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铀矿废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志 侯录 +4 位作者 侯江 伍宪玉 邱军军 刘红军 闫晔 《铀矿冶》 CAS 2023年第2期46-51,共6页
针对某铀矿废水处理工艺不完善、自动化水平低、工艺参数调试不稳定等问题,采用西门子1500系列PLC作为控制系统,控制过程包括自动配碱、自动配酸、石灰过碱中和、PID自动调节pH、废水自动排放等。自动调节pH采用分段增益方法,使得废水... 针对某铀矿废水处理工艺不完善、自动化水平低、工艺参数调试不稳定等问题,采用西门子1500系列PLC作为控制系统,控制过程包括自动配碱、自动配酸、石灰过碱中和、PID自动调节pH、废水自动排放等。自动调节pH采用分段增益方法,使得废水回调过程更快,抗干扰性更强。该控制系统以WinCC 7.4作为上位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与控制,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在线监测报警、参数自动调节、执行机构自动控制等功能,实现了废水处理过程的无人值守,保证了铀矿废水处理工艺连续、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废水处理 pH回调 PID自动调节 自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Modbus现场总线优化地浸采铀生产过程自动监控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侯录 侯江 +5 位作者 兰天 刘兆萍 王欣 邱军军 伍宪玉 曾国勤 《铀矿冶》 CAS 2015年第3期194-198,共5页
以往实现地浸采铀井场生产自动化,因系统规模大需要大量I/O模块、信号电缆,成本高,布线繁琐,工作量大,现今采用Modbus现场总线实现地浸采铀新建井场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克服以往控制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该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并且运行稳... 以往实现地浸采铀井场生产自动化,因系统规模大需要大量I/O模块、信号电缆,成本高,布线繁琐,工作量大,现今采用Modbus现场总线实现地浸采铀新建井场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克服以往控制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该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并且运行稳定,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 地浸采铀 MODBUS现场总线
下载PDF
地浸铀矿山井场数字化集控室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录 侯江 +5 位作者 伍宪玉 邱军军 高志 王欣 柳亚军 闫晔 《铀矿冶》 CAS 2022年第3期271-277,共7页
根据中国地浸铀矿井场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智能仪表、DCS系统、网络技术、开发平台,建立涵盖地浸井场生产运行全过程的数字化集控室。以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无线网络作为传输网络,DCS结合控制算法,实现了井场抽液动态跟踪控制,注液... 根据中国地浸铀矿井场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智能仪表、DCS系统、网络技术、开发平台,建立涵盖地浸井场生产运行全过程的数字化集控室。以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无线网络作为传输网络,DCS结合控制算法,实现了井场抽液动态跟踪控制,注液恒压、恒流量控制;开发的人机界面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远程智能监控;研发的井场生产执行系统,利用OPC和数据库技术打通了生产执行系统与自控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实现管理智能化。建立的数字化集控室有效提高了井场生产效率和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了地浸铀矿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铀矿 井场 数字化集控室 远程智能监控 管理智能化
下载PDF
基于自整定PID自动调节地浸抽液流量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录 侯江 +5 位作者 闫晔 伍宪玉 张彩萍 周博 张男楠 曾国勤 《铀矿冶》 CAS 2018年第4期273-277,共5页
地浸工艺中,现有抽液流量自动调节系统采用人工整定PID值,系统的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都不理想。在分析PID参数自整定方法特点和仿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任意相位裕度指定参数的自整定技术,实现了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整定和流量自... 地浸工艺中,现有抽液流量自动调节系统采用人工整定PID值,系统的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都不理想。在分析PID参数自整定方法特点和仿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任意相位裕度指定参数的自整定技术,实现了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整定和流量自动控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 抽液流量 自整定PID 自动控制
下载PDF
地浸铀矿山蒸发池渗漏光纤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录 关键 +2 位作者 侯江 闫晔 伍宪玉 《铀矿冶》 CAS 2019年第3期204-209,共6页
