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腹水管理新策略——长期白蛋白治疗
1
作者 文蕾 俞慧宏 凌贤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1-595,共5页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缺少有效的管理策略,导致腹水反复发生,甚至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衰竭,增加病死率。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由来已久,但通常局限于间断、短期治疗,相对而言,长期白蛋白治疗是一...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缺少有效的管理策略,导致腹水反复发生,甚至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衰竭,增加病死率。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由来已久,但通常局限于间断、短期治疗,相对而言,长期白蛋白治疗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治疗观点,近期多项临床实验提示,对于部分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足够剂量、足够时间的白蛋白治疗可能改善疾病病程。本文通过分析近期发表的长期白蛋白治疗的试验数据,探讨可能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最大获益人群、白蛋白剂量、时间、停药标准等,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白蛋白 有效白蛋白 腹水 肝硬化失代偿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治进展
2
作者 甘霞宇 俞慧宏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797-805,共9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肝病,可发生在所有种族、性别和年龄,约30%左右诊断时已发生肝硬化,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肝硬化失代偿表现才被考虑诊断,但患者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标准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加或不加硫...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肝病,可发生在所有种族、性别和年龄,约30%左右诊断时已发生肝硬化,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肝硬化失代偿表现才被考虑诊断,但患者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标准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加或不加硫唑嘌呤)对AIH肝硬化患者而言,尤其是失代偿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患者,且应答率也低于非肝硬化患者。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是改善AIH肝硬化患者转归和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措施。对于已进入肝硬化甚至失代偿阶段,如何选择有效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也是减少肝脏不良事件,改善生存的有效手段。本文将从AIH肝硬化患者的诊治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AIH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更优化的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测定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中前列腺素E_2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俞慧宏 吴小翎 +1 位作者 张苜 宁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方法用PGE2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测定4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切缘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PGE2含量。结果胃癌组织的PGE2含量明显高于癌旁切缘组织,分别为(8.22...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方法用PGE2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测定4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切缘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PGE2含量。结果胃癌组织的PGE2含量明显高于癌旁切缘组织,分别为(8.225±2.425)、(1.669±0.287)ng/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和高中分化胃癌组织PGE2含量分别为(9.02±2.28)、(5.38±0.35)ng/g,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周血中PGE2含量与胃癌组织PGE2含量呈正相关(r=0.889,P<0.01)。肿瘤直径≥5cm和<5cm的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和高中分化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含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PGE2含量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也无关。结论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GE2含量增高,其外周血PGE2含量也随之增高,表明外周血PGE2水平与胃癌组织释放的PGE2含量成正比。测定外周血中PGE2可以间接评估胃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与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前列腺素E2 肿瘤组织 外周血
下载PDF
转氨酶明显升高的病因及诊治
4
作者 谢晓月 俞慧宏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6797-16806,共10页
肝功能检查已经是各个医院常规的血液生化检查,其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异常通常提示有肝细胞的损伤,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其病因对死亡率有显著影响,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升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肝功能检查已经是各个医院常规的血液生化检查,其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异常通常提示有肝细胞的损伤,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其病因对死亡率有显著影响,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升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明确氨基转移酶重度升高的病因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我们主要概述了可能导致氨基转移酶重度升高的各种病因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转移酶 急性肝损伤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的诊疗
5
作者 朱玉兰 俞慧宏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4678-4685,共8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s)是一组威胁生命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AIH-PBC重叠综合征(AIH-PBC OS)。对比单纯AIH或PBC患者,AIH-PBC OS患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s)是一组威胁生命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AIH-PBC重叠综合征(AIH-PBC OS)。对比单纯AIH或PBC患者,AIH-PBC OS患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移植及死亡等肝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治疗应答差,病情进展更快,故其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十分重要。迄今全世界仍缺乏诊治AIH-PBC OS的统一标准。现在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巴黎标准。AIH-PBC OS的治疗首选熊去氧胆酸联合免疫抑制剂,也有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s)患者的新药和有前景的疗法也会不断被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皮钙粘蛋白与胃癌 被引量:1
