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地区汉族人群Mfn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1
作者 黄惠娟 俞烜华 +4 位作者 张富 梁玲 李淼鋆 陈孔敏 黄文金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福州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因型;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福州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因型;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不同基因型受试者的血脂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存在CT、TT、CC三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携带者78例,CT基因型携带者88例,TT基因型携带者32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61.62%,T等位基因频率为38.38%。TT基因型携带者血清TG水平高于CC、CT基因型(P均<0.05),不同基因型携带者血清LDL、HDL、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是TG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13,OR=0.495,95%CI 0.284~0.863);相对于TT基因型,CC+CT基因型是TG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27,OR=1.714,95%CI 1.065~2.759)。相对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是HDL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16,OR=7.084,95%CI 1.432~35.049);相对于TT基因型,CC+CT基因型是HDL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25,OR=0.178,95%CI 0.039~0.805)。根据性别进行分层统计,在男性人群中,相对于TT基因型,CT基因型是TC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31,OR=0.463,95%CI 0.230~0.933);相对于TT基因型,CC+CT基因型是TC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32,OR=2.075,95%CI 1.066~4.037)。在女性人群中,相对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是TG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P=0.024,OR=0.346,95%CI 0.138~0.870));相对于CC基因型,CT+TT基因型是TG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38,OR=0.453,95%CI 0.214~0.955);相对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是HDL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14,OR=20.733,95%CI 1.830~234.880);相对于TT基因型,CC+CT基因型是HDL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P=0.019,OR=0.061,95%CI 0.006~0.629)。结论福州汉族人群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与血脂水平相关,TT基因型可能增加血脂水平,男性人群可能存在更高的风险;而CC基因型可能是血脂代谢的保护因素,女性人群可能有更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n2基因 基因多态性 血脂 汉族人群 福州地区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BAFF及疾病活动指标关系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俞烜华 许小玲 +1 位作者 黄碧仙 邱磷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304-2307,共4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表达水平,探讨SLE患者中医证型与BAFF水平及疾病活动指标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1例SLE患者及20...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表达水平,探讨SLE患者中医证型与BAFF水平及疾病活动指标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1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血清BAFF水平,同时检测SLE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补体3(C3)、补体4(C4)、C反应蛋白(CRP)。结果:1)SLE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SLE疾病活动组BAF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SLE非活动组(P<0.01)。2)SLE患者BAFF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r=0.73,r=0.39,P<0.01);与C3呈负相关(r=-0.34,P<0.01)。3)热毒炽盛型SLE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较其余中医证型组SLE均明显升高(P<0.01);正虚邪恋型组SLE患者BAFF水平较其他证型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SLE患者BAFF水平明显升高,与疾病活动指标相关;热毒炽盛型SLE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较其他证型组均明显升高,正虚邪恋型组较其他证型组均明显降低,提示抗BAFF单抗在不同中医证型SLE中可能疗效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F 中医证型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俞烜华 黄惠娟 邱磷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风湿病科确诊的2例AS合并RA患者,通过复习文献,总结其...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风湿病科确诊的2例AS合并RA患者,通过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AS合并RA发病与遗传因素、病原体感染、吸烟及免疫异常等有关,有共同细胞因子参与。中青年女性多见,大多于青年发病,以腰背痛或腰骶痛起病为主。影像学检查均有骶髂关节炎,大多有外周关节炎,部分患者有竹节样脊柱。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27阳性率较AS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阳性率与RA相近。病情活动度高,治疗反应不如单一疾病,应早期、积极、联合用药,严重难治性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生物制剂。结论:AS合并RA发病多因素相关,中青年女性多见,首发症状复杂多样,病情活动度高,影像学骨质破坏重,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关节炎 类风湿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受累85例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俞烜华 李忆农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3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影像学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了解SLE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程、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诊断SLE的住院患者85例。结果①室间隔(IVST)、左心室后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影像学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了解SLE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程、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诊断SLE的住院患者85例。