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侯朝山
吴虎
+1 位作者
唐晓毅
刘昭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6-1661,共6页
为了提高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气动性能,降低其燃油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同时考虑成本与重量因素,针对其高、低压涡轮之间的过渡流道,提出了一体化概念,即新设计的支板代替原型整流支板与低压涡轮第一级导叶,使其也能够为下游转子提供合适的...
为了提高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气动性能,降低其燃油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同时考虑成本与重量因素,针对其高、低压涡轮之间的过渡流道,提出了一体化概念,即新设计的支板代替原型整流支板与低压涡轮第一级导叶,使其也能够为下游转子提供合适的进气条件。对一算例开展了设计工作,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带一体化支板涡轮过渡流道与原型涡轮过渡流道出口马赫数与切向速度吻合很好,验证了一体化设计的有效性。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设计点工况总压损失为4.3%,较原型流道总压损失略有增大(原型流道总压损失4.1%),但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更能适应非设计点工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涡轮过渡流道
一体化概念
支板
低压涡轮导叶
原文传递
某型涡轮过渡流道稳定工作范围优化设计
被引量:
4
2
作者
侯朝山
吴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7-1203,共7页
为保证高、低压涡轮间流场参数匹配,要求在高压涡轮出口旋流角增大时,涡轮过渡流道仍处于近最佳工作状态。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进行了初次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过渡流道压力系数提高了20.6%,总压损失系数降低...
为保证高、低压涡轮间流场参数匹配,要求在高压涡轮出口旋流角增大时,涡轮过渡流道仍处于近最佳工作状态。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进行了初次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过渡流道压力系数提高了20.6%,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5.0%,并且其无流动分离工作范围得到扩大。为进一步扩大非设计稳定工作范围,对初次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二次优化。虽然二次优化后涡轮过渡流道设计点性能略有下降,但其无流动分离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且非设计工况点流道出口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下游低压涡轮的进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过渡流道
优化
设计
模拟
性能
原文传递
某型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优化设计
3
作者
侯朝山
吴虎
唐晓毅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96,共5页
研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优化问题,针对扩张通道轴向长度较短,内部流动十分复杂,边界层气流容易分离等难点,为提高过渡流道气动性能,利用全三维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采用遗...
研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优化问题,针对扩张通道轴向长度较短,内部流动十分复杂,边界层气流容易分离等难点,为提高过渡流道气动性能,利用全三维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初始流道进行了气动性能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过渡流道气动性能对其几何形状变化十分敏感,流量相同条件下,采用优化设计后,涡轮过渡流道压力系数提高,总压损失系数降低,并且流道稳定工作范围也得到改善,结果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过渡流道
优化设计
扩张通道
性能
稳定工作范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反问题的涡轮过渡流道支板设计方法
4
作者
侯朝山
吴虎
刘昭威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51,共6页
涡轮过渡流道支板通常采用直叶型设计以保证其足够的强度,当流道进口旋流角度沿径向分布变化较大时,过渡流道内部容易发生气流分离,为此提出了基于三维黏性反问题设计方法的涡轮过渡流道低负荷整流支板设计。对某型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
涡轮过渡流道支板通常采用直叶型设计以保证其足够的强度,当流道进口旋流角度沿径向分布变化较大时,过渡流道内部容易发生气流分离,为此提出了基于三维黏性反问题设计方法的涡轮过渡流道低负荷整流支板设计。对某型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整流支板进行了反问题设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反问题设计的整流支板有利于抑制支板表面附面层增厚,降低过渡流道内部发生气流分离的风险,且新设计的过渡流道静压恢复系数系数增大了18.8%,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过渡流道
整流支板
反问题设计
气流分离
马赫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昭威
吴虎
+1 位作者
梁言
侯朝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87-1994,共8页
为提高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采用轴流压气机叶片全三维粘性反问题求解方法,对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压气机级出口旋流角为设计目标,叶片表面载荷分布为设计对象,通过动量矩守恒方程,建立起叶片出...
为提高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采用轴流压气机叶片全三维粘性反问题求解方法,对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压气机级出口旋流角为设计目标,叶片表面载荷分布为设计对象,通过动量矩守恒方程,建立起叶片出口旋流角与叶片表面载荷分布的关系,从而实现计算过程中载荷的自动调整,修正气流在叶片出口旋流角分布。为了让压气机每一级都工作在设计给定的进口条件下,对上游级静子叶片进行反问题改型设计,使得其出口旋流角分布满足设计给定值。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四级高压压气机作为算例,对其初始设计进行反问题匹配改型设计。通过计算,修正了三个级间位置的旋流角分布,改善了下游级进口工作条件。气流在改型后压气机内部流动更加符合设计意图,级与级之间流动匹配更好。与原型相比,总压比和绝热效率分别提高了2.8%和1.3%,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匹配
反问题设计方法
多级轴流压气机
载荷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反问题的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支板设计方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杨晨
吴虎
+1 位作者
张烔
侯朝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7-1733,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气动性能及燃油经济性,降低其污染物排放,控制其重量与成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高、低压涡轮过渡流道整流支板一体化设计理念,即对原型支板与第一级低压涡轮导叶进行初步正问题一体化设计,并基于气流角全...
