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钴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保明芳 容伟 +4 位作者 严勇 韩剑红 李燕 缪薇 贾文姬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11期1890-1891,共2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常规激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甲钴胺(日本卫材)0.5mg肌注,隔天一次。对照组35例,给予VitB_(12)0.5mg+VitB_... 目的:探讨甲钴胺(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常规激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甲钴胺(日本卫材)0.5mg肌注,隔天一次。对照组35例,给予VitB_(12)0.5mg+VitB_1100mg肌注,每天一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采用面神经功能主观检测评分表进行面神经功能测评,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痊愈率为72.97%好转率为27.03%;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37.14%,好转率为63.86%,x^2=18.685,P=0.00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及VitB_(12)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甲钴胺 面神经功能主观检测评分
下载PDF
脑电图在心肺复苏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保明芳 李佳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8期35-36,39,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预后与脑电图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4例因不同原发疾病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并进行了心肺复苏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指标和脑电图指标的判定,分析脑电图的动态变化与预后... 目的探讨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预后与脑电图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4例因不同原发疾病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并进行了心肺复苏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指标和脑电图指标的判定,分析脑电图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4例患者中,1~4周内意识恢复者4例,1周内死亡者5例,评定为临床脑死亡者3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结论脑电图检查结合临床指标对于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不仅可以为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为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呼吸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脑死亡 持续性植物状态
下载PDF
急性毒鼠强中毒15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保明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对1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常规的脑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异常者进行定期复查,动态观察患者脑电图的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15例...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对1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常规的脑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异常者进行定期复查,动态观察患者脑电图的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15例患者中,重度中毒患者10例,其脑电图均有异常改变,表现为重度异常者6例,中度异常者4例;中度中毒患者4例,其中脑电图重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3例;轻度中毒患者1例,脑电图表现为轻度异常。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异常程度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平行。中毒越严重,临床症状越明显,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也就越高。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脑电图也恢复正常。因此,脑电图检查对判断毒鼠强中毒患者脑功能的损害状况、指导治疗、评价患者病情的变化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强 中毒 脑电图
下载PDF
脑囊虫病脑电图与CT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保明芳 阎丽红 +5 位作者 严勇 李国庆 韩剑虹 朱榆红 殷梅 谈跃 《临床脑电学杂志》 1999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对脑囊虫病患者的EEG及头颅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常规EEG及头颅CT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72%,主要表现为额、中央及前颞区弥漫性不规则复型慢波。CT的异常... 目的:对脑囊虫病患者的EEG及头颅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常规EEG及头颅CT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72%,主要表现为额、中央及前颞区弥漫性不规则复型慢波。CT的异常率为50%,多表现为散在的点、片状高或低密度灶。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脑囊虫病患者EEG异常率显著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脑电图 CT
原文传递
缺氧后肌阵挛5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保明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1期173-174,1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5例缺氧后肌阵挛(posthypoxicmyoclonus,PHM)患者临床资料及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分析,结合治疗与转归,探讨PHM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PH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 目的通过对5例缺氧后肌阵挛(posthypoxicmyoclonus,PHM)患者临床资料及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分析,结合治疗与转归,探讨PHM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PH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 5例患者均为院内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均在复苏成功后出现反复发作的肌阵挛,同步脑电图显示痫样放电时有时无,常规抗癫痫治疗效果不完全肯定。结论 PHM临床表现与肌阵挛癫痫相似,但电生理检查无特异性。丙戊酸、氯硝西泮、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可试用于临床治疗,且主张早期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后肌阵挛 脑电图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下载PDF
