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1
作者 李媛 杜梦梦 +5 位作者 茹尘 李乐晴 卢斯仪 刘小平 朱跃兰 侯秀娟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4期7-11,17,共6页
目的:总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研究团队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采用Modeler 18.0软件进行... 目的:总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研究团队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采用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联合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39首,涉及188味中药,使用频次≥25次的中药共34味。筛选出药物关联组合73条,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丹参-青蒿-石斛-白芍,共得到8个聚类组合。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临证用药以清化湿热、祛瘀生津为法,根据“湿”“热”“燥”“瘀”的不同程度加减化裁,为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用药提供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关联分析 中医药
下载PDF
健脾疏肝方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施晓军 侯秀娟 +4 位作者 李军祥 章妍 姚玉璞 谢春娥 王允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目的 评价健脾疏肝方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NAFLD肝郁脾虚证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 目的 评价健脾疏肝方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NAFLD肝郁脾虚证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20例,中药组予健脾疏肝方颗粒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模拟剂,西药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健脾疏肝方颗粒模拟剂,治疗12周。入组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酶(GPT)、中医证候评分、肝脏B超、Fibro Scan受控衰减参数(CAP)、安全性指标及中药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改变。结果 受试者脱落3例,剔除1例,最终纳入36例(中药组19例,西药组17例)。治疗后,两组GPT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AP值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脏B超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后,患者粪便普雷沃菌属、拟杆菌属等比例相对有所提高,变形菌门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健脾疏肝方能降低肝郁脾虚型NALFD患者GPT水平,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研究 肠道菌群 健脾疏肝方
下载PDF
基于湿伤气血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3
作者 杜梦梦 侯秀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43-546,551,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小关节肿胀疼痛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病情易反复等特点,病情进展可导致骨破坏,引起关节畸形,致残率高。RA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湿邪是引起RA发病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机体气...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小关节肿胀疼痛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病情易反复等特点,病情进展可导致骨破坏,引起关节畸形,致残率高。RA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湿邪是引起RA发病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机体气血变化。湿伤气血是RA的关键病机,深刻影响着RA的病程与预后,贯穿于RA发病过程的始终。本文基于湿伤气血探讨RA的病机、病程与预后、发病过程中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健脾除湿活血法治疗的有效性,阐述湿伤气血在RA发病中的关键地位,为临床防治RA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痹病 湿伤气血 免疫机制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包红光 闫晓云 +3 位作者 王波 侯秀娟 贾雨龙 秦嘉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型、灌草型、乔灌草型)及对照区(CK)空气负离子浓度及PM10、PM2.5、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强、噪声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日变化有所差异;同一季节,复杂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较高,不同结构绿地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差异不显著;同一结构绿地,夏、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显著高于春、冬季;不同结构绿地空气清洁度夏、秋季较高,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均值分别为0.58~0.78、0.52~0.80。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为主效应,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交互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相对湿度、PM10、PM2.5是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城市公园绿地 空气负离子浓度 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
下载PDF
活血解毒润燥方干预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细胞凋亡促进因子Smac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方凯 谷新怡 +2 位作者 朱跃兰 侯秀娟 曹云松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6期693-698,共6页
