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玉金 侯志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703-709,共7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炎症在调节DKD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炎症也被认为是DKD进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未来应该从免疫炎症和细胞水平...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炎症在调节DKD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炎症也被认为是DKD进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未来应该从免疫炎症和细胞水平方面更加深入研究DKD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索DKD早期生物标志物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治疗、延缓肾功能衰竭。本文主要对DKD的发病机制及其早期生物标志物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DKD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炎症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帕里杂·赛力克 侯志梅 舒哈尔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6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患者150例和非...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6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患者150例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比较两组间的一般信息;分析DR组与NDR组的影响因素;多元素回归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DR及NDR组患者年龄、病程方面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患者Hcy、FBG、TG、LDL-C、HbA1c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DR组患者的Hcy与年龄,病程FBG、TG、TC、LDL-c、HbA1c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TG、LDL-c、Hcy、HbA1c均是影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cy、LDL-c、HbA1c水平在DR患者中远高于NDR患者,三者与DR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临床可根据其表达水平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低密度脂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玉金 侯志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7803-17809,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炎性指标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E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EDN组,另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 目的探讨新型炎性指标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E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EDN组,另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常规生化指标,根据血常规和血脂指标计算出MHR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Spearman法分析MHR与EDN的相关性。结果:EDN组MHR、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单核细胞计数、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对照组(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R与EDN呈正相关(r = 0.303, P = 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炎症 MHR
下载PDF
驼乳清蛋白影响糖尿病大鼠胰腺β细胞功能的效果以及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侯志梅 丁雪梅 +3 位作者 李风 梁敏 侯静雯 刘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驼乳清蛋白对于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初步分析驼乳清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实验用Wistar SPF级300~800 g的雄性大鼠10只以链尿佐菌素(STZ)诱发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离筛选胰腺β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将... 目的观察驼乳清蛋白对于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初步分析驼乳清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实验用Wistar SPF级300~800 g的雄性大鼠10只以链尿佐菌素(STZ)诱发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离筛选胰腺β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将以胎牛血清RPMI-1640作为培养基的胰腺β细胞作为模型对照组2只,将以乳清蛋白作为培养基的胰腺β细胞作为实验组3只,同时分离筛选正常大鼠的胰腺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空白对照组5只),应用MTT比色法对各组胰腺β细胞生长曲线进行绘制,并在干预后24 h、48 h、72 h、96 h分别进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I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白细胞介素-1α(IL-1α)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测定。结果①相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胰腺β细胞贴壁率、细胞相对增殖速度GIP(78.50±1.10)pmol/L、IGF-1(38.65±3.25)μg/L、GLP-1(258.30±2.65)pmol/L、SOD(38.65±3.25)U/ml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IL-1α(38.65±2.65)pg/ml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②相同时间点,实验组胰腺β细胞贴壁率、细胞相对增殖速度GIP(60.45±1.89)pmol/L、IGF-1(164.76±2.82)μg/L、GLP-1(31.56±2.32)pmol/L、SOD(42.25±2.85)U/ml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IL-1α(40.03±2.76)pg/ml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驼乳清蛋白能够促进胰腺β细胞生长,其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防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糖尿病 驼乳清蛋白 胰腺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新疆双峰驼乳清对棕榈酸损伤MIN6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志梅 刘宸 +4 位作者 梁敏 丁雪 王桂玲 冯鑫欢 杨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18,共6页
