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hsa_circ_0013958/miR-637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林颜 阮树斌 +4 位作者 陈晓东 杨荣华 王婧薷 林泽鹏 信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hsa_circ_0013958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keloid fibroblast,HKF)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si-NC组、si-hsa_circ_0013958组、miR-NC组、miR-63...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hsa_circ_0013958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keloid fibroblast,HKF)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si-NC组、si-hsa_circ_0013958组、miR-NC组、miR-637组、si-hsa_circ_0013958+anti-miR-NC组和si-hsa_circ_0013958+anti-miR-637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试剂盒检测hsa_circ_0013958、miR-637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数;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hsa_circ_0013958和miR-637的靶向关系。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hsa_circ_0013958表达水平较正常皮肤组织升高,miR-637表达水平降低(P<0.05)。干扰hsa_circ_0013958表达或过表达miR-637后,HKF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以及迁移、侵袭细胞数均降低(P<0.05)。hsa_circ_0013958和miR-637有靶向调控关系;抑制miR-637表达逆转了干扰hsa_circ_0013958对HKF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结论:干扰hsa_circ_0013958通过调控miR-637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_circ_0013958 miR-637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miR-214-5p通过调控SFRP2影响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颜 阮树斌 +4 位作者 陈晓东 杨荣华 王婧薷 林泽鹏 信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325-5330,共6页
目的研究人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微小RNA-214-5p(miR-214-5p)与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2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miR-214-5p mimic、miR-NC、s... 目的研究人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微小RNA-214-5p(miR-214-5p)与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2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miR-214-5p mimic、miR-NC、si-SFRP2、si-NC分别转染KFB细胞,应用qRT-PCR与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miR-214-5p、SFRP2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214-5p是否可调控SFRP2基因。结果 KFB细胞中miR-214-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FB细胞(P<0.05),而SFRP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FB组(P<0.05)。miR-214-5p组KFB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低于miR-NC组(P<0.05),与miR-NC组相比,miR-214-5p组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p21、p2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转染miR-214-5p mimic后KFB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miR-NC组(P<0.05),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Bax、酶切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FRP2与miR-214-5p存在结合位点,共转染miR-214-5p mimic与WT-SFRP2野生型质粒的KFB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共转染miR-NC与WT-SFRP2野生型质粒的KFB细胞(P<0.05),表明miR-214-5p可与SFRP2基因的3′UTR结合而调控其活性。miR-214-5p组SFRP2蛋白(0.17±0.03)显著低于miR-NC组(0.58±0.05,P<0.05);anti-miR-214-5p组SFRP2蛋白(0.92±0.08)显著高于anti-miR-NC组(0.59±0.06,P<0.05)。相较于si-NC组,转染si-SFRP2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及显著促进细胞凋亡,共转染miR-214-5p mimic与pcDNA-SFRP2后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高于miR-214-5p+pcDNA组(P<0.05),与miR-214-5p+pcDNA组比较,miR-214-5p+pcDNA-SFRP2组细胞凋亡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214-5p负向调控SFRP2表达并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及凋亡蛋白表达进而抑制KFB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4-5p SFRP2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血必净减轻重度烧伤患者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林颜 阮树斌 +4 位作者 陈晓东 杨荣华 王婧薷 林泽鹏 信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471-475,共5页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重度烧伤患者的疗效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补液、创面处理、抗生素等...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重度烧伤患者的疗效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补液、创面处理、抗生素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ALT、AST、PCT、白细胞介素-1(IL-1)、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变化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35%)高于对照组(62.75%),SIRS发生率(33.33%)低于对照组(60.78%),但MODS发生率(15.69%)与对照组(21.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LT、AST、PCT、IL-1、L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天、7d后的ALT[(95.36±21.75)U/L、(61.25±10.14)U/L]、AST[(58.26±10.42)U/L、(45.36±9.98)U/L]、PCT[(3.26±0.36)ng/L、(1.45±0.22)ng/L]、IL-1[(129.02±12.63)ng/L、(118.55±10.42)ng/L]、LPO[(9.79±1.76)mg/L、(15.44±2.54)mg/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重度烧伤可有效减轻器官功能的损害,降低SIR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重度烧伤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负压创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疼痛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荣华 林泽鹏 +1 位作者 信琪 陈晓东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以负压...