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渗漏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地浸蒸发池渗漏的在线监测,达到及时发现渗漏,准确定位渗漏点的目的。该系统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光纤测温技术、自动化技术,具有数据自动采集、自动监测报警等功能;保证了整个地浸生产工艺的... 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渗漏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地浸蒸发池渗漏的在线监测,达到及时发现渗漏,准确定位渗漏点的目的。该系统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光纤测温技术、自动化技术,具有数据自动采集、自动监测报警等功能;保证了整个地浸生产工艺的连续安全运行,避免环保事故的发生,实现了蒸发池管理的无人值守。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为中国地浸铀矿山绿色环保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 分布式光纤测温 渗漏监测 安全运行
下载PDF
知识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素质
6
作者 侯录 陆晓丽 胡伟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0-51,共2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要实现教育领先 ,必须首先实现教师素质领先。只有高素质、高水准的教师队伍 ,才能支撑起具有先导性的优秀教育 。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教师 素质要求 人才标准
下载PDF
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三维力值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苗楠 侯录 徐实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07-2310,共4页
背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乳、替牙期AngleⅢ类错畸形的活动矫治器,其在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的同时,可抑制下颌的过度向前发育。目的:观察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三维力值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颊侧多曲簧... 背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乳、替牙期AngleⅢ类错畸形的活动矫治器,其在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的同时,可抑制下颌的过度向前发育。目的:观察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三维力值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颊侧多曲簧空间三维测力仪模拟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口腔中的作用,测量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三维力值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开口过程中:当矢状向加力2mm、开口度5mm时对下颌推力最小为(64.96±48.47)g;当矢状向加力3mm、开口度0mm时对下颌推力最大为(285.47±14.44)g。闭口过程中:当矢状向加力3mm、开口度5mm时对下颌推力最小为(79.31±19.94)g;当矢状向加力3mm、开口度0mm时对下颌推力最大为(285.47±14.44)g。开口运动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41544+0.52942X1+0.80364X2-0.00417X3。闭口运动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0.4265+0.5594X1+0.77751X2+0.00516X3。结果显示开闭口程度对颊侧多曲簧力值及方向有显著影响;下颌侧方运动对颊侧多曲簧力值及方向无影响;矢状向力,开闭口程度与颊侧多曲簧力值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侧多曲簧矫治器 Ⅲ类错 开闭口运动 三维力值 数字化医学
下载PDF
颊侧多曲簧弯制前后加热处理对疲劳断裂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白雪霏 王培军 +2 位作者 徐实谦 侯录 刘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7期7597-7602,共6页
背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可以阻断性矫治多种青少年错牙合畸形,但在临床中颊侧多曲簧疲劳断裂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延长其疲劳断裂周期以确保矫治顺利进行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目的:研究颊侧多曲簧弯制前、后进行不同温度加热处理,... 背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可以阻断性矫治多种青少年错牙合畸形,但在临床中颊侧多曲簧疲劳断裂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延长其疲劳断裂周期以确保矫治顺利进行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目的:研究颊侧多曲簧弯制前、后进行不同温度加热处理,对其疲劳断裂周期(时间)的影响,从而选出一种能够增强颊侧多曲簧抗疲劳性能的最佳方法。方法:弯制左侧HL-2型颊侧多曲簧35个,根据曲簧弯制前、后热处理分为7组,5个试样为一组,分别为:原丝组、弯制前对牙用不锈钢丝进行加热处理组(320,420,520℃)3组、弯制成曲簧后行加热处理组(320,420,520℃)3组,低温热处理后,再用三维开闭口运动模拟测试仪测试其疲劳断裂周期(时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断裂曲簧的断口形貌特征。结果与结论:曲簧疲劳断裂周期均值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弯制前520℃组>弯制前420℃组>弯制前320℃组>原丝组>弯制后520℃组>弯制后320℃组>弯制前420℃组,说明在曲簧弯制前对牙用不锈钢丝进行加热处理可延长曲簧的疲劳断裂周期,其中520℃低温退火工艺可有效提高曲簧抗疲劳断裂的机械性能;在曲簧弯制完成后进行加热处理不能延长曲簧的疲劳断裂周期。扫描电镜下观察弯制前520℃组断口裂纹伸展区域有扩大趋势,延缓瞬断过程的形成,组织结构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颊侧多曲簧 不锈钢丝 热处理 疲劳断裂周期 断口形貌
