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残秆及残膜回收一体机应用与推广措施
1
作者 蔡俊玲 曹肆林 +4 位作者 杨京京 陈慧 李生太 张爱华 俞浩楠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残秆处理与残膜回收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影响到农田的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下茬作物的顺利种植。玉米残秆残膜回收一体机作为一种新型农机装备,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玉米残秆残膜回收一体机的技术... 随着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残秆处理与残膜回收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影响到农田的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下茬作物的顺利种植。玉米残秆残膜回收一体机作为一种新型农机装备,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玉米残秆残膜回收一体机的技术原理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一体机的作业性能及特点,提出该技术实际应用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产 残秆残膜回收一体机 结构特点 推广措施
下载PDF
不同施磷处理对新疆羊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俞浩楠 胡雨彤 +2 位作者 杨川 仇春辰 张少民 《南方农业》 2023年第8期251-257,共7页
为探究磷肥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羊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以羊草为试验材料,设置0 kg·hm^(-2)(CK)、70 kg·hm^(-2)(P1)、140 kg·hm^(-2)(P2)和210 kg·hm^(-2)(P3)4个处理,研究在羊草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施磷... 为探究磷肥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羊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以羊草为试验材料,设置0 kg·hm^(-2)(CK)、70 kg·hm^(-2)(P1)、140 kg·hm^(-2)(P2)和210 kg·hm^(-2)(P3)4个处理,研究在羊草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施磷处理对羊草地土壤pH值、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受到施磷水平的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且生育期和施磷量互作效应显著。综合比较下,适宜的施磷量(140 kg·hm^(-2))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改善羊草地土壤环境,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减少环境的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施磷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伴TSH瘤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1例
3
作者 毕新宇 郭伟红 +3 位作者 肖金凤 张雪兰 俞浩楠 何庆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影响多个内分泌器官。受影响的器官包括垂体、甲状旁腺和胰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占垂体腺瘤的0.5%~3%[1],是导致...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影响多个内分泌器官。受影响的器官包括垂体、甲状旁腺和胰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占垂体腺瘤的0.5%~3%[1],是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而延误诊治。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及超敏TSH测定方法的广泛应用,TSH腺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MEN-1在垂体瘤患者中比例不足3%,其中大多是催乳素瘤,伴TSH瘤的MEN-1报道极少[2]。本文报道1例伴TSH腺瘤的MEN-1,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 促甲状腺激素瘤 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奥曲肽抑制实验 68Ga-DOTA-TATE PET/CT MEN-1基因
下载PDF
颈长肌血管来源与分布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章书豪 陈衍 +5 位作者 厉浩斌 洪伟军 俞浩楠 张海琴 杨新东 王向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9-643,共5页