6
作者 俞慧宏 吴小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32-234,共3页
上皮钙粘蛋白是介导同型细胞间粘附的重要分子,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该文就上皮钙粘蛋白与胃癌的早期改变、分型分化及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胃癌中的治疗价值作一综述。
关键词 钙粘着糖蛋白类 胃肿瘤 上皮钙粘蛋白 胃癌
下载PDF
Garcinol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内脂质合成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俞慧宏 沈薇 于圣杰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日益增高,但治疗手段有限,本研究拟探讨从植物中提取的garcinol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内脂质合成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检测油酸钠HepG2细胞内脂质沉积及甘油三酯含量;实时定量...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日益增高,但治疗手段有限,本研究拟探讨从植物中提取的garcinol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内脂质合成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检测油酸钠HepG2细胞内脂质沉积及甘油三酯含量;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脂肪酸合酶的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及实时定量PCR测定脂肪酸合酶转录起始点组蛋白乙酰化程度。结果 Garcinol不仅能显著抑制油酸钠诱导的肝细胞内脂质沉积及甘油三脂合成(P<O.05),亦能下调脂肪酸合酶的表达(P<0.05),同时亦能阻断脂肪酸合酶转录起始点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P<0.05)。结论Garcinol通过阻断脂肪酸合酶基因转录起始点组蛋白乙酰化,下调该基因表达,从而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内脂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CINOL 脂肪酸合酶 组蛋白乙酰化 脂质合成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俞慧宏 何松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1573-1575,共3页
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医学生是现今医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医学专业英语在医学教育中占有必不可少的地位。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个体化和自主性,注重应用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 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医学生是现今医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医学专业英语在医学教育中占有必不可少的地位。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个体化和自主性,注重应用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所以,PBL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PBL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实施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3大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等各种方式解决问题。尽管PBL有传统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机选择PBL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 教学方法 学生 医科
下载PDF
与肝X受体相关的脂肪酸合酶转录调控区乙酰化组蛋白动态表达
9
作者 俞慧宏 沈薇 郭进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利用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激动剂T0901317,对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基因转录调控区的组蛋白乙酰化状态进行研究,探讨FAS基因转录表达中是否存在组蛋白乙酰化引起的染色质重塑事件。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利用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激动剂T0901317,对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基因转录调控区的组蛋白乙酰化状态进行研究,探讨FAS基因转录表达中是否存在组蛋白乙酰化引起的染色质重塑事件。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FAS mRNA的转录表达时间谱。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脂肪酸合酶基因转录调控区4个位点上乙酰化组蛋白H3和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情况。结果①T0901317作用2 h开始FAS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1.09倍,P>0.05),16 h达到峰值(4.25倍,P<0.01),48 h时仍明显高于0 h的表达(2.59倍,P<0.01)。②T0901317作用30 min,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显著高于0 h水平(P<0.05),1 h降至0 h水平以下(仅上游2 000 bp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又接近或高于0 h水平(仅LXRE位点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0901317作用30 min,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均较0 h增高(P<0.05),而1 h和2 h,其水平均低于0 h(P<0.05)。结论在LXRs激动剂T0901317的作用下,FAS基因mRNA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高;而在FAS基因转录早期,FAS基因转录起始点上下游约2 500 bp位置范围均有组蛋白乙酰化引起的染色质重塑改变,但这种改变是随位置、时间和组蛋白的不同,呈动态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 乙酰化组蛋白 染色质重塑 脂肪酸合酶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中NRP1和NRP2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娜 吴小翎 +2 位作者 俞慧宏 宁波 刘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neuropilin,NRP)1和NRP2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中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neuropilin,NRP)1和NRP2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中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NRP1、NRP2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NRP1、NRP2表达情况与MVD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NRP1和NRP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 0.001)。NRP1和NRP2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均显著大于NRP1和NRP2阴性表达患者(P均< 0.001),NRP1和NRP2阳性表达患者TNM Ⅲ期占比均显著高于NRP1和NRP2阴性表达患者(P均< 0.05)。结论 NRP1和NRP2可能参与了胃癌组织血管生成和胃癌细胞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蛋白 胃癌 转移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神经纤毛蛋白1及神经纤毛蛋白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娜 吴小翎 +2 位作者 俞慧宏 宁波 刘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RP1)及神经纤毛蛋白2(NR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及胃肠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集83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每例标本均包括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距肿...