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6)A去甲基化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江爽 俞继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预后不佳。外科手术及化学治疗(化疗仍是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m^(6)A作为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RNA...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预后不佳。外科手术及化学治疗(化疗仍是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m^(6)A作为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RNA修饰形式,可以调控RNA循环的各个阶段,包括RNA剪接、加工、降解和翻译等,从而调控RNA的表达和功能,在细胞分化、发育和代谢等各个环节中发挥关键作用。m^(6)A去甲基化酶可去除RNA上的甲基基团,确保m^(6)A甲基化是一个动态的可逆的过程。作为m^(6)A甲基化过程的关键酶,m^(6)A去甲基化酶——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AlkB同系物5(AlkB homolog 5,ALKBH5)、ALKBH3的失调能通过多种机制调控胃癌的演进过程,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6)A去甲基化酶通过调节信号通路,改变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影响胃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参与调控胃癌的免疫应答及线粒体代谢,从而影响胃癌细胞的生长,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治疗靶点。该文综述了m^(6)A去甲基化酶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其表达和功能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旨在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 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 ALKBH5 ALKBH3 胃癌
下载PDF
创伤性结肠破裂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俞继卫 夏焱 姜波健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结肠破裂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创伤性结肠破裂术后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单变量分析包括年龄、术式、待手术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腹腔污染范围、输血量以及休克对术后腹腔感染的影响。多变量分析包... 目的探讨创伤性结肠破裂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创伤性结肠破裂术后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单变量分析包括年龄、术式、待手术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腹腔污染范围、输血量以及休克对术后腹腔感染的影响。多变量分析包括待手术时间、创伤严重程度及腹腔污染范围对术后腹腔感染的影响。结果单变量分析提示,年龄和术式与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无关。待手术时间≥12小时、ISS评分≥20分、腹腔污染范围George分级≥Ⅲ级、输血量≥1 000m l以及休克等均可导致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待手术时间>12小时、ISS评分≥20分及George分级≥Ⅲ级分别是创伤性结肠破裂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创伤性结肠破裂术后腹腔感染与待手术时间≥12小时、ISS评分≥20分及George分级≥Ⅲ级等有密切关系,同时,伴有休克和输血超过1 000m l的严重创伤也是引发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结肠 手术 并发症 感染
下载PDF
胃癌浸润和转移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分子基础和临床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俞继卫 姜波健 《腹部外科》 2007年第4期245-247,共3页
关键词 浸润和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临床价值 分子基础 胃癌 抑制剂 基质降解酶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胃癌合理切除范围的研究现况及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俞继卫 姜波健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7期493-495,共3页
综述胃癌切除的研究现况及进展。淋巴转移与否取决于淋巴廓清彻底性、微转移淋巴结检出、跳跃式转移及前哨淋巴结切取。抗CK20或抗AE1/AE3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快速检测CEA mRNA和CK20 mRNA检出淋巴结微转移,可显著提高转移淋巴结发现率... 综述胃癌切除的研究现况及进展。淋巴转移与否取决于淋巴廓清彻底性、微转移淋巴结检出、跳跃式转移及前哨淋巴结切取。抗CK20或抗AE1/AE3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快速检测CEA mRNA和CK20 mRNA检出淋巴结微转移,可显著提高转移淋巴结发现率。MMP-7和MMP-9检测有助于判断淋巴结转移。按各类切除术式适应证合理选择术式,精确分期是各类切除术式选择的基础,力求在最小创伤程度下达到治愈性根治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手术 切除范围
原文传递
胃癌切除术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俞继卫 姜波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6期72-74,共3页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很差。虽对胃癌发生、发展及演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获长足进步,但相关基因和分子病理学研究尚未揭示其病因学、发病机制、浸润及转移的明确机制,由此导致5年生存率非常低下。因此,本文就胃癌早...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很差。虽对胃癌发生、发展及演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获长足进步,但相关基因和分子病理学研究尚未揭示其病因学、发病机制、浸润及转移的明确机制,由此导致5年生存率非常低下。因此,本文就胃癌早期诊断、适宜淋巴结廓清、适宜胃切除范围、适宜腹膜转移治疗、适宜器官联合切除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发生 癌切除 术式 器官联合切除 转移治疗 临床研究 分子病理学 5年生存率
下载PDF
进展期胃腺癌淋巴转移与相关基因表达关系
6
