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集性头痛发作前驱期口服佐米曲普坦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唯 陆佳洁 +6 位作者 郭效宁 许春阳 严满云 张全全 倪健强 陆海锋 赵红如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发作性丛集性头痛(eCH)患者前驱期口服佐米曲普坦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处于丛集期内且存在前驱期的23例eCH患者,收集基线头痛发作资料,并分别在3次连续头痛发作的前驱期15 min内予以佐米曲普坦口服治疗,比较基线及前驱期药... 目的 探讨发作性丛集性头痛(eCH)患者前驱期口服佐米曲普坦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处于丛集期内且存在前驱期的23例eCH患者,收集基线头痛发作资料,并分别在3次连续头痛发作的前驱期15 min内予以佐米曲普坦口服治疗,比较基线及前驱期药物治疗后的头痛特征,评估前驱期口服佐米曲普坦治疗后的头痛严重程度和头痛持续时间。结果 23例eCH患者基线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严重程度评分(VASmax)中位数为9,3次前驱期药物治疗后VASmax中位数均为5,前驱期药物治疗后的VASmax均明显低于基线(P<0.01)。基线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5.7±38.1)min, 3次前驱期药物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48.2±24.5)min、(45.7±21.8)min、(52.6±31.9)min,均明显短于基线期(P<0.01)。3次前驱期服药30 min后头痛程度为轻度或无痛的比例分别为13/23(56%)、16/23(70%)、14/23(61%),3次治疗后头痛程度为轻度或无痛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佐米曲普坦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1%,包括头部昏沉感、颈部僵硬、瞌睡和轻度胸闷,程度均较轻。结论 前驱期口服佐米曲普坦可以显著缩短发作性丛集性头痛持续时间,降低头痛发作严重程度,在丛集期内疗效具有一致性,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丛集性头痛 前驱期 佐米曲普坦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倪健强 赵红如 +5 位作者 何萍 段晓宇 王辉 徐敏 方琪 董万利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后循环脑梗死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SIRS的诊断标准,比较发病后21 d内合并SIRS与无SIRS患者之间的差异,对可能影响后循环脑梗... 目的:探讨影响后循环脑梗死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SIRS的诊断标准,比较发病后21 d内合并SIRS与无SIRS患者之间的差异,对可能影响后循环脑梗死诱发SIRS的若干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并进一步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合并 SIRS 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9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21 d内出现SIRS。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脑干受累、入院时 NIHSS 评分和吞咽困难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 NIHSS 评分(OR=1.132,95%CI 1.011~1.269,P=0.032)、脑干受累(OR=4.044,95%CI 1.129~14.494,P=0.032)为影响后循环脑梗死诱发 SIRS 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入院时NIHSS评分(OR=1.552,95%CI 1.060~2.272,P=0.024)是后循环脑梗死合并SIR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是否累及脑干是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了合并SIRS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预后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非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倪健强 蔡秀英 +4 位作者 戴颖钰 胡小伟 王辉 段晓宇 董万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非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3例Alzheimer's病(AD)患者(AD组)、59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CI组)及6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头颅MRI检查。比较各组及不同年...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非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3例Alzheimer's病(AD)患者(AD组)、59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CI组)及6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头颅MRI检查。比较各组及不同年龄段基底节区EPVS。结果 AD组及MCI组EPV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D组EPVS评分显著高于MCI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及MCI组分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D组与MCI组分级构成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0岁时,AD组EPVS评分显著高于MCI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AD组与正常对照组分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80岁时,三组间EPV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的分级构成与AD组和MCI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0岁时,三组间EPVS评分及分级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80岁的人群中,基底节区EPVS与非血管性认知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基底节 MRI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原核表达及其在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倪健强 张春玲 +3 位作者 童光志 仇华吉 王云峰 田志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6-531,共6页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 (PRV)Min A株gE基因序列 ,利用PCR方法扩增了PRVgE基因不含信号肽、胞内区和跨膜区的主要抗原表位区 ,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 6p 1中 ,获得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GEX tgE。经SDS PAGE电泳分析证实克隆的部分gE基因获得...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 (PRV)Min A株gE基因序列 ,利用PCR方法扩增了PRVgE基因不含信号肽、胞内区和跨膜区的主要抗原表位区 ,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 6p 1中 ,获得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GEX tgE。经SDS PAGE电泳分析证实克隆的部分gE基因获得了表达 ,融合表达产物大小约为 6 3kD ,并在终浓度为 0 6mmol L的IPTG诱导下 ,3 5h其表达量达到高峰。通过改变诱导条件 ,有效抑制了包涵体形成 ,提高了重组蛋白的溶解性。Westernblot分析证实表达的重组gE蛋白具有抗原反应活性。将表达产物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后作为ELISA抗原 ,通过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工作条件的优化试验 ,和对 4 8份PRV阴性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建立了猪伪狂犬病tgE ELISA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 4 0 0份送检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分析 ,表明其与PRV全病毒ELISA试验的符合率高达 95 %以上 ,与基于抗gE蛋白单抗竞争性ELISA的符合率达 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V gE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急性轻型卒中早期ABCD3-I评分与病情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倪健强 赵红如 +4 位作者 王辉 胡小伟 徐敏 方琪 董万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观察ABCD3-I评分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病情转归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BCD、ABCD2、ABCD3、ABCD3-I与ESSEN评分标准对255例轻型卒中患者进行评分,记录性别、年龄、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责任颈动... 