目的:分析颈长肌(longus colli,LCo)血管的来源及其在肌肉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成人防腐尸体标本12具(8男,4女),在标本上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乳胶灌注显影血管,记录LCo血管来源,各分支血管在LCo的入肌点、走行、终点。分别... 目的:分析颈长肌(longus colli,LCo)血管的来源及其在肌肉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成人防腐尸体标本12具(8男,4女),在标本上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乳胶灌注显影血管,记录LCo血管来源,各分支血管在LCo的入肌点、走行、终点。分别测量入肌点、终点距离同侧同水平LCo内侧缘的直线长度,并记录相对应的椎体或者椎间盘节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根据血管与LCo的解剖位置关系,分为:(1)LCo上表面血管(上、中、下支),主要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甲状颈干等血管。上支入肌点分布在C6~C7椎体距离LCo内侧缘16.80±9.87mm处,斜向内上方走行,止于C5~C6距离LCo内侧缘11.75±8.93mm处。中支入肌点分布在C6~T1距离LCo内侧缘16.62±5.96mm处,斜向内上方走行,偶有分叉,在C4~C7椎体,66.7%止于LCo内侧缘,33.3%止于距离LCo内侧缘7.87±4.27mm处。下支入肌点分布在C6~T2,距离LCo内侧缘15.65±4.47mm处。发出1~4个分支,成网状结构止于C6~T3的LCo内侧或向下进入心包外脂肪组织形成血管网;(2)LCo肌肉内走行血管,为上表面血管入肌后的延续,属肌肉营养血管,或向下穿行肌肉深部,进入椎体;(3)LCo下表面血管,分布于肌肉下表面与椎体之间。C5、C6的血管来源于椎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C7和T1来源于颈深动脉。血管扭曲走行,形成血管簇进入椎体,从C3~T1不同椎体平面到LCo内侧缘距离分别为:1.85~4.60mm、1.89~2.61mm、2.60~7.27mm、1.19~7.95mm、2.06~8.61mm及2.47~8.08mm。结论:LCo血管分布具有规律性,表面血管形成上、中、下三支,深部血管多止于椎体上1/3两侧滋养孔。颈椎前路手术中,避免剥离椎体上部或上终板下方的LCo,可减少出血和术后颈部血肿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长肌 颈椎前路手术 血管来源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诊断脊柱结核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俞浩楠 陈秋松 +4 位作者 邢喜玲 刘磊 李彦生 代学扬 张文延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1期263-263,280,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8岁,因两周前负重后持续腰痛就诊。患者无行走障碍,无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卧床休息后未见好转。患者间断发热,体温于37℃左右波动,无寒战、皮疹等。WBC 9.3×109,分类计数(-),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5...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8岁,因两周前负重后持续腰痛就诊。患者无行走障碍,无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卧床休息后未见好转。患者间断发热,体温于37℃左右波动,无寒战、皮疹等。WBC 9.3×109,分类计数(-),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53等均(-),血沉55 mm/1 h,PPD(-),结核抗体TB-Ab(.)。CT图像示第12胸椎及第1腰椎椎体骨质破坏,第1腰椎椎体楔形变,周围软组织肿胀,拟诊为转移瘤待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PET/CT FDG 病例报告
下载PDF
^(11)C左旋间羟基麻黄素制备方法的优化及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磊 李彦生 +1 位作者 俞浩楠 陈秋松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优化及改进交感神经受体显像剂11C标记左旋间羟基麻黄素((-)-[11C]HED)的放射化学合成反应条件和分离纯化方法。方法:利用14N(p,α)11C核反应生产[11C]-CO2,使用TRACERlab FXc碳多功能化学合成器在线制备甲基化试剂11C-三氟甲基磺... 目的:优化及改进交感神经受体显像剂11C标记左旋间羟基麻黄素((-)-[11C]HED)的放射化学合成反应条件和分离纯化方法。方法:利用14N(p,α)11C核反应生产[11C]-CO2,使用TRACERlab FXc碳多功能化学合成器在线制备甲基化试剂11C-三氟甲基磺酰基甲烷([11C]-CH3OTf)。将前体间羟胺的乙腈溶液降温至0℃捕获[11C]-CH3OTf后,加热进行甲基化反应。利用半制备C-18反相色谱柱,以生理盐水/乙醇95/5(v∶v)作为半制备色谱流动相分离纯化反应产物,切峰、除菌后得到(-)-[11C]HED注射液。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法,选择放化反应温度(A)、时间(B)、前体用量(C)为因素各取3水平,按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结果:放化反应温度为主要因素,前体用量及反应时间为次要因素。结合正交实验结果和纯化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A3B1C3,即反应温度70℃、前体用量0.2 mg、反应时间40 s。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自[11C]-CO2轰击结束计时,(-)-[11C]HED制备耗时约25 min。产物的校正产率(校正至[11C]CH3I的活度)为(49.1±5.1)%(43.2%~60.9%()n=50),放射化学纯度>99%(n=50),产物放射性比活度(24.4±2.2)(19.4~27.8)GBq·μmol-(1n=50)。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制备方法的优化及改进可使自动化制备(-)-[11C]HED过程高效、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1C-间羟基麻黄素 放化合成 正交优选 分离纯化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俞浩楠 李江 +4 位作者 刘磊 邢喜玲 李彦生 杨海磊 陈秋松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61-362,共2页