13例脑囊虫病的诊治经验
6
作者 保明芳 朱榆红 +1 位作者 严勇 韩剑虹 《云南医药》 CAS 1997年第3期203-204,共2页
13例脑囊虫病的诊治经验保明芳*朱榆红*严勇*韩剑虹*脑囊虫病近来渐多见,我们对13例住院治疗的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部分病人有过确切的食生猪肉病史。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癫痫发作的发生率最高(61.54%)... 13例脑囊虫病的诊治经验保明芳*朱榆红*严勇*韩剑虹*脑囊虫病近来渐多见,我们对13例住院治疗的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部分病人有过确切的食生猪肉病史。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癫痫发作的发生率最高(61.54%)。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囊尾蚴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神经病学课堂教学经验总结
7
作者 保明芳 朱榆红 李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7期126-128,共3页
神经病学是医学生公认的比较难学的一门临床课程,其概念多、逻辑性强,给神经病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在长期的神经病学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神经病学:课堂教学:经验总结:逻辑性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躯体、心理变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谈跃 保明芳 +1 位作者 朱榆红 刘豫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13-115,共3页
采用Barthel指数对12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在发病后5~6周进行ADL评定。因脑卒中患者肢体的Brunnstrom功能分级与ADL积分高度相关,下肢相关性高于上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偏瘫)和心理(认知障碍... 采用Barthel指数对12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在发病后5~6周进行ADL评定。因脑卒中患者肢体的Brunnstrom功能分级与ADL积分高度相关,下肢相关性高于上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偏瘫)和心理(认知障碍和抑郁)因素对ADL均有影响。提示ADL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情感状况对于脑卒中患者获得全面康复、回归社会同样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BARTHEL指数 中风 心理卫生 康复
下载PDF
选择性脑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脑梗死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榆红 闫东 +5 位作者 谈跃 袁曙光 李燕 殷梅 保明芳 刘豫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前后不同类型动脉闭塞的影像学变化及与头颅CT扫描结果的比较。方法 2 0例经临床及头颅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2 0分钟和 72小时各作 1次...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前后不同类型动脉闭塞的影像学变化及与头颅CT扫描结果的比较。方法 2 0例经临床及头颅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2 0分钟和 72小时各作 1次脑血管造影 ,并于治疗后 1天、1周及 1月再作CT复查。按Theron的闭塞性血管分型观察血管的再通情况 ,并比较不同血管闭塞类型治疗前后头颅CT影像的改变。结果 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与血管闭塞的类型有关 :Ⅰ、Ⅱb、Ⅲa型闭塞的血管再通率高 ,疗效好。CT见治疗后部分病人梗死灶缩小 ;Ⅲb、Ⅲc型再通率低 ,部分病人梗死灶扩大 ,易合并出血 ,疗效差。结论 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对Ⅰ、Ⅱb、Ⅲa型血管闭塞效果好 ,Ⅲb、Ⅲc型效果差且易合并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溶栓 脑梗死 影像学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严勇 李燕 +1 位作者 保明芳 李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6~2008年门诊、住院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6~2008年门诊、住院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48.27%,治疗组有效率为75.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卡马西平 三叉神经痛 治疗
下载PDF
失语症患者近期自然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豫霞 朱榆红 +3 位作者 韩剑虹 殷梅 严勇 保明芳 《中国康复》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对23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失语患者进行连续8周的失语检查。结果:自然恢复是在中风后2周最快,6周后逐渐减慢。说和听较读和写恢复好。各类失语中皮质下失语、传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经皮质性失语及Broca失语恢复较好;而Wernicke失... 对23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失语患者进行连续8周的失语检查。结果:自然恢复是在中风后2周最快,6周后逐渐减慢。说和听较读和写恢复好。各类失语中皮质下失语、传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经皮质性失语及Broca失语恢复较好;而Wernicke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及完全性失语恢复较差;脑出血较脑梗塞恢复要好;皮质下病变较皮质性病变恢复要好。提示:失语症是一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自然恢复 康复
下载PDF