目的:观察ABCD3-I评分在预测急性轻型卒中病情转归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BCD、ABCD2、ABCD3、ABCD3-I与ESSEN评分标准对255例轻型卒中患者进行评分,记录性别、年龄、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责任颈动脉狭窄、DWI异常信号等与各评分相关的因素,并观察患者预后和早期加重的情况。结果:255例患者中,90 d内转归不良的患者4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与转归良好组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及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责任颈动脉狭窄、DWI异常信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CD、ABCD2、ABCD3、ABCD3-I与ESSEN评分预测轻型卒中转归不良的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 0、0.798 3、0.827 9、0.930 0和0.735 9。不同严重程度ABCD3-I评分组转归不良和早期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CD3-I评分法可以预测急性轻型卒中的转归,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卒中 ABCD3-I评分 转归
下载PDF
遗传背景对偏头痛临床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倪健强 赵红如 +2 位作者 王辉 段晓宇 董万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研究遗传背景对偏头痛临床性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4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有或无遗传背景患者之间的异同,总结具有遗传背景偏头痛患者临床性状的特征性变化.对相关临床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遗传背景对偏头痛临床性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4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有或无遗传背景患者之间的异同,总结具有遗传背景偏头痛患者临床性状的特征性变化.对相关临床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结果:有或无遗传背景的偏头痛患者性别、类型、临床性状(嗜睡、头晕、疲劳、恶心感、单侧或双侧头痛、持续较长时间、有无明显的诱发因素)之间无差别;两组差异明显(P<0.05)的特征性表现为起病年龄和抑郁评分.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起病年龄、抑郁评分是遗传性偏头痛的特征性变化.对起病年龄和抑郁两个因素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遗传组起病于10岁以下、10~20岁两个年龄段明显多于非遗传组(P<0.05),而起病于30~40岁、40~50岁两个年龄段的非遗传组患者明显多于遗传组(P<0.05).遗传组各种程度的抑郁发生率均高于非遗传组(P<0.05).结论:具有遗传背景的偏头痛患者起病年龄较早,抑郁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遗传 临床性状 年龄 抑郁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对实验性脑脊髓炎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倪健强 董万利 +2 位作者 蒋建华 张金涛 尹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利用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SEA)来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试图探讨寄生虫感染与EAE的关系。方法利用血吸虫虫卵抗原干预EAE小鼠,观察行为学和病理改变。同时取不同抗原刺激的淋巴结细胞培养,ELISA法测定上清IL-4... 目的利用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SEA)来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试图探讨寄生虫感染与EAE的关系。方法利用血吸虫虫卵抗原干预EAE小鼠,观察行为学和病理改变。同时取不同抗原刺激的淋巴结细胞培养,ELISA法测定上清IL-4、IFN-γ的含量。结果用SEA不同时间段干预EAE,发现可以减轻EAE的发病程度,但在延缓和阻止发病方面作用不明显,并在行为学和病理学上得到证实。而用SEA和PLP178-191体外刺激联合免疫后小鼠的淋巴结细胞,发现SEA刺激后可以升高IL-4,降低IFN-γ,而PLP178-191刺激则相反。在单用PLP178-191免疫和联合免疫相比较中,发现PLP178-191体外再刺激后联合免疫组细胞分泌IFN-γ降低,IL-4升高。结论SEA可以减轻EAE的发病程度。细胞因子在寄生虫感染影响EAE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调节Th1/Th2平衡,纠正体内Th1偏移是寄生虫抗原能够调节EAE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抗原 日本血吸虫 细胞因子干预
下载PDF
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注意力缺损状况 被引量:2
8
作者 倪健强 蔡秀英 +2 位作者 王辉 董万利 蒋星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898-4899,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注意力缺损状况。方法应用划销测验,检测95例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注意力缺损状况,按认知障碍程度分成三组:认知正常组33例,轻度认知障碍组30例,痴呆组32例。检测结果与32例对照组比较分... 目的观察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注意力缺损状况。方法应用划销测验,检测95例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注意力缺损状况,按认知障碍程度分成三组:认知正常组33例,轻度认知障碍组30例,痴呆组32例。检测结果与32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划销测验四组相互比较均有明显差别(P<0.05),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均减低,并且按照认知障碍程度逐步减低。结论注意力受损是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症状之一,可用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注意力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被引量:5
9
作者 倪健强 董万利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4年第4期212-215,219,共5页
趋化因子是一类通过受体介导参与体内炎性细胞移行、活化和分布,从而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因子。近年来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多发性硬化有关,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致炎机制... 趋化因子是一类通过受体介导参与体内炎性细胞移行、活化和分布,从而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因子。近年来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多发性硬化有关,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致炎机制,以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和治疗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趋化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 免疫应答 炎性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查房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倪健强 蒋建华 +3 位作者 胡小伟 董万利 方琪 祁加俊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5期777-778,共2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对临床教学查房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实践出发,对查房的准备、过程和总结等各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提高教学查房的质量和效率,将更有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关键词 在职培训 神经病学 住院医师 教学查房
下载PDF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沟通能力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倪健强 蒋建华 +3 位作者 胡小伟 董万利 方琪 祁加俊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9年第2期139-141,共3页