结果①室间隔(IVST)、左心室后壁(LVPWT)、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与病程关系密切(r=0.224、0.213、0.321,P<0.01或<0.05);②左心房前后径(LA)、LVPWT、每搏射血量(SV)与SLEDAI积分相关(r=0.323、0.217、0.222,P<0.01或<0.05);③病程5年以上组充盈早期速率/舒张晚期速率(E<A)比例明显大于病程5年以下组(P<0.05)。结论病程与SLE患者心脏损害有关,影响结构指标极为广泛,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关系密切,与收缩功能相关性不明显。而病情活动度影响心脏结构的范围较小,而与收缩功能有一定关系。SLE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是慢性过程,收缩功能下降是病情活动的结果 ,如果这种下降是在舒张功能受损基础上,后果将极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受累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俞烜华 黄惠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6期11-14,20,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及67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血浆DD、FIB及FDP水平,分析其与C反应蛋...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及67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血浆DD、FIB及FDP水平,分析其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PLT)及AS疾病活动指数评分(BASDAI)、AS功能指数评分(BASFI)的关系;同时将AS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BASDAI≥4分)和疾病缓解组(BASDAI<4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DD、FIB、FDP、CRP、ESR、PLT、BASFI水平。结果①AS患者血浆DD、FIB、FD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②AS疾病活动组患者的DD、FIB、FDP、ESR、BASFI高于疾病缓解组(P<0.05);AS疾病活动组患者的病程长于疾病缓解组(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CRP、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S患者血浆DD、FIB、FDP水平与ESR、CRP、BASDAI、BASFI均成正相关(ρ=0.473、0.449、0.424、0.409,0.827、0.750、0.442、0.391,0.545、0.622、0.544、0.373;P<0.05)。④AS患者FDP与年龄成正相关(ρ=0.308,P<0.05),DD、FIB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DD、FIB、FDP与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AS患者,尤其在疾病活动期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AS心血管损害、病程、疾病活动指标及功能指数相关,DD、FIB、FDP可作为评价AS疾病活动、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脊柱炎 强直性
下载PDF
B细胞活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群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俞烜华 黄惠娟 +1 位作者 吴月萍 邱磷安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2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启动子-871C/T基因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群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019年8月-2020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启动子-871C/T基因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群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019年8月-2020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热毒炽盛型SLE组患者57例及健康对照组60例,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测序分型热毒炽盛型SLE组及健康对照组BAFF启动子序列-871C/T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分布与热毒炽盛型SLE患者病程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热毒炽盛型SLE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BAFF-871C/T位点存在C/C、C/T、T/T 3种基因型,热毒炽盛型SLE组患者BAFF-871C/T位点基因型分布及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炽盛型SLE患者CC、CT、TT基因型与病程、疾病活动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但在杂合基因型CT与纯合基因型CC、TT分析中发现杂合基因型与病程≥5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42)。结论:BAFF启动子-871 C/T位点可能是福建汉族热毒炽盛型SLE人群的易感基因,可进一步为临床SLE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型提供微观参考,杂合基因型CT的热毒炽盛型SLE患者病程可能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活化因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红斑狼疮性 热毒炽盛型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B细胞活化因子、干扰素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小玲 俞烜华 李忆农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5期522-524,532,共4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AFF)、干扰素α(IFN-α)表达水平,探讨BAFF、IFN-α与SLE疾病活动指标(SLEDAI)的关系及BAFF与IFN-α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血清B...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AFF)、干扰素α(IFN-α)表达水平,探讨BAFF、IFN-α与SLE疾病活动指标(SLEDAI)的关系及BAFF与IFN-α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血清BAFF、IFN-α水平。结果 SLE患者活动组血清中BAFF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及健康对照组,(1 141.81±650.12)ng/L vs(652.87±414.94)ng/L、(573.77±241.97)ng/L(均P<0.01)。SLE患者活动组血清中IFN-α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及健康对照组,5.81(9.91)ng/L vs 4.41(4.27)ng/L,3.89(1.18)ng/L(均P<0.01)。SLE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与SLEDAI、血沉(ESR)呈正相关(r=0.671、0.278,P<0.05或<0.01);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320,P<0.05)。SLE患者血清中IFN-α水平与SLEDAI、ES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r=0.426、0.398、0.300,P<0.05或<0.01);与C3呈负相关(r=-0.297,P<0.01)。SLE患者中32例抗ds-DNA抗体阳性者血清BAFF、IFN-α水平高于28例阴性者(1 027.45±587.32)ng/L vs(666.06±379.10)ng/L(P<0.01);6.85(13.61)vs 4.03(1.54)ng/L(P<0.05)。SLE患者血清中BAFF与IFN-α呈正相关(r=0.290,P<0.01)。结论SLE患者BAFF、IFN-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与SLEDAI相关;BAFF和IFN-α存在正相关,提示在SLE发病中可能起相互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扰素Α B细胞活化因子