为进一步改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气动性能及燃油经济性,降低其污染物排放,控制其重量与成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高、低压涡轮过渡流道整流支板一体化设计理念,即对原型支板与第一级低压涡轮导叶进行初步正问题一体化设计,并基于气流角全三维粘性反问题进行进一步改型设计,使得在保证自身气动性能不降低的基础上,带一体化支板涡轮过渡流道能够与高、低压涡轮实现良好匹配。以某型发动机过渡流道为算例开展了一体化设计工作,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设计点、非设计点流场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设计点工况下一体化支板出口气流角以及马赫数分布均与原型导叶出口一致,验证了一体化设计的有效性。同时,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总压损失从原型流道的2.49%降低到了1.02%。而在非设计工况,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气流分离明显减小,具有更宽的最佳工况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涡轮过渡流道
支板
一体化设计
反问题
原文传递
环形径向进气工艺进气道设计方法
7
作者
侯朝山
窦健
+2 位作者
吴优万
郑家祥
詹俊
《内燃机与配件》
2022年第1期31-34,共4页
针对某些小型航空发动机环形径向进气模式,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动机进口性能参数测试的工艺进气道设计方法。以某型涡轴发动机地面试车台架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工艺进气道设计,并进一步对设计模型开展了三维粘性数值仿真分析,计算...
针对某些小型航空发动机环形径向进气模式,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动机进口性能参数测试的工艺进气道设计方法。以某型涡轴发动机地面试车台架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工艺进气道设计,并进一步对设计模型开展了三维粘性数值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工艺进气道总压损失仅为0.2%,扩压段壁面漩涡是造成流动损失的主要原因,工艺进气道测量段流场分布均匀,能够较好地满足进口参数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径向进气
工艺进气道
总压损失
漩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TU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试验
8
作者
侯朝山
《国际航空》
2024年第6期80-80,共1页
MTU航空发动机公司己经对其名为“飞行燃料电池”推进系统进行了液氢诸罐测试,并开始在其苏尼黑工厂安装这种等持放动力总成的测试单元。“飞行燃料电池”(FFC)是MTU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合作开发的,DLR计划使用600kW的氢电池传动系...
MTU航空发动机公司己经对其名为“飞行燃料电池”推进系统进行了液氢诸罐测试,并开始在其苏尼黑工厂安装这种等持放动力总成的测试单元。“飞行燃料电池”(FFC)是MTU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合作开发的,DLR计划使用600kW的氢电池传动系统取代其多尼尔228飞行试验台上的一个涡桨发动机。MTU的目标是在2035年前,将FFC推向短途通勤和支线飞机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航空航天
测试单元
传动系统
MTU
动力总成
涡桨发动机
飞行试验
原文传递
Cuberg的锂电池组测试验证
9
作者
侯朝山
《国际航空》
2024年第6期80-80,共1页
先进电池开发商Cuberg表示,第三方测试已经验证了其航空锂金属电池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性能。作为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的子公司,Cuberg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第三方检测机构(TUVSUD)来验证锂金属电池模块,测试样本也是第...
