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微分动力系统联合Tergum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1
作者 樊晨 石秀秀 +3 位作者 樊茹 侯树勋 李晓 刘克敏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观察对比椎间微分动力系统(intervertebral differential dynamics,IDD)联合Tergumed脊柱评估训练系统与IDD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符合入选标准和排... 目的观察对比椎间微分动力系统(intervertebral differential dynamics,IDD)联合Tergumed脊柱评估训练系统与IDD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6~60岁,平均(50.21±5.53)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9~59岁,平均(50.65±6.12)岁。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IDD联合运动疗法,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共接受4周治疗。试验组采用IDD联合Tergumed进行治疗,IDD治疗同对照组;Tergumed训练每周3次,共训练4周,12个单元。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腰椎疼痛程度,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障碍程度的变化,同时采用Tergumed评估两组患者腰椎生物力学数据——腰椎前屈、背伸活动度和最大肌力数值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16周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及腰椎前屈、背伸活动度和最大肌力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6周,两组VAS、ODI及各项生物力学数据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两组疼痛VAS评分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可信区间0.19(-0.07~1.03)下限大于预设的-1,达到非劣效检验标准;治疗4周,两组ODI及各项生物力学数据的变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时,试验组前屈、背伸最大肌力值较治疗前的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DD联合Tergumed治疗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IDD联合常规运动疗法,可在节省人力的前提下,明显缓解疼痛,增加腰部肌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微分动力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评估训练系统 非劣效
下载PDF
髓核突出类型与腰腿痛严重程度的关系(附300例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侯树勋 吴闻文 +2 位作者 刘汝落 张伟佳 商卫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49-351,共3页
试验观察了不同类型的髓核突出与患者腰腿痛严重程度的关系。本组300例患者均经手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患者疼痛按严重程度分5级。术中观察并记录髓核突出的类型及其与神经根的关系,并与术前患者的症状、体征作对照。病变的髓核... 试验观察了不同类型的髓核突出与患者腰腿痛严重程度的关系。本组300例患者均经手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患者疼痛按严重程度分5级。术中观察并记录髓核突出的类型及其与神经根的关系,并与术前患者的症状、体征作对照。病变的髓核分以下4种类型:膨出型85例,突出型104例,脱出型72例。游离型39例。结果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腰腿痛程度与髓核突出的类型有关。椎管内组织的炎症是造成严重腰腿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腿痛 病理 腰椎
下载PDF
下腰痛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34
3
作者 侯树勋 韦兴 +3 位作者 吴闻文 商卫林 吴克俭 于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15-318,共4页
目的:分析下腰痛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探讨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88~1998年6月间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下腰痛,即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目的:分析下腰痛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探讨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88~1998年6月间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下腰痛,即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9%,早期(术后2周以内)并发症18例,晚期并发症15例,但无一例并发神经根损伤。结论:除了术中操作技能外,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及时观察、早期功能锻炼,都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后路手术 并发症 防治
原文传递
往复式截瘫步行器在截瘫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树勋 陆云 +5 位作者 侯惠芳 史亚民 关骅 梁红英 孙彦 唐家广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82-284,共3页
关键词 往复式 截瘫步行器 截瘫 应用
原文传递
重度脊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侯树勋 史亚民 +1 位作者 刘汝落 吴闻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3-15,共3页
根据对40具国人下胸椎及腰椎椎弓根形态的测量结果,作者对DICK器械进行了改良设计,在保留原有器械纵向承开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的悬吊钩固定复位螺钉,并以此为支点行牵拉复位,同时增大了复位螺纹进入椎体部分的螺纹直径,... 根据对40具国人下胸椎及腰椎椎弓根形态的测量结果,作者对DICK器械进行了改良设计,在保留原有器械纵向承开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的悬吊钩固定复位螺钉,并以此为支点行牵拉复位,同时增大了复位螺纹进入椎体部分的螺纹直径,以提高螺钉的抗拔出力。临床应用20例重度腰椎滑脱患者,术前平均滑脱率48.3%(32.6%~62.5%)。经过一次手术者8例,三次手术者1例。术后椎体平均复位率80.8%(60~100%)。配合腰背支具可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脱位 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腰痛治疗的选择 被引量:8
6
作者 侯树勋 吴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29-130,共2页
80%的人一生中都会遭遇腰痛,而腰痛人群中24% ~87%的人一年内会出现腰痛复发。腰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外伤导致腰背部肌肉骨骼损伤引起的,如急性腰扭伤或慢性腰肌劳损、各种外力引起的各种骨折、
关键词 腰痛 治疗 肌肉骨骼损伤 慢性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 腰背部
下载PDF
研究椎间盘源性腰痛的重要性 被引量:24
7
作者 侯树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老年患者 腰痛治疗 机械压迫 退行性改变 慢性腰痛 腰椎间盘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正确掌握腰椎滑脱的治疗原则 被引量:98
8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3-183,共1页
由于腰椎滑脱有其特有的病理解剖学改变及放射影像学特征,因此在导致腰痛的各种病因中比较容易被诊断,理应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些患者手术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这除与术者的技术和经验等... 由于腰椎滑脱有其特有的病理解剖学改变及放射影像学特征,因此在导致腰痛的各种病因中比较容易被诊断,理应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些患者手术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这除与术者的技术和经验等有关外,对腰椎滑脱不同病理改变的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治疗 腰痛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侯树勋 彭宝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4期2096-2097,共2页
关键词 突出椎间盘组织 椎间盘损伤 髓核组织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树勋 史亚民 +2 位作者 李利 王华东 韦兴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连续或间断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 93例脊柱侧凸患者 ,平均年龄 14 .3岁 ,特发性 5 1例 ,先天性 4 2例 ,术前Cobb角分别为 71.2°和 6 8.3° ,根据畸形程度和...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连续或间断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 93例脊柱侧凸患者 ,平均年龄 14 .3岁 ,特发性 5 1例 ,先天性 4 2例 ,术前Cobb角分别为 71.2°和 6 8.3° ,根据畸形程度和脊柱柔韧性 ,采用一次性矫形或分期矫形。结果 特发性侧凸术后Cobb角和矫正率分别为 2 8.7°和 6 1.5 % ,先天性侧凸为 32 .6°和 5 3.8%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脊柱产生撑开、加压及旋转矫正作用 ,其矫正力大 ;且不占据椎管空间。尽管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难度较大 ,风险较高 ,但因其能对脊柱产生撑开、加压及旋转矫正作用 ,矫正力大 ,且不占据椎管空间 ,因此在具备一定技术条件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矫正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客观评价各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疗效 被引量:11
