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对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下肢功能及皮瓣感觉的影响
1
作者 刘海军 醋晓川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对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下肢功能及皮瓣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8例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 目的探究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对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下肢功能及皮瓣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8例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折复位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观察组接受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下肢功能量表(LEFS)、Kofoed、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皮瓣血运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能够改善皮瓣血运状态,减轻疼痛,促进肢体功能与皮瓣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 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 胫腓骨骨折 踝周软组织缺损 下肢功能 皮瓣感觉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刘海军 醋晓川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灌注指数、经皮氧分压(TcPO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VSD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减轻炎症,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提高足踝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软组织缺损 皮瓣感觉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创伤愈合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醋晓川 刘海军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目的探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Lane-Sandhu X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踝关节Kofoed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创伤愈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也有助于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 皮瓣修复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掌侧软组织合并血管和(或)神经缺损的断指再植 被引量:4
4
作者 侯晓进 杨晓荣 +3 位作者 杨锁平 陆定松 岳贤峰 康彦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掌侧软组织合并血管和(或)神经缺损的断指再植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指动脉侧方皮瓣、掌背皮瓣、废弃指组织瓣、足内侧静脉皮瓣及(拇)趾腓侧瓣或足第2趾胫侧瓣修复再植掌侧软组织合并血管和(或)神经缺损... 目的 探讨掌侧软组织合并血管和(或)神经缺损的断指再植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指动脉侧方皮瓣、掌背皮瓣、废弃指组织瓣、足内侧静脉皮瓣及(拇)趾腓侧瓣或足第2趾胫侧瓣修复再植掌侧软组织合并血管和(或)神经缺损的断指38例46指.结果 术后44指成活2指失败,成活率95.7%.术后随访1~3年,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4指,良8指,差4指;优良率91.3%.结论 选择不同的皮瓣一期修复再植掌侧软组织合并血管和(或)神经缺损的断指,效果良好,能最大限度恢复再植手指的外形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合并血管缺损 再植 皮瓣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孟泽祖 鲜航 +4 位作者 侯晓进 魏石磊 马继 赵睿 丛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26例(29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再植成活率并进行功能评估;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断指...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26例(29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再植成活率并进行功能评估;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断指再植后血管危险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例(28指)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8月(平均18.4月)。28指中25指成活,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优16,良5,可4,差3,优良率75%。未发生血管危象和发生血管危象两组间在受伤-手术时间、有无静脉移植及功能评估方面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因素众多,严格缩短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并提高静脉移植的质量可降低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体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 再植术 血管危象 成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锁平 孟泽祖 +4 位作者 侯晓进 郭峰 顾世勤 岳贤峰 张阳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14例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患者。测量患足拇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采用AOFAS前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截骨均一... 目的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14例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患者。测量患足拇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采用AOFAS前足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截骨均一期愈合,时间3~4个月。无切口并发症发生,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转移性跖痛及跖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HVA和IMA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AOFAS前足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01)。结论Scarf截骨术可有效纠正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复发 Scarf截骨术
下载PDF
带趾间关节的甲瓣再造拇指Ⅱ~Ⅲ度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晓荣 侯晓进 +2 位作者 陆定松 杨锁平 岳贤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介绍带趾间关节的甲瓣再造拇指Ⅱ~Ⅲ度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带趾间关节的甲瓣+植骨再造拇指Ⅱ~Ⅲ度缺损,趾供区采用植皮修复2例,皮瓣+植骨进行修复4例。结果再造6例拇指全部成活,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 目的介绍带趾间关节的甲瓣再造拇指Ⅱ~Ⅲ度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带趾间关节的甲瓣+植骨再造拇指Ⅱ~Ⅲ度缺损,趾供区采用植皮修复2例,皮瓣+植骨进行修复4例。结果再造6例拇指全部成活,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4例,良1例,可1例,功能优良率83.3%。趾外形良好,步态平稳,步行无疼痛,无溃疡。结论带趾间关节的甲瓣再造拇指Ⅱ~Ⅲ度缺损为拇指再造较好方法之一,再造拇手指功能外形良好,基本保留了供区趾的长度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间关节 [母]甲瓣 再造 皮瓣
下载PDF
游离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6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晓荣 侯晓进 +2 位作者 陆定松 杨锁平 岳贤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381-382,共2页