副神经节瘤(PGL)可分泌大量儿茶酚胺(CA)作用于相应靶器官造成糖、脂代谢紊乱、血压及基础代谢率升高等病理状态,绝大多数病例可通过手术根治,但手术等应激状态会刺激CA大量分泌,准确的术前诊断和分期对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非... 副神经节瘤(PGL)可分泌大量儿茶酚胺(CA)作用于相应靶器官造成糖、脂代谢紊乱、血压及基础代谢率升高等病理状态,绝大多数病例可通过手术根治,但手术等应激状态会刺激CA大量分泌,准确的术前诊断和分期对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非常重要。本文报道我院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儿茶酚胺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结核性与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文延 蔡莉 +2 位作者 王颖 俞浩楠 高硕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与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表现,探讨其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72例结核性腹膜炎(结核组)、163... 目的分析结核性与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表现,探讨其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72例结核性腹膜炎(结核组)、163例恶性腹膜病变(恶性组,包括28例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35例腹膜转移癌)的^(18)F-FDG PET/CT图像表现。记录2组腹膜病变形态,测量并分析2组腹膜及腹腔积液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腹腔积液SUV_(max)/肝脏SUV_(max)(即T/NT值)的差异。对腹膜SUV_(max)、腹腔积液SUV_(max)、腹腔积液T/NT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结核性腹膜炎大网膜及肠系膜多呈"污迹样"改变,而壁腹膜最常见为弥漫均匀性增厚,^(18)F-FDG分布较均匀;恶性腹膜病变多为壁腹膜、大网膜及肠系膜不规则增厚,呈多发结节状及饼状改变,^(18)F-FDG分布不均匀。2组病变腹膜^(18)F-FDG代谢程度均增高(结核组SUV_(max)=10.53±5.44,恶性组SUV_(max)=11.45±6.7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7,P>0.05)。恶性组的腹腔积液^(18)F-FDG浓聚程度(SUV_(max)=1.88±0.65,T/NT=0.73±0.18)高于结核组(SUV_(max)=1.67±0.69,T/NT=0.57±0.2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43和5.045,均P<0.05)。腹膜SUV_(max)、腹腔积液SUV_(max)、腹腔积液T/N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36、0.593、0.707。结论 ^(18)F-FDG PET/CT体部显像可反映腹膜弥漫性病变的形态及代谢异常,密切结合腹腔积液代谢程度有助于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腹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肿瘤 结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ROC曲线
下载PDF
^(18)F-FDGPET/CT误诊脊柱单发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一例
9
作者 俞浩楠 高硕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2年第1期49-5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诉右侧胸背疼2月余,逐渐加重,程度较剧烈,需口服“止疼片”缓解,同时自觉对侧肢体麻木。患者未行血常规、肿瘤标记物、结核抗体、血沉等化验检查。
关键词 骨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 18F-FDG PET/CT
下载PDF
不同施磷处理对羊草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会军 胡雨彤 +4 位作者 周小国 俞浩楠 潘雄凯 杨晓玲 仇春辰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探究磷肥对新疆地区人工羊草(Leymus chinensis)地土壤肥力和羊草生长的影响,定量分析在施磷条件下羊草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磷肥用量(0、15.3、30.6和45.9 kg/hm2)对羊草生长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 为探究磷肥对新疆地区人工羊草(Leymus chinensis)地土壤肥力和羊草生长的影响,定量分析在施磷条件下羊草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磷肥用量(0、15.3、30.6和45.9 kg/hm2)对羊草生长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土壤pH值、土壤养分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分析进一步分析了羊草生长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显示,羊草生长指标在施磷量为30.6 kg/hm2时表现最佳。在收获期,各施磷条件相比于对照,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增加了10.37%~44.32%,土壤全磷含量增加了1.89%~9.43%;相关分析表明,羊草生长指标与土壤pH值之间呈负相关,与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施磷0~30.6 kg/hm2时对羊草生长指标和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促进作用,继续增加施磷量对土壤肥力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拟推荐在新疆地区人工羊草地的建植中施磷量为30.6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磷肥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68)Ga-PSMA-11 PET/CT与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术2例报告