偏头痛神经心理和神经电生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榆红 殷梅 +7 位作者 李燕 张丽华 保明芳 严勇 刘豫霞 韩剑虹 高平 张德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 偏头痛 神经心理 高级神经功能障碍 胃肠道功能紊乱 神经系统症状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EEG,BEAM,CT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榆红 陈纯 +2 位作者 高平 保明芳 李燕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0-24,27,共6页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动态观察 ,并与EEG ,BEAM ,CT等进行对比研究 ,以探讨TCD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病情判断、治疗指导的价值 .方法 :发病 2 4h内首次发病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2 3例 ,于入院即刻进行神经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动态观察 ,并与EEG ,BEAM ,CT等进行对比研究 ,以探讨TCD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病情判断、治疗指导的价值 .方法 :发病 2 4h内首次发病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2 3例 ,于入院即刻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床旁TCD检查 ,在第 2 ,4 ,7d进行复查 ,入院当天进行EEG ,BEAM及CT检查 .门诊健康体检者 30人为对照组 .结果 :入院当天TCD异常率高于EEG ,BEAM及CT .入院当天病侧MCAVm降低 ,病侧ACAVm升高 ,分别与自身健侧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MCA流速不对称指数 (AI)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成正相关 (P <0 0 1) ,与BEAM慢波相对功率值成正相关 (P <0 0 5 ) ,与α波相对功率值成负相关 (P <0 0 1) .动态观察病侧MCAVm逐渐恢复并出现流速增高 ,而病侧ACAVm随之下降 .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异常率高于BEAM ,EEG及CT ,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动态观察可发现血管再通情况 ,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头颅CT
下载PDF
首例超选择颈内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脑梗塞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榆红 谈跃 +4 位作者 李燕 保明芳 阎东 李常茂 袁曙光 《云南医药》 CAS 1995年第1期24-25,共2页
首例超选择颈内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脑梗塞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朱榆红,谈跃,李燕,保明芳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阎东,李常茂,袁曙光临床资料付某,男,67岁,于1994年3月23日下午4点在行走中突然出现... 首例超选择颈内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脑梗塞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朱榆红,谈跃,李燕,保明芳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阎东,李常茂,袁曙光临床资料付某,男,67岁,于1994年3月23日下午4点在行走中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含混,次日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动脉插管 颈内动脉 溶栓疗法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及认知功能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谈跃 朱榆红 +1 位作者 保明芳 刘予霞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CES—D评定情感状况,对120例脑卒中住院治疗患者在发病后5~6周进行抑郁与认知功能的评定,以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卒中患者MMSE积分明显低于对照(P<0.002),CES... 采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CES—D评定情感状况,对120例脑卒中住院治疗患者在发病后5~6周进行抑郁与认知功能的评定,以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卒中患者MMSE积分明显低于对照(P<0.002),CES—D积分高于对照(P<0.001);抑郁和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多发性梗塞患者MMSE积分低于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患者(P<0,02,P<0.05),多发性梗塞和皮层病变容易发生抑郁;卒中的性质和部位与MMSE,CESD积分无关,MMSE,CES-D积分与偏瘫无关.作者认为卒中后抑郁和认知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生物因素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抑郁 认知障碍 心理评定
下载PDF
脑卒中一年后抑郁及认知功能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谈跃 朱榆红 +1 位作者 刘予霞 保明芳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0-44,共5页
采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CES一D评定情感状况,对120例脑卒中后一年的患者进行随访评定.随访66例,有41例(62.1%)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38例(57.5%)有抑郁症状;随访的脑梗塞病人的MMSE积分减少... 采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CES一D评定情感状况,对120例脑卒中后一年的患者进行随访评定.随访66例,有41例(62.1%)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38例(57.5%)有抑郁症状;随访的脑梗塞病人的MMSE积分减少,CES一D积分增加,多发梗塞的病人易发生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MMSE积分和CES一D积分有高度的相关性。作者指出,一个完整的康复方案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抑郁 认知障碍 心理评定
下载PDF
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患儿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凤琼 唐一平 +2 位作者 保明芳 熊静 刘豫霞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24-125,共2页
臀部注射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肌肉注射方法,但由于注射点不准确有可能损伤坐骨神经(尤其是幼儿),从而出现注射侧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神经肌电图(EMG)检测可以明确诊断和判断有无损伤及其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坐骨神经 注射 损伤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
下载PDF
高血压与情感障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谈跃 朱榆红 +1 位作者 刘予霞 保明芳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50-52,共3页
