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灵仙方调控胆管细胞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伟棠 俞渊 +6 位作者 庞浇安 李敏鹏 潘孟 陆世锋 杨文 滕金豪 叶桂源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目的 观察大黄灵仙方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和IRAK-4以及成纤维生长因子-3激活酶1MAP3K7结合蛋白2(TGF-3 activator 1 map3k7-binding protein 2,TAB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缓... 目的 观察大黄灵仙方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1,IRAK)-1和IRAK-4以及成纤维生长因子-3激活酶1MAP3K7结合蛋白2(TGF-3 activator 1 map3k7-binding protein 2,TAB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缓解胆管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为预防肝胆管结石的形成及术后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5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组、模型组、大黄灵仙颗粒组、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阻断剂组、p38丝裂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阻断剂组、NF-κB阻断剂+p38MAPK阻断剂组、NF-κB阻断剂+大黄灵仙颗粒组、p38MAPK阻断剂+大黄灵仙颗粒组、NF-κB阻断剂+p38MAPK阻断剂+大黄灵仙颗粒组,每组大鼠5只。除空白组以外,其余各组大鼠于胆总管处一次性注射5 mg/kg内毒素脂多糖以构建肝内胆管感染动物模型。第7天灌胃结束后取材,取大鼠完整胆管树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RAK-1、IRAK-4、TAB2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RAK-1、IRAK-4、TAB2蛋白及mRNA表达量升高(P<0.05);(2)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灵仙颗粒组、NF-κB阻断剂组、p38MAPK阻断剂组、NF-κB阻断剂+p38MAPK阻断剂组、NF-κB阻断剂+大黄灵仙颗粒组、IRAK-1、IRAK-4、TAB2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P<0.05),NF-κB阻断剂+p38MAPK阻断剂+大黄灵仙颗粒组IRAK-1、IRAK-4、TAB2蛋白及TAB2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3)与大黄灵仙颗粒组比较,NF-κB阻断剂+大黄灵仙颗粒组、NF-κB阻断剂+p38MAPK阻断剂+大黄灵仙颗粒组IRAK-1、IRAK-4、TAB2的蛋白表达量和NF-κB阻断剂+p38MAPK阻断剂组的IRAK-1、IRAK-4、TAB2 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结论 大黄灵仙方可缓解内毒素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胆管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促使胆道恢复至非炎症状态,从而达到预防肝胆管结石的形成及术后复发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MAPK信号通路下游IRAK-1、IRAK-4和TAB2因子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胆管炎症 肝内胆管结石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成纤维生长因子-3激活酶1MAP3KT结合蛋白2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肝脏疾病Th17/Treg免疫失衡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文 俞渊 +4 位作者 庞浇安 刘春丽 肖丽君 滕金豪 罗艳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肝脏作为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起着代谢、消化、解毒等重要作用。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肝衰竭等。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化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原因,肝脏疾病的发病... 肝脏作为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起着代谢、消化、解毒等重要作用。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肝衰竭等。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化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原因,肝脏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统计,2018年我国NAFLD患病率为29.2%[1],而2021年全球NAFLD的总患病率已达到了32.4%[2]。研究预测,到2030年NAFLD病例总数可出现多至30%的增长;2019年,全球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患病率为4.1%,而目前,我国患病率约占全球的25%[3]。尽管1990—2019年我国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其在中国的绝对数量仍然庞大[4-6];NAFLD及病毒性肝炎也与肝纤维化、肝癌、肝衰竭等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肝癌目前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排第四位,其死亡率远高于英美发达国家[7-9]。由此可见,中国是肝脏疾病负担较重的国家,肝脏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及社会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肝脏疾病 免疫失衡
下载PDF
精准消融理念在治疗合并严重肝硬化微小肝癌中的应用
3
作者 许斌 桂雄斌 +4 位作者 俞渊 叶世青 郭夏晴 古石靖 郭徽 《大众科技》 2023年第3期99-103,76,共6页
精准消融是以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借助多种影像学引导,以安全、高效、极微创为目标的全流程、全要素的肿瘤消融实践规范。合并严重肝硬化的微小肝癌由于其特殊的疾病特点,术前影像学引导定位困难、肝功能较差、储备体... 精准消融是以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借助多种影像学引导,以安全、高效、极微创为目标的全流程、全要素的肿瘤消融实践规范。合并严重肝硬化的微小肝癌由于其特殊的疾病特点,术前影像学引导定位困难、肝功能较差、储备体积小、术中消融针偏离肝癌病灶、术后无瘤生存期较短等严重影响射频消融的应用。精准医学理念已迅速渗透至肿瘤医学等诸多临床医学领域,其理念在合并严重肝硬化微小肝癌的诊断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以完全消融肝癌病灶MVI体积为核心,通过定性、定位、定构技术,可以提高合并严重肝硬化微小肝癌患者消融前评估及消融过程中的确定性,不断延长其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文章深入阐述精准消融的核心、内涵,以及在治疗合并严重肝硬化微小肝癌中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肝癌 严重肝硬化 精准医学 精准消融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全链路、一站式图书荐购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4
