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发展
1
作者 保继刚 翁时秀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社会影响力并未随之高涨。相反,在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地理学家的声音日趋微弱。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论文和纵向研究项目数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 21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社会影响力并未随之高涨。相反,在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地理学家的声音日趋微弱。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论文和纵向研究项目数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国地理学的融合发展,使得地理学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学者——在远离地理学主干的细枝末节上越走越远,逐渐淡忘了地理学解决重要问题时所倚赖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加强地理学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学科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地理学应走融合发展道路。应加强地理学综合教育,尽快建立中国地理学的引领性问题体系,围绕问题体系,指明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走向融合的具体路径,并发挥“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等评选活动的引导作用,借此传播地理学融合发展的方式、机制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统计
2
作者 保继刚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共1页
中国的旅游统计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具体问题我已在《将尺度观引入旅游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旅游导刊》2019年第3期)和《大数据视角下的游客人数统计问题研究》(《旅游论坛》2020年第1期)相关文章中阐述。本期笔谈宗旨是弄清目... 中国的旅游统计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具体问题我已在《将尺度观引入旅游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旅游导刊》2019年第3期)和《大数据视角下的游客人数统计问题研究》(《旅游论坛》2020年第1期)相关文章中阐述。本期笔谈宗旨是弄清目前国际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人数 大数据视角 旅游 笔谈 统计
下载PDF
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判
3
作者 保继刚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共2页
2023年是疫情之后旅游业全面恢复的一年,最近已有很多回顾评述文章。2024年,中国旅游业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此仅作以下几点预判。一、入境旅游--重回巅峰不容易,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入境旅游,不仅在经济层面,而且在社会文化意义方面... 2023年是疫情之后旅游业全面恢复的一年,最近已有很多回顾评述文章。2024年,中国旅游业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此仅作以下几点预判。一、入境旅游--重回巅峰不容易,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入境旅游,不仅在经济层面,而且在社会文化意义方面以及在我们与西方民间外交的重要性方面都得到政府、业界、学界高度一致的认同,国家在签证、支付方式、增加航班等方面都做了尽可能的改革和便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社会文化意义 民间外交 旅游业 评述文章 经济层面 趋势预判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社会媒介化视角下旅游目的地的地方建构
4
作者 黄琢玮 保继刚 周彤昕 《旅游论坛》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社交媒介不断发展,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变迁,成为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重要力量,形成了“社交媒介—人—地方”的新型人地关系,然而现有的地方建构研究较少关注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的角色和效应。文章对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 社交媒介不断发展,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变迁,成为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重要力量,形成了“社交媒介—人—地方”的新型人地关系,然而现有的地方建构研究较少关注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的角色和效应。文章对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概念性的探索,依托社会媒介化理论与地方建构理论,从媒介化的视角提出地方建构的概念框架。根据该框架,目的地的地方建构涉及虚拟空间、现实空间、虚实交叠空间等3个层面。在目的地地方建构的过程中,社交媒介不仅作为变量对地方建构产生影响,而且还作为社会语境融入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动态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媒介化 地方建构 社交媒介 虚拟空间 虚实交叠空间
下载PDF
旅游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保继刚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6,共3页
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旅游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它还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有一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比如高中基础教育如何成功转变为大学高等教育而不仅是高中教育的延续?重点可能在于... 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旅游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它还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有一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比如高中基础教育如何成功转变为大学高等教育而不仅是高中教育的延续?重点可能在于转变中小学12年应试教育训练之后,不善于自主学习的被动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问题和困难 被动学习 自主学习 中小学 应试教育 共性问题
下载PDF
地域文化对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例
6
作者 保继刚 张若曦 梁增贤 《中国名城》 2023年第8期37-42,共6页
已有研究与国内主题公园多年的建设经验已经证实,市场、交通与区域消费水平等层面的门槛条件对主题公园选址与可持续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地域文化的因素未得到重视。清明上河园案例,揭示其在不具备主题公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诸多... 已有研究与国内主题公园多年的建设经验已经证实,市场、交通与区域消费水平等层面的门槛条件对主题公园选址与可持续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地域文化的因素未得到重视。清明上河园案例,揭示其在不具备主题公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必要条件下,以地域文化为导向,通过主题选择、空间选址和产品更新,实现良好经营并成为地方旅游龙头企业的过程和机制,希望为同类型主题公园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公园 地域文化 清明上河园 开封
下载PDF
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中国的实践经验
7
作者 徐红罡 王珂 保继刚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共3页
一、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2015—2030年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以综合的方式实现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1)。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各个方面涵盖了人类和地球目前面临的困境,明... 一、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2015—2030年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以综合的方式实现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1)。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各个方面涵盖了人类和地球目前面临的困境,明确了如何走向繁荣未来的路径,这是所有国家在全球伙伴关系中采取行动的紧急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伙伴关系 经济和环境 联合国 面临的困境