下载PDF
20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综合工作能力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柯典闪 俞烜华 +3 位作者 王燕 任新颖 叶洪江 李忆农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3期2052-2054,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疾病活动性与综合工作能力(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CWA)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组)206例及正常对照组206例的CWA进行测评,同时计算观察对象的Bath强直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疾病活动性与综合工作能力(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CWA)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组)206例及正常对照组206例的CWA进行测评,同时计算观察对象的Bath强直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强直性脊柱炎整体指数(BAS-G),并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①AS组CWA指数(comprehensive workability index,CWA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2.5±8.6vs 55.1±6.9(P<0.01);②AS组SAS和SDS值超过正常对照组(66.1±9.3)分vs(45.4±7)分(P<0.05);(61.8±11.4)分vs(41.9±8.3)分(P<0.05);③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SFI,BAS-AG)和CWAI呈负相关(r=-0.326、-0.407、-0.371,P<0.05);④AS组的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SDS值和SAS值)和CWAI呈负相关(r=-0.296、-0.249,均P<0.05)。结论 AS患者的CWA下降,CWA下降与疾病活动、焦虑及抑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工作能力评定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血清BAFF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惠娟 俞烜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5期16-17,共2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水平,探讨BAFF与SLE病情活动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SLE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血清BAFF水平;检测SLE患者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指...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水平,探讨BAFF与SLE病情活动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SLE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血清BAFF水平;检测SLE患者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指标。结果:SLE组血清BAF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组BAFF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SLE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与SLEDAI、血沉(ESR)呈正相关(P<0.01、P<0.05);与补体C3呈负相关(P<0.05)。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BAFF水平高于抗ds-DNA抗体阴性SLE患者(P<0.01)。结论:SLE患者BAFF水平升高,提示BAFF参与SLE发病,且与SLE病情活动指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SLEDAI BAFF 抗DS-DNA抗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糜烂性胃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惠娟 俞烜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的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2000年1月-2018年3月国内的相关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依据Jada...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的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2000年1月-2018年3月国内的相关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依据Jadad量表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检索到的符合条件的14篇文献、共1210例患者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方面:共有12篇文献进行总有效率的研究,异质性检验提示无明显异质性(P=0.96,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后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OR=5.23(95%CI:3.52~7.78),Z=8.19,P<0.00001],表明中医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漏斗图提示存在一定偏倚。Hp转阴率情况:共有12个研究进行Hp转阴率的研究,异质性检验提示所纳入研究无明显异质性(P=0.94,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后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OR=3.07(95%CI:2.14~4.39),Z=6.11,P<0.00001]。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组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漏斗图提示偏倚较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有效提高Hp转阴率,但仍需后续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西医 幽门螺杆菌 糜烂性胃炎 META分析
下载PDF