11
作者 李春昶 尹荣泰 +4 位作者 续功权 俞浩楠 李黎明 王亮 崔喆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9-950,共2页
^(68)Ga-PSMAPET/CT检查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于传统影像学方法,故将^(68)Ga-PSMA PET/CT用于前列腺靶向穿刺可能会提高检出率。本文报道2例行^(68)Ga-PSMA-11PET/CT与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通过对比患者MRI与... ^(68)Ga-PSMAPET/CT检查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于传统影像学方法,故将^(68)Ga-PSMA PET/CT用于前列腺靶向穿刺可能会提高检出率。本文报道2例行^(68)Ga-PSMA-11PET/CT与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通过对比患者MRI与PET/CT图像,发现PET/CT靶点少于MRI,分别行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靶向穿刺。结果显示^(68)Ga-PSMA-11PET/CT与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的前列腺靶向穿刺更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认知融合
原文传递
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主动脉壁的^(18)F-FDG摄取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东燕 俞浩楠 +2 位作者 李彦生 陈秋松 高硕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通过^(18)F-FDG PET/CT显像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中主动脉壁的FDG摄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AV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评估其主动脉壁的FDG摄取情况,另选取15例大血管炎(LVV)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10例体检... 目的通过^(18)F-FDG PET/CT显像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中主动脉壁的FDG摄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AV患者的PET/CT影像资料,评估其主动脉壁的FDG摄取情况,另选取15例大血管炎(LVV)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10例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HC组)。PET结果进行视觉和半定量分析。以上腔静脉管腔内的SUV_(mean)做为血池本底对主动脉壁的FDG摄取进行校正,得出TBR_(max)(主动脉壁的SUV_(max)/上腔静脉SUV_(mean))。以主动脉壁代谢最活跃部位的TBR_(max)及主动脉壁各节段(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的平均TBR_(max)为半定量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AAV组、LVV组及HC组间主动脉壁的FDG摄取差异。结果视觉分析,AAV组中主动脉壁的摄取程度主要为Ⅱ级-中摄取,与肝脏摄取相当(11例,73.3%),LVV组主要为Ⅱ级-中摄取(8例,53.3%)和Ⅲ级-高摄取,高于肝脏摄取(7例,46.7%),HC组主要为Ⅰ级-低摄取,明显低于肝脏水平(9例,90%)。半定量分析,主动脉壁代谢最活跃部位的TBR_(max)在AVV组(2.63±1.53)、LVV组(3.08±1.65)均明显高于HC组(1.5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5,P=0.007<0.05);LVV组稍高于AVV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0>0.05)。主动脉壁各节段的平均TBR_(max)在AAV组(1.99±0.42)、LVV组(2.43±0.99)均明显高于HC组(1.3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P=0.003<0.05);LVV组稍高于AAV,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0.05)。结论 AAV患者中主动脉壁FDG摄取明显增高,提示小血管炎可以影响到大血管的可能。^(18)F-FDG PET/CT能够准确地检出并判断AAV中合并大血管受累的情况,对该类病变患者做出全面、综合评价,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血管炎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评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东燕 俞浩楠 +2 位作者 李彦生 陈秋松 高硕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66±11)岁]确诊的AAV患者资料,包括6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7例...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66±11)岁]确诊的AAV患者资料,包括6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7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2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观察和记录18F-FDG PET/CT所示疾病累及范围、影像特征以及病变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病变SUVmax与患者同时期C反应蛋白(CRP)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CRP升高组与正常组的病变SUVmax和累及范围的差异。 