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藻提取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
作者 保万魁 王旭 +2 位作者 封朝晖 周红梅 赵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8,共7页
从海藻及其提取物的基本分类和组成入手,对其加工工艺和过程以及在植物、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海藻及其提取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海藻提取物 农业生产 应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肥料中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方法研究
2
作者 保万魁 黄均明 +2 位作者 韩岩松 刘蜜 刘红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358,共5页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是一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新型硝化抑制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对DMPP及其与多种氮肥原料混配制剂进行含量测定研究。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常温振荡30 min为最佳提取方式。方法在0.1~1000 m...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是一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新型硝化抑制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对DMPP及其与多种氮肥原料混配制剂进行含量测定研究。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常温振荡30 min为最佳提取方式。方法在0.1~1000 mg/L范围内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即y=7.21×10^(3) x+8.08×10^(3)(R^(2)=0.9999),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均在97.9%~101.4%之间,随机测定某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28%。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干扰因素少、方法稳定且结果准确等特点,适合DMPP及不同肥料中DMPP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 硝化抑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肥料
下载PDF
我国土壤调理剂中重金属元素及其相关原料农业资源化利用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蓟锋 王旭 +2 位作者 刘红芳 保万魁 侯晓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9-154,共6页
通过对土壤调理剂主要原料的分类分析,研究我国主要土壤调理剂产品中Hg、As、Cd、Pb、Cr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不合格率等现状,就相关原料农业资源化利用进行探讨,为我国土壤调理剂行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分析样品主要来自农业部肥料登... 通过对土壤调理剂主要原料的分类分析,研究我国主要土壤调理剂产品中Hg、As、Cd、Pb、Cr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不合格率等现状,就相关原料农业资源化利用进行探讨,为我国土壤调理剂行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分析样品主要来自农业部肥料登记检验样品,部分样品来自企业质量跟踪或质量复核样品,以及调研采集样品;采用农业推荐性标准NY/T 1978-2010《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根据农业部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登记标准进行结果判定。在4种类型的土壤调理剂中,有机源土壤调理剂、化学源土壤调理剂和农林保水剂3类产品在本试验所有样本中均未出现不合格情况。矿物源土壤调理剂中存在As、Pb、Cr3种重金属元素超过限量规定的情况,尤其Pb元素导致的不合格率达20.9%,Pb含量检测平均值为42.5 mg/kg,已经接近限量标准(50 mg/kg),Pb含量最高检测值达到204 mg/kg,是导致矿物源土壤调理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土壤调理剂主要原料的分类分析,发现导致Pb元素超标所用原料主要包括钾长石、牡蛎壳、钢渣、钼尾矿、磷矿石+碱渣等5种。因此,我国土壤调理剂产品中重金属元素情况总体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范围内,有机源土壤调理剂、化学源土壤调理剂和农林保水剂质量情况较好,而矿物源土壤调理剂中As、Pb、Cr元素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尤其是Pb元素质量问题突出。关于钾长石、牡蛎壳作为土壤调理剂原料农用,笔者认为应注意严格控制重金属元素含量,避免因原料引起产品重金属元素超标,而钢渣则建议慎重作为土壤调理剂原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重金属元素 原料 农业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何威明 保万魁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从肥料增效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作用机理、作用效果和评价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应用和评价研究的现状。针对氮肥增效剂的特点,总结了对其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今后氮肥增效剂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评价 进展
下载PDF
自动定氮仪碱解蒸馏法测定土壤中水解性氮含量 被引量:20
5
作者 孙又宁 保万魁 余梅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6,共3页
介绍了自动定氮仪碱解蒸馏法测定土壤中水解性氮含量的方法,探讨了试验中主要影响因素。与现行林业行业标准碱解扩散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干扰小、精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特别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值得在土壤分析工作... 介绍了自动定氮仪碱解蒸馏法测定土壤中水解性氮含量的方法,探讨了试验中主要影响因素。与现行林业行业标准碱解扩散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干扰小、精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特别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值得在土壤分析工作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解性氮 自动定氮仪
