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气时间对中煤级煤低温氮吸附实验的影响
1
作者 颜志丰 张旭峰 +5 位作者 唐书恒 张松航 丁占成 张振国 高莲凤 侯海海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9,共11页
低温氮吸附法是目前用于评估直径在0.35 nm~300 nm之间煤的孔隙结构广泛使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表征出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在低温氮吸附实验中,样品的粒径、脱气温度和脱气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为研究脱气时间... 低温氮吸附法是目前用于评估直径在0.35 nm~300 nm之间煤的孔隙结构广泛使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表征出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在低温氮吸附实验中,样品的粒径、脱气温度和脱气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为研究脱气时间对低温氮吸附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脱气时间的实验,选择的脱气时间分别为2 h,3 h,4 h,5 h,6 h,9 h,12 h,24 h。选取三种中煤级煤岩样品为实验材料,分别为济宁三号井气煤、张北矿气煤以及临涣矿焦煤。研究不同脱气时间下中煤级煤样在低温氮吸附实验中孔隙结构的变化,以确定最佳的脱气时间。通过分析煤样的吸附曲线、吸附-脱附曲线“滞后环”、阶段孔容曲线、平均孔径等参数,发现煤样在脱气时间发生变化时,煤样孔隙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研究发现,煤样在脱气时间为2 h和3 h时吸附-脱附曲线的类型以H3为主,其孔隙结构简单。煤样测定的平均孔径在脱气时间为3 h达到最大值,平均孔径在脱气时间为5 h达到最小值。在脱气3 h时,水分对煤样孔隙结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挥发分对煤样孔隙结构的影响较低,此时煤样的孔隙结构更佳。三种中煤级煤样最佳脱气时间为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氮吸附 脱气时间 中煤级煤 孔隙结构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南华北二叠系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煤层弹性参数的关系
2
作者 陈飞 张冀 +1 位作者 徐娟 侯海海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92-396,共5页
为揭示不同成煤环境下煤层弹性参数变化,以南华北盆地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成煤环境为研究区域,对采自不同古地理单元的煤样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三维超声测试实验,同时以含煤岩系砂泥比值作为确定古地理单元的主要依据,对研究区内含煤地层沉积... 为揭示不同成煤环境下煤层弹性参数变化,以南华北盆地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成煤环境为研究区域,对采自不同古地理单元的煤样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三维超声测试实验,同时以含煤岩系砂泥比值作为确定古地理单元的主要依据,对研究区内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煤层弹性参数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煤样纵波速度均大于横波速度,走向上纵横波速>倾向>垂向,3个方向纵横波速随砂泥比值的增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各煤样走向上的杨氏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三者随砂泥比值的增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泊松比随砂泥比值的增大则先升后降;随海岸线由北向南不断前移,沉积环境由三角洲分流平原到三角洲前缘,纵横波速、杨氏模量、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泊松比正好相反,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预测相应的煤层气含气量先增大后减小,煤层裂隙密度先增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盆地 二叠系 沉积环境 弹性参数 超生实验 煤层气
下载PDF
宏观煤岩类型和煤体结构控制下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3
作者 赵明恩 梁国栋 +4 位作者 杨佳佳 张学宇 刘赛飞 田林 侯海海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基于煤岩学(宏观煤岩描述、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和显微煤岩组分鉴定)、煤的工业分析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山西潞安矿区下二叠统山西组6个煤样进行了宏观煤岩类型和煤体结构双重控制下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光亮型煤至暗淡型煤,... 基于煤岩学(宏观煤岩描述、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和显微煤岩组分鉴定)、煤的工业分析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山西潞安矿区下二叠统山西组6个煤样进行了宏观煤岩类型和煤体结构双重控制下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光亮型煤至暗淡型煤,过渡孔体积占比依次升高,半亮型煤和半暗型煤的微孔体积占比高于光亮型煤和暗淡型煤,光亮型煤和半亮型煤的中孔体积占比要明显高于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从原生结构煤至糜棱结构煤,煤的微孔和过渡孔体积占比显著提高,中孔体积占比有所下降。