探讨驼乳清对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棕榈酸构建MIN6细胞损伤模型,驼乳清处理后观察细胞活性,通过台盼蓝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染色观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blot和QPCR检测MIN6细胞信... 探讨驼乳清对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棕榈酸构建MIN6细胞损伤模型,驼乳清处理后观察细胞活性,通过台盼蓝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染色观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blot和QPCR检测MIN6细胞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表明驼乳清能够有效提高MIN6损伤后的细胞活性,且驼乳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上调了PI3K、AKT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为驼乳清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细胞的损伤,抑制凋亡,这可能与驼乳激活了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胰岛Β细胞 驼乳清 细胞损伤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侯志梅 吴新荣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547-1548,共2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GT)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根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将140例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PGT组。PGT组使用PGT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GT)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根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将140例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PGT组。PGT组使用PGT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安慰剂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GT组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bA_1C)、胰岛素抵抗指数(RI)、hs-CRP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PGT治疗T2DM除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炎症作用,使hs-CRP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志梅 王婷 《新疆医学》 2010年第4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疗效观察 格列美脲 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磺脲类药物 分泌胰岛素
下载PDF
超声在老年膝关节软骨滑膜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罗菲 梁敏 +3 位作者 侯志梅 张爱红 玛依努尔.买买提 刘纯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7381-7385,共5页
背景: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应用于骨骼肌系统检查已得到广泛的认识与认可。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老年人膝关节退行性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岁及以上连续就诊的膝关节疾病患者102例,204个膝关节,根据膝关节退行性变临床诊断标... 背景: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应用于骨骼肌系统检查已得到广泛的认识与认可。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老年人膝关节退行性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岁及以上连续就诊的膝关节疾病患者102例,204个膝关节,根据膝关节退行性变临床诊断标准,分为2组:膝骨关节炎组167个膝关节,非膝骨关节炎组37个膝关节。行膝关节超声探查,观察膝关节髌上囊、内侧滑囊、外侧滑囊积液深度、滑膜、血管翳、软骨情况。结果与结论:204个膝关节中,发生膝关节退行性变的有167膝,原发性膝关节炎91膝,非原发性膝关节炎76膝,退变率82%,膝骨关节炎组膝关节腔髌上囊、内测滑囊、外侧滑囊积液量显著多于非膝骨关节炎组,滑膜增生59膝,伴有血管翳形成23膝,软骨表面毛糙167膝,软骨变薄或丧失117膝。非膝骨关节炎组滑膜增生5膝,软骨表面毛糙27膝,软骨变薄或丧失4膝。结果提示超声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评价老年人膝关节退行性变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超声检查 老年人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34
9
作者 侯静雯 侯志梅 +1 位作者 王娜 李坤 《医学综述》 2017年第5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DPN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80例)和...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DPN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80例)和甲钴胺组(78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效控制血糖、血压等,其中甲钴胺组单独给予甲钴胺治疗,每次0.5 mg,每日3次,饭前口服,联合治疗组在甲钴胺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每次50 mg,每日3次,饭前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评分(TSS)、右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SS均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TSS较甲钴胺组更低[(0.94±0.34)分比(1.40±0.51)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的传导速度明显增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的传导速度较甲钴胺组更快[腓总神经(47.2±0.9)m/s比(39.9±1.2)m/s,(44.2±1.5)m/s比(34.8±0.9)m/s;正中神经(51.3±1.0)m/s比(45.0±0.9)m/s,(45.0±1.9)m/s比(39.5±1.0)m/s](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SOD水平升高、丙二醛水平和Hcy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钴胺组患者的SOD水平升高、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但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SOD水平较甲钴胺组更高[(85.1±1.3)U/L比(74.1±0.7)U/L],丙二醛和Hcy水平较甲钴胺组更低[(3.27±0.19)μmol/L比(3.93±0.20)μmol/L,(20.9±8.6)μmol/L比(28.0±11.6)μmol/L](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治疗组患者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未停药,2 d后上述症状缓解;甲钴胺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有助于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降低血浆Hcy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甲钴胺 神经传导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误诊为脑血管意外3例
10
作者 侯志梅 吴新荣 《新疆医学》 2009年第7期104-105,共2页