下载PDF
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何志伟 侯录 +1 位作者 赵一松 周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9期7631-7635,共5页
背景:课题设计研发的颊侧多曲簧矫治器是一种新型的可全天戴用的矫治器,主要用于乳、替牙期AngMII类错[牙合]畸形,具有多曲簧柔和的弹力效应,在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的同时,可抑制下颌的过度向前发育。目的:应用颊侧多曲簧活动... 背景:课题设计研发的颊侧多曲簧矫治器是一种新型的可全天戴用的矫治器,主要用于乳、替牙期AngMII类错[牙合]畸形,具有多曲簧柔和的弹力效应,在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的同时,可抑制下颌的过度向前发育。目的:应用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柔和的生物力学特点,治疗早期Angle Ⅲ类错[牙合]的病例,分析部分硬组织测量值的前后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前后对比观察,于2006-01/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正畸科完成。对象:选择功能性或骨性下颌前突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1例:女15例,男16例;年龄5~13岁。矫治器:自行研发的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方法:对31例早期Angle 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进行颌间交互支抗固位。矫治前后拍摄X射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反映部分硬组织之间关系的角变化。结果:矫治前后头影硬组织间关系的测量表明:上颌位置前移,上颌长度增加。下颌位置向下后方向生长。上下颌骨侧面突度趋于正常,骨性Ⅲ类面型得到改善。上前牙前移,下切牙长轴舌向倾斜。结论: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柔和的弹力作用,在促进上颌向前生长发育的同时,又抑制了下颌的过度生长发育,并使下颁功能性的后退,从而解除反牙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 正畸学 矫正 矫正装置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元凤 付巍 +1 位作者 徐实谦 侯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836-1838,共3页
自1999年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下文称隐形矫治)在正畸会议[1]发表以来,隐形矫治技术以其舒适、美观等优势迅速成为全球正畸界关注的焦点。21世纪是口腔正畸学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各种新型矫治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口腔正畸临床治... 自1999年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下文称隐形矫治)在正畸会议[1]发表以来,隐形矫治技术以其舒适、美观等优势迅速成为全球正畸界关注的焦点。21世纪是口腔正畸学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各种新型矫治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口腔正畸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但更能代表当今口腔正畸治疗技术上的飞跃者还应属隐形矫治技术及矫治器的研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临床应用 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治疗 临床治疗 矫治器
下载PDF
护理及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健康的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展望 侯录 +1 位作者 韩晶莹 李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1538-154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及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哈医大二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在初戴矫治器时进行一次口腔卫生宣... 目的:探讨护理及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哈医大二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在初戴矫治器时进行一次口腔卫生宣教。记录两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前1周、治疗后3、6、9个月时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DI),比较两种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其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指数(E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对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口腔健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 牙龈指数 牙釉质脱矿指数 固定矫治
下载PDF