目的:将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颌下腺细胞凋亡促进因子Smac的表达作为靶点,探究活血解毒润燥方对SS模型小鼠颌下腺组织形态、腺体功能、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干预机制。方法:实验选取雌性BALB/c57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自发性雌性非肥胖型糖... 目的:将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颌下腺细胞凋亡促进因子Smac的表达作为靶点,探究活血解毒润燥方对SS模型小鼠颌下腺组织形态、腺体功能、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干预机制。方法:实验选取雌性BALB/c57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自发性雌性非肥胖型糖尿病(NOD/Ltj)小鼠为SS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胶囊组和活血解毒润燥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5只。各组小鼠给药量按照人与动物体表面积比计算等效剂量,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灌胃10 ml/kg蒸馏水,白芍总苷胶囊组(0.234 g/kg)和活血解毒润燥方低剂量组(15.6 g/kg)、中剂量组(31.2 g/kg)、高剂量组(62.4 g/kg)分别灌胃给药,每日1次。药物干预8周后,无菌分离颌下腺,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形态、功能的改变,并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IHC)、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细胞凋亡促进因子Smac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唾液流量及颌下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颌下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IHC和Western blot检测Smac表达明显升高(P<0.05),RT-PCR检测Smac表达显著升高(P<0.01)。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润燥方各剂量组和白芍总苷胶囊组唾液流量及颌下腺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颌下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运用IHC和Western blot检测活血解毒润燥方高剂量组和白芍总苷胶囊组Smac表达明显降低(P<0.05),运用RT-PCR检测活血解毒润燥方高剂量组与白芍总苷胶囊组Smac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活血解毒润燥方可以改善SS模型鼠颌下腺腺泡的分泌功能,提高其颌下腺指数,增加SS模型鼠的唾液分泌量;其作用机制与下调SS模型鼠颌下腺细胞凋亡、促进因子Smac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活血解毒润燥方 白芍总苷胶囊 颌下腺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促进因子Smac
下载PDF
活血解毒方对HSG细胞凋亡及自噬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赛 沈正东 +3 位作者 郑凌琦 刘小平 侯秀娟 朱跃兰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45-949,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HSG细胞凋亡及自噬表达的影响。方法活血解毒方中药冻干粉干预IFN-γ+TRAIL联合诱导的HSG细胞凋亡,以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作为阳性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fluorescence,...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HSG细胞凋亡及自噬表达的影响。方法活血解毒方中药冻干粉干预IFN-γ+TRAIL联合诱导的HSG细胞凋亡,以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作为阳性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fluorescence,PCR)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内源性途径中及自噬相关蛋白与m RNA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检测自噬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x、LC3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Bax、LC3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TGP组比较,中药组LC3B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x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Bcl-2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Bax mRNA、LC3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TGP组<0.05,P中药组<0.01);与TGP组比较,中药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空白组呈现正常的自噬过程,模型组表现为大量的自噬溶酶体和自噬体聚集物,两治疗组表现为相对较少的自噬体和的自噬溶酶体聚集物,且中药组自噬程度更低。结论活血解毒方可以通过调节内源性途径延缓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活血解毒方 HSG细胞 细胞凋亡 自噬
下载PDF
活血解毒方对HSG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张赛 郑凌琦 +5 位作者 沈正东 徐江喜 张玉婷 刘小平 侯秀娟 朱跃兰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HSG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IFN-γ+TRAIL联合诱导的HSG细胞凋亡,活血解毒方作为中药组药物干预,以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作为阳性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mm...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HSG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IFN-γ+TRAIL联合诱导的HSG细胞凋亡,活血解毒方作为中药组药物干预,以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作为阳性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各组Fas、Fas L、Cyt-C蛋白OD值,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浓度。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能有效促进细胞凋亡(P<0.01),模型组Fas、Fas L、Cyt-C、蛋白OD值、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TGP组和中药组Fas、Fas L、Cyt-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Cyt-C mRNA较TGP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组和中药组Fas、Fas L、Cyt-C蛋白OD值均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与TGP组相比,Cyt-C蛋白OD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TGP组和中药组IL-6、IL-1β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两治疗组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TGP组<0.05,P中药组<0.01);与TGP组相比,中药组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活血解毒方能有效效抑制HSG细胞凋亡及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HSG细胞 活血解毒方 凋亡 炎症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合并肾结石中医体质特点和基于LASSO回归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曹凤娇 白雪娇 侯秀娟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6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基于LASSO回归对HUA合并肾结石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266例HUA患者的体检资料,根据肾结石诊断分为HUA合并肾结石组(276例)和HUA未合并肾结石组(990例)。收集体检者...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基于LASSO回归对HUA合并肾结石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266例HUA患者的体检资料,根据肾结石诊断分为HUA合并肾结石组(276例)和HUA未合并肾结石组(990例)。