驻闽部队12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延梅 谭平 +5 位作者 俞烜华 柯典闪 王燕 任新颖 叶洪江 李忆农 《新医学》 2011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驻闽部队AS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生存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驻闽部队AS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内容包括国际通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BASDAI、BASFI及Bath AS总体指数(BAS-G)、Zun... 目的:探讨驻闽部队AS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生存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驻闽部队AS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内容包括国际通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BASDAI、BASFI及Bath AS总体指数(BAS-G)、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126例A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60分97例(77.0%),≥60分29例(23.0%),其生活环境、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自我健康评价5个领域小于16分者分别占87.5%、87.5%、71.1%、57.0%、94.5%;②SAS和SDS标准分均高于我国常模(P<0.01),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分别占46.8%、56.3%;③AS患者生存质量及各维度平均积分与SAS和SDS标准分、BASDAI、BAS-G、BASFI评分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驻闽部队AS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生存质量严重下降与疾病活动、焦虑、抑郁情绪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 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 Bath强直性脊柱炎整体指数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类风湿关节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宏勇 洪春梅 +1 位作者 俞烜华 李忆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以便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时治疗,有效减少漏诊误治。方法在总结我院诊治1例AS合并RA的基础上,分析AS合并RA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治疗及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以便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时治疗,有效减少漏诊误治。方法在总结我院诊治1例AS合并RA的基础上,分析AS合并RA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治疗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①AS合并RA典型临床表现以中轴关节病变、肌腱端炎症为首发表现,并伴有慢性多关节滑膜炎为特征。②遗传背景及免疫学异常及易感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HLA-DR4及其共享表位在AS合并RA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③实验室检查上首选HLA-B27、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骶髂关节CT、关节X线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条件者可检测HLA-DR4、DR2。④诊断上,具有AS影像学改变及临床表现,对称性外周关节破坏,抗CCP抗体阳性,外加RA的影像学改变,可诊断AS合并RA。⑤治疗上,首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同时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结论临床上AS合并RA患者比较少见,大部分患者是隐匿起病,容易漏诊,当患者出现腰背或腰骶部疼痛或肌腱端炎为首发症状时,同时伴发对称性外周多关节肿痛时,应高度怀疑AS合并RA,并需积极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关节炎 类风湿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俞烜华 黄惠娟 李扬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5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106例RA患者(RA组)及11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均检测血浆FIB、FDP及D-D水平,分析其...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106例RA患者(RA组)及11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均检测血浆FIB、FDP及D-D水平,分析其与RA 28个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关系。同时将RA患者分为非高疾病活动组(DAS28评分≤5.1)与高疾病活动组(DAS28评分>5.1),各53例。比较两组FIB、FDP、D-D、RF、抗CCP抗体。结果:RA组血浆FIB、FDP、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高疾病活动组FIB、FDP、D-D、RF、ESR及CRP水平均高于非高疾病活动组(P<0.001)。高疾病活动组抗CCP抗体水平与非高疾病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FIB、FDP、D-D与DAS28评分、ESR、RF、CRP、年龄均呈正相关(P<0.05),D-D与病程成正相关(P<0.05)。结论:FIB、FDP及D-D与RA疾病活动相关指标正相关,FIB、FDP及D-D升高提示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及继发纤溶亢进,可反映RA疾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D-二聚体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辅助性T17细胞功能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俞烜华 李忆农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2例SLE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血清白介素17A(IL-17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相对定量分析27例SLE患者... 目的探讨辅助性T(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2例SLE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血清白介素17A(IL-17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相对定量分析27例SLE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孤核受体γt(RORγt)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血清IL-17A水平与RORγt基因表达之间及其分别与SLE疾病活动度(SLEDAI)、SLE是否合并肾脏病变的关系。结果102例SLE患者血清IL-17A水平[14.75(5.12—69.76)ng/L]较68例健康对照组[5.77(2.22~9.60)ng/L]显著升高(P〈0.01)。102例SLE患者血清IL-17A与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肌酐、尿管型呈正相关(分别为r=0.33、P〈0.01,r=O.26、P〈0.05,r=0.27、P〈0.05);与SLEDAI无显著相关(P〉0.05)。27例SLE患者RORγt基因表达水平较13例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1(0.40~2.62)和0.19(0.15~0.75),P〈0.01]。27例SLE患者RORγt基因表达水平与血清IL-17A水平呈正相关(r=0.47,P〈O.01),与血清补体3之间呈负相关(r=-0.46,P〈0.05)。SLE病情高活动组与低活动组、SLE合并肾脏病变与SLE无合并肾脏病变组间血清IL-17A、RORγt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与SLE肾脏病变可能有关,但其可能不是SLE病情活动惟一的影响因素,在SLE及SLE肾脏受累中可能均不是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7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RORΓT
原文传递
髓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烜华 李忆农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49-849,共1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为特点的慢性炎症进行性疾病,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 关节腔内注射 关节受累 人Ⅱ型 治疗 重组
原文传递
