—指动、静脉... 目的研究应用游离第二趾趾甲瓣修复指甲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示、中或环指指甲缺损的病人应用游离第二趾趾甲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长度2.5 ̄4.2cm,平均3.0cm。皮瓣游离平面位于趾伸肌腱表面。甲瓣血供重建方式为趾—指动、静脉,趾神经与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吻合。结果8例趾甲瓣全部成活,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游离第二趾趾甲瓣修复手指指甲缺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组织移植
下载PDF
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元信 张靖 +5 位作者 何旭 侯书健 王德明 曲彦亮 武春敏 温宝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B组:插管全麻;C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复合插管全麻,术后用PCIA泵镇痛和VAS... 目的探讨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B组:插管全麻;C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复合插管全麻,术后用PCIA泵镇痛和VAS评价镇痛程度。评估术中除共同项目外,麻醉技术、耗材和药品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全麻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每小时应用剂量、术后唤醒和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B组显著多或长于C组(P<0.01);麻醉前准备、操作完成时间A组<B组<C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麻醉维持时间A、C两组显著长于B组(P<0.01),患者离开手术室时间A组显著短于B、C两组(P<0.01),术后24 h 5个时间点VAS评分、术后泵用镇痛药氯诺昔康24 h应用总量、术中麻醉技术和耗材及药品总费用A组<C组<B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可选择性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与插管全麻相似,且操作简便、医疗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臂丛 锁骨 神经肌肉阻滞 臂丛损伤
原文传递
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英波 侯书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介绍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解剖学基础,为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于远侧腕横纹上方约10cm处解剖出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及头静脉灌注蓝色乳胶,... 目的介绍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解剖学基础,为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于远侧腕横纹上方约10cm处解剖出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及头静脉灌注蓝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大鱼际皮肤动脉、静脉、神经来源、分支及吻合情况。其中5只标本于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灌注墨汁,测量皮肤染色范围。结果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外径为(1.40±0.22)mm,长度为(2.0±0.5)cm,皮瓣可切取面积为2cm×3cm~4cm×5cm。静脉回流有两种途径,神经支配以正中神经掌皮支为主。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起始与走行恒定,口径适当,可设计以桡动脉掌浅支及其伴行静脉或浅静脉为蒂、带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鱼际 外科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显微解剖 游离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