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以负压创面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比两组创面修复效果及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二期手术准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WBC、CRP和ES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和ES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WBC、CRP和ESR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天和7天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天和7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联合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和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 慢性难愈性创面 疼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创面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荣华 阮树斌 +2 位作者 林泽鹏 信琪 陈晓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0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2、3周的创面愈...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糖尿病足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2、3周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截肢(趾)率及创面复发率。结果治疗后1、2、3周,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6.6±5.5)%、(58.4±8.4)%和(93.6±9.2)%,对照组分别为(21.8±5.7)%、(38.7±6.8)%和(62.5±9.3)%。治疗后1周,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周,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18.2±3.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6±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截肢(趾)率为22.7%(5/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3%(9/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3例脱访(实验组2个,对照组1个),其余患者随访6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13.6%(3/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可以有效的促进糖尿病足难愈性创面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截肢(趾)率,减少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富血小板血浆 难愈性创面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荣华 林泽鹏 +1 位作者 信琪 陈晓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5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BMSCs,超速离心法提取BMSCs外泌体。选取清洁SD大鼠30只构建糖尿病大鼠创伤模型,成功建模后,将存活大鼠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BMSCs,超速离心法提取BMSCs外泌体。选取清洁SD大鼠30只构建糖尿病大鼠创伤模型,成功建模后,将存活大鼠分为对照组(n=13)、外泌体组(n=14);采取尾静脉途径,予外泌体组大鼠0.2 mg/ml外泌体悬液1 ml,同时予对照组等剂量PBS溶液注射;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并通过HE染色评估创面组织中炎症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大鼠创面组织中TNF-α、IL-1β、IL-10的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中TLR-4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表面抗原,CD29、CD90高表达,CD40低表达;超速离心法获取的BMSCs外泌体直径分布于60~160 nm;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较高,且组织中炎性因子浓度较低,TLR-4表达较低(均P<0.05)。结论BMSCs外泌体可通过调控TLR-4的表达降低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糖尿病大鼠 炎症因子 TLR-4
下载PDF
改良粘接固位对单个后牙缺失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信琪 周玉红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粘接固位对单个后牙缺失种植修复后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该院口腔科进行种植修复患者按标准筛选出研究对象共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采用传统粘接固位和改良粘接固位。... 目的探讨改良粘接固位对单个后牙缺失种植修复后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该院口腔科进行种植修复患者按标准筛选出研究对象共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采用传统粘接固位和改良粘接固位。治疗完成1年后,分别测量和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改良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和粉红美观计分(PES)。结果治疗完成1年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修复体周围软组织的龈沟出血程度和菌斑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9、71.02,P<0.05);两组mSBI平均值分别为(0.13±0.43)分和(0.48±0.85)分;mPLI平均值分别为(0.23±0.50)分和(0.68±1.01)分, PES平均值分别为(9.86±1.71)分和(8.51±1.39)分;3个评价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2.23、2.28,P<0.05)。结论对单个后牙缺失进行种植修复时,改良粘接固位比传统粘接固位更有利于软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牙缺失 后牙 改良粘接固位
下载PDF
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术前的焦虑水平对术后疼痛感受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刀俊峰 章锦才 +1 位作者 宋光保 信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患者的种植术前焦虑水平对术后疼痛感受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取80例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在种植手术前完成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DAS)的填写,术后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患者的种植术前焦虑水平对术后疼痛感受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取80例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在种植手术前完成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DAS)的填写,术后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问卷(PPI)对患者的疼痛感受进行测评,分析术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牙科焦虑与术后VAS评分的相关性,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的测评分数分为3组。L组:为较少的或没有焦虑组(20~37);M组:为适中的焦虑组(3844);H组:为较高的或极度的焦虑组(45~80),研究不同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对术后疼痛感受的影响。结果种植术前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牙科焦虑评分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种植术后的VAS评分与术前的特质焦虑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特质焦虑水平分组之间的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的VAS评分,高于M组和L组(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术前的特质焦虑水平与术后的疼痛感受具有一定的相关陛,临床上应对术前的焦虑状况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种植义齿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牙科焦虑症