先进电池开发商Cuberg表示,第三方测试已经验证了其航空锂金属电池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性能。作为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的子公司,Cuberg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第三方检测机构(TUVSUD)来验证锂金属电池模块,测试样本也是第一个专门为航空应用建造的先进电池模块。2023年3月,Northvolt和Cuberg宣布将开发一种专门用于航空的锂金属电池。当年9月,赛峰集团电推进部门与Cuberg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拟共同开发飞机储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组
电池模块
第三方测试
储能系统
电池制造商
航空应用
测试验证
原文传递
某型航空发动机HPT转子叶片叶尖间隙对涡轮流场及性能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宋丙新
侯朝山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文分析了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叶尖与机匣间隙对涡轮流场及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叶尖与机匣间隙增大、涡轮效率降低的定量数据,得出较小的叶尖间隙有利于为下游低压涡轮提供良好的进气条件。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
叶片间隙
流场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侯朝山
吴虎
唐晓毅
刘昭威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6-1661,共6页
文摘
为了提高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气动性能,降低其燃油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同时考虑成本与重量因素,针对其高、低压涡轮之间的过渡流道,提出了一体化概念,即新设计的支板代替原型整流支板与低压涡轮第一级导叶,使其也能够为下游转子提供合适的进气条件。对一算例开展了设计工作,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带一体化支板涡轮过渡流道与原型涡轮过渡流道出口马赫数与切向速度吻合很好,验证了一体化设计的有效性。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设计点工况总压损失为4.3%,较原型流道总压损失略有增大(原型流道总压损失4.1%),但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更能适应非设计点工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涡轮过渡流道
一体化概念
支板
低压涡轮导叶
Keywords
High bypass ratio turbofan engine
Intermediate turbine duct
Integrated concept
Struts
Low pressure inlet guide vanes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某型涡轮过渡流道稳定工作范围优化设计
被引量:
4
2
作者
侯朝山
吴虎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7-1203,共7页
文摘
为保证高、低压涡轮间流场参数匹配,要求在高压涡轮出口旋流角增大时,涡轮过渡流道仍处于近最佳工作状态。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进行了初次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过渡流道压力系数提高了20.6%,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5.0%,并且其无流动分离工作范围得到扩大。为进一步扩大非设计稳定工作范围,对初次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二次优化。虽然二次优化后涡轮过渡流道设计点性能略有下降,但其无流动分离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且非设计工况点流道出口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改善了下游低压涡轮的进气条件。
关键词
涡轮过渡流道
优化
设计
模拟
性能
Keywords
Intermediate turbine duct (ITD)
Optimization
Design
Simula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某型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优化设计
3
作者
侯朝山
吴虎
唐晓毅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96,共5页
文摘
研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优化问题,针对扩张通道轴向长度较短,内部流动十分复杂,边界层气流容易分离等难点,为提高过渡流道气动性能,利用全三维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初始流道进行了气动性能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过渡流道气动性能对其几何形状变化十分敏感,流量相同条件下,采用优化设计后,涡轮过渡流道压力系数提高,总压损失系数降低,并且流道稳定工作范围也得到改善,结果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涡轮过渡流道
优化设计
扩张通道
性能
稳定工作范围
Keywords
Intermediate turbine duct
Optimization design
Diffuser
Performance
Stable operation range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反问题的涡轮过渡流道支板设计方法
4
作者
侯朝山
吴虎
刘昭威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5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6131)资助
文摘
涡轮过渡流道支板通常采用直叶型设计以保证其足够的强度,当流道进口旋流角度沿径向分布变化较大时,过渡流道内部容易发生气流分离,为此提出了基于三维黏性反问题设计方法的涡轮过渡流道低负荷整流支板设计。对某型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整流支板进行了反问题设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反问题设计的整流支板有利于抑制支板表面附面层增厚,降低过渡流道内部发生气流分离的风险,且新设计的过渡流道静压恢复系数系数增大了18.8%,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25.8%。
关键词
涡轮过渡流道
整流支板
反问题设计
气流分离
马赫数
Keywords
intermediate turbine duct(ITD)
strut
inverse design method
flow separation
mach number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昭威
吴虎
梁言
侯朝山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87-1994,共8页
文摘
为提高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采用轴流压气机叶片全三维粘性反问题求解方法,对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压气机级出口旋流角为设计目标,叶片表面载荷分布为设计对象,通过动量矩守恒方程,建立起叶片出口旋流角与叶片表面载荷分布的关系,从而实现计算过程中载荷的自动调整,修正气流在叶片出口旋流角分布。为了让压气机每一级都工作在设计给定的进口条件下,对上游级静子叶片进行反问题改型设计,使得其出口旋流角分布满足设计给定值。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四级高压压气机作为算例,对其初始设计进行反问题匹配改型设计。通过计算,修正了三个级间位置的旋流角分布,改善了下游级进口工作条件。气流在改型后压气机内部流动更加符合设计意图,级与级之间流动匹配更好。与原型相比,总压比和绝热效率分别提高了2.8%和1.3%,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气动匹配