相同煤体结构下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孔隙比表面积、孔隙粗糙度、总孔体积和孔隙结构复杂度高于光亮型煤和半亮型煤。碎粒结构煤和糜棱结构煤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显著高于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轻微变形下煤的孔隙结构变化不明显,严重破坏下煤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显著升高,这应该与变形破坏煤内部分子结构,使之产生了更多的孔隙和裂隙有关。分析宏观煤岩类型与煤体结构双控下的煤孔隙结构特征,对于指导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和煤矿井下瓦斯的预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组 煤层气 宏观煤岩类型 煤体结构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模糊数学的中国低煤阶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以吐哈盆地为例 被引量:25
4
作者 侯海海 邵龙义 +3 位作者 唐跃 罗晓玲 王学天 刘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2-1009,共8页
中国低煤阶含煤盆地煤层厚度大,储层物性好,煤层气资源丰富,而对于低煤阶煤层气有利区优选评价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模型,本文以占全国低煤阶煤层气总资源量50%的吐哈盆地为例,运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思路,对资源因素、煤储层因素、保存因素... 中国低煤阶含煤盆地煤层厚度大,储层物性好,煤层气资源丰富,而对于低煤阶煤层气有利区优选评价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模型,本文以占全国低煤阶煤层气总资源量50%的吐哈盆地为例,运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思路,对资源因素、煤储层因素、保存因素以及次一级影响因素共计19项参数,进行关键要素定量排序,针对吐哈盆地特有的成藏地质条件建立了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通过"赋值加权求和定量排序"的方法,探讨了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评价标准及主控因素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研究表明:吐哈盆地二级构造单元沙尔湖浅凹陷、大南湖浅凹陷和哈密凹陷是适合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模糊数学 层次分析 低煤阶 煤层气 选区评价
下载PDF
我国低煤阶煤层气成因类型及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侯海海 邵龙义 +3 位作者 唐跃 王帅 王学天 刘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69,95,共5页
基于国内外低煤阶煤层气的富集特点和成藏理论的追踪,对我国低煤阶煤层气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模式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低煤阶煤层气藏成因类型有热成因、生物成因和混合成因;煤储层特征包括埋藏浅、含气量低、厚度大、渗透率高且易... 基于国内外低煤阶煤层气的富集特点和成藏理论的追踪,对我国低煤阶煤层气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模式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低煤阶煤层气藏成因类型有热成因、生物成因和混合成因;煤储层特征包括埋藏浅、含气量低、厚度大、渗透率高且易改造及与其它油气共生等特点;前人从岩性、构造条件及煤储层所处位置、水文地质条件等对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模式进行了划分。基于以上研究,认为应以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和探讨以有利成煤相带为煤层气富集的物质基础、以构造体为煤层气运移压差和以水动力条件为气源补给和封盖的条件的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以东北依兰盆地为例,结合我国低煤阶煤层气盆地的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我国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富集模式,即原生成因和次生成因叠合下的斜坡区成煤优势相带高富水区的煤层气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煤阶 煤层气 成因类型 成藏模式 动态 优势相带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地质单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海海 张玉贵 +1 位作者 邵龙义 俊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03-206,共4页
为了有针对性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以潘一矿为研究对象,划分出三级煤与瓦斯突出带,并对已划分的瓦斯地质单元进行验证和调整,研究对比了各瓦斯地质单元的地质构造、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地应力和构造煤分布特征,旨在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矿... 为了有针对性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以潘一矿为研究对象,划分出三级煤与瓦斯突出带,并对已划分的瓦斯地质单元进行验证和调整,研究对比了各瓦斯地质单元的地质构造、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地应力和构造煤分布特征,旨在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地质单元的划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地质单元 构造煤 地应力
