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课种植探究活动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以教科版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为例
1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1期90-92,共3页
将科学课种植探究活动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一个适切的研究课题,是基于“落实劳动教育”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多学科、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有益尝试。以教科版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为例,深刻阐述了两者深... 将科学课种植探究活动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一个适切的研究课题,是基于“落实劳动教育”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多学科、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有益尝试。以教科版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为例,深刻阐述了两者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注意点,提出了可操作性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践探索模式,为科学课中其他实践活动项目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植物的生长 种植活动 深度融合
原文传递
利用统计表(图)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以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例
2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3年第5期91-93,共3页
统计表(图)是具有显著数学学科特征的知识点。应用统计表(图)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建立科学概念是数学与科学跨学科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以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例,从“记录数据——初步感知概念,分析数据——感悟概念本... 统计表(图)是具有显著数学学科特征的知识点。应用统计表(图)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建立科学概念是数学与科学跨学科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以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例,从“记录数据——初步感知概念,分析数据——感悟概念本质,数据推理——应用概念解释”3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实验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利用统计表(图)汇总整理数据、分析推理论证,建立科学概念和发展科学素养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表(图) 科学概念 科学素养
原文传递
实验操作要立足发展学生思维的分析与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5年第4期57-58,共2页
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开展动手实验,或即便开展了实验探究,其实验操作也流于形式,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实验操作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行... 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开展动手实验,或即便开展了实验探究,其实验操作也流于形式,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实验操作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维 实验操作 动手能力 科学教学 创新思维 实际教学 动手实验 实验探究
原文传递
有效构建科学学习中的交流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3年第3期53-54,共2页
在科学学习中,通过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习进展并作出教学调整。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来传递信息,获取自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开朗的个性品质。纵观当前的科学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往往缺乏平等对话和交... 在科学学习中,通过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习进展并作出教学调整。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来传递信息,获取自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开朗的个性品质。纵观当前的科学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往往缺乏平等对话和交流,学生常常是在没有交流欲望的前提下被动地参与交流,交流的内容游离教学中心之外或不能全面表达个人理解。这样的交流活动不能让学生的内在情感得到升华,思维真正得到锻炼。科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构建促进学生交流的教学机制来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机制 科学学习 以学生为本 课堂教学气氛 科学教师 传递信息 个性品质 教学活动
原文传递
从事实性知识到概念性知识的发展——例谈小学科学“弹性”概念的建构 被引量:5
5
作者 俞维军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年第4期23-25,共3页
以"弹性"概念的教学为例,谈教学中通过展示学生原有认知来制定适合的目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获取有联系的表象,引导理性归纳科学概念,并不断充实理解,学以致用。
关键词 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归纳
下载PDF
经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唤醒、改造和完善——以教科版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俞维军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第36期73-76,共4页
改造经验是经验积累过程中无法绕开的教育问题。小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经验储备大多是零散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如果不经过系统整理或者纠正错误,便无法正确应用于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善于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矛盾... 改造经验是经验积累过程中无法绕开的教育问题。小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经验储备大多是零散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如果不经过系统整理或者纠正错误,便无法正确应用于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善于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唤醒经验,在理性发展中改造经验,在解决问题中完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唤醒 改造 完善
下载PDF
瓶内残留空气对大气压力实验的影响
7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5年第7期73-73,共1页
传统的研究大气压力的实验是:用一个边缘完好无缺的玻璃杯,里面装满水,再用一块硬纸片盖住,然后倒过来(如苏教版<自然>第八册第一课).学生会发现纸片和水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掉下来,纸片将水稳稳地托住了.通过分析学生明白是眼睛... 传统的研究大气压力的实验是:用一个边缘完好无缺的玻璃杯,里面装满水,再用一块硬纸片盖住,然后倒过来(如苏教版<自然>第八册第一课).学生会发现纸片和水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掉下来,纸片将水稳稳地托住了.通过分析学生明白是眼睛看不见的大气压力将纸片和水托住了,从而证实了大气压力的存在.对于这个实验,几乎所有的科学教材和教参都说杯中要装满水,不能残留空气,至于为什么却没有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力 实验 空气 《自然》 科学教材 玻璃杯 第一课 第八册 苏教版 学生会 想象 教参
原文传递
受学生欢迎的科学课程期终评价
8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6年第5期43-43,共1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深刻认识到,期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检测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教师客观了解学生素质发展的情况。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它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应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深刻认识到,期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检测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教师客观了解学生素质发展的情况。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它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应成为发展学生素质的契机。为此。我决定采用一种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素质发展情况。我将科学课程评价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仍采用百分制的形式(平时上课20%、作业10%、实验考核20%、考查卷50%)。在评价的时间和形式上是分散灵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解学生 综合评价 科学课程 素质发展 新课程理念 深刻认识 课程学习 学习情况 学习阶段 学生素质
原文传递
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组织方式
9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6年第9期43-44,共2页