11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经典的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有70余年的历史,大量文献报道此方法具有良好效果。随着骨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出现,从简单的微创手术,到复杂的人工椎间盘置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 经典的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有70余年的历史,大量文献报道此方法具有良好效果。随着骨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出现,从简单的微创手术,到复杂的人工椎间盘置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争议,如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常规髓核摘除术后影像学出现的一些解剖学改变?是否所有的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都需要融合?如何正确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如何评价各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参加本期讨论的各位作者都是在本领域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他们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如果能将不同专家的讨论从头到尾读一遍,可能有助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这一问题的总的了解,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您还有其它见解,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疗效 客观 病例报告 手术方法 随访结果 摘除术后 文献报告
原文传递
神经肽与慢性腰腿痛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树勋 孙玉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炎性介质 神经肽 慢性 腰腿痛 病理
原文传递
再谈提高对腰椎间盘疾患诊治的认识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25-325,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治 疾患 髓核摘除术 Adams 疾病患者 椎板切除 急性腰痛 髓核突出 后纵韧带 基础研究 韧带下 神经根 放射痛 治疗
原文传递
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回顾与现状 被引量:8
14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09-710,共2页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技术 脊柱外科疾病 内固定器械 生物力学 手术定位
原文传递
影像学技术进步引发的对腰痛诊治的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5-386,共2页
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调查,约70%-80%人群在一生的某一时刻会受到腰痛的困扰。腰痛的病因复杂,是多种腰椎疾病的共同表现,过去仅有少数患者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和MRI等技术... 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调查,约70%-80%人群在一生的某一时刻会受到腰痛的困扰。腰痛的病因复杂,是多种腰椎疾病的共同表现,过去仅有少数患者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和MRI等技术的广泛运用,骨科医师对腰痛的病因有了更深的认识,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技术 腰痛 诊治 引发 骨科医师 腰椎疾病 MRI 病因
原文传递
有关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1-402,共2页
腰痛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疾患之一,椎间盘作为腰痛的一个重要来源部位的观点,已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腰痛,其基础研究已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临床诊断和治疗也逐渐趋于规范化。但目前椎间... 腰痛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疾患之一,椎间盘作为腰痛的一个重要来源部位的观点,已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腰痛,其基础研究已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临床诊断和治疗也逐渐趋于规范化。但目前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治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诊治 非特异性腰痛 临床医生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将基础研究纳入转化医学的轨道 被引量:6
17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5-266,共2页
近十余年来,我国脊柱脊髓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有关基础研究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基础研究在推动脊柱脊髓损伤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一... 近十余年来,我国脊柱脊髓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有关基础研究的论文和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基础研究在推动脊柱脊髓损伤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一些条件较好的单位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专长开始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脊柱脊髓损伤 临床医生
原文传递
椎间盘退行性变研究中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3-724,共2页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腰腿痛常见的致病因素。国内外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机制、病理、生物治疗等方面在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些基础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但另一方面,仍存...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腰腿痛常见的致病因素。国内外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机制、病理、生物治疗等方面在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些基础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但另一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很棘手的问题,使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受到很大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基础研究成果 生物治疗 致病因素 基因水平 临床诊断 腰腿痛 国内外
原文传递
充分利用骨外固定器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树勋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外固定器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创伤的治疗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骨科治疗技术。本文作者进行了外固定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阐述了外固定器在骨创伤中的应用,同时对如何充分利用外固定器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 骨折 外固定器 创伤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树勋 《创伤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对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应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人脊髓受压和损伤情况及脊柱的稳定性作出决定。保守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及时进行后凸部位加垫、脊柱牵引的病人常不需手术即能大部分复位 ,早期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可有效... 对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应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人脊髓受压和损伤情况及脊柱的稳定性作出决定。保守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及时进行后凸部位加垫、脊柱牵引的病人常不需手术即能大部分复位 ,早期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可有效防止脊髓再灌注损伤 ,促进脊髓休克、脊髓震荡的恢复。后伸支具可以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脊柱骨折 ,但须佩带 6~ 8个月。前路及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 ,应根据骨折部位、受伤时间长短、脊髓受压程度及术者对手术入路的熟悉程度等因素而定。椎弓根钉系统符合脊柱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 ,可有效控制三维方向的剪力。在诸多因素中 ,影响内植物应力载荷及稳定性的最大因素是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 ,保持其稳定性是防止内植物固定失败的关键。植骨融合是脊柱骨折的重要治疗原则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新方法 ,虽不能完全防止断钉、断棒等并发症 ,但能增加爆裂椎体内的骨量 ,增加椎体强度 ,防止椎体塌陷及脊柱角状后凸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