结果 15例AAV患者中14例PET/CT显像阳性,共56个病灶。累及15个部位:耳鼻喉区与肺各9例,肾脏8例,脾与淋巴结各6例,骨髓4例,皮肤3例,前列腺、主动脉与椎体前缘软组织灶各2例,眼眶、腮腺、甲状腺、肝与胰腺各1例。34个病灶(60.7%,34/56)为临床评估时未怀疑到的隐匿病灶。GPA病变主要累及耳鼻喉区、肺和肾脏,MPA主要累及肾脏和脾,EGPA主要累及耳鼻喉区、淋巴结和骨髓。患者的CRP水平与病灶的SUVmax无相关性(r=0.462,P>0.05),CRP升高组病灶与CRP正常组SUVmax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451,P>0.05),但CRP升高组的受累部位明显多于CRP正常组(t=3.456,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在AAV中能检出很多阳性灶,尤其可发现临床隐匿病灶,可作为AAV辅助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评估病变程度及全身累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IHPC和Deauville标准对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文琼 陈秋松 +4 位作者 蔡莉 俞浩楠 邢喜玲 杨海磊 高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3-667,共5页
目的 PET/CT是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影像学技术,国际协作项目标准(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project criteria,IHPC)以及Deauville标准是基于视觉分析PET/CT图像的疗效评价标准。本研究旨在比较上述标准对于治疗结... 目的 PET/CT是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影像学技术,国际协作项目标准(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project criteria,IHPC)以及Deauville标准是基于视觉分析PET/CT图像的疗效评价标准。本研究旨在比较上述标准对于治疗结束后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价值,并进一步探讨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8-2016-10-3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PET/CT中心行PET/CT检查、资料完整并确诊为淋巴瘤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HL 23例,NHL 47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均行PET/CT显像,治疗结束后PET(end of treatment PET,ePET)/CT图像分别采用IHPC及Deauville标准进行评估,比较两者的疗效评价效能及预后评估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治疗结束后获得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的预后。结果 IHPC敏感性(sensitiveness,Se)为95.0%,特异性(specificity,Sp)为77.5%,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61.3%,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97.4%,准确性为81.4%,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8。Deauville标准的Se为85.0%,Sp为88.0%,PPV为73.9%,NPV为93.6%,准确性为87.1%,AUC为0.933,两者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2,P=0.03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临床分期、IHPC和Deauville标准为HL以及NHL患者预后的有意义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HPC以及Deauville标准为独立预后因素,IHPC的风险比(hazard ratios,HR)为6.61(95%CI:1.85~23.69,P=0.004),Deauville标准HR=9.14(95%CI:2.86~29.20,P<0.001)。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DLBCL患者预后分析结果显示,Deauville标准评价为阴性的27例DLBCL患者中,组织学类型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B cell,GCB)患者预后优于非生发中心(non-germinal centre B cells,non-GCB),两组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4,P=0.02。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HL和NHL,IHPC与Deauville标准均具有疗效评价以及预后评估价值,Deauville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优于IHPC。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的DLBCL患者中组织学类型为non-GCB亚型的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疗效 预后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设定的优化
15