作者 俞继卫 李小强 +2 位作者 吴巨钢 倪晓春 姜波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腺癌胃周区域淋巴结(LN)和腹主动脉旁LN转移规律。方法行survivin,p53,C-erbB-2,PCNA,Ki-67,MMP-2,MMP-7及MMP-9免疫组化染色。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胃腺癌胃周区域LN和腹主动脉周围LN的转移的关系。结果238例...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腺癌胃周区域淋巴结(LN)和腹主动脉旁LN转移规律。方法行survivin,p53,C-erbB-2,PCNA,Ki-67,MMP-2,MMP-7及MMP-9免疫组化染色。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胃腺癌胃周区域LN和腹主动脉周围LN的转移的关系。结果238例中转移LN平均(5.61±0.68)枚/例,平均总LN转移度(27.78±24.45)%。238例中的207例有LN转移,总转移率86.97%。D3术53例中,13例(24.53%)有16组LN转移。手术切除的16组LN数平均(6.36±1.83)枚/例,转移LN有58枚,平均(4.46±2.05)枚/例。16组LN转移度为24.52%。单因素分析显示,LN转移与p53阳性和survivin阳性的联合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关系(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p53和survivin阳性的联合表达是影响胃周区域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Ki-67增殖指数(LI)及MMP-2表达提示16组LN转移(均P<0.05);Ki-67LI和MMP-2表达是影响16组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53阳性和survivin阳性的联合表达或可预示LN转移。Ki-67LI和MMP-2是16组LN转移的预测因素,而Ki-67LI和MMP-2表达是16组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腺癌 淋巴转移 基因表达
下载PDF
ERCP引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探讨 被引量:27
7
作者 夏焱 朱玉华 +1 位作者 俞继卫 张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与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引发急性胰腺炎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该院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 3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用单变量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7例于ERCP后发生急性胰腺炎 ... 目的 探讨与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引发急性胰腺炎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该院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 3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用单变量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7例于ERCP后发生急性胰腺炎 ( 4 .4 % ) ,380例中 2 80例为治疗性 ,15例并发急性胰腺炎( 4 .8% ) ,10 0例为诊断性 ,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 ( 2 .0 % ) ,与ERCP引发急性胰腺炎相关的主要因素有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 (EST) ,针状刀预切开乳头 ,多次乳头插管 ,胰管深插 ,多次胰管造影 ,导引钢丝辅助插管 (P <0 .0 5 ) ,高危人群为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者 ,有胰腺炎病史者。结论 治疗性ERCP较诊断性ERCP易并发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主要与技术操作有关 ,娴熟的内镜技术 ,严格掌握指征可降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急性胰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波健 吴巨钢 +4 位作者 俞继卫 李小强 卞邦健 张彪 倪晓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胃癌原发灶中D2-40的表达及其中51例胃癌的791枚淋巴结中CK20和CKpan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HE染色淋巴管浸润(LVI-...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胃癌原发灶中D2-40的表达及其中51例胃癌的791枚淋巴结中CK20和CKpan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HE染色淋巴管浸润(LVI-HE)和D2-40染色淋巴管浸润(LVI-IM)的阳性率分别为66.2%(45/68)和76.5%(5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LVI-IM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P=0.044)、TNM分期(P=0.003)及存在淋巴结转移(P=0.000)有关。68例胃癌平均淋巴管密度(LVD)为(18.19±7.44)个/HP。LVD升高与LVI-HE阳性(P=0.040)、LVI-IM阳性(P=0.001)、静脉浸润(P=0.037)、TNM分期较晚(P=0.020)及存在淋巴结转移(P=0.001)有关系。LVD值≥15个/HP者近期生存率较LVD值≤14个/HP者明显降低(P=0.032)。51例胃癌HE染色和CK(CK20或CKpan)染色检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4.5%(38/51)和88.2%(45/51),791枚淋巴结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由HE染色的32.0%(253/791)提高到CK染色的41.5%(328/791),P<0.001。CKpan的微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CK20(P=0.003)。微转移淋巴结数量与肿瘤大小(P=0.001)、LVI-HE(P=0.040)、肿瘤浸润深度(P=0.018)及TNM分期(P=0.012)有关。微转移淋巴结的检出使淋巴结转移站别及TNM分期迁移:7例N0→N1,6例N1→N2,1例N2→N3;4例Ⅰb→Ⅱ,4例Ⅱ→Ⅲa,3例Ⅲa→Ⅲb,1例Ⅲb→Ⅳ。结论D2-40及CK检测在诊断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微转移上优于HE检查。CK20和CKpan的联合检查有利于发现微转移淋巴结。肿瘤TNM分期越晚,越易发生淋巴结微转移。LVI-IM、LVD及淋巴结微转移三者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LVD值较高者近期生存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40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 新生物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伍宏彪 张鹏 +3 位作者 李小强 吴巨钢 俞继卫 姜波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录因子e2f-1和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单因素与多因素法分析...