地浸铀矿山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融合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伍宪玉 侯江 +2 位作者 侯录 关键 伍玉娜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研究了地浸铀矿山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完善原有自动化系统,完善检测体系,设计树脂倒运中的料位和压力双重控制方法,提高运移效率。信息化系统设计中,通过分析数据信息查找多源异构性,研究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与管... 研究了地浸铀矿山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完善原有自动化系统,完善检测体系,设计树脂倒运中的料位和压力双重控制方法,提高运移效率。信息化系统设计中,通过分析数据信息查找多源异构性,研究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等解决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问题;将C/S与B/S模式相结合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构建“分区分级、综合防护、纵深防御”安全防护体系。根据信息资源层级特点,设计开发了集现场层、控制层、管理层、信息决策层于一体的信息平台。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实现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提升了决策和管理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 自动化 信息化 多源异构 集成 融合
下载PDF
计算机自动监控在通辽某地浸采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伍宪玉 侯江 +2 位作者 施建明 刘兆萍 侯录 《铀矿冶》 CAS 2013年第4期189-194,共6页
介绍通辽某铀矿原地浸出采铀工艺对自动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要求,地浸采铀井场及浸出液处理厂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的方案选型、基本构成和程序设计;论述该自动监控系统的特点。实践证明,该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关键词 地浸采铀 井场 离子交换 自动监控系统
下载PDF
LF托槽与传统四翼托槽最大静摩擦力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印明晶 侯录 +1 位作者 张令波 徐实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7859-7862,共4页
背景:LF托槽是一种新型六翼托槽,相较传统四翼托槽具有多种结扎方式的特点,提示其摩擦力特性可能具备多样性。目的:观察干湿两种条件下LF托槽相对于传统四翼托槽所表现的摩擦力特点。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不锈钢方丝的表面形貌,根据其... 背景:LF托槽是一种新型六翼托槽,相较传统四翼托槽具有多种结扎方式的特点,提示其摩擦力特性可能具备多样性。目的:观察干湿两种条件下LF托槽相对于传统四翼托槽所表现的摩擦力特点。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不锈钢方丝的表面形貌,根据其特征确定方丝拉拔方向,再据此设定在摩擦力试验阶段不锈钢方丝的运行方向。在干湿两种条件下,按照析因设计方案分别测试结扎主翼、结扎全部翼两种结扎方式下的LF托槽、传统四翼托槽与不锈钢方丝以及圆丝组合时的摩擦力大小。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四翼托槽相比,LF托槽结扎主翼时最大静摩擦力显著减小,结扎全部六翼时最大静摩擦力显著增加。传统四翼托槽与LF托槽湿润条件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均高于干燥条件下的最大静摩擦力(P<0.05)。不锈钢方丝的最大静摩擦力显著大于不锈钢圆丝(P<0.05)。表明LF托槽具有灵活的摩擦力特性,采用不同结扎方式可提供不同大小的摩擦力。这提示主翼结扎方式下的LF托槽可以用于滑动法关闭间隙阶段,六翼结扎方式下的LF托槽可用于牙齿位置的精确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翼托槽 LF托槽 人工唾液 异向性 最大静摩擦力
下载PDF
CO_2弱激光照射对减轻正畸疼痛及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晶莹 朱晓红 +1 位作者 侯录 李鹍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参数CO2弱激光局部照射对尖牙向远中移动过程中牙齿疼痛及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拔牙矫正的错合畸形患者,在牙列排齐整平后,使用0.018英寸不锈钢圆丝,用链状皮圈以150 g力量拉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以...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参数CO2弱激光局部照射对尖牙向远中移动过程中牙齿疼痛及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拔牙矫正的错合畸形患者,在牙列排齐整平后,使用0.018英寸不锈钢圆丝,用链状皮圈以150 g力量拉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以两种不同强度能量参数的CO2弱激光对右侧尖牙根部区域进行照射,左侧作为对照侧。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CO2弱激光局部照射对牙齿疼痛程度的影响。用游标卡尺测量尖牙远移的距离和支抗丧失(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的程度,评价两种能量参数CO2弱激光局部照射对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过程中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结果两种能量参数均能减轻正畸牙齿疼痛程度。高能量参数组激光能有效地加快牙齿移动速度,而低能量参数组没有明显加速牙齿的移动速度。结论不同能量参数的CO2弱激光局部照射对减轻正畸牙齿疼痛程度及牙齿移动速度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弱激光 上颌尖牙 链状皮圈 牙齿移动 正畸疼痛
下载PDF
