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磁共振成像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脑体积测量
1
作者 候威锋 苏舒 +5 位作者 陈颖茜 钱龙 唐燕来 黄礼彬 杨智云 林丽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6,共6页
[目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ALL患儿多表现出亚临床CNS浸润,常规方法难以早期检测。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集成磁共振成像(Sy MRI)脑容量参数在临床未检测出CNS浸润的ALL患儿中的变化。[方法]前瞻... [目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ALL患儿多表现出亚临床CNS浸润,常规方法难以早期检测。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集成磁共振成像(Sy MRI)脑容量参数在临床未检测出CNS浸润的ALL患儿中的变化。[方法]前瞻性收集ALL患儿36例和典型发育(TD)儿童29例,所有被试均行Sy MRI检查。使用Synthetic MR软件后处理并获得总白质体积、灰质体积、脑脊液体积等脑容量参数,用协方差分析评估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生物学特征与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容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TD儿童相比,ALL患儿的脑脊液体积增加(P_(FDR校正)=0.009)及灰质体积减小(P_(FDR校正)=0.027)。ALL患儿灰质体积/颅内体积与危险度分级呈中度负相关(r_(s)=-0.380,P=0.022)。[结论]临床未检测出CNS浸润的ALL患儿表现为脑脊液蓄积及灰质减少。这些新发现提示ALL患儿CNS浸润亚临床期的脑容量的变化,为探究ALL患儿CNS浸润的潜在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灰质 脑脊液
下载PDF
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分析方法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儿脑类淋巴系统改变的探讨
2
作者 候威锋 苏舒 +5 位作者 陈颖茜 钱龙 唐燕来 黄礼彬 杨智云 林丽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461,共6页
【目的】类淋巴系统调节脑脊液及间质液转运,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血病的早期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基于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TI-ALPS),探讨临床未诊断出CNS浸润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脑类淋巴系统的改变。【... 【目的】类淋巴系统调节脑脊液及间质液转运,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血病的早期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基于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DTI-ALPS),探讨临床未诊断出CNS浸润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脑类淋巴系统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纳入ALL患儿及典型发育(TD)儿童各25例,所有被试者均行颅脑DTI检查。使用协方差分析方法评估脑水扩散系数和ALPS指数的组间差异。使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评估有统计学意义的组间参数与ALL患儿生物学特征相关性。【结果】与TD儿童相比,ALL患儿的Dxassoc值(PFDR校正=0.048)减少而Dzassoc值(PFDR校正=0.033)增加,因此ALPS指数(PFDR校正<0.001)减少。ALL患儿ALPS指数与临床危险等级(rs=-0.47,P=0.018)、免疫分型(rs=-0.40,P=0.046)均呈负相关。【结论】临床未诊断CNS浸润的ALL患儿存在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提示类淋巴系统可能是白血病细胞浸润CNS的早期途径之一。DTI-ALPS方法可用于评估ALL患儿脑类淋巴功能受损情况,为探索ALL患儿CNS浸润的机制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 核磁共振成像 类淋巴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