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录因子e2f-1和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单因素与多因素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Logrank检验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met、e2f-1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均广泛表达。c-met的高表达与Ki-67高表达、生存期较短、肿瘤位置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及TNM分期较晚有关(P<0.05);e2f-1的低表达与肿瘤直径较大、TNM分期较晚、浸润较深、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累及淋巴站、TNM分期和Ki-67表达是c-met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年龄和生存期是e2f-1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与术后生存相关的因素有c-met、e2f-1和Ki-67表达、累及淋巴站、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率、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结论c-met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e2f-1在早期胃癌中高表达,晚期胃癌的进展可能与e2f-1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MET E2F-1 KI-67 预后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D133 mRNA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鹏 吴巨钢 +3 位作者 伍宏彪 王世婷 俞继卫 姜波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半定量RT-PCR检测CD133 mRNA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D133 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 目的探讨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半定量RT-PCR检测CD133 mRNA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D133 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Ki-67增殖指数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CD133 mRNA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3783±0.1411和0.0381±0.0919(P=0.000);肿瘤直径>5 cm者胃癌组织CD133mRNA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 cm者[(0.4393±0.1484)vs(0.3343±0.1212)](P=0.041);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0.4266±0.1320)vs(0.2395±0.0309)](P=0.004),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淋巴结数与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呈正相关(r=0.466,P=0.008;r=0.464,P=0.009);Ki-67低表达者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Ki-67高表达者[(0.4364±0.1398)vs(0.3164±0.1174)](P=0.02),Ki-67表达与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呈负相关(r=-0.461,P=0.009)。结论胃癌组织CD133 mRNA的表达与反映淋巴转移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淋巴结数及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的Ki-67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mRNA 淋巴转移 新生物/癌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胃癌微环境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江州华 俞继卫 姜波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768-772,共5页
目的介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MPs与胃癌关系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MMPs是一类蛋白水解酶,它们通过... 目的介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MPs与胃癌关系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MMPs是一类蛋白水解酶,它们通过对肿瘤生长的微环境进行调控,进而在胃癌演进中的增殖、转移、新生血管形成和调控肿瘤细胞及其周围正常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MMPs从不同的方面促进胃癌的演进,了解这些方面的机理可以为未来胃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胃癌 增殖 侵袭 转移 血管形成 凋亡
下载PDF
胃癌术后的预后相关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伍宏彪 吴巨钢 +1 位作者 俞继卫 姜波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7-338,共2页
胃癌是一常见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2,根治性手术后其5年生存率仅40%左右。手术切除病灶是现在唯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术后长期生存率在个体间差异很大。现就接受胃... 胃癌是一常见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2,根治性手术后其5年生存率仅40%左右。手术切除病灶是现在唯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术后长期生存率在个体间差异很大。现就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相关因素 胃癌术后 预测因素 手术切除病灶 恶性肿瘤 5年生存率 个体间差异 长期生存率
下载PDF
胃癌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管生成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巨钢 俞继卫 姜波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0-282,共3页