作者 孔令芳 张雅彬 +1 位作者 林如诗 俞渊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读者荐购是国内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使用的图书荐购系统普遍存在荐购功能简单、无法一站式推荐和处理、信息反馈不及时和数据管理缺位等问题。文章以浙江大学图书馆“求是荐书”平台为例,提... 读者荐购是国内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使用的图书荐购系统普遍存在荐购功能简单、无法一站式推荐和处理、信息反馈不及时和数据管理缺位等问题。文章以浙江大学图书馆“求是荐书”平台为例,提出了一种融合多荐购渠道、支持多类型资源推荐与使用的全链路、一站式、智能化图书荐购服务平台建设模式,以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荐购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荐购 图书荐购系统 高校图书馆 平台建设
下载PDF
大黄灵仙方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吕震 唐乾利 +5 位作者 卓臣义 葛斌 俞渊 王兵 冯时 许彦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5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服大黄灵仙方汤剂。观察两组患者T管胆汁引... 目的:探讨大黄灵仙方对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服大黄灵仙方汤剂。观察两组患者T管胆汁引流量、术后禁食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排石率、总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5%(33/34),高于对照组的81.82%(27/33)(P=0.041);术后第4天治疗组患者T管引流量为(374.20±90.80)mL,多于对照组的(326.86±68.40)mL(P=0.019);排石率治疗组为80.00%(8/10),高于对照组的33.33%(3/9)(P=0.04);复发率治疗组为3.13%(1/32),低于对照组的22.22%(6/27)(P=0.024);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治疗组分别为(55.20±18.63)U/L、(51.32±15.12)U/L、(23.34±9.73)μmol/L、(103.87±40.84)U/L、(56.82±19.38)U/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7.89±20.65)U/L(P=0.010)、(60.72±17.8)U/L(P=0.023)、(28.66±10.50)μmol/L(P=0.035)、(129.22±49.23)U/L(P=0.025)、(63.13±21.47)U/L(P=0.21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结论:大黄灵仙方具有促进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胆汁排泄、减轻胆管炎症水肿、减少胆道感染几率、改善肝细胞代谢、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治结石复发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大黄灵仙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大黄灵仙方对胆固醇结石豚鼠模型胆囊Cajal间质细胞中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肖丽君 甘苡榕 +5 位作者 刘春丽 李承积 杨文 庞浇安 滕金豪 俞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6-382,共7页
目的 观察在大黄灵仙方的调控下干细胞生长因子(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影响胆囊动力学改变的可能机制,为大黄灵仙方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及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5只SPF级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 观察在大黄灵仙方的调控下干细胞生长因子(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影响胆囊动力学改变的可能机制,为大黄灵仙方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及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45只SPF级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其中正常组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中药组予高脂致石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5只豚鼠,肉眼观察下结石形成超过4只,则判断为模型建立成功。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大黄灵仙方灌胃,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取豚鼠胆囊组织,HE染色观察观察胆囊组织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测定胆囊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测定胆囊平滑肌组织中scf、c-kit的蛋白表达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多重比较法。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胆囊组织炎症明显,中药组胆囊组织内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模型组中,胆囊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最高,中药组次之,正常组最低(P值均<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豚鼠胆囊平滑肌组织中scf、c-kit蛋白在正常组、中药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值均<0.05)。结论 大黄灵仙方能增强胆囊动力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胆囊Cajal间质细胞中的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胆石 Cajal小肠细胞 信号传导 豚鼠
下载PDF
基于IL-6/JAK/STAT3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方缓解胆管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庞浇安 俞渊 +7 位作者 陈伟棠 杨文 刘春丽 肖丽君 滕金豪 叶桂源 李乘积 甘苡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28-737,共10页
目的:基于IL-6/JAK/STAT3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方缓解脂多糖(LPS)诱导肝内胆管炎症模型大鼠的胆管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胆宁片(0.5 g/kg)、大黄灵仙方低、高浓度组(2.4 g/kg、4.8 g/k... 目的:基于IL-6/JAK/STAT3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方缓解脂多糖(LPS)诱导肝内胆管炎症模型大鼠的胆管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胆宁片(0.5 g/kg)、大黄灵仙方低、高浓度组(2.4 g/kg、4.8 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以外,其余各组大鼠于胆总管处一次性注射1.25 mg/kg LPS以构建肝内胆管感染动物模型。第8天灌胃结束后取材,取大鼠肝门处肝脏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肝门和胆管树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法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B)、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胆管树组织中的IL-6、JAK2、STAT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的肝窦和门管区小叶间胆管等结构均被破坏,周围存在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ALT、AST、MDA、IL-6、JAK2、STAT3表达量明显上升,SOD的表达水平下降,IL-6、JAK2、STAT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2)与模型组比较,胆宁片组、大黄灵仙方低、高浓度组的大鼠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均有改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MDA、IL-6、JAK2、STAT3和上调SOD的表达水平,下调IL-6、JAK2、STAT3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大黄灵仙方高浓度组效果最佳。