下载PDF
杜马斯-碳氮分析仪法测定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桂花 吕子古 +5 位作者 保万魁 温云杰 安永鹏 刘云霞 韩亚 汪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75-280,共6页
为了提高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的测定效率,避免样品消煮过程中的强酸与毒害气体物质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杜马斯法原理,利用碳氮分析仪,测定2种缓控释氮肥在25℃静水释放试验中,第1、3、7、14和28天肥料浸出液的氮浓度,计算缓控释氮肥释放氮... 为了提高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的测定效率,避免样品消煮过程中的强酸与毒害气体物质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杜马斯法原理,利用碳氮分析仪,测定2种缓控释氮肥在25℃静水释放试验中,第1、3、7、14和28天肥料浸出液的氮浓度,计算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并与传统常规的凯氏蒸馏滴定法测定结果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肥料浸出液中N浓度测定结果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91(n=30,P<0.01)。依据2种方法测定结果计算的氮素养分释放期彼此相差小于20%,符合国家标准《GB/T 23348-2009缓释肥料》及化工行业标准《HG/T 4215-2011控释肥料》的允许差范围。相比较传统的凯氏蒸馏滴定法,杜马斯-碳氮分析仪法测定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过程简便快捷,样品无需消煮,不涉及强酸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该结果为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新的测定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养分 缓控释氮肥 氮素释放 碳氮分析仪 杜马斯法 凯氏蒸馏滴定法
下载PDF
我国钾长石土壤调理剂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孙蓟锋 王旭 +2 位作者 侯晓娜 刘红芳 保万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以钾长石为代表的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对于补充我国钾肥供需缺口,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农业用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以钾长石为主要原料生产制备矿物源土壤调理剂,逐渐探索出一种较好的资源开发... 以钾长石为代表的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开发,对于补充我国钾肥供需缺口,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农业用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以钾长石为主要原料生产制备矿物源土壤调理剂,逐渐探索出一种较好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市场上登记有效的钾长石土壤调理剂产品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该类产品的主要原料、生产工艺、技术指标及其农用效果,探讨了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支持、产品和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建设等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土壤调理剂 发展现状 问题及建议
下载PDF
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又宁 王旭 +1 位作者 余梅玲 保万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7-591,共5页
分别以水、砂子、热硼酸溶液为介质,研究不同浸提方式对缓/控释肥养分溶出率的影响及两种缓/控释肥料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同一种肥料在不同的介质中溶出率趋势无显著差异,以热硼酸溶液为介质,可提高检验速度,是检验长释放期控/缓释肥... 分别以水、砂子、热硼酸溶液为介质,研究不同浸提方式对缓/控释肥养分溶出率的影响及两种缓/控释肥料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同一种肥料在不同的介质中溶出率趋势无显著差异,以热硼酸溶液为介质,可提高检验速度,是检验长释放期控/缓释肥料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缓释特性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固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水溶肥料铬形态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岩松 黄均明 +3 位作者 保万魁 刘红芳 刘蜜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8-314,共7页
研究了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吸附Cr^(6+),使之与Cr^(3+)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溶肥料中水溶态Cr^(3+)及总铬含量,差减法测得Cr^(6+)含量。分析了仪器工作条件、试液上柱流速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水溶态... 研究了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吸附Cr^(6+),使之与Cr^(3+)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溶肥料中水溶态Cr^(3+)及总铬含量,差减法测得Cr^(6+)含量。分析了仪器工作条件、试液上柱流速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水溶态总铬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3.13%,水溶态Cr^(3+)测定值的RSD为1.93%~2.93%;Cr^(3+)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04.0%,Cr^(6+)吸附率为97.0%~102.0%,固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水溶肥料中铬形态的检测,且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形态分析 水溶肥料
下载PDF
半自动定氮仪测定肥料中总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又宁 保万魁 余梅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2,共4页