收集体检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等资料,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UA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体质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平和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不同性别的HUA合并肾结石患者体质分布有差异,男性群体中痰湿质、湿热质高于女性群体(P<0.05);50以上患病人群中,血瘀质最常见;LASSO回归显示年龄、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是HUA合并肾结石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7[95%CI(0.641,0.713)],灵敏度为0.605,特异度为0.684,阈值为0.210,Hosmer-Lemeshorw拟合优度检验P=0.370。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HUA合并肾结石人群的高发体质类型,年龄、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是HUA人群发生肾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肾结石 湿热质 痰湿质 中医体质 LASS0回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从“痹痿统一”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天伦 席雅婧 +1 位作者 朱跃兰 侯秀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12-514,共3页
间质性肺病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后不良,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肺痹”“肺痿”的范畴。“痹痿统一论”由国医大师李济仁首次提出,从病因、病机、病程规律、治则治法四个角度论述了痿痹合论的可行性。... 间质性肺病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后不良,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肺痹”“肺痿”的范畴。“痹痿统一论”由国医大师李济仁首次提出,从病因、病机、病程规律、治则治法四个角度论述了痿痹合论的可行性。本文立足于“痹痿统一”理论,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发病根本是肺气不足而致痹,继而因痹致痿,痹与痿在疾病中同时体现。痰瘀痹阻为疾病转变的核心。治疗上应注意补肺宣肺,化痰通络贯穿始终;同时由于病情复杂,痹痿同在,还应外祛虚邪,内调肝肾。治疗时应时时立足于整体,把握好正虚与邪实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 肺痹 肺痿 痹痿统一 病机 治疗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10
作者 茹尘 侯秀娟 +4 位作者 钱唐亮 杜梦梦 李媛 刘小平 朱跃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通过国家专利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配伍特点及用药规律,根据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对高频药物治疗SS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进行预测。方法登录“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并筛选建库至... 目的通过国家专利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配伍特点及用药规律,根据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对高频药物治疗SS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进行预测。方法登录“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并筛选建库至2022年12月10日治疗SS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22、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所纳入的专利复方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平台,获得中药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并归纳分析;应用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GeneCards等数据库对SS相关疾病靶点进行筛选,同时绘制韦恩图找到药物靶点与SS靶点的交集靶点,运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其最终的核心作用靶点;并登录Metascape网站寻找核心作用靶点富集的通路及其功能。结果根据对国家专利数据库的筛选结果,共得到69项符合条件的用于治疗SS的中药复方专利,其中包含353味药物,排名位于前5位的高频核心药物分别为麦冬、地黄、甘草、石斛、白芍;这5味药物共涉及161个化合物、1585个相关作用靶点,干燥综合征相关靶点1058个,中药与疾病共同靶点挖掘81个、核心靶点28个;通过富集分析得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177条,主要包括IL-17信号通路、PD-1/PD-L1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基因本体(GO)生物工程(BP)3106条,主要涉及细胞对生物刺激因素、脂多糖反应、对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的过程等;GO细胞组成(CC)193条主要涉及质膜外侧、膜微区等;GO分子功能(MF)289条主要涉及生长因子受体、受体配体活性等。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SS总以滋阴润燥,养阴生津为主。核心药物治疗SS具有多成分、核心靶点、多条通路相互协同特点,并且与IL-6、MMP3、SATA3、TNF等靶点关系密切,可能通过IL-17、PD-1/PD-L1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并为后续SS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用药参考及研究方向,也为中医药防治SS应用提供参考及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配伍规律 麦冬 地黄 甘草 石斛 白芍
下载PDF
基于“燥、毒、瘀”理论探讨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
11
作者 梁亦欣 黄小娟 +2 位作者 刘小平 侯秀娟 朱跃兰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37-41,共5页
从典型病例入手,探讨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诊疗方法。认为该病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伴发间质性肺疾病受累机率较高。虽然干燥综合征伴发的间质性肺疾病与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症状相似,但是由于其病变基础不同,... 从典型病例入手,探讨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诊疗方法。认为该病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伴发间质性肺疾病受累机率较高。虽然干燥综合征伴发的间质性肺疾病与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症状相似,但是由于其病变基础不同,治疗侧重上亦有不同。在临床中,应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认识到“燥、毒、瘀”在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燥润肺,活血解毒”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病证结合、以病统证及顾护脾胃,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受损疗效的Meta分析
12