作者 杨海磊 俞浩楠 +4 位作者 邢喜玲 夏辉 秦文琼 董元菲 陈秋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19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病变位置和胸膜粘连程度对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的影响,优化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扫描的患者。分别根据病变位置及病变与胸膜的粘连程度分组。测量病变下缘在PET/CT与胸部... 目的:分析病变位置和胸膜粘连程度对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的影响,优化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扫描的患者。分别根据病变位置及病变与胸膜的粘连程度分组。测量病变下缘在PET/CT与胸部薄层CT中Z轴方向位置值的变化△z。分析病变位置和粘连程度对△z的影响,优化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结果:肺上、中、下部组病变△z为(1.66±5.70)mm、(6.27±8.33)mm和(16.95±17.45)mm。轻、中、重度粘连组△z为(6.56±9.18)mm、(7.58±14.54)mm和(8.57±14.62)mm。病变位置对△z有显著影响(F=18.421,P<0.001)。病变粘连程度对△z无显著影响(F=0.451,P=0.638)。结论:根据肺部病变位置对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参数进行优化,有助于减小扫描范围从而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胸部薄层CT 肺部病变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与^(18)F-FDG PET-CT对肝脏占位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学杨 蔡莉 +2 位作者 王颖 俞浩楠 高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比较动态增强CT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对肝脏占位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109例临床可疑肝脏占位病变患者的动态增强CT和18F-FDG PET-CT资料,以病理... 目的比较动态增强CT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对肝脏占位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109例临床可疑肝脏占位病变患者的动态增强CT和18F-FDG PET-CT资料,以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评估效能。结果动态增强CT和18F-FDG PET-CT评估原发性肝癌的效能分别为敏感度(85.0%对62.5%)、特异度(44.4%对55.6%)、准确性(77.6%对61.2%)、阳性预测值(40.0%对25%)、阴性预测值(87.2%对86.2%)。直径>2 cm的肝转移瘤灶增强CT检出率为88.3%,PET-CT检出率为85.7%;1~2 cm的肝转移瘤灶增强CT检出率为76.8%,PET-CT检出率为88.4%。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PET-CT检查后提高了临床再分期。结论动态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探测的敏感度比18F-FDG PET-CT高,但是特异度低于PET-CT。两种检查方法对于>2 cm肝转移瘤病灶敏感度相似,18F-FDG PET-CT对1~2 cm肝转移瘤病灶敏感度更高。18FDG-PET-CT有助于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及临床准确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占位性病变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18F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CT
原文传递
蜗牛日记
17
作者 俞浩楠 《科学启蒙》 2017年第3期42-44,共3页
11月20日星期日阴转多云 今天,我陪爷爷奶奶和爸爸一起去菜地里收割青菜。突然,爸爸对我喊道:“浩楠,快来看,这里有只蜗牛!”我连忙跑过去,发现蜗牛停在芥菜叶背面,正伸着触角四处张望。我高兴地说:“爸爸,我要把这只蜗牛养起... 11月20日星期日阴转多云 今天,我陪爷爷奶奶和爸爸一起去菜地里收割青菜。突然,爸爸对我喊道:“浩楠,快来看,这里有只蜗牛!”我连忙跑过去,发现蜗牛停在芥菜叶背面,正伸着触角四处张望。我高兴地说:“爸爸,我要把这只蜗牛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牛 日记 青菜 收割 菜地 菜叶
原文传递
蚕在茧中为什么会死
18
作者 俞浩楠 《少儿科技》 2012年第6期10-11,共2页
天气暖洋洋,爸爸从邻村帮我要来了八条蚁蚕,我又可以养蚕喽!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照料,蚕的身体渐渐发亮,其中一条已经开始结茧。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在《人世间》看人世间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香怡 马婷婷 +2 位作者 俞思文 俞浩楠 李文 《中国医学人文》 2022年第6期46-49,共4页
《人间世》是一部以医院为拍摄场景,以“人”为述说对象,探讨生命议题的医学人文纪录片。纪录片讲述温情的故事,也直面残酷的死亡,探讨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对于生死的态度,具有深远的医学人文教育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生物医... 《人间世》是一部以医院为拍摄场景,以“人”为述说对象,探讨生命议题的医学人文纪录片。纪录片讲述温情的故事,也直面残酷的死亡,探讨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对于生死的态度,具有深远的医学人文教育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文教育也愈发受到重视。叙事医学是医学人文落地的一个有效途径,提倡通过文本细读、反思性写作等方式培养医学生叙事能力,从而提升其对于患者的理解、共情能力。本文为叙事医学教育的一次实践成果,通过观看《人间世》,笔者在教师指导下基于所见、所感、所悟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进行反思性写作,以期引发读者关于死亡的深入思考,并为叙事医学教学提供例证与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世 叙事医学 生死观 医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