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学课种植探究活动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以教科版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为例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24 |
0 |
|
2
|
利用统计表(图)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以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例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23 |
0 |
|
3
|
实验操作要立足发展学生思维的分析与策略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15 |
1
|
|
4
|
有效构建科学学习中的交流机制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13 |
1
|
|
5
|
从事实性知识到概念性知识的发展——例谈小学科学“弹性”概念的建构 |
俞维军
|
《教学仪器与实验》
|
2015 |
5
|
|
6
|
经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唤醒、改造和完善——以教科版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为例 |
俞维军
|
《小学教学研究》
|
2019 |
1
|
|
7
|
瓶内残留空气对大气压力实验的影响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05 |
0 |
|
8
|
受学生欢迎的科学课程期终评价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06 |
0 |
|
9
|
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组织方式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06 |
0 |
|
10
|
选择科学课外专题研究内容的策略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10 |
0 |
|
11
|
常熟市举办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团体竞赛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07 |
0 |
|
12
|
从三个比较肺活量大小的实验看不同教学的有效性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05 |
0 |
|
13
|
预测,让学生真正“卷入”前的准备活动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03 |
0 |
|
14
|
太阳高度“大小”、“高低”之我见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07 |
0 |
|
15
|
关于“毛细现象”的实验 |
俞维军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2004 |
0 |
|
16
|
基于“适切”原则的开放性科学探究活动 |
俞维军
|
《求知导刊》
|
2019 |
0 |
|
17
|
自行设计实验,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 |
俞维军
|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
2011 |
0 |
|
18
|
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组织方式 |
俞维军
|
《小学科学》
|
2011 |
0 |
|
19
|
从三个对比实验看不同教学的有效性 |
俞维军
|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
2005 |
0 |
|
20
|
“直观模型”在科学推理中的应用——例谈饱和盐溶液能否溶解糖的创意研究 |
俞维军
|
《小学时代》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