下载PDF
煤层分布规律新认识:气候演变控制下的聚煤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侯海海 陈泓圳 +1 位作者 邵龙义 潘姿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8,共9页
正确认识不同聚煤模式下煤层分布规律及其内在控制因素对于煤及煤系气的勘探至关重要。在综述古地理控煤、层序地层聚煤、异地堆积成煤和多元聚煤理论体系等理论和模式的基础上,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南)侏罗纪含煤地层为例,提出了气候演... 正确认识不同聚煤模式下煤层分布规律及其内在控制因素对于煤及煤系气的勘探至关重要。在综述古地理控煤、层序地层聚煤、异地堆积成煤和多元聚煤理论体系等理论和模式的基础上,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南)侏罗纪含煤地层为例,提出了气候演变控制下的新聚煤模式。准南侏罗系八道湾组(聚煤期)、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聚煤期)、头屯河组的古气温和古湿度分别呈低—高—低—高和大—小—大—小的变化规律,是分析古气候演变作用下煤层聚集规律的有利层位。基于煤层层数、厚度变化和首煤层、末煤层、最厚煤层与煤系顶底界面距离等参数的统计分析,认为古气候变化对区域煤层空间展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古气候由温暖潮湿向干旱炎热转变过程中,煤层层数逐渐减少,单层煤厚先增大后降低直至消失,可将聚煤强度分为中等、强、中等和弱4个阶段,含煤地层的中下部出现较多厚煤层,是煤炭勘查的重要层位;对于八道湾组或西山窑组而言,聚煤早期煤层快速形成,聚煤晚期煤层则缓慢消失,这应该与温度持续升高背景下湿空气向干空气转换时间较长,而从干气候向湿气候转换时间较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煤模式 气候演变 煤层分布 侏罗纪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三叠纪末期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海海 张华杰 +2 位作者 邵龙义 高莲凤 刘书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4-1448,共15页
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是全球地质历史时期5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它致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约53%的属和80%的种灭绝。显著灭绝的生物包括菊石亚纲、牙形类、放射虫目和陆地四足动物,发生部分灭绝的生物包括腕足动物门、介形亚纲、双壳纲和珊... 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是全球地质历史时期5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它致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约53%的属和80%的种灭绝。显著灭绝的生物包括菊石亚纲、牙形类、放射虫目和陆地四足动物,发生部分灭绝的生物包括腕足动物门、介形亚纲、双壳纲和珊瑚纲等。中大西洋火成岩省(CAMP)的爆发与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在时间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火山的高强度和大面积喷发被认为是导致此次灭绝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CAMP爆发释放出大量的CO_(2)、SO_(2)和CH_(4)等气体,一方面温室效应促使海平面升高,物种栖息地面积减少、海洋酸化和海洋缺氧等事件直接威胁着海洋和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温室效应亦会引发全球性森林火灾,造成陆地植物减少,大量植物碳屑注入海洋使其发生富营养化,又因伴随海洋酸化作用(碳酸化和硫酸化),海洋古生产率发生崩溃。不同地质时期生物大灭绝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环境变化,在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期,这些变化多表现为古大气成分和古气温动荡、古火灾频繁、海洋酸化、海平面升高和海水缺氧等,它们之间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三叠纪末期全球生态系统失稳。在全球多个三叠纪—侏罗纪之交(TJB)剖面均可以识别出3次明显的碳同位素负偏移,最显著的1次发生于瑞替期末,早于TJB。上述情况说明,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虽然是全球性事件,但并不是1次发生的,具有分阶段性、非同步性、区域性和有选择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灭绝 晚三叠世 早侏罗世 火山喷发 环境演化
下载PDF
天池煤矿断层分维描述、成因分析及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9
作者 侯海海 张玉贵 +1 位作者 雷咸瑞 李恒乐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7期138-141,147,共5页
为了更好反映断层密度分布的均匀性,基于天池煤矿地质资料和分维描述的统计方法,对揭露区进行了详尽的条数密度维和长度密度维计算且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天池煤矿从东南向西北断层逐渐变密,单位面积内断层较少且分布较不均匀;根据该地区... 为了更好反映断层密度分布的均匀性,基于天池煤矿地质资料和分维描述的统计方法,对揭露区进行了详尽的条数密度维和长度密度维计算且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天池煤矿从东南向西北断层逐渐变密,单位面积内断层较少且分布较不均匀;根据该地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对该矿断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该矿断层是由于燕山期受到NWW-SEE方向近水平挤压应力和华北板块逆时针旋转共同影响所致;根据该矿已有的瓦斯含量数据,结合具体的断层构造分析了某些含量异常点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池煤矿 断层成因 分维描述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优选 被引量:59