采用美国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CES-D)对60例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P<0.01,p<0.001);多元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 采用美国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CES-D)对60例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P<0.01,p<0.001);多元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出收缩压、躯体疾病、心理社会变量与抑郁症状的产生有关。本资料为高血压病的诊断、疗效判别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社会心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抑郁 心理学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经颅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动态改变及其评估价值(英文)
19
作者 朱榆红 陈纯 +2 位作者 高平 保明芳 李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1期122-125,共4页
背景:经颅多普勒超声能无创性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信号,较为客观的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了解血管闭塞及狭窄的程度、部位、范围、侧支循环以及闭塞后再通的情况,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背景:经颅多普勒超声能无创性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信号,较为客观的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了解血管闭塞及狭窄的程度、部位、范围、侧支循环以及闭塞后再通的情况,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经颅超声多普勒动态观察,与脑电图、脑电图地形图、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缺觑性脑卒中早期评估的价值,观察经颅超声多普勒与脑电图、脑电图地形图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判断病情指导治疗。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10/2002-03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23例患者及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30人为对照组。方法:①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即刻行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于入院后第2,4,7天复查,所有正常对照者均于体检当天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当天行床旁脑电图及脑电图地形图检查。③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即刻,入院后第3,4,7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得分45分,最低得分0分,0-1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主要观察指标:①全部被试对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电图描记、脑电图地形图描记、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例和30名健康体检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入院当天经颅多普勒超声异常率91.3%,高于脑电图(65.2%)、脑电图地形图(78.3%)及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17.4%)。入院当天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病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34.92±13.25)cm/s (P<0.01)。病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升高(65.47±16.69)cm/s (P<0.01)。②大脑中动脉流速不对称指数(不对称指数)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成正相关(P<0.01).与脑电图地形图慢波相对功率值成正相关(P<0.01-0.05),与α波相对功率值成负相关(P<0.01)。动态观察发现经治疗病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逐渐恢复并出现流速增高, 而病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随之下降,提示血管再通.但各自再通时间不同。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经颅多普勒超声可发现与闭塞血管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异常率高于脑电图地形图、脑电图及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其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动态观察有助于发现血管再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电描记术 脑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高压氧、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20
作者 谈跃 郭昆华 +2 位作者 朱榆红 保明芳 韩剑红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4-18,共5页
 145 例一侧颈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50 例 ( 对照组、 C 组) , H B O 治疗组39 例, 因3 例在 H B O 治疗中发生毒副作用而中止治疗( H 组) , U B I O 治疗组56 例 ( U...  145 例一侧颈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50 例 ( 对照组、 C 组) , H B O 治疗组39 例, 因3 例在 H B O 治疗中发生毒副作用而中止治疗( H 组) , U B I O 治疗组56 例 ( U 组) . 除 H B O 治疗和 U B I O 治疗外, 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Barthel 指数, M M S E, C E S- D 等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 结果表明: C 组、 H 组、 U 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 % , 75 % ,946 % ; 显效率分别为30 % , 306 % , 804 % ; U 组明显优于 C 组和 H 组 ( P< 0001) , 认知功能的改善( M M S E 评分) C 组不明显, U 组较治疗前改善 ( P< 005) , H 组最为明显, 优于 C 组( P< 005) , 情感障碍改善情况( C E S- D 评分) 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相一致. A D L 能力的恢复以 U B I O 治疗组最好. 并探讨了两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关系, 治疗作用和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高压氧疗法 光量子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