通过对肥料中氮形态的定性鉴定,选择适合的前处理方式,将其它形态的氮转化为铵态氮,用半自动定氮仪蒸馏测定总氮含量。通过与国家标准方法比对,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节省试剂、适合批量测定等特点,是肥料中氮含量测定的好方法。
关键词 肥料 总氮 半自动定氮仪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畜禽粪便中34种抗生素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岩松 郑锌 +4 位作者 黄均明 保万魁 刘红芳 刘蜜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9,共14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鲜羊粪、鲜牛粪、鲜猪粪、鲜鸡粪、处理猪粪及处理鸡粪等畜禽粪便中34种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畜禽粪便采用甲醇、Na2EDTA-Mcllvaine提取液各10 mL分2次...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鲜羊粪、鲜牛粪、鲜猪粪、鲜鸡粪、处理猪粪及处理鸡粪等畜禽粪便中34种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畜禽粪便采用甲醇、Na2EDTA-Mcllvaine提取液各10 mL分2次提取,超声10 min、离心5 min,固相萃取净化,LC-MS/MS外标法测定。结果表明,鲜牛粪、鲜羊粪、鲜猪粪、处理猪粪以及鲜鸡粪和处理鸡粪的基质中,34种目标物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及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均在64.6%~117.9%之间;并且,此方法能满足畜禽粪便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四环素类34种抗生素含量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畜禽粪便 抗生素 固相萃取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NBPT对三种类型土壤中UAN氮溶液氮素转化和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丽萍 王旭 +3 位作者 侯晓娜 刘红芳 保万魁 孙蓟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室内恒温培养条件下,将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测定其氮素转化和氨挥发动态变化,研究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对灰漠土、潮土和红壤上氮素转化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比尿素,在施肥早期(6 h~7 d),UAN氮溶液能分... 室内恒温培养条件下,将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测定其氮素转化和氨挥发动态变化,研究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对灰漠土、潮土和红壤上氮素转化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比尿素,在施肥早期(6 h~7 d),UAN氮溶液能分别多提供占施氮量0%~46.67%的无机氮供应,灰漠土和潮土上UAN氮溶液的氨挥发量显著高于尿素,红壤上二者的氨挥发量无显著差异;(2)灰漠土、潮土和红壤上,NBPT的脲酶抑制率分别为5.20%~34.29%、4.10%~38.02%和3.27%~33.96%,潮土和灰漠土上的抑制效果优于红壤;NBPT配施UAN氮溶液降低了潮土上14~28 d的硝态氮含量,表观硝化抑制率为30.94%~31.42%;(3)NBPT降低了3种类型土壤上施UAN氮溶液后的氨挥发速率、氨挥发累积量和氨挥发总量,使氨挥发总量降低了14.89%~21.20%,潮土上最大,达21.20%,灰漠土上最小,最大值仅为14.89%;(4)对于NBPT不同用量,灰漠土和红壤上0.8‰NBPT与1.5‰NBPT的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潮土上1.5‰NBPT抑制效果显著大于0.8‰NBPT。因此,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能抑制酰胺态氮的水解,降低氨挥发量,其中潮土上NBPT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红壤上的抑制作用最弱;从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0.8‰NBPT与UAN氮溶液配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N氮溶液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 氨挥发 氮素转化
下载PDF
UAN氮溶液对潮土上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丽萍 刘红芳 +4 位作者 侯晓娜 保万魁 孙蓟锋 荣向农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148,共7页
为探究UAN氮溶液在潮土上对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的作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UAN氮溶液对玉米收获期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吸收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的UAN氮溶液和尿素均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 为探究UAN氮溶液在潮土上对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的作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UAN氮溶液对玉米收获期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吸收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的UAN氮溶液和尿素均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两者的氮肥利用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65.35%和64.76%。与全量UAN氮溶液相比,减施UAN氮溶液20%使玉米的生物量减少14.71%,植株中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分别降低24.27%、18.65%、10.47%。在低肥力潮土上,等氮量的UAN氮溶液和尿素对玉米的生长和氮素吸收的效果相当;减施UAN氮溶液20%影响玉米的生长和氮素的吸收,而氮肥利用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N氮溶液 玉米 氮素吸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肥料中壳聚糖含量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均明 侯晓娜 +4 位作者 刘蜜 韩岩松 保万魁 王旭 刘红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9-246,共8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肥料中壳聚糖含量的不同分析方法,对壳聚糖的水解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考究。