淋巴管内皮高度敏感且特异性的标记物podoplanin是作为肿瘤细胞的血小板聚集介导因子而发挥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及增加肿瘤细胞侵袭力。D2-40是癌胚抗原M2A的单克隆抗体,但能检测podoplanin的存在。Podoplanin和D2-40与胃癌淋巴结... 淋巴管内皮高度敏感且特异性的标记物podoplanin是作为肿瘤细胞的血小板聚集介导因子而发挥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及增加肿瘤细胞侵袭力。D2-40是癌胚抗原M2A的单克隆抗体,但能检测podoplanin的存在。Podoplanin和D2-40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生存期有显著性。笔者对此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为明确胃癌淋巴管生成机制,了解前哨淋巴结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理解跳跃式转移机制,为合理术式选择,进而为胃癌基因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ODOPLANIN D2—40 淋巴转移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肠内营养在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彪 潘荣华 +2 位作者 王大铮 夏焱 俞继卫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救治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我科近 2年来收治并接受营养支持的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 96例 ,其中EN组 4 9例和PN组 4 7例 ,观察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救治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我科近 2年来收治并接受营养支持的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 96例 ,其中EN组 4 9例和PN组 4 7例 ,观察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肌围及促炎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α)等指标。同时对两组病人排便时间、消化道出血及腹泻、住院时间和费用等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PN组病人于营养支持第 10天血糖、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显著高于EN组 (P <0 .0 5 ) ;EN组各临床症状均优于PN组 ,平均营养支持费用明显低于PN组 (P <0 .0 1) ;两组病人的促炎细胞因子、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肌围及氮平衡等指标较营养支持前均明显升高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营养支持能改善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的预后 ,促进创伤痊愈 ,而肠内营养支持有费用低、实施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更适应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营养支持 合并损伤 胸腹 腹腔 EN 肠内营养 伤病 结论 指标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与胃肠道癌发生和转移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鹏 俞继卫 姜波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1-84,86,共5页
目的介绍肿瘤干细胞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肿瘤干细胞与胃肠道肿瘤发生与转移的研究进展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近年来的研究已发现在肿瘤细胞中存在着少量的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肿瘤细胞。这些... 目的介绍肿瘤干细胞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肿瘤干细胞与胃肠道肿瘤发生与转移的研究进展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近年来的研究已发现在肿瘤细胞中存在着少量的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肿瘤细胞。这些肿瘤干细胞利用机体的干细胞-巢系统而在肿瘤的发生、维持生长、增殖、转移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在耐受抗肿瘤药物而导致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胃肠道肿瘤中,特别是在结直肠癌中,这些肿瘤起始细胞通常具有CD133+的特征。CD133+结肠癌细胞具有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分化能力以及转移瘤形成能力。同时,在骨转移患者的外周血中也已发现有高含量的CD133 mRNA存在。结论CD133+肿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肿瘤干细胞-巢系统的机理是开发更有效的肿瘤诊治方法的基础,并为靶向治疗等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新生物 干细胞 转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元超 俞继卫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46例腹腔脓肿患者均经临床、生化和影象学检查,B超或CT确诊为腹腔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经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者复发。结论:CT引导下穿刺...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46例腹腔脓肿患者均经临床、生化和影象学检查,B超或CT确诊为腹腔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经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者复发。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腹腔脓肿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脓肿 引流 CT
下载PDF
胃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生华 俞继卫 姜波健 《腹部外科》 2009年第6期371-373,共3页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胃癌 CSCs CELLS 干细胞理论 靶向识别 纯化 标记物
下载PDF
CD133^+CXCR4^+胃癌KATO-Ⅲ细胞的侵袭能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远林 姜波健 俞继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977-1983,共7页