下载PDF
牙列缺损患者个性因素与种植术前焦虑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刀俊峰 宋光保 +2 位作者 章锦才 王亚敏 信琪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及其与个性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临床随机选择80例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男、女各40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为(45.0±12.9)岁,在种植手术前完成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及其与个性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临床随机选择80例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男、女各40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为(45.0±12.9)岁,在种植手术前完成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D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探讨状态一特质焦虑、牙科焦虑水平与个性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在S—AI和MDAS的得分测评中,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P〈0.05);不同年龄组的S—AI和MDAS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的P、E、N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与MDA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E与STAI、MDAS评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N与STAI、MDAS评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牙列缺损患者在种植手术前的焦虑状况不同,个性因素与术前的焦虑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种植义齿 艾森克人格问卷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牙科焦虑症
下载PDF
单细胞RNA测序解析普通小鼠和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CD34^(+)细胞的类型与功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佳 王婧薷 +5 位作者 甘文军 李桂强 信琪 林泽鹏 阮树斌 陈晓东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9,共10页
目的单细胞RNA测序解析普通小鼠和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CD34^(+)细胞的类型与功能。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构建CD34^(+)细胞谱系追踪小鼠,实现CD34^(+)细胞在荧光条件下可视化。取6只7~8周龄雄性CD34^(+)细胞谱系追踪小鼠(设... 目的单细胞RNA测序解析普通小鼠和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CD34^(+)细胞的类型与功能。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构建CD34^(+)细胞谱系追踪小鼠,实现CD34^(+)细胞在荧光条件下可视化。取6只7~8周龄雄性CD34^(+)细胞谱系追踪小鼠(设为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于小鼠13周龄时在其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另取6只13周龄雄性CD34^(+)细胞谱系追踪小鼠(设为对照组),在其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4 d,分别收集对照组3只小鼠和糖尿病组2只小鼠创面组织,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荧光活化细胞分选法筛选出CD34^(+)细胞后进行单细胞RNA测序,采用R语言的Seurat 4.0.2程序通过降维可视化和细胞聚类分析CD34^(+)细胞类型并筛选注释各CD34^(+)细胞亚群的标记基因,对2组小鼠创面组织间CD34^(+)成纤维细胞(Fb)、平滑肌细胞、角质形成细胞(KC)、类软骨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探索细胞功能。结果伤后4 d,2组小鼠创面组织中CD34^(+)细胞均包含7种细胞类型,具体为内皮细胞、Fb、KC、巨噬细胞、T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其中Fb细分为5个亚群。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小鼠创面组织中的CD34^(+)内皮细胞、Fb亚群1、Fb亚群4、KC、类软骨细胞占比升高,CD34^(+)Fb亚群2、Fb亚群3和平滑肌细胞占比下降。注释CD34^(+)类软骨细胞、内皮细胞、Fb亚群1、Fb亚群2、Fb亚群3、Fb亚群4、Fb亚群5、KC、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T细胞的标记基因分别为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脂肪酸结合蛋白4、Gremlin 1、补体成分4B、H19印记母源表达转录本、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剂2、纤维调节蛋白、角蛋白5、CD74分子、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KEGG和GO富集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小鼠伤后4 d创面组织中CD34^(+)Fb差异表达显著的DEG显著富集于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ECM)组装、细胞增殖调控、衰老相关条目(P值均<0.05),CD34^(+)平滑肌细胞差异表达显著的DEG显著富集于细胞迁移、凋亡过程、转录的正调控、吞噬体等条目(P值均<0.05),CD34^(+)KC差异表达显著的DEG显著富集于线粒体功能、转录、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条目(P值均<0.05),CD34^(+)类软骨细胞差异表达显著的DEG显著富集于节律调控、ECM、病毒感染等相关条目(P值均<0.05)。结论CD34^(+)细胞在普通小鼠和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均存在高异质性,2种小鼠创面间CD34^(+)细胞亚群差异表达显著的DEG显著富集的相关功能与创面愈合过程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皮肤 CD34 单细胞RNA测序 细胞亚群 标记基因 细胞异质性 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
11
作者 王宏 信琪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远期疗效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管理对策,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评价治疗前、1周后首次复查以及12个月...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远期疗效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管理对策,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评价治疗前、1周后首次复查以及12个月后的口腔修复体周围邻牙健康指标,将出现健康问题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无问题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修复体周围牙龈健康指标,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62例患者中,未见修复失败,术后12个月内新发慢性牙周炎4例、牙龈出血12例、修复体松动6例、修复体脱落2例、口腔感染1例、牙齿脱色4例,有多个问题患者21例。术后12个月PLI、BI、PD、CAL低于术前,术后1周低于术后12个月,术后12个月修复体邻牙周围骨量低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慢性牙周炎、吸烟、喜食辛辣厚味、胃食管反流病占比高于对照组,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肯定,短期内可快速修复缺失的牙,恢复部分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牙周炎等口腔问题,口腔问题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慢性牙周炎、治疗技术有关,需加强医嘱的管理,定期做好复查,保障老年患者牙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改良粘接固位对单颗后牙种植患者的满意度影响
12