作者 梁亦欣 朱金烨 +1 位作者 侯秀娟 刘小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7期1294-1301,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受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WebofScience、ScienceDirect等外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到2022年11月30日期间的...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受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WebofScience、ScienceDirect等外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到2022年11月30日期间的文献,收集关于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9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共19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OR=2.82,95%CI(2.18,3.65),P=0]、降低口干证候评分[SMD=-0.88,95%CI(-1.13,-0.63),P=0]、增加静态唾液流率[SMD=0.96,95%CI(0.70,1.23),P=0]、降低血清IgG[SMD=-0.43,95%CI(-0.54,-0.32),P=0]及ESR[SMD=-0.48,95%CI(-0.60,-0.37),P=0]方面存在优势,且不良反应较少[OR=0.21,95%CI(0.09,0.45),P=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受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受损 META分析
下载PDF
痛风相关肾结石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13
作者 白雪娇 柏志义 +2 位作者 王若伊 李媛 侯秀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86-989,共4页
目的:观察痛风相关肾结石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痛风相关肾结石的病因病机;比较痛风肾结石组与痛风非肾结石组相关因素的差异,寻找痛风相关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 目的:观察痛风相关肾结石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痛风相关肾结石的病因病机;比较痛风肾结石组与痛风非肾结石组相关因素的差异,寻找痛风相关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部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16例痛风患者,按照有无肾结石将其分组。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1)脾虚湿热证痛风患者肾结石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痰瘀痹阻证,湿浊内蕴证痛风患者肾结石发病率最低,但不同证型痛风患者肾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痛风病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饮酒史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痛风非肾结石组,痛风肾结石组患者痛风病程更长,TG更高,有饮酒史的患者更多。(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痛风病程、TG是痛风患者并发肾结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痛风相关肾结石与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基本病机可以概括为脾肾亏虚、湿热瘀结,临证还可以考虑从脾论治痛风相关肾结石。(2)痛风病程和TG是痛风相关肾结石的潜在危险因素。痛风患者病程越长、TG越高,发生肾结石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肾结石 证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从伏风探讨复发性风湿症的辨治
14
作者 王永锋 侯秀娟 康天伦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9-12,共4页
复发性风湿症是一种难治的风湿疾病,以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痛无定处为特点。基于伏风理论,复发性风湿症发病的前提条件可归纳为风邪内伏、营卫失调,反复发作的关键病机是伏风夹实、肝气郁滞。治疗可分期论治,以通为用,急性期以透达... 复发性风湿症是一种难治的风湿疾病,以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痛无定处为特点。基于伏风理论,复发性风湿症发病的前提条件可归纳为风邪内伏、营卫失调,反复发作的关键病机是伏风夹实、肝气郁滞。治疗可分期论治,以通为用,急性期以透达伏风、理气疏肝、蠲痹通络为法;慢性期以调和营卫、健脾益肾为法,佐以祛邪。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风 复发性风湿症 风邪内伏 肝气郁滞 分期论治
下载PDF
化橘红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侯秀娟 沈勇根 +2 位作者 徐明生 吴少福 王雯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135-138,共4页
对化橘红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化橘红粉末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得到2个纯化组份ECP1和ECP2。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粗多糖及其纯化组... 对化橘红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化橘红粉末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得到2个纯化组份ECP1和ECP2。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体外清除自由基(DPPH.,.OH,ABTS.+)能力、还原能力。粗多糖的多糖含量为74.29%,经DEAE-52纯化的组分ECP1和ECP2的多糖含量分别为83.39%和85.77%。结果表明粗多糖及其两个纯化组分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且抗氧化能力与多糖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其中ECP2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强于ECP和ECP1,但是低于对照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多糖 提取 纯化 抗氧化
下载PDF
化州橘红多糖对小鼠消炎、止咳及化痰功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侯秀娟 沈勇根 +2 位作者 徐明生 樊少武 黄靓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7-1229,1206,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化州橘红多糖的消炎、止咳、化痰作用。采用二甲苯耳廓肿胀致炎法来观察化州橘红多糖对小鼠的消炎作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来观察化州橘红多糖的止咳作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化州橘红多糖的化痰作用。化州橘红多糖对二... 本试验研究了化州橘红多糖的消炎、止咳、化痰作用。采用二甲苯耳廓肿胀致炎法来观察化州橘红多糖对小鼠的消炎作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来观察化州橘红多糖的止咳作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化州橘红多糖的化痰作用。化州橘红多糖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州橘红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4.93%、34.84%和48.72%,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的肿胀抑制率为52.83%;化州橘红多糖能明显的延长浓氨水刺激引起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及减少2 min内的咳嗽次数,其中化州橘红多糖高剂量组的效果好于磷酸苯丙哌林片阳性对照组;化痰试验显示化州橘红多糖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差异不明显,即化州橘红多糖能够增加小鼠气管段酚红的排泌量。结果表明化州橘红多糖具有较好的消炎、止咳及化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州橘红多糖 消炎 止咳 化痰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水平的Morris水迷宫测定 被引量:13