(3)与胆宁片组相比,大黄灵仙方低、高浓度组的大鼠肝脏病理损伤程度趋于正常,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ALT、AST、MDA、IL-6、JAK2、STAT3表达量以及IL-6、JAK2、STAT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SOD的表达水平上升,以大黄灵仙方高浓度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大黄灵仙方可有效减缓LPS诱导的大鼠胆管炎症反应,促使胆道恢复至非炎症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6/JAK/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以大黄灵仙方高浓度组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灵仙方 胆管细胞炎症 IL-6/JAK/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MDT模式下中国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现状
8
作者 滕金豪 俞渊 +3 位作者 刘春丽 肖丽君 杨文 庞浇安 《安徽医学》 2023年第6期736-740,共5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预后差。目前手术治疗依旧是肝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手段,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消融术、精准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手段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然而由于肝癌的个性化差...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预后差。目前手术治疗依旧是肝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手段,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消融术、精准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手段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然而由于肝癌的个性化差异,对于大部分初诊时已经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而言,总体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如何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复发、控制肿瘤进展、使不可切除患者重新获得手术机会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成为了肝癌治疗面临的问题,当前转化治疗、术前新辅助、术后辅助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案的出现,表示肝癌的治疗正朝着以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参与模式转变。本文聚焦当前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下的肝癌外科治疗现状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诊疗 原发性肝癌 手术切除 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下载PDF
大黄灵仙颗粒调控IL-6、EGR-1表达治疗胆石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俞渊 王兵 +5 位作者 唐乾利 黄欣 吕震 李辉 金萌 王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4-1518,I0005,共6页
目的:明确大黄灵仙颗粒对慢性肝损伤胆石病兔模型的疗效,研究中药复方对关键致石因素IL-6、EGR-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1)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胆石病组、肝硬化胆石病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 目的:明确大黄灵仙颗粒对慢性肝损伤胆石病兔模型的疗效,研究中药复方对关键致石因素IL-6、EGR-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1)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胆石病组、肝硬化胆石病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两组各20只,在金博的慢性肝损伤兔模型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同时予高热量、高胆固醇致石饲料,建立慢性肝损伤胆石病兔模型。(2)造模12周后,病理明确诊断肝损伤形成后,将各组剩余实验兔分别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其中治疗组每天灌胃中药制剂大黄灵仙颗粒0.4 g/(kg·d),其余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白兔均正常饲料饲养。用药第13周,麻醉后取肝脏组织,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常规病理:与对照组相比,用药各组光镜下可见遭到破坏的肝小叶逐渐修复,部分肝细胞形态恢复正常,炎性细胞及纤维组织减少,区域呈点状、片状坏死明显减少;(2)免疫组化:与对照组相比,喂食大黄灵仙颗粒剂的各组肝窦、汇管区的肝细胞胞浆或胞膜上棕褐色颗粒沉积表达明显减少,小胆管胆汁淤积减少,说明用药后肝损伤得到改善;(3)q PCR检测结果:与对照各组相比,用药各组的IL-6、EGR-1 mRNA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说明该药可有效减轻肝损伤。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灵仙颗粒对慢性肝损伤性胆石病动物模型具有较明显的改善和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损伤 胆石病 大黄灵仙颗粒 IL-6 EGR-1
原文传递
慢性肝损伤家兔胆石症模型制作及成石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俞渊 唐乾利 +3 位作者 赫军 黄名威 王清坚 关中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S期106-108,161,共4页
目的:建立四氯化碳(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肝硬化大耳白兔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的胆囊结石情况,探讨慢性肝损伤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机制,从而论证采用慢性肝损伤家兔建立胆石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成... 目的:建立四氯化碳(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肝硬化大耳白兔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的胆囊结石情况,探讨慢性肝损伤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机制,从而论证采用慢性肝损伤家兔建立胆石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高胆固醇膳食组、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肝损伤后胆固醇组。观察家兔的胆石形成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抽取胆汁细菌培养,酶比色法检测胆囊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正常组无一例成石,高胆固醇膳食组8/8成石,慢性肝损伤组5/8成石,肝硬化组6/7成石,肝损伤胆固醇组6/8成石。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高胆固醇膳食组、肝损伤胆固醇组4组中肝脏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改变,以肝细胞水肿变性、核膜呈锯齿状、粗面内质网增多、线粒体肿胀为多见,肝硬化家兔组可见肝细胞凋亡坏死,高胆固醇膳食组可见胞质中大量脂滴。