辅助性T细胞17功能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烜华 李忆农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7介导的炎症损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关系,了解若干常用的心肌标志物作为狼疮心脏受累预测、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7例SLE心脏损害患者、55例SLE无心...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7介导的炎症损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关系,了解若干常用的心肌标志物作为狼疮心脏受累预测、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7例SLE心脏损害患者、55例SLE无心脏损害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水平;应用ADVIA Centaur XP系统与OlymDus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心肌标志物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PCR)方法相对定量13例SLE心脏损害患者、14例SLE无心脏损害患者及1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孤核受体(ROR)rt基因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vU检验或独立样本F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回归或Speartnan相关分析。结果①SLE心脏损害组血清IL-17A水平较SLE无心脏损害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27.98(8.44~138.81),11.12(3.64~22.30),5.77(2.22~9.60)pg/ml;P均〈O.05]。②SLE心脏损害组脑利钠肽水平较SLE无心脏损害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49(13.50。107.50),17(9。26),7.50(4.75~13)pg/ml;P均〈0.01]。③SLE心脏损害组年龄、SLE疾病活动度、病程较SLE无心脏损害组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④SLE心脏损害组RORrt/t基因表达水平较SLE无心脏损害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2.2(0.79~2.83),0.72(0.39~1.14),0.19(0.15~0.75);P〈0.05]。结论①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SLE心脏损害的发生;②高龄、病程长及疾病活动度高的SLE患者心脏损害发生概率增高;③脑利钠肽有望成为SLE心脏损害的预测、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7 心肌标志物 孤核受体yt 心脏损害
原文传递
辅助性T17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俞烜华 李忆农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IJF)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效应性CD4+T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Thelper,Th)在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辅助性T细胞 ERYTHEMATOSUS 相关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CD4+T细胞 机体免疫应答 LUPUS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日常保养攻略
18
作者 俞烜华 《保健与生活》 2018年第9期24-24,共1页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背部。颈部、臀部、髋部的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下面介绍强直性脊柱...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背部。颈部、臀部、髋部的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下面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日常保养攻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日常保养 患者 关节外表现 炎性疾病 骶髂关节 外周关节 主要表现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一例
19
作者 洪春梅 俞烜华 +1 位作者 唐宏勇 李忆农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5-576,共2页
患者女,38岁,因“反复面部红斑伴多关节肿痛6年余,声音嘶哑4个月”为主诉于2012年9月4日入住我科。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斑伴双膝关节肿痛,伴脱发、口腔溃疡、全身乏力,无光过敏,无畏冷、发热,未诊治。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面部红斑 多关节肿痛 膝关节肿痛 声音嘶哑 口腔溃疡
原文传递
福州地区汉族人群Mfn2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
20
作者 黄惠娟 俞烜华 +4 位作者 张富 梁玲 李淼鋆 陈孔敏 黄文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福州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198例,其中体质量正常104例,超重/肥胖94例。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Sanger测序法检测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福州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198例,其中体质量正常104例,超重/肥胖94例。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Sanger测序法检测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因型。统计基因位点和基因型频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进一步根据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男性、女性人群中不同基因型与超重/肥胖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存在CT、TT、CC三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携带者78例,CT基因型携带者88例,TT基因型携带者32例;C等位基因频率为61.62%,T等位基因频率为38.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T等位基因较C等位基因超重/肥胖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9,OR=1.688,95%CI为1.088~2.618),TT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病风险增加(P=0.018,OR=3.099,95%CI为1.214~7.909),TT基因型较CC+CT发病风险增加(P=0.032,OR=2.572,95%CI为1.086~6.089)。根据性别进行分层统计,男性人群中,T等位基因较C等位基因超重/肥胖的发病风险增加(P=0.043,OR=1.900,95%CI为1.022~3.533),CT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病风险增加(P=0.027,OR=2.803,95%CI为1.123~6.993),CT+TT基因型较CC基因型发病风险增加(P=0.02,OR=2.784,95%CI为1.178~6.584);女性人群中,TT基因型较CC+CT基因型超重/肥胖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4,OR=4.683,95%CI为1.366~16.047)。结论 Mfn2基因rs2295281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与超重/肥胖易感性存在明显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含CT基因的男性人群及含TT基因的女性人群可尽早进行饮食结构调整、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n2基因 基因多态性 肥胖 超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