目的 介绍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5年2月,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为6.0 cm×8.0 cm,最小面积1.0 cm×2.0 cm.... 目的 介绍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5年2月,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为6.0 cm×8.0 cm,最小面积1.0 cm×2.0 cm.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血管探查后成活.皮瓣外观好,质地颜色接近受区,感觉及活动满意.结论 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穿支皮瓣切取简单易行,皮瓣薄,质地与手部皮肤相近,不需Ⅱ期整形,只需一种麻醉即可,是手部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动脉 穿支皮瓣 缺损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梁焕 高新洛 +1 位作者 张师骐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6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D)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L5~S1节段LDH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D)治疗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L5~S1节段LDH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TD)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辅助下后路F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当天、术后3 d,两组的SP、NPY、Co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两组的SP、NPY、Cor水平均低于术后当天(P<0.05)。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的Lehmann、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Lehmann、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FD与PETD治疗LDH,均可减轻疼痛及应激反应,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但经皮椎间孔镜辅助下后路FD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更少,整体减压更彻底,疗效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摘除术
下载PDF
幼儿手指末节断指再植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晓进 杨晓荣 +3 位作者 康彦文 张文静 罗旭超 颛宇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1,共2页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断肢(指)再植已取得世界瞩目的临床效果。但对幼儿再植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特别是末节离断再植。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对10例11指幼儿末节断指进行再植,疗效满意。
关键词 末节断指再植 幼儿 断肢(指)再植 手指 显微外科技术 临床效果 离断再植 疗效满意
原文传递
重建感觉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11
作者 侯晓进 唐光伟 +4 位作者 杨晓荣 陆定松 杨锁平 岳贤峰 康彦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3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设计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23例。结果术后23例中20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术后出现张力性水泡,蒂部部分拆线后皮瓣顺利成活,... 目的探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设计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23例。结果术后23例中20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术后出现张力性水泡,蒂部部分拆线后皮瓣顺利成活,1例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23例获得随访6~15个月,皮瓣外形饱满,颜色、质地接近正常,无明显色素沉着。皮瓣触觉恢复至S3+,两点辨别觉为6~10 mm,平均7.5 mm。手指伸屈功能按手指主动总活动度(TAM)法评定: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7%。结论指动脉背侧终末支及指神经背侧支恒定,手术操作方便,是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
原文传递
游离微小趾侧方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8
12
作者 侯晓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微小趾侧方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运用游离微小趾侧方皮瓣修复指腹缺损25例,示指9例,中指12例,环指4例,缺损面积1.2cm×2.0cm~0.8cm×1.2cm。术后定期进行随... 目的探讨游离微小趾侧方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运用游离微小趾侧方皮瓣修复指腹缺损25例,示指9例,中指12例,环指4例,缺损面积1.2cm×2.0cm~0.8cm×1.2cm。术后定期进行随访。结果2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1例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供区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2~4年,皮瓣肤色接近正常,指腹饱满逼真,质地及外形良好,感觉恢复至S3^+,皮瓣两点辨别觉达5.0~10.0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标准评定,结果优2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0%。供区行走无功能影响、无疼痛。结论游离微小趾侧方皮瓣是一种修复指腹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侧方皮瓣 指损伤 修复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膝前正中直切口髌骨爪联合髌囊环扎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晓进 鲁娅妮 +2 位作者 康彦文 杨晓荣 陆定松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7期653-654,共2页
目的探讨膝前正中直切口髌骨爪联合髌囊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及其疗效。方法采用膝前正中直切口髌骨爪联合髌囊环扎治疗髌骨骨折186例。结果 163例获得随访8~2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Bostman评分,优良率94.5%。结论膝前... 目的探讨膝前正中直切口髌骨爪联合髌囊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及其疗效。方法采用膝前正中直切口髌骨爪联合髌囊环扎治疗髌骨骨折186例。结果 163例获得随访8~2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Bostman评分,优良率94.5%。结论膝前正中直切口髌骨爪联合髌囊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损伤小、暴露充分、固定可靠,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前正中切口 髌骨 骨折 髌骨爪 髌囊环扎
原文传递
距下关节融合并跟骨关节外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锁平 侯晓进 +4 位作者 孟泽祖 郭峰 顾世勤 岳贤峰 张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8期808-811,共4页
目的观察距下关节融合并跟骨关节外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8-12诊治的19例(21足)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改良跟骨外侧L形切口跟骨外侧壁切除、跟骨关节外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 目的观察距下关节融合并跟骨关节外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8-12诊治的19例(21足)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改良跟骨外侧L形切口跟骨外侧壁切除、跟骨关节外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测量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跟骨Bohler角、跟骨Pitch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跟骨后足力线。末次随访时评估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9(12.7±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足均骨性愈合,无空心钉松动、断裂发生。末次随访时跟骨Bohler角、跟骨Pitch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及跟骨后足力线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85.0±4.9)分,较术前(39.9±7.1)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距下关节融合并跟骨关节外截骨矫形术是治疗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较好地恢复跟骨的高度、宽度、后足力线、Bohler角、Pitch角,有效地消除距下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及骨折畸形愈合带来的病理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 距下关节融合术 跟骨关节外截骨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