各组细菌培养均未发现细菌生长。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胆囊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的含量均较正常组降低。结论:皮下注射CCl4致家兔肝损伤,进而诱导胆囊结石的造模方法可靠。形成的结石为混合性结石。慢性肝病所致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引起胆汁成分的改变,是肝病患者易发生胆石症的主要原因。慢性肝损伤、肝硬化与胆石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随着肝脏病变的加重,成石率升高。细菌感染可能不是慢性肝损伤胆囊结石的独立致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损伤 胆石症 肝细胞超微结构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俞渊 赫军 +7 位作者 许斌 吴曰清 李敏朋 胡嗣钦 廖轲 潘孟 左江伟 陆世锋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787-789,共3页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化疗( PVC)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1组、综合2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综合1组先行 TACE 治疗,一周...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化疗( PVC)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1组、综合2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综合1组先行 TACE 治疗,一周内行 RFA +PVC;综合2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在病灶区行 RFA,结束后进行 PVC 治疗,一周内行 TACE。对照组单纯使用 RFA 治疗1~3个疗程,具体次数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显示的血流情况定。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FP 阳性率、肿瘤直径及1年、2年生存率。结果3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相应治疗,并全部获得随访。综合1组和综合2组治疗后肝功能恢复、AFP 阳性率及肿瘤缩小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综合1组、综合2组及对照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65%,80%、55%和40%、20%,综合1组、综合2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综合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控制肿瘤进展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 门静脉化疗
下载PDF
中西医对胆石症的认识及其治疗复方中高频单味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肖丽君 甘苡榕 +5 位作者 刘春丽 李承积 杨文 庞浇安 滕金豪 俞渊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231-235,共5页
胆石症是发生于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腹痛、黄疸、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诱发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坏疽、胆囊穿孔甚至胆囊癌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关于胆石症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虽然... 胆石症是发生于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腹痛、黄疸、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诱发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坏疽、胆囊穿孔甚至胆囊癌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关于胆石症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普遍存在结石残留率及术后结石易复发等问题。研究表明,术后辅以中药治疗在处理术后结石残留、降低结石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除此之外,中药在预防结石形成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探讨中药复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单味中药在胆石症防治方面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中药复方治疗胆石症及其组方加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中药复方 单味中药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俞渊 唐乾利 +4 位作者 李敏朋 许斌 潘孟 舒清峰 吴华帅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PS Group,n=39)和T管引...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PS Group,n=39)和T管引流组(TD Group,n=53),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等相关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炎性指标等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 Group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19.3±28.2)min、(2.4±0.6)d、(6.3±1.2)d、(2.5±0.6)万元,均低于TD Group的(133.2±31.5)min、(2.7±0.5)d、(7.1±1.4)d、(2.8±0.7)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后炎性指标及胆漏、高淀粉酶血症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PS Group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低于TD Group的20.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此外,PS Group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率为89.74%,显著高于TD Group的67.92%(P=0.014)。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创伤小、康复快等,严格把控手术适应证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下载PDF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俞渊 李敏朋 +4 位作者 潘孟 陆世锋 范芳 潘壮 许斌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8期196-198,共3页
在对肝胆外科疾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是指胆石分布在左右肝管汇合位置形成结石,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就是胆道感染和胆汁排畅不顺等。要想有效提升治疗水平,就要对病因予以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外科治... 在对肝胆外科疾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是指胆石分布在左右肝管汇合位置形成结石,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就是胆道感染和胆汁排畅不顺等。要想有效提升治疗水平,就要对病因予以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外科治疗机制。该文中简要分析了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并对外科治疗新进展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 病因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俞渊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23-124,共2页