结果表明,以1+1的盐酸溶液,温度100℃,时间24 h水解效果最佳。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作为衍生剂的高效液相...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肥料中壳聚糖含量的不同分析方法,对壳聚糖的水解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考究。结果表明,以1+1的盐酸溶液,温度100℃,时间24 h水解效果最佳。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作为衍生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200 mg/L、0.07 mg/L和95%~101%,分光光度法相应的指标分别为0~100μg、0.47μg和94%。经比较,这2种方法对水溶肥料样品的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均能满足水溶肥料中壳聚糖含量的分析要求。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干扰因素更少,效率更高。此外,也尝试采用氯甲酸芴甲酯(FMOC-Cl)作为衍生剂对壳聚糖水解产物进行衍生,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发现所测结果也与上述2种方法基本相符,但本研究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不适用于含硝酸根的水溶肥料壳聚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光光度法 水溶肥料 测定方法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中水溶性氟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均明 陈嘉铭 +4 位作者 伍家成 韩岩松 保万魁 王旭 刘红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5-330,共6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和离子选择电极两种不同方法测定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中水溶性氟含量。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常温超声30 min为最佳的提取条件。实验发现,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及较高的精密度和... 建立了离子色谱和离子选择电极两种不同方法测定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中水溶性氟含量。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常温超声30 min为最佳的提取条件。实验发现,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及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均在91.0%~108.0%之间,而且对同一样品的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这两种方法均能满足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中水溶性氟含量的分析要求。与离子选择电极法相比较,离子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干扰因素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水溶性氟 肥料 土壤调理剂
下载PDF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茵 刘红芳 +1 位作者 保万魁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0-317,共8页
近年来,我国缓释肥料产量和消费量跃居世界前列,包膜材料的安全风险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介绍了包膜材料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各类包膜材料安全性、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降解性以及膜材残留积累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安全风险;系统研究了包膜材... 近年来,我国缓释肥料产量和消费量跃居世界前列,包膜材料的安全风险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介绍了包膜材料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各类包膜材料安全性、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降解性以及膜材残留积累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安全风险;系统研究了包膜材料的生物分解能力、生态毒性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标准指标;提出了包膜材料使用的安全风险划分等级,以期为科学评价包膜材料和合理使用包膜缓释肥料提供技术手段,降低包膜材料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包膜材料 安全风险 评价 控制
下载PDF
硫酸铁复配石灰、水泥对锑矿区周边土壤锑形态分布的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保琼莉 刘宗阳 +2 位作者 王柯 保万魁 黄益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30-1738,共9页
为揭示Fe_(2)(SO_(4))_(3)、石灰及水泥复配处理下锡矿山锑(Sb)污染土壤的Sb形态分布和生态风险,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分析了不同复配处理下土壤Sb不同形态含量和pH变化以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单独添加Fe_(2)(SO_(4))_(3)使土... 为揭示Fe_(2)(SO_(4))_(3)、石灰及水泥复配处理下锡矿山锑(Sb)污染土壤的Sb形态分布和生态风险,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分析了不同复配处理下土壤Sb不同形态含量和pH变化以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单独添加Fe_(2)(SO_(4))_(3)使土壤水溶态+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Sb分别降低53%~70%和31%~70%;Fe_(2)(SO_(4))_(3)+石灰处理仅使个别样点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或残渣态Sb含量显著降低。Fe_(2)(SO_(4))_(3)复配水泥处理使水溶态+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Sb含量增加了52%~1264%。单独添加Fe_(2)(SO_(4))_(3)使土壤Sb生物活性降低22%~59%,Fe_(2)(SO_(4))_(3)+石灰处理使Sb生物活性降低15%~51%,降低了多数样点的生态风险,而Fe_(2)(SO_(4))_(3)复配水泥处理使Sb生物活性增加56%~828%,其生态风险等级上升至高或极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变化显著影响了可利用态Sb(水溶态+交换态)及潜在可利用态Sb(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研究表明,本研究单独添加Fe_(2)(SO_(4))_(3)具有较好的Sb固化-稳定化效果,Fe_(2)(SO_(4))_(3)复配石灰通过提高土壤pH,弱化了对Sb的固化-稳定化,Fe_(2)(SO_(4))_(3)复配水泥会显著提高土壤pH,增加可利用态Sb含量,使Sb迁移性、生物有效性及生态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污染 土壤 Fe_(2)(SO_(4))_(3) 石灰 水泥 锑形态分布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溶肥料中无机砷含量