一、病例简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一过性偏瘫易误诊为脑血管病,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1.例1:患者女性,68岁,2007年6月突然出现意识淡漠,伴言语不清,四肢无力1小时,门诊以脑血管意外收住院。患... 一、病例简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一过性偏瘫易误诊为脑血管病,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1.例1:患者女性,68岁,2007年6月突然出现意识淡漠,伴言语不清,四肢无力1小时,门诊以脑血管意外收住院。患者诊断糖尿病8年,现胰岛素治疗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糖尿病患 低血糖 误诊 并发 一过性偏瘫 胰岛素治疗 病例简介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娜 侯静雯 +2 位作者 李坤 翟晨辉 侯志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老年病科住院,年龄≥60岁的20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合并SCH(...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老年病科住院,年龄≥60岁的20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合并SCH(SCH组),146例无SCH(非SCH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等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SCH组病程长于非SCH组,冠心病合并率、双胍类、他汀类的使用率高于非SCH组,SCH组TSH、FBG、HbA1C、CRP、TG、24h尿白蛋白定量、24hDBP高于非SC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T3、FT。、PBG、TC、HDL—C、LDL—C、24hSBP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BMI、HbA1c、CRP、TG、尿白蛋白定量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SCH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40、1.374、1.947、1.113、1.419、1.044,95%C1分别为1.051~1.237、1.209—1.562、1.310~2.894、1.037~1.195、1.084~1.858、1.003~1.086),双胍类为保护因素(OR值为0.309,95%CI为0.104~0.916)。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BMI值、FBG、HbA1c、CRP、TG、DBP与TSH呈正相关(P均〈0.01),双胍类、他汀类与TSH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病程、BMI、HbA1c、CRP、TG、尿白蛋白定量可能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SCH的独立危险因素,双胍类可能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新疆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坤 柴宁 +2 位作者 侯志梅 侯静雯 察紫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年龄≥60岁)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2例,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91例(甲状腺结节组),非甲状腺结节组111例(对照),收集患者病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年龄≥60岁)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2例,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91例(甲状腺结节组),非甲状腺结节组111例(对照),收集患者病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性别、BMI、TC、HbA1c、BMI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脉压、收缩压、腹围、吸烟史、HDL、TG、FBG、2hPBG在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显示:性别、年龄、TC、HbA1c、BMI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老年女性、肥胖、胆固醇升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相关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水平及血清IL-1β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凤 翟晨辉 侯志梅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的变化。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4例新诊断T2D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GI)组和诺和锐30(...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的变化。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4例新诊断T2D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GI)组和诺和锐30(AS30)组,各42例。GI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并口服格列美脲治疗3个月;AS30组予以诺和锐30于早晚餐时皮下注射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血清IL-1β的变化。结果治疗后,GI组FPG、2hPBG、HbA_(1c)低于AS 30组[(6.72±1.01)mmol/L比(8.14±1.30)mmol/L、(7.21±1.10)mmol/L比(8.70±1.33)mmol/L、(7.05±0.82)%比(8.02±1.15)%](P<0.01);治疗后,GI组BMI、TG、TC低于AS30组[(22.75±2.59)kg/m^2比(21.35±2.62)kg/m^2、(4.58±1.06)mmol/L比(4.29±1.21)mmol/L、(2.17±1.01)mmol/L比(2.22±0.93)mmol/L](P<0.01);治疗后,GI组IL-1β低于AS 30组[(4.42±2.32)ng/L比(8.62±3.67)ng/L](P<0.01)。结论格列美脲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糖,改善脂代谢,降低血清IL-1β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从而抑制NALP3炎性体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白细胞介素1Β NALP3炎性体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兰香 侯志梅 阿依古丽.玉努斯 《新疆医学》 2011年第10期26-26,29,共2页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PGZ)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组(A组)、二甲双胍联用PGZ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压(BP)、血糖(P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PGZ)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组(A组)、二甲双胍联用PGZ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压(BP)、血糖(P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I、HbA1C及LDL-C下降(P<0.05),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0.05),HOMA-IR降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用PGZ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低血压,减轻体重,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格列齐特