下载PDF
旅游增长的极限与研究态度
8
作者 保继刚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共2页
《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副标题为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一书是美国学者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H. Meadows)、乔根·兰德斯(Jorgen Randers)、丹尼斯·... 《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副标题为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一书是美国学者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H. Meadows)、乔根·兰德斯(Jorgen Randers)、丹尼斯·梅多斯(Dennis L. Meadows)和威廉·贝伦斯(William W. Behrens III)合著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2年。最早的中文版书名叫《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由李宝恒翻译、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收入《走向未来》丛书中。另一中文版本由于树生根据1975年的第二版译出(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还有一个李涛等根据2004年版本(Limits to Growth:The30-Year Update)翻译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我们这代人更多是从《走向未来》丛书读到的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的极限》 四川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著作 中文版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丹尼斯
下载PDF
面向非垄断性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地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演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婷婷 保继刚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7,共13页
乡村旅游资源的非垄断性常使旅游地面临吸引力难以持续、生命周期较短的难题,如何针对非垄断性旅游资源情境,构建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实现乡村旅游地的良性治理,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陕西省袁家村为案例... 乡村旅游资源的非垄断性常使旅游地面临吸引力难以持续、生命周期较短的难题,如何针对非垄断性旅游资源情境,构建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实现乡村旅游地的良性治理,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陕西省袁家村为案例地,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探讨非垄断性旅游资源情境下,乡村旅游治理相关制度的生成及其演化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治理相关的制度供给经历了由非正式制度为主向正式制度为主的制度演化过程,其中,非垄断性乡村旅游资源构成制度演化的主导性情境条件,并在各阶段引发不同利益主体产生差异化的制度需求。面对多元利益主体的制度需求,乡村旅游地依赖不同类型权威对其进行整合,最终完成乡村旅游地的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目的地治理 旅游资源属性 非垄断性 制度演化
下载PDF
旅游政治生态学与本土研究议题
10
作者 张海洲 翁时秀 +1 位作者 保继刚 Jarkko Saarinen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1,共1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我国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生态与旅游的现实矛盾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但基于社会与政治发展层面深度有效的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我国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生态与旅游的现实矛盾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但基于社会与政治发展层面深度有效的学术解释缺乏。缘起于结构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将社会-生态过程与政治的尺度交互作为分析对象,为生态问题提供了更加平衡与综合的理论研究进路。文章利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深度考察了政治生态学以及相关的旅游文献,从当代现实、理论缘起、理论发展、旅游参与以及本土议题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国际旅游政治生态学研究思想的3个重要进展趋势:保护地旅游与资源管理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态旅游话语意识的后结构主义批判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正义的实践行动研究。进一步,文章借助政治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反思了我国生态与旅游发展的历史成就与现实问题,并结合二十大报告的政策理路探讨了本土旅游政治生态学研究的相关议题:关注保护地旅游历史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关注保护地社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生计的微观政治过程以及关注“两山论”的辩证性与生态发展的现实差距等。文章希冀通过政治生态学的引入,引导中国旅游研究转向生态-旅游人地关系的深入反思,在尊重现实与贴近实践的前提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成就向国际传播的高质量旅游学术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论” 生态旅游 政治生态学 生态文明 批判
下载PDF
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283
11
作者 保继刚 郑海燕 戴光全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6,共11页
用1999年和1987年的第一手抽样调查资料,对桂林国内旅游客源市场12年间的空间演变进行研究,得出了其国内客源市场在空间上逐步分散、吸引半径得以加大、波浪式推进和跳跃性增长的演变结论。还探讨了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空间演... 用1999年和1987年的第一手抽样调查资料,对桂林国内旅游客源市场12年间的空间演变进行研究,得出了其国内客源市场在空间上逐步分散、吸引半径得以加大、波浪式推进和跳跃性增长的演变结论。还探讨了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空间演变的宏观原因,并分析了国内客源市场空间演变对其旅游市场促销的意义和原则。此外,还对桂林和黄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的不同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客源市场 空间结构演变 桂林市 客源地 旅游市场
下载PDF
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 被引量:235
12
作者 保继刚 苏晓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7-436,共10页
在实地调查苏州周庄古镇和云南丽江古城主要街道沿街铺面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丽江古城的商业状况,以及丽江古城与周庄的商业状况,运用城市地租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对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进行动态的分析,结论是在缺乏外来预见... 在实地调查苏州周庄古镇和云南丽江古城主要街道沿街铺面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丽江古城的商业状况,以及丽江古城与周庄的商业状况,运用城市地租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对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进行动态的分析,结论是在缺乏外来预见性的干预下,旅游商业化出现在历史城镇中不可避免。通过同里的案例,表明在历史城镇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的干预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政府的前瞻性措施能够控制旅游商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旅游商业化 旅游发展 丽江古城 周庄古镇 苏州
下载PDF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 被引量:268
13
作者 保继刚 孙九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1-413,共13页