安氏Ⅲ类错的下颌形态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洋 侯录 +2 位作者 牟明奎 胡那日苏 陆晓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来探讨骨性Ⅲ类错下颌形态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恒牙初期骨性Ⅲ类与Ⅰ类错患者头颅侧位片各30张,描记下颌的16个标志点,数字化后采用Procrustes重叠法、薄板曲线法、欧式距离矩阵法和常规头影测量法,以骨... 目的: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来探讨骨性Ⅲ类错下颌形态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恒牙初期骨性Ⅲ类与Ⅰ类错患者头颅侧位片各30张,描记下颌的16个标志点,数字化后采用Procrustes重叠法、薄板曲线法、欧式距离矩阵法和常规头影测量法,以骨性Ⅰ类错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骨性III类错与Ⅰ类错进行两组间t检验从而对其下颌形态进行比较。结果:Ⅲ类错与Ⅰ类错相比,下颌形态有差异(P<0.05),Ⅲ类错组髁状突长度、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增加,颞颌关节、颏部都靠前,下切牙舌倾。结论:III类错的下颌形态有其自身特点,并影响Ⅲ类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错[牙合] 下颌形态 几何形态测量法
下载PDF
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治疗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牟明奎 周海燕 +3 位作者 陆晓丽 刘洋 展望 侯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49-251,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治疗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技术治疗替牙晚期或恒牙初期重度牙列拥挤的患者21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 目的:研究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治疗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技术治疗替牙晚期或恒牙初期重度牙列拥挤的患者21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改良矫治器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A点的前移,SNA增加3.68°。上磨牙远中移动,U6-PTV减少2.96mm。结论: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矫治重度牙列拥挤,远移磨牙、促进上颌前部发育、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唇挡 摆型矫治器 牙列拥挤 磨牙远移
下载PDF
提取镓的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宪玉 侯江 +5 位作者 冯峰 刘玉明 刘兆萍 张彩萍 侯录 丁海云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1-254,共4页
根据某金属镓提取生产线工艺分布和监控参数集中的特点,设计了一套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实践结果证明,安装调试和运行中,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监测和控制效果良好。
关键词 离子交换 自动监控系统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远中移动尖牙的摩擦力测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珊 侯录 +1 位作者 陆晓丽 韩晶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测出远中移动尖牙时的摩擦力值及其公式。方法用槽沟为0.022英寸×0.028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弓托槽和0.016英寸澳大利亚弓丝组合,记录托槽与弓丝间相互滑动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格数,再通过力值与格数间的换算关系,得出相应摩擦力公式... 目的测出远中移动尖牙时的摩擦力值及其公式。方法用槽沟为0.022英寸×0.028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弓托槽和0.016英寸澳大利亚弓丝组合,记录托槽与弓丝间相互滑动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格数,再通过力值与格数间的换算关系,得出相应摩擦力公式。结果远中移动尖牙的摩擦力值为(37.67±2.93)g。所得摩擦力公式为F=50/3h±G/6(h为示波器上的小格数,G为弓丝本身重量)。结论本实验的计算可知,远中移动尖牙时初始施力需为牙移动最适力值再加上所需克服40g左右的摩擦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力 尖牙移动 结扎力
下载PDF
桩核连冠与桩核冠修复中牙本质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席俊明 张文福 侯录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8期39-40,49,F0003,共4页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在桩核连冠(桩冠一体)与桩核冠(桩冠分体)修复中,不同牙本质肩领、不同载荷条件下牙本质应力的变化。方法建立了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桩核连冠与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求解牙本质的应...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在桩核连冠(桩冠一体)与桩核冠(桩冠分体)修复中,不同牙本质肩领、不同载荷条件下牙本质应力的变化。方法建立了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桩核连冠与桩核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求解牙本质的应力变化。结果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的大小,桩核连冠与桩核冠均无明显变化;等效应力峰值的分布,桩核连冠比桩核冠更趋向于牙根部。结论临床用桩核连冠或桩核冠进行修复时,基牙牙根有不同的牙本质应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连冠 桩核冠 有限元方法 牙本质肩领 应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