10
作者 邵龙义 侯海海 +4 位作者 唐跃 鲁静 邱海峻 王学天 张家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共11页
现阶段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几个煤层气产业基地,急需寻找一批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为此,基于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生储、保存、开发基础等条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中国煤层气勘探... 现阶段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几个煤层气产业基地,急需寻找一批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为此,基于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生储、保存、开发基础等条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8个普遍因素(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含气量、原始渗透率、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煤系沉积环境和地形地貌)和4个关键因素(成因类型、稳定性、后期储层改造和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低煤阶区、东北中低煤阶老工业区和西南中高煤阶构造复杂区,是我国继华北地区之后煤层气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区;上述3个重点区的煤层气赋存主控因素分别是成因类型+煤层稳定性、成因类型+岩浆侵入对煤储层改造、煤层稳定性+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并以此建立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的优选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上述3个重点区的15个区块进行了评价,共优选出了8个有利接替区和7个较有利接替区,预测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达1.8×10^(13)m^3;8个有利区分别为西北的准东煤田五彩湾—大井地区、吐哈煤田哈密—大南湖地区和陇东煤田,东北的依兰煤田、鹤岗煤田和珲春煤田,西南的川南煤田和水城煤田,它们是近期可以进行煤层气勘探和试验开发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勘探开发 战略接替区 有利区优选 勘探方向 主控因素 多层次模糊数学
下载PDF
再论中国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1
作者 邵龙义 王学天 +2 位作者 鲁静 王东东 侯海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6-1031,共16页
过去30年间,在层序地层学及旋回地层学等沉积学理论引入中国后,中国学者在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继提出幕式聚煤作用、海侵过程成煤作用、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以及超厚煤层的多阶段泥炭地叠加成因模式等基于层序地层... 过去30年间,在层序地层学及旋回地层学等沉积学理论引入中国后,中国学者在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继提出幕式聚煤作用、海侵过程成煤作用、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以及超厚煤层的多阶段泥炭地叠加成因模式等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可容空间概念的聚煤模式,并将可进行区域对比的等时性地层单元(层序)与传统岩相古地理研究相结合,重建中国各聚煤期等时性岩相古地理,进行富煤带及聚煤中心迁移规律分析。随着煤层气及煤系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煤相及沉积有机相研究作为煤及泥质岩生烃潜力评价的重要方法重新受到关注。"含煤系统"概念将含煤盆地中各种地质信息进行融合与集成,包括古泥炭堆积的原始特征、含煤岩系的地层格架及煤层丰度、煤中硫含量与分布特征、煤变质程度或煤阶等。近年来,煤层作为"深时"古气候信息的载体,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煤中丝质体含量可用来研究古泥炭地火灾事件及大气氧含量变化,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深时"时间尺度度量方法,可用来研究古泥炭地的碳聚集速率及其所反映的净初级生产力与大气CO2变化趋势。未来含煤岩系沉积学将会进一步加强研究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样式、层序地层格架下的优质煤炭资源与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预测模式,以及煤层在地球长、短周期气候变化旋回中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煤炭资源 沉积学 超厚煤层的多阶段泥炭地叠加成因模式 "深时"古气候 发展战略
下载PDF
高煤阶煤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振 邵龙义 +4 位作者 侯海海 郭双庆 赵升 姚铭檑 阎纯忠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5-605,共11页