18
作者 黄均明 柴刚 +4 位作者 韩岩松 保万魁 刘红芳 刘蜜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2-257,共6页
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技术,建立了水溶肥料中无机砷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As^3+和As^5+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6和0.999 8,检出限分别为0.8和2.7 ng... 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技术,建立了水溶肥料中无机砷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As^3+和As^5+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6和0.999 8,检出限分别为0.8和2.7 ng/mL;对3个样品平行测定6次,无机砷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0%~3.66%,加标回收率为91.9%~107.5%。研究表明,可将本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溶肥料中无机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联用技术 形态分析 无机砷 水溶肥料
下载PDF
稻秸添加对两种水稻土产甲烷古菌及细菌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保琼莉 王凤花 +1 位作者 保万魁 黄益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02-4212,共11页
稻秸还田对水稻土CH4排放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微宇宙厌氧培养,研究了两种水稻土[江西(JX)和广东雷州半岛(GD)]在稻秸(RS)添加条件下经相对较长时间的厌氧培养后产甲烷古菌及细菌菌群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RS添加量对JX水稻土产甲烷古... 稻秸还田对水稻土CH4排放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微宇宙厌氧培养,研究了两种水稻土[江西(JX)和广东雷州半岛(GD)]在稻秸(RS)添加条件下经相对较长时间的厌氧培养后产甲烷古菌及细菌菌群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RS添加量对JX水稻土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而对GD水稻土产甲烷古菌群落的影响不大.RS添加量与mcrA基因拷贝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JX水稻土的mcrA基因拷贝数变化对RS添加量的响应更敏感.相同RS添加条件下,JX水稻土mcrA基因拷贝数大于GD水稻土.相同稻秸量添加条件下两种水稻土的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也有差异.JX水稻土共检测到的产甲烷古菌有Methanosarcinaceae、Methanocellaceae、Methanomicrobiaceae、Methanobacteriaceae以及未知菌群(494bp).GD水稻土中仅有3大类产甲烷古菌,分别为Methanobacteriaceae、Methanosarcinaceae和Methanocellaceae.对2%RS处理培养第270d的细菌菌群进行了测序,发现两种水稻土的细菌菌群明显不同,GD水稻土的细菌多样性高于JX水稻土,而其优势细菌数量(共有Longilinea、Acidobacteria/Gp6、Bellilinea及Thermosporothrix)低于JX水稻土(共有Bacillus、Desulfovirgula、Thermosporothrix、Acidobacteria/Gp1、Acidobacteria/Gp3及Ktedonobacter).RS作为底物促进产甲烷古菌的生长.不同类型的水稻土经相对较长时间的厌氧培养后其产甲烷古菌及细菌菌群结构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秸 水稻土 微宇宙厌氧培养 产甲烷古菌 细菌
原文传递
1951—2010年中国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天鹏 保万魁 +5 位作者 雷秋良 刘笑彤 杜新忠 周脚根 罗加法 刘宏斌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9-602,共14页
土壤温度状况对于研究气候变迁、地球物质能量循环以及土壤性质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国家尺度上土壤温度状况的长期序列和空间变化缺少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土壤温度内插法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使用1951—2010年中国880个气象... 土壤温度状况对于研究气候变迁、地球物质能量循环以及土壤性质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国家尺度上土壤温度状况的长期序列和空间变化缺少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土壤温度内插法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使用1951—2010年中国880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中国土壤温度状况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60年来土壤温度变化整体趋势为东北地区升温,西南地区少部分地区降温;(2)中国土壤温度状况可划分为冷性土壤温度状况(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温性土壤温度状况(新疆南部、内蒙古和山西南部以及山东)和热性土壤温度状况(华中、华东、华南以及西南的云南、贵州和四川);(3)经纬度和气温与土壤温度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其中气温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4)中国60年来整体呈现温性土壤向北迁移(约46.5 km)、冷性土壤向南迁移(约43.4 km)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地理学、土壤学等相关领域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状况 地理分区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