17
作者 侯秀娟 唐启盛 +2 位作者 司银楚 胡京红 洪庆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室进行。取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卒中组、抑郁组各12只。正常组大鼠不干预,脑卒中组大鼠首先...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室进行。取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脑卒中组、抑郁组各12只。正常组大鼠不干预,脑卒中组大鼠首先制造局灶脑缺血,抑郁组大鼠在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复制大鼠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模型。以蔗糖水消耗量进行行为学评价,以OPEN-FIELD测定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以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各组大鼠其学习和记忆水平。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蔗糖水消耗量:脑卒中组大鼠[(23.51±3.42)g]低于正常组[(26.13±3.80)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19.85±3.06)g]低于正常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0.10,P<0.01)。②水平和直立活动得分:抑郁组较脑卒中组得分显著降低[(12.25±3.60,7.08±1.73)比(26.00±6.78,15.83±4.37),P<0.01]。③Morris水迷宫学习成绩: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显著下降,但抑郁组下降趋势较正常组和脑卒中组缓慢。第3,4天抑郁组平均逃避潜伏期[(13.78±4.45),(10.49±4.99)s]较正常组[(8.09±5.40),(6.18±2.90)s]和脑卒中组显著延长[(7.53±4.42),(7.37±2.41)s,P<0.0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抑郁障碍 迷宫学习 记忆
下载PDF
两种桩核修复系统对残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侯秀娟 高旭 +2 位作者 杨丕山 刘翠玲 马晓妮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弹性模量的桩核系统对根管治疗后残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20颗下颌前磨牙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冠后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进行玻璃纤维桩+树脂核(FPC)+金属冠修复和铸造镍铬桩核(CPC)+金属全冠修复。实验标本包埋于树脂块... 目的:比较2种不同弹性模量的桩核系统对根管治疗后残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20颗下颌前磨牙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冠后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进行玻璃纤维桩+树脂核(FPC)+金属冠修复和铸造镍铬桩核(CPC)+金属全冠修复。实验标本包埋于树脂块中,在电子万能测力机上以1mm/min的速度加载直至断裂。结果:2组的断裂强度分别为2.39±0.55KN和3.06±0.27KN,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修复性断裂多见于FPC组,而不可修复性的破坏多见于CPC组(P<0.05)。结论:传统的铸造桩核系统适用于剩余牙根条件良好,有足够抗力形,同时咀嚼力量较大的患牙,而玻璃纤维桩则有利于薄弱牙根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桩核 抗折性能 残根 根管治疗
下载PDF
复发性风湿症中医病名辨识
19
作者 王若伊 王永锋 侯秀娟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220-224,共5页
在重订《灵枢·周痹》的基础上,根据复发性风湿症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进行文献识别与中医病名探讨。认为以《金匮要略》为首的医家所述之历节风并非现代医学中的复发性风湿症,《妇人大全良方》中所载之历节与复发性风湿症临床特点较... 在重订《灵枢·周痹》的基础上,根据复发性风湿症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进行文献识别与中医病名探讨。认为以《金匮要略》为首的医家所述之历节风并非现代医学中的复发性风湿症,《妇人大全良方》中所载之历节与复发性风湿症临床特点较相似,但未描述其症状持续时间、发作缓解周期、未排除其他关节炎可能,不能完全等同于复发性风湿症。以《灵枢·周痹》《圣济总录》为首、以《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为首和以《医宗金鉴》为首的医家所述周痹等同于复发性风湿症的观点值得商榷。而以《灵枢·周痹》为首,《类经》《灵枢节注类篇》《医经原旨》《黄帝内经太素》《医宗金鉴》所描述的众痹,其此起彼伏、骤发骤缓、交替轮流发病的发作特点与复发性风湿症的游走性、急性、反复性发作的特点一致,可以等同于本病,本病当从众痹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风湿症 回纹型风湿症 众痹 历节风 周痹 中医病名
下载PDF
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变化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侯秀娟 唐启盛 +3 位作者 杨歆科 李小黎 赵瑞珍 王旭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3期182-188,共7页
目的探讨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PPD)大鼠单胺递质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变化的干预机制。方法选用雌性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假手术、模型、中药、西药组,每组另设第1、2、4、6周观察时点。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脑前额皮质、海马单胺... 目的探讨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PPD)大鼠单胺递质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变化的干预机制。方法选用雌性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假手术、模型、中药、西药组,每组另设第1、2、4、6周观察时点。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脑前额皮质、海马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模型组各时点前额皮质、海马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均较空白、假手术组减少(P<0.01,P<0.05)。中药组第2、4、6周及西药组各时点前额皮质,中、西药组各时点海马5-HT、NE均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中药组第4、6周及西药组第2、4、6周前额皮质与中药组1、6周及西药组第1周海马DA均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模型组1周前额皮质、海马5-羟基吲哚乙酸(5-HIAA)较空白、假手术组增加(P<0.01,P<0.05),其他时点2部位5-HIAA及各时点2部位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均较空白、假手术组减少(P<0.01,P<0.05)。中、西药组第1周前额皮质、海马5-HIAA较模型组减少(P<0.01,P<0.05);2组第4、6周前额皮质5-HIAA,第2、4、6周海马5-HIAA及前额皮质DOPAC均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结论参芪解郁方能明显提升PPD大鼠脑内单胺递质含量,同时可改善其代谢产物的紊乱失衡状态,对上述神经递质与代谢产物的平衡调节可能是该方效应发挥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大鼠 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 参芪解郁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