高煤阶煤与中低煤阶煤在孔隙结构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分形理论为定量描述高煤阶煤储层孔隙特征提供了有效手段。基于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和孔渗测试,以华北地区最大镜质体反射率(Ro,max)在1.9%~2.95%之间的9个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 高煤阶煤与中低煤阶煤在孔隙结构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分形理论为定量描述高煤阶煤储层孔隙特征提供了有效手段。基于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和孔渗测试,以华北地区最大镜质体反射率(Ro,max)在1.9%~2.95%之间的9个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回归的方法对各样品进行不同孔径段分形维数计算,并讨论了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与孔隙体积百分比、Ro,max、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煤阶煤微小孔发育,半封闭孔含量较高,孔隙连通性一般,且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段分形特征,同一煤样的超大孔(孔隙半径r>5μm)、大孔(0.5μm<r<5μm)、中孔(0.05μm<r<0.5μm)和微小孔(r<0.05μm)的分形维数依次减小;各煤样超大孔、大孔、中孔分形维数均随Ro,max增加而增加,随对应孔隙体积百分比增加而减小;孔隙度或渗透率与超大孔、大孔和中孔、微小孔分形维数分别呈二次相关、线性正相关、负相关;各分形区间分形维数分布的偏度和峰度与孔隙度或渗透率分别呈高度正相关和负相关,这为高煤阶煤孔隙度、渗透率提供了理想的线性方程(y=ax+b)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煤阶煤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压汞实验
下载PDF
云南宣威晚二叠世末生物灭绝期C1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邵龙义 王娟 +5 位作者 侯海海 张名泉 汪浩 SPIRO Baruch LARGE David 周义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79,共17页
云南宣威雁塘煤矿晚二叠世末期C1煤层蕴含了二叠纪—三叠纪界线事件演化以及宣威肺癌高发原因方面的重要信息。本文对该矿C1煤层(包括三个分层——B1、B2和B3)进行了刻槽分层采样,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试了24个样... 云南宣威雁塘煤矿晚二叠世末期C1煤层蕴含了二叠纪—三叠纪界线事件演化以及宣威肺癌高发原因方面的重要信息。本文对该矿C1煤层(包括三个分层——B1、B2和B3)进行了刻槽分层采样,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试了24个样品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利用偏光显微镜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煤中的显微组分及矿物组成进行微区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对低温灰化后的煤样作了矿物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雁塘矿C1煤中常量元素Ca、Mn、Si含量明显高于中国煤均值;与华南二叠纪煤平均值、中国煤平均值、世界煤平均值以及地壳元素丰度相比较,雁塘矿C1煤中的W、Co、Mo、Cd、Pb、Be、Sb、Cu、Ni、Zn、Zr和V等12种微量元素相对比较富集。结合相关分析和SEM-EDX微区分析方法,对C1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分析发现Cs、Ga、Nb、Ba、Rb、Th、Tl、U与灰分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元素主要以无机矿物态赋存,其它元素赋存状态复杂。结合C1煤中12种富集元素在垂向上的含量分布特征,推断Co、Cu、V、Zn应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风化产物;Be和Zr主要受同沉积火山灰影响;Ni则可能受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及同沉积火山灰的共同影响;同沉积火山灰是C1煤中W来源之一;Sb可能受中低温热液的影响。C1煤中Zr与我国南方其他地区P/T界线粘土岩中Zr的富集规律一致。C1煤中富集的微量元素与宣威肺癌高发区可吸入颗粒物中的高含量元素一致,推断C1煤的燃烧可能与宣威肺癌高发有关。C1煤中富集的有毒有害微量元素可能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期的独特环境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宣威 C1煤 微量元素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 肺癌
下载PDF
煤油气地质学精品化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
14
作者 侯海海 李刚 +4 位作者 张国宾 贾楠 肖斌 王帅 李雅楠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为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本科生学习兴趣、拓展本科生国际化视野和培养优秀的研究应用型创新人才,资源勘查工程核心专业课煤油气地质学拟从教学内容重构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精品化课程建设研究与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主要包括课程... 为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本科生学习兴趣、拓展本科生国际化视野和培养优秀的研究应用型创新人才,资源勘查工程核心专业课煤油气地质学拟从教学内容重构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精品化课程建设研究与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主要包括课程讲授的有机排序和组合、实验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衔接及双语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入;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集中在增强教师团队授课水平、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善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经过煤油气地质学精品化课程建设,学生的专业课理论基础和应用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气地质学 教学改革 精品化课程 人才培养 资源勘查工程