课堂实验组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实验目的不明,很多学生仅是因为主观好奇而进行实验;(2)实验中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安全事故发生;(3)学生无观察意识或者不知道观察重点,仅是随意看看:(4)因以上原因不... 课堂实验组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实验目的不明,很多学生仅是因为主观好奇而进行实验;(2)实验中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安全事故发生;(3)学生无观察意识或者不知道观察重点,仅是随意看看:(4)因以上原因不能得出结论,实验达不到效果,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课堂实验 组织方式 实验目的 操作失误 观察意识 科学素养 小学 科学课
原文传递
选择科学课外专题研究内容的策略
10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年第3期49-50,共2页
科学课外专题研究.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生活及自然世界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研究专题,通过课外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考查实验等一系列实践性学习活动,用比较简单的科学研究方式去获取信息、资料,并尝试综合应用知识来... 科学课外专题研究.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生活及自然世界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研究专题,通过课外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考查实验等一系列实践性学习活动,用比较简单的科学研究方式去获取信息、资料,并尝试综合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而课堂内学习的时间有限。要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 课程内容 专题 课外 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 社会生活 调查访问
原文传递
常熟市举办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团体竞赛
11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7年第2期22-22,共1页
2006年10月,为营造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环境,提高教师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综合教育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为课改实践的深化提供技术支撑,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装备室联合教研室组织了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2006年10月,为营造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环境,提高教师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综合教育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为课改实践的深化提供技术支撑,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装备室联合教研室组织了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团体竞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 小学教师 常熟市 竞赛 教育技术素养 网络环境 专业发展 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从三个比较肺活量大小的实验看不同教学的有效性
12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5年第4期32-32,共1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单元中有一个测量比较肺活量大小的实验.学校正好有三个同年级班,作为一次对科学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我们在三个班级采取了不同的实验方式来研究,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相关记录见表1).
关键词 肺活量 比较实验 教科版 三年级 上册 “我们自己” 初中 科学课
原文传递
预测,让学生真正“卷入”前的准备活动
13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3年第9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准备活动 “卷入” 学习方式 观察实验 苏教版 《弹力》 小学 科学教学
原文传递
太阳高度“大小”、“高低”之我见
14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7年第6期48-48,共1页
我在和学生一起测量太阳高度时,学生趴在地上,有的测量,有的绘图,兴致高涨,全然不顾脏与热。这时,教师却犯难了:他们懂得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各种方法,知道了正午和早晚的太阳高度,必然会比较起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会不会产生是... 我在和学生一起测量太阳高度时,学生趴在地上,有的测量,有的绘图,兴致高涨,全然不顾脏与热。这时,教师却犯难了:他们懂得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各种方法,知道了正午和早晚的太阳高度,必然会比较起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会不会产生是“大小”之分还是“高低”之分的问题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高度 高低 测量 学生 绘图 高涨 教师
原文传递
关于“毛细现象”的实验
15
作者 俞维军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4年第11期37-37,共1页
小学自然第八册中<毛细现象>一课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导入,再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空隙小,水升得高"这一结论,最后应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解释.全课很好地体现了指导学生经历科... 小学自然第八册中<毛细现象>一课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导入,再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空隙小,水升得高"这一结论,最后应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解释.全课很好地体现了指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科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自然 毛细现象 实验设计 操作流程
原文传递
基于“适切”原则的开放性科学探究活动
16
作者 俞维军 《求知导刊》 2019年第44期38-39,共2页
开放性教育是一种要求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运用多种教与学的方法、手段,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形式。科学课的学习,应具有开放性。《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科学课应更加重视学生... 开放性教育是一种要求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运用多种教与学的方法、手段,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形式。科学课的学习,应具有开放性。《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科学课应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经历。科学教师应遵循适切性的原则,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开放性处理教材内容,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实施开放的教学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切原则 小学科学 科学探究活动
下载PDF
自行设计实验,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
17
作者 俞维军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1年第3期51-51,共1页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已成为指导科学教师组织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不否认外部引导,
关键词 科学学习 设计实验 学生 主人 科学探究 课程改革 中心环节 教学理念
下载PDF
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组织方式
18
作者 俞维军 《小学科学》 2011年第10期122-122,共1页
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已成为指导科学教师组织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教学理念。动脑设计实验、动手操... 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已成为指导科学教师组织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教学理念。动脑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研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发展智力,提高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实验教学 组织方式 小学科学 科学学习 科学探究 新课程改革 科学教师 中心环节
下载PDF
从三个对比实验看不同教学的有效性
19
作者 俞维军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5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对比实验 有效性 教学目标 教科版 三年级 上册 小学 科学课
下载PDF
“直观模型”在科学推理中的应用——例谈饱和盐溶液能否溶解糖的创意研究
20
作者 俞维军 《小学时代》 2019年第30期61-63,共3页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最基本的方法。一些自然现象和原理的观察必须借助“直观模型”,一些事实性知识发展到概念性知识必须借助“直观模型”。科学课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指导学生运用“图...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最基本的方法。一些自然现象和原理的观察必须借助“直观模型”,一些事实性知识发展到概念性知识必须借助“直观模型”。科学课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指导学生运用“图示式”“实体样”“视频类”“置换式”等策略将观察对象的整体或结构进行具体化和简化,通过模型的介入开展科学推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系统建构科学概念,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观模型 科学推理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