作者 信琪 王宏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7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对改良粘接固位方式完成单颗后牙种植的修复体粘接的满意度,为单颗后牙种植提供指导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种植修复的单颗后牙缺失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 目的探讨患者对改良粘接固位方式完成单颗后牙种植的修复体粘接的满意度,为单颗后牙种植提供指导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种植修复的单颗后牙缺失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改良粘接固位,对照组采用常规粘接固位。1年后,研究对象复诊并填写问卷,比较两组牙龈美观、咀嚼功能、舒适程度的满意度得分。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得分为(25.92±1.44)分,高于对照组的(24.65±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1)。两组咀嚼功能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52±0.66)分和(8.52±0.6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牙龈美观满意度得分为(8.79±0.75)分,高于对照组的(8.24±0.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1);研究组舒适程度满意度得分为(8.61±0.76)分,高于对照组的(7.89±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P<0.01)。结论采用改良粘接固位对单颗后牙缺失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可有效改善牙龈美观和舒适程度,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粘接固位 种植修复 患者满意度
原文传递
聊城市公立医院中年医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信琪 宋光保 +2 位作者 刘晓芳 玉江 刀俊峰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8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了解聊城市基层公立医院中年医生的幸福感影响因素,并依此提出建议以提高其幸福感。方法以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为评定工具,对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公立医院中年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幸福感指数量表在本次调查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 目的了解聊城市基层公立医院中年医生的幸福感影响因素,并依此提出建议以提高其幸福感。方法以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为评定工具,对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公立医院中年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幸福感指数量表在本次调查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地区公立医院中年医生的幸福感指数和其性别、收入、职称、社会活动的参加频率有关;压力主要形式为工作压力、医患矛盾压力、工作和家庭矛盾压力、身体健康压力。结论幸福感指数量表在该次调查中具有可靠性、有效性、稳定性。为提高该地区公立医院中年医生的幸福感,有必要对该地区的医院制度、社会环境及其医生自身需要进行改善和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 医生 幸福感
原文传递
功能牙数和不同的修复行为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信琪 宋光保 +1 位作者 刀俊峰 江丽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功能牙数和不同的修复行为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以WHO推荐的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作为幸福感测评工具,对某地区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协方差分析去除混杂因素,LSD检验进行WHO-5得分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1)协方差分... 目的 探讨功能牙数和不同的修复行为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以WHO推荐的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作为幸福感测评工具,对某地区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协方差分析去除混杂因素,LSD检验进行WHO-5得分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1)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功能牙数、修复行为的老年人幸福感指数平均得分不完全相同(F=21.547,141.219; P<0.001).(2)LSD检验结果表明,功能牙数目0~4、5~9、10~14、15 ~ 19、20以上老年人WHO-5调整后得分均值分别为(11.786±5.270)分,(15.724±4.036)分,(15.934±3.957)分,(18.941±2.616)分,(23.390±6.951)分,除功能牙数目5~9和10~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536,P=0.593)外,其余得分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需修复、完全修复、未完全修复、异常修复、未修复老年人WHO-5调整后得分均值分别为(22.848±8.068)分,(23.056±4.772)分,(20.647±2.660)分,(14.565±2.914)分,(14.872±7.313)分.未修复、未完全修复、完全修复老年人的WHO-5调整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完全修复和异常修复得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13.108,P<0.01).未修复和异常修复老年人调整后的WHO-5调整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696,P=0.486);无需修复和完全修复老年人WHO-5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340,P=0.734).结论 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功能牙数、不同的修复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功能牙 修复行为 幸福感
原文传递
绿茶多酚通过miR-149/Smad2对TGF-β1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15
作者 林颜 陈晓东 +2 位作者 杨荣华 信琪 李桂强 《现代医学》 202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绿茶多酚12.5μg·ml^(-1)组、TGF-β1+绿茶多酚25μg·ml^(-1)组...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绿茶多酚12.5μg·ml^(-1)组、TGF-β1+绿茶多酚25μg·ml^(-1)组、TGF-β1+绿茶多酚50μg·ml^(-1)组、TGF-β1+miR-149组、TGF-β1+miR-NC组、TGF-β1+绿茶多酚+anti-miR-149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RT-qPCR检测miR-149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蛋白表达;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149与Smad2的靶向关系。结果:TGF-β1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miR-149表达水平降低,Smad2表达水平升高,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迁移细胞数减少(P<0.05);不同浓度绿茶多酚处理后TGF-β1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miR-149表达水平升高,Smad2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升高,迁移细胞数增加(P<0.05)。过表达miR-149后,Smad2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升高,迁移细胞数增加(P<0.05)。抑制miR-149可逆转绿茶多酚对TGF-β1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miR-149靶向调控Smad2。结论:绿茶多酚通过调控miR-149/Smad2促进TGF-β1诱导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多酚 miR-149 SMAD2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巨大鼻赘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信琪 谢有富 +2 位作者 胡逸萍 钟穗航 张益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9-390,共2页
鼻赘(肥大性酒渣鼻Rhinophyma)是酒渣鼻的晚期病变,主要为皮脂腺慢性炎性异常增生的结果。2016年9月我们对1例巨大鼻赘患者行鼻赘切除加中厚植皮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巨大鼻赘 手术治疗 晚期病变 异常增生 慢性炎性 植皮治疗 酒渣鼻 肥大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