下载PDF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帅 邵龙义 +4 位作者 孙钦平 侯海海 高双 鲁静 孙斌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通过分析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煤层的煤厚分布、煤岩煤质、孔隙、等温吸附等特征,并从生气条件和保存条件方面分析其勘探潜力。结果表明,吉尔嘎朗图凹陷煤层厚度10~394 m,显微煤岩组分以腐植组为主(体积分数为80.5%~96.7%),为低煤级褐... 通过分析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煤层的煤厚分布、煤岩煤质、孔隙、等温吸附等特征,并从生气条件和保存条件方面分析其勘探潜力。结果表明,吉尔嘎朗图凹陷煤层厚度10~394 m,显微煤岩组分以腐植组为主(体积分数为80.5%~96.7%),为低煤级褐煤;煤层Langmuir体积为3.55~10.88 m^3/t,平均7.29 m^3/t;煤孔隙结构以微孔和小孔为主,孔隙形态多为开放型的圆筒孔或平板孔,这类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吸附能力强,煤层气含量为0.97~3.83 m^3/t,平均2.08 m^3/t。综合以上分析认为,研究区东南部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目标区,其优势特征为:煤层离正断层较远,煤层气不易散失;煤层顶板岩性以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次生生物气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嘎朗图凹陷 下白垩统 低煤级 煤层气 储层特征 勘探潜力
下载PDF
磷石膏综合利用背景下的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金辉 邵龙义 +5 位作者 侯海海 李金娟 刘君霞 黄曼 王秀英 鲁静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磷石膏是湿法制磷酸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虽然磷石膏利用率逐年上升,但是消耗量有限,现阶段依然以堆存的方式来处理,不仅会侵占土地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国内磷石膏的排放和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磷石膏堆存过... 磷石膏是湿法制磷酸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虽然磷石膏利用率逐年上升,但是消耗量有限,现阶段依然以堆存的方式来处理,不仅会侵占土地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国内磷石膏的排放和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磷石膏堆存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氟化氢气体、放射性核素、纳米颗粒吸附重金属元素以及温室效应等引起的大气环境影响;(2)水体酸碱度变化、水体重金属含量异常、浮游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海洋磷循环失衡;(3)土壤酸碱度变化和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造成的土壤环境影响。基于资源节约与环保的原则,考虑现阶段磷石膏综合利用和处理现状,磷石膏处置方式的技术革新、磷石膏堆场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与评价、磷石膏堆场环境毒理学效应的研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综合利用 大气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 毒理学效应
下载PDF
山西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层序-古地理与聚煤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邵龙义 郑明泉 +2 位作者 侯海海 董大啸 王海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4,共9页
为得到山西省石炭-二叠纪等时地层格架下的聚煤规律,利用煤层露头及钻孔资料分析了含煤岩系岩相组合特征,绘制地层厚度、石灰岩含量、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中划分出碳酸盐台地-障壁-潟... 为得到山西省石炭-二叠纪等时地层格架下的聚煤规律,利用煤层露头及钻孔资料分析了含煤岩系岩相组合特征,绘制地层厚度、石灰岩含量、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中划分出碳酸盐台地-障壁-潟湖、三角洲、河流、湖泊等4大沉积体系,可将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恢复了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主要的古地理单元有河流、三角洲、障壁岛、潮坪-潟湖和碳酸盐台地等,海侵方向由层序Ⅰ的北东向转变为层序Ⅱ和Ⅲ的南东向,且层序Ⅰ煤层形成于潮坪-潟湖环境,层序Ⅱ和Ⅲ煤层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环境,同时聚煤中心从层序Ⅰ至层序Ⅲ期有从北向南迁移的规律,以层序Ⅱ聚煤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聚煤规律
下载PDF
滇东北地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勘探目标优选 被引量:9
18
作者 邵龙义 王学天 +4 位作者 张家强 侯海海 唐跃 王巨民 林玉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7,共11页