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RP1)及神经纤毛蛋白2(NR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及胃肠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集83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每例标本均包括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1.5 cm)和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织NRP1和NRP2表达,CD105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胃癌组织NRP1和NRP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2.29%vs 18.07%,χ2=49.25,P<0.0001;69.88%vs 20.48%,χ2=40.89,P<0.0001)。胃癌组织MVD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6.95±5.74 vs 28.78±4.62)和正常组织(36.95±5.74 vs 17.94±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P<0.01;t=6.36,P<0.01),NRP1阳性表达胃癌组织MVP值显著高于NRP1阴性表达胃癌组织(38.47±5.82 vs 30.76±5.32,t=5.47,P<0.01),NRP2阳性表达胃癌组织MVD值显著高于NRP2阴性表达胃癌组织(38.22±5.71 vs 29.84±5.17,t=5.24,P<0.01),NRP2阳性表达和NRP1阳性表达胃癌组织MV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05),高龄、肿瘤直径>5 cm、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血管受侵和高TNM分期均增加胃癌组织NRP1及NRP2阳性表达率和MVD值(P<0.05)。胃癌组织NRP1评分与NRP2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胃癌组织NRP1评分及NRP2评分均与MVD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过表达NRP1和NRP2可能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毛蛋白1 神经纤毛蛋白2 胃癌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互影响及可能机制
12
作者 陈博诗 俞慧宏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1期10453-10458,共6页
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及方式转变,全球非酒精脂肪性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未来可能成为肝移植首要原因;同时我国罹患慢性乙型肝炎人口多,其中共病患者数量不容忽视。本文就二者相互影响及可能机制作一概述。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慢性乙型肝炎 脂质代谢
下载PDF
饮酒与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俞慧宏 沈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1-673,共3页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超重或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也是多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表现。过去20年来的研究发现饮酒对体内多元代谢有着复杂影响,对代谢综合征具有保护和促...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超重或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也是多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表现。过去20年来的研究发现饮酒对体内多元代谢有着复杂影响,对代谢综合征具有保护和促进的双重矛盾效应。本文从饮酒与代谢综合征中各种组分的关系出发,分析饮酒对代谢综合征的利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饮酒 肥胖 糖代谢 血压 脂代谢
原文传递
油酸、软脂酸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及mTOR/S6K1/SREBP-1c通路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优萍 吴蓉 +2 位作者 沈薇 俞慧宏 于圣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1-456,共6页
目的探讨油酸及软脂酸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油酸和软脂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并利用雷帕霉素干预处理。油... 目的探讨油酸及软脂酸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油酸和软脂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并利用雷帕霉素干预处理。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甘油三酯(TG)试剂盒检测细胞内T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TOR、S6K1、SREBP—1c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TOR、p-s6(Thr389)、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油酸及软脂酸均可导致HepG2细胞内脂滴增多,发生TG升高的脂肪变性,以油酸组脂变更明显,雷帕霉素均可减轻因油酸及软脂酸导致的脂质沉积及抑制它们诱导的mTOR、S6K1和SREBP-1c表达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油酸及软脂酸组mTOR、S6K1、SREBP—1c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泸〈0.05),软脂酸组升高更明显(P〈0.05);雷帕霉素干预后,三组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降低(P〈0.05),软脂酸组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油酸和软脂酸均可引起HepG2细胞脂质沉积及mTOR/S6K1/SREBP-1c通路中各成分表达增加;但油酸诱发的脂质沉积更明显,而软脂酸引起mTOR/s6K1/sREBP-1c通路变化更明显,且雷帕霉素对软脂酸引起的脂质沉积更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在HepG2细胞中,mTOR/s6K1/sREBP-1c通路参与的脂质合成主要与软脂酸相关,而油酸诱导的脂质合成可能主要由其他信号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软脂酸 雷帕霉素 脂肪变性
原文传递
熊去氧胆酸联合苯扎贝特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奉白蕾 俞慧宏 沈薇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4-311,共8页
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联合苯扎贝特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瘙痒缓解程度。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Webof Science、CBM,万方,CNKI,VIP数据库,搜集熊去氧胆酸联合苯扎贝... 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联合苯扎贝特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瘙痒缓解程度。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Webof Science、CBM,万方,CNKI,VIP数据库,搜集熊去氧胆酸联合苯扎贝特及熊去氧胆酸单一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随机试验、交叉试验及自身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6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465例患者。熊去氧胆酸联合苯扎贝特能极大地改善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肝脏生物化学指标(P<0.01)和瘙痒评分(MD=-2.97,95%CI:-4.34^-1.60,P<0.01);但两组在不良事件(RR=1.28,95%CI:0.96~1.70,P=0.09)、病死率(RR=2.58,95%CI:0.57~11.73,P=0.22)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苯扎贝特治疗可以提高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生物化学应答,改善瘙痒评分;联合治疗对不良事件及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肝硬化 胆汁性 脱氧胆酸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