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的时间还不长,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和实践它的教师比较少。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导图的实践,指出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梳理思路,帮助学生归纳要点、加深理解、构思作文、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语... 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的时间还不长,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和实践它的教师比较少。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导图的实践,指出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梳理思路,帮助学生归纳要点、加深理解、构思作文、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语文教学 运用
下载PDF
肝硬化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渊 唐乾利 赫军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胆囊结石 综述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门静脉化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6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研究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门静脉化疗(PVC)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不能或不愿意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PVC+RFA的联合治疗组和TACE的单纯治疗组,检测CD3+、CD4+、CD8+、CD4+/CD8+、NK、TNF... 目的研究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门静脉化疗(PVC)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不能或不愿意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PVC+RFA的联合治疗组和TACE的单纯治疗组,检测CD3+、CD4+、CD8+、CD4+/CD8+、NK、TNF-α的含量,随访两年内的生存率以及肝内外转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NK、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CD8+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CD3+、CD4+、CD4+/CD8+、NK、TNF-α含量高于单纯治疗组,CD8+含量低于单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两年生存率80.00%,明显高于治疗组;肝内转移率23.33%、肝外转移率20%,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 TACE联合RFA、PVC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肝癌患者的免疫状态,提高两年生存率、降低肝内外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门静脉化疗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海南岛残存微小按蚊调查
18
作者 俞渊 范邦荣 +2 位作者 彭小妹 曾林海 周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49-49,共1页
微小按蚊仍为海南岛传疟媒介之一。经研究从其形态特征及酯酶同工酶的比较,可分为两个不同类型,即微小按蚊A型和B型。人工感染实验证明两型微小按蚊对间日疟原虫均为易感。我们选择海南岛西南部石碌镇牙营自然村为观察点,在该村的边缘... 微小按蚊仍为海南岛传疟媒介之一。经研究从其形态特征及酯酶同工酶的比较,可分为两个不同类型,即微小按蚊A型和B型。人工感染实验证明两型微小按蚊对间日疟原虫均为易感。我们选择海南岛西南部石碌镇牙营自然村为观察点,在该村的边缘微小按蚊幼虫孳生地附近,建两间茅草实验小屋,采用人、牛为诱饵,从日落开始至日出为止,观察两型微小按蚊的活动情况。在不同场所采集吸血的微小按蚊,经鉴定后制作胃血标本,用醋酸纤维膜对流免疫电泳和环状沉淀法,鉴别两型微小按蚊的胃血血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对 孳生地 间日疟原虫 对流免疫电泳 血标本 酯酶同工酶 人工感染 吸血 形态特征 蚊种
下载PDF
微小按蚊不同发育期蛋白质和同工酶的研究
19
作者 俞渊 朱昌亮 +2 位作者 彭小妹 何菊菊 叶炳辉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72-273,281,共3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点聚焦电泳法,比较研究了微小按蚊(广义)卵、二龄和四龄幼虫、蛹及雌性成虫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微小按蚊(广义)不同发育期蛋白质等电点pH值,卵、幼虫、蛹和成虫显带区在pH4.1~9.5,其中在酸性区显带最多,...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点聚焦电泳法,比较研究了微小按蚊(广义)卵、二龄和四龄幼虫、蛹及雌性成虫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微小按蚊(广义)不同发育期蛋白质等电点pH值,卵、幼虫、蛹和成虫显带区在pH4.1~9.5,其中在酸性区显带最多,碱性次之;酯酶同工酶等电点pH值显带区在pH4.2~7.8,其中酸性区显带最多,中性次之。并对微小按蚊复合体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按蚊 发育期 蛋白 同功酶
原文传递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枸椽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20
作者 叶慧君 江延姣 +1 位作者 李爱萍 俞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枸椽酸氯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达...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枸椽酸氯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达英-35和CC)和治疗组30例(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CC),治疗3疗程,促排卵3个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多毛评分、痤疮评分、卵巢体积、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同时观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1)两组患者WHR、多毛评分、痤疮评分统计学上无明显变化(P>0.05),卵巢体积均明显缩小,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BMI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LH/FSH比值、TT均下降,SHBG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FINS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3)治疗组的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CC能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情况,改善糖脂代谢,增加CC的敏感性,改善排卵率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桂枝茯苓胶囊 达英-35 枸椽酸氯米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