滇东北地区镇雄—威信煤田上二叠统赋存丰富的煤炭及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加快对该区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通过调研前期煤田勘查及煤层气地质勘探资料,从含气性、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含煤岩系岩性组合... 滇东北地区镇雄—威信煤田上二叠统赋存丰富的煤炭及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加快对该区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通过调研前期煤田勘查及煤层气地质勘探资料,从含气性、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含煤岩系岩性组合等方面研究了煤层含气量、甲烷浓度与煤层厚度、埋藏深度、煤岩煤质及顶底板岩性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层次模糊数学的煤层气选区评价模型,并对该区进行了煤层气有利区评价。结果表明:(1)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为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和顶底板保存条件;(2)优选出资源潜力、储层性能、保存条件和开发条件等4个方面共计11项三级评价参数作为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的指标;(3)煤层气选区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新庄矿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最好,洛旺、牛场—以古、马河次之。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为滇东北地区下一步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晚二叠世 煤层气 富集特征 层次分析方法 评价参数 有利区优选 新庄矿区
下载PDF
珲春盆地煤层气富集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跃 杜小弟 +3 位作者 张家强 张大权 侯海海 邵龙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96-201,共6页
东北中低煤阶老工业区是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重点接替区之一,珲春盆地作为东北新生代古近系含煤盆地,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为29.12×10~8m^3。对该盆地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的研究将有力促进我国东北古近系煤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 东北中低煤阶老工业区是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重点接替区之一,珲春盆地作为东北新生代古近系含煤盆地,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为29.12×10~8m^3。对该盆地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的研究将有力促进我国东北古近系煤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基于煤储层低温氮比表面积和等温吸附实验,认为珲春盆地煤储层孔隙度变化与岩浆热变质作用密切相关,煤储层的微孔隙非常发育,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促进了煤层气的吸附和储集作用。结合区域构造、煤层分布、煤储层特征及含气性评价、煤层气保存条件和外部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分析,指出整体上珲春盆地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尤以盆地西部八连城、板石和城西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最好,是今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珲春盆地 煤层气 成藏特征 富集规律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安鹤煤田二_1煤孔隙结构特征及煤层气可采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升 邵龙义 +5 位作者 侯海海 王德伟 李振 唐跃 姚铭檑 张家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5期28-34,共7页
基于低温氮吸附以及压汞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安鹤煤田二_1煤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煤储层孔隙特征对该区煤层气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鹤煤田煤储层中的孔隙以微、小孔(<100 nm)为主,中、大孔(>100 nm)其次。煤样的低温液氮吸附... 基于低温氮吸附以及压汞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安鹤煤田二_1煤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煤储层孔隙特征对该区煤层气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鹤煤田煤储层中的孔隙以微、小孔(<100 nm)为主,中、大孔(>100 nm)其次。煤样的低温液氮吸附回线可以划分为3类,孔隙类型主要为开放的、连通性好的细瓶颈(墨水瓶)状孔,部分为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相比于华北其它地区,安鹤煤田煤储层的BET比表面积较大,总孔体积和孔隙度较小,且进汞饱和度中等,退汞效率相对较好。压汞曲线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其反映的孔隙连通性均较好。结合低温液氮吸附和压汞实验,并对比华北其它地区,可知安鹤煤田煤储层的孔隙结构较利于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可以作为华北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鹤煤田 二1煤 孔隙结构 可采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