在中国不同地区案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学者的案例材料,探究中国和西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发掘两者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基本结论为中西方社区参与的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参与的社会意义不同,旅游是西方社会当地社... 在中国不同地区案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学者的案例材料,探究中国和西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发掘两者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基本结论为中西方社区参与的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参与的社会意义不同,旅游是西方社会当地社区发展的力量之一,但却是中国当地社区发展的主导力量;所追求的利益点不同,西方在追求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看到了旅游所带来的或潜在的负面影响,中国的社区参与注重单纯的经济利益诉求;参与各方的主动性不同,西方的社区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参与到旅游发展过程中,而中国社区几乎都是被动参与旅游;参与方力量对比不同,西方社区、企业、政府等各参与方之间力量对比相对均衡,而中国各社区参与方的力量对比相对悬殊;参与的发展阶段不同,西方走得比中国更远。中西社区参与旅游差异出现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为民主化进程不同、NGO和NPO等民间组织的发育程度不同、旅游发展阶段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旅游发展 中国 西方 差异
下载PDF
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 被引量:99
14
作者 保继刚 刘雪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8,共5页
作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 ,城市旅游引起了多方的注意。然而国内外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有关动力系统问题的专题讨论更少之又少 ,并且已有的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问题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一种经验性的定性分析或个案研究 ,尚... 作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 ,城市旅游引起了多方的注意。然而国内外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有关动力系统问题的专题讨论更少之又少 ,并且已有的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问题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一种经验性的定性分析或个案研究 ,尚无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本文在给出城市旅游发展 8大动力因子的基础上 ,以广东省 14个地级市为例 ,试图通过量化的途径对城市海外旅游发展的各动力因子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动力因子 量化分析 城市发展 城市文化 环境质量 秩相关 海外旅游
下载PDF
“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 被引量:30
15
作者 保继刚 徐红罡 戴光全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8-616,共9页
本文在对“告别三峡游”的发展和问题进行介绍、描述和预测的基础上 ,从三峡游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应用事件旅游、系统动力学、旅游营销学的理论 ,对“告别三峡游”进行系统和动态的分析 ,试图从理论上论证三峡游下一阶段发展应当注意的... 本文在对“告别三峡游”的发展和问题进行介绍、描述和预测的基础上 ,从三峡游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应用事件旅游、系统动力学、旅游营销学的理论 ,对“告别三峡游”进行系统和动态的分析 ,试图从理论上论证三峡游下一阶段发展应当注意的问题 ,为类似的旅游运作提供借鉴。结论是“告别三峡游”作为一种特殊的促销手段 ,可以短时促进旅游的发展 ,但是也具有极高的风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旅游 系统动力学 旅游营销学 长江三峡旅游 游客市场
下载PDF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85
16
作者 保继刚 龙江智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4-282,共9页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第二,城市旅游的主导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不同;第三,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转变自己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驱动力 驱动机制 需求结构 旅游目的地 可持续发展 外部环境 主导 转化问题 结论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地位变化及因素分析 被引量:115
17
作者 保继刚 甘萌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5-370,共6页
采用1982~2001年间中国28座重点旅游城市统计资料,并参照1989~2001年中国旅游统计资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从总量、个案、时空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变化规律,得出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 采用1982~2001年间中国28座重点旅游城市统计资料,并参照1989~2001年中国旅游统计资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从总量、个案、时空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变化规律,得出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地理集中指数变化趋缓的结论,并从城市旅游驱动力变化、城市功能和地位变化、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等方面进行地位变化的因素分析。最后,还讨论了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目的地 地位变化 因素分析 重点旅游城市
下载PDF
城市RBD初步研究 被引量:131
18
作者 保继刚 古诗韵 《规划师》 1998年第4期59-64,共6页
关键词 旅游设施 部门 开发建设 RBD 城市 政府 规划建设 规划师 规划设计 理论与方法
下载PDF
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 被引量:75
19
作者 保继刚 左冰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7期11-18,共8页
文章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跟踪调查和法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权存在的事实和现实基础,提出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对旅游吸引物权的具体立法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以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旅游发... 文章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跟踪调查和法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旅游吸引物权存在的事实和现实基础,提出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并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对旅游吸引物权的具体立法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以助于系统性地解决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和旅游增值收益的分配问题,从根本上保障社区参与的主体性以及农民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吸引物权 龙胜景区 傣族园景区
下载PDF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205
20
作者 保继刚 朱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7,共5页
对中国高等教育30年来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不管是排名前10位的著名大学,还是最先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8所高等院校,以及后来开设旅游专业的众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行业对人... 对中国高等教育30年来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不管是排名前10位的著名大学,还是最先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8所高等院校,以及后来开设旅游专业的众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者间存在矛盾,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从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入手,保证旅游的生源不萎缩和行业就业率提高,使旅游本科教育能够增强利用优势教育资源的实力,由萎缩转向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教育 本科 萎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