下载PDF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兰香 侯志梅 阿依古丽.玉努斯 《新疆医学》 2011年第1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GT)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LF)的疗效。方法:116例经确诊的NAFL同时合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PGT组予吡格列酮15mg,日一次;二甲双胍(Met)组予二甲双胍0.5g,日三次;对照(Con)组予以除二甲双胍及噻唑烷...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GT)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LF)的疗效。方法:116例经确诊的NAFL同时合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PGT组予吡格列酮15mg,日一次;二甲双胍(Met)组予二甲双胍0.5g,日三次;对照(Con)组予以除二甲双胍及噻唑烷二酮类以外的其他降糖药物治疗,共6个月。结果:治疗后PGT组肝脾CT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脂肪肝消失率最高,MeT组次之,Con组最低。PGT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最低,Met组次之,Con组最高。PGT组和Met组的空腹胰岛素(Pins)明显低于Con组。结论PGT能够治疗NAFL,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娜 侯静雯 +1 位作者 李坤 侯志梅 《新疆医学》 2016年第3期315-316,32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170例正常人的Hp感染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T2DM组的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表明,胃轻...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170例正常人的Hp感染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T2DM组的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表明,胃轻瘫患者中Hp阳性率及感染程度均显著高于非胃轻瘫患者(p<0.05)。结论 Hp感染可显著增加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幽门螺杆菌 阳性率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清Ghrehn及瘦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严金龙 侯志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4期18-19,共2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不适症状和并发症。我国在北京、上海进行的调查显示GERD的发病率为5.77%[1]。GERD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机制复杂...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不适症状和并发症。我国在北京、上海进行的调查显示GERD的发病率为5.77%[1]。GERD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确。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激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在人体胃肠道和中枢系统均有分布,与消化系统功能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GHRELIN 瘦素
下载PDF
新疆双峰驼乳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宸 冯鑫欢 +4 位作者 豆智华 安淑静 刘梦娇 侯志梅 杨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80,共7页
本实验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为模型,探讨了全驼乳、驼脱脂乳、驼酪蛋白、驼乳清和驼乳清蛋白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研究驼乳不同组分对1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抗氧化能力、肝细胞形态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 本实验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为模型,探讨了全驼乳、驼脱脂乳、驼酪蛋白、驼乳清和驼乳清蛋白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研究驼乳不同组分对1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抗氧化能力、肝细胞形态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驼酪蛋白以外的其余组分均能增加糖尿病小鼠体质量、降低血糖浓度、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恢复血脂水平、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并减少肝组织的损伤。其中各项指标中,驼乳清组与模型组的变化最大,且差异极显著(P<0.01)。经驼乳清组干预后的糖尿病小鼠肝PPAR-γmRNA表达增加,SREBP1c mRNA表达下降。总地来说,驼乳清可有效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肝组织损伤,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PAR-γ、下调SREBP1c m 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1型糖尿病 肝损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古丽加那提.马斯开 翟晨辉 +1 位作者 伊力扎提 侯志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5期10-11,共2页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便为早期预防和后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2型糖尿病的患者72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35例与非骨质疏松组37例。通过比较分析2...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便为早期预防和后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2型糖尿病的患者72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35例与非骨质疏松组37例。通过比较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病程、血磷、血钙等指标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BMI、空腹胰岛素、糖尿病病程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钙、血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低体质量指数、长病程、低空腹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蔡佳瑶 曼则热.尼加提 侯志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T2DM患者108例,分为OP组(48例)和非OP组(6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T2DM患者108例,分为OP组(48例)和非OP组(6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胰岛素(FIns)、甲状旁腺激素(PTH)、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并分析了T2DM合并O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OP组BMD、FIns水平明显低于非OP组,而年龄、病程、BMI、HbA1c、ALP、PTH水平高于非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血钙、血磷、TG、TC、LDL-C、HDL-C、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BMI、HbA1c、ALP是T2DM合并OP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病程长、低BMI、血糖控制不良、ALP增高及高PTH的T2DM患者更容易发生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