反问题设计方法
多级轴流压气机
载荷分布
Keywords
Aerodynamic matching
Inverse method
Muhistage axial compressor
Pressure loading dis-tribution
分类号
V235.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反问题的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支板设计方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杨晨
吴虎
张烔
侯朝山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成都航利(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7-1733,共7页
文摘
为进一步改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气动性能及燃油经济性,降低其污染物排放,控制其重量与成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高、低压涡轮过渡流道整流支板一体化设计理念,即对原型支板与第一级低压涡轮导叶进行初步正问题一体化设计,并基于气流角全三维粘性反问题进行进一步改型设计,使得在保证自身气动性能不降低的基础上,带一体化支板涡轮过渡流道能够与高、低压涡轮实现良好匹配。以某型发动机过渡流道为算例开展了一体化设计工作,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设计点、非设计点流场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设计点工况下一体化支板出口气流角以及马赫数分布均与原型导叶出口一致,验证了一体化设计的有效性。同时,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总压损失从原型流道的2.49%降低到了1.02%。而在非设计工况,带一体化支板的过渡流道气流分离明显减小,具有更宽的最佳工况范围。
关键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涡轮过渡流道
支板
一体化设计
反问题
Keywords
High bypass ratio turbofan engine
Intermediate turbine duct
Strut
Integrated design
Inverse problem
分类号
V235.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环形径向进气工艺进气道设计方法
7
作者
侯朝山
窦健
吴优万
郑家祥
詹俊
机构
成都航利(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与配件》
2022年第1期31-34,共4页
文摘
针对某些小型航空发动机环形径向进气模式,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动机进口性能参数测试的工艺进气道设计方法。以某型涡轴发动机地面试车台架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工艺进气道设计,并进一步对设计模型开展了三维粘性数值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工艺进气道总压损失仅为0.2%,扩压段壁面漩涡是造成流动损失的主要原因,工艺进气道测量段流场分布均匀,能够较好地满足进口参数测试需求。
关键词
环形径向进气
工艺进气道
总压损失
漩涡
Keywords
annular radial air inlet
process inlet
total pressure loss
vortex
分类号
V216.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TU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试验
8
作者
侯朝山
机构
不详
出处
《国际航空》
2024年第6期80-80,共1页
文摘
MTU航空发动机公司己经对其名为“飞行燃料电池”推进系统进行了液氢诸罐测试,并开始在其苏尼黑工厂安装这种等持放动力总成的测试单元。“飞行燃料电池”(FFC)是MTU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合作开发的,DLR计划使用600kW的氢电池传动系统取代其多尼尔228飞行试验台上的一个涡桨发动机。MTU的目标是在2035年前,将FFC推向短途通勤和支线飞机市场。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航空航天
测试单元
传动系统
MTU
动力总成
涡桨发动机
飞行试验
分类号
TM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原文传递
题名
Cuberg的锂电池组测试验证
9
作者
侯朝山
机构
不详
出处
《国际航空》
2024年第6期80-80,共1页
文摘
先进电池开发商Cuberg表示,第三方测试已经验证了其航空锂金属电池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性能。作为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的子公司,Cuberg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第三方检测机构(TUVSUD)来验证锂金属电池模块,测试样本也是第一个专门为航空应用建造的先进电池模块。2023年3月,Northvolt和Cuberg宣布将开发一种专门用于航空的锂金属电池。当年9月,赛峰集团电推进部门与Cuberg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拟共同开发飞机储能系统。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组
电池模块
第三方测试
储能系统
电池制造商
航空应用
测试验证
分类号
TM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原文传递
题名
某型航空发动机HPT转子叶片叶尖间隙对涡轮流场及性能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宋丙新
侯朝山
机构
成都航利(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成都天翔动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叶尖与机匣间隙对涡轮流场及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叶尖与机匣间隙增大、涡轮效率降低的定量数据,得出较小的叶尖间隙有利于为下游低压涡轮提供良好的进气条件。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
叶片间隙
流场分析
Keywords
aero-engine
turbine
blade clearance
flow field analysis
分类号
V263.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设计研究
侯朝山
吴虎
唐晓毅
刘昭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2
某型涡轮过渡流道稳定工作范围优化设计
侯朝山
吴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原文传递
3
某型涡扇发动机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优化设计
侯朝山
吴虎
唐晓毅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反问题的涡轮过渡流道支板设计方法
侯朝山
吴虎
刘昭威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级轴流压气机反问题级间气动匹配设计方法
刘昭威
吴虎
梁言
侯朝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6
基于反问题的涡轮过渡流道一体化支板设计方法
杨晨
吴虎
张烔
侯朝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7
环形径向进气工艺进气道设计方法
侯朝山
窦健
吴优万
郑家祥
詹俊
《内燃机与配件》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MTU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试验
侯朝山
《国际航空》
2024
0
原文传递
9
Cuberg的锂电池组测试验证
侯朝山
《国际航空》
2024
0
原文传递
10
某型航空发动机HPT转子叶片叶尖间隙对涡轮流场及性能的影响分析
宋丙新
侯朝山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