目的:研究CD133^+CXCR4^+胃癌细胞侵袭能力.方法:Transwell检测NCD133^-CXCR4^-、CD133^-CXCR4^+、CD133^+CXCR4^-、CD133^+CXCR4^+四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半定量酶链聚合反应检测CD133^+CXCR4^+组与CD133^+CXCR4^-组细... 目的:研究CD133^+CXCR4^+胃癌细胞侵袭能力.方法:Transwell检测NCD133^-CXCR4^-、CD133^-CXCR4^+、CD133^+CXCR4^-、CD133^+CXCR4^+四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半定量酶链聚合反应检测CD133^+CXCR4^+组与CD133^+CXCR4^-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1相关因子表达。分别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l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AMD3100作用KATO-Ⅲ细胞后,Transwell检测CD133+ CXCR4^+组与CD133^+CXCR4^-组细胞侵袭能力,半定量酶链聚合反应检测KATO-Ⅲ细胞中EMT相关因子表达.结果:CD133^+CXCR4^+组平均迁移细胞数(136.67±14.36)高于CD133^+CXCR4^-组(55.33±7.37.P=0.01).CD133^+CXCR4^+组E-cadherin mRNA相对灰度值(0.3068±0.03991低于CD133^+CXCR4^-组(0.7665±0.0899,P=0.005).CD133^+CXCR4^+组N—Cadherin mRNA表达(0.5852±0.0453)、Snail mRNA表达(0.9178±0.0788)均高于CD133^+CXCR4^-组(0.2980±0.0626,P=0.006;0.6468±0.1506.P=0.03).CD133^+CxCR4^+组中,与对照组相比,SDF-1α组侵袭细胞数明显上升(P=0.033).SDF-1α组E-cadherin mRNA表达下降(P=0.018),而AMD3100组E-cadherin mRNA表达上升(P=0.008).SDF-1α SRSnail mRNA表达上升(P=0.028),而AMD3100组Snail mRNA表达下降(P=0.006).然而CD133^+CXCR4^-组中.SDF-1α组侵袭细胞数无明显变化.SDF-1α与AMD3100组E—cadherin mRNA与Snail 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CD133^+CXCR4^+胃癌细胞可能通过EMT和SDF-1α/CXCR4获得高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侵袭 CD133 SDF—1α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的侵袭能力 CXCR4
下载PDF
经皮胆囊造瘘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的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焱 俞继卫 张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1期1209-1210,共2页
目的 探讨急诊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造瘘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 对 2 8例 70岁以上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并结合内窥镜治疗。结果  2 7例造瘘成功 ,平均 2天后症状缓解 ;胆道造影显示 8例伴有总... 目的 探讨急诊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造瘘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 对 2 8例 70岁以上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并结合内窥镜治疗。结果  2 7例造瘘成功 ,平均 2天后症状缓解 ;胆道造影显示 8例伴有总胆管结石 ,其中 7例行ERCP取石并获成功 ;造瘘后 1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12例行开腹手术 ,总病死率 3.7%。结论 急诊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造瘘结合内镜治疗总胆管结石 ,然后进行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胆囊造瘘 治疗 重症急性胆囊炎 老年人
下载PDF
CCl_4慢性肝损致无白蛋白受体鼠对移植骨髓细胞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20
作者 夏焱 姜波健 +2 位作者 俞继卫 张彪 李锋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F344来源的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s,BMCs)能否驻存于γ-全身照射的先天性无白蛋白大鼠的骨髓,进而转化为产白蛋白肝细胞,移植后给予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oloride,CCl4)后对这些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雄性F344大鼠... 目的观察和研究F344来源的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s,BMCs)能否驻存于γ-全身照射的先天性无白蛋白大鼠的骨髓,进而转化为产白蛋白肝细胞,移植后给予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oloride,CCl4)后对这些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雄性F344大鼠为供体,而雄性F344alb(先天性无白蛋白大鼠)为受体,分为4组:组Ⅰ(n=10)为正常对照组,不接受肝损处理,无全身射线照射和阴茎静脉骨髓细胞移植;组Ⅱ(n=10)为肝损无移植组,只接受肝损处理,无全身射线照射和阴茎静脉骨髓细胞移植;组Ⅲ(n=10)为正常移植组,全身射线照射后阴茎静脉移植骨髓细胞1×107;组Ⅳ(n=10)为肝损移植组,接受CCl4注射肝损,全身射线照射后阴茎静脉骨髓细胞移植1×107BMCs,其中,γ-照射剂量为7.5Gy,F344大鼠的BMCs经受体的阴茎静脉注入。移植后四周,CCl4腹腔内注射铸成大鼠慢性肝损模型,细胞移植12周后,处死大鼠。肝脏切片用抗白蛋白抗体行白蛋白免疫染色,检测从受体骨髓细胞和肝脏切片中呈多于6个白蛋白阳性簇状分布的肝细胞群中提取的DNA和血清中白蛋白的水平。结果①尽管组Ⅰ肝脏切片可发现少量散在的1个或2个白蛋白阳性肝细胞,但是白蛋白阳性肝细胞呈多于6个的簇状分布仅发现于γ射线全身照射后接受BMCs移植的肝切片中(组Ⅲ和组Ⅳ),而且组Ⅳ中呈多于6个的簇状分布的肝细胞数明显多于组Ⅲ,有统计学意义。②从F344alb受体(组Ⅲ和组Ⅳ)骨髓细胞及肝脏切片中微切的呈多于6个白蛋白阳性簇状分布的肝细胞群中提取的DNA中可检测到正常的白蛋白基因序列。③组Ⅳ较组Ⅲ血清中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结论①F344来源的骨髓细胞移植入全身射线照射的F344alb受体,可驻存于F344alb受体的骨髓内,进而转化为产白蛋白的肝细胞。②F344来源的骨髓细胞移植入全身射线照射的F344alb受体,4周后CCl4腹腔内注射铸成大鼠慢性肝损模型可明显增加骨髓细胞的增殖。③全身射线照射后移植F344供体骨髓细胞,之后CCl4腹腔内注射铸成大鼠慢性肝损模型的F344alb受体的外周血中白蛋白水平可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移植 肝细胞 先天性无白蛋白 白蛋白 基因 γ-全身照射 四氯化碳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