人文沟通能力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的要求。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虽然已经将人文沟通能力的培训加入教学要求,但是包括神经内科在内的各临床教学基地对培训的重点还是基本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临床操作等临床职业能力培训。在日... 人文沟通能力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的要求。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虽然已经将人文沟通能力的培训加入教学要求,但是包括神经内科在内的各临床教学基地对培训的重点还是基本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临床操作等临床职业能力培训。在日常培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各级考核中,往往无法体现人文沟通能力的培养。本文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出发,分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人文沟通能力培训的现状,提出了通过提高住院医师医德素养、开展多形式的人文沟通能力教学、提高带教老师的人文沟通能力和带教意识以及制订与培训适应的人文沟通能力的阶段性考核方案等方法加强人文沟通能力培训的具体策略,并探讨了加强人文沟通能力教学后的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沟通
下载PDF
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神经病学本科教学的新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倪健强 邱树卫 +2 位作者 胡小伟 段晓宇 董万利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9期1418-1420,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对本科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从神经病学本科教学出发,确定适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改革,提出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重视能力和医德医风培养,并提高教师素质等教学重点,为本科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对本科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从神经病学本科教学出发,确定适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改革,提出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重视能力和医德医风培养,并提高教师素质等教学重点,为本科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继续 在职培训 住院医师 神经病学/教育 本科
下载PDF
偏头痛合并出现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健强 赵红如 +3 位作者 王辉 段晓宇 徐敏 董万利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合并出现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94例偏头痛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偏头痛合并出现抑郁症的若干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594例偏头痛患者,合并出... 目的探讨偏头痛合并出现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94例偏头痛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偏头痛合并出现抑郁症的若干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594例偏头痛患者,合并出现抑郁症104例,单因素分析患病时间等4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多因素分析患病时间(OR:1.053,P=0.001)、遗传背景(OR:4.332,P=0.000)、头晕(OR:3.890,P=0.000)、慢性偏头痛(OR:27.282,P=0.000)为偏头痛合并出现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慢性偏头痛ROC曲线下面积迭0.8059。结论患病时间、遗传背景、头晕症状、慢性偏头痛对偏头痛合并出现抑郁症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抑郁症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健强 胡小伟 +1 位作者 段晓宇 董万利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第9期200-200,203,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五年制神经内科实习学生分为基于网络的PBL教学实践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分别用两种模式进行实习教学。用学生满意度、出勤时间、病史评分和问答评分评价教学...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五年制神经内科实习学生分为基于网络的PBL教学实践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分别用两种模式进行实习教学。用学生满意度、出勤时间、病史评分和问答评分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运用后可以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学生出勤时间,实习后成绩也有所提升。结论: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能更显著地提高学生神经内科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网络 神经内科 实习
下载PDF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糖蛋白gB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绍杰 倪健强 +4 位作者 孟松树 王柳 仇华吉 王云峰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4,共4页
将克隆到pUC119中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糖蛋白gB基因 ,通过EcoRI位点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 ,构建成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rpVLgB。将rpVLgB转移载体质粒与杆状病毒DNA(Bac_N_Blue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 ,经 3轮蚀斑... 将克隆到pUC119中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糖蛋白gB基因 ,通过EcoRI位点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 ,构建成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rpVLgB。将rpVLgB转移载体质粒与杆状病毒DNA(Bac_N_Blue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 ,经 3轮蚀斑纯化 ,获得重组病毒并命名为rpVL_ILTVgB。PCR方法鉴定证明gB基因正确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Dot_ELISA结果均表明gB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 ,表达的gB蛋白将作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亚单位疫苗和诊断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糖蛋白gB 重组杆状病毒 基因 鸡病毒
下载PDF
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萍 石国锋 +4 位作者 毛旭强 张剑平 王辉 倪健强 董万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570-557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4.5h内经过rtPA静脉溶栓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例临床资料。根据90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比较预后良好(mR...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脑梗死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在4.5h内经过rtPA静脉溶栓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例临床资料。根据90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比较预后良好(mRS〈4分)与预后不良(mRSt〉4分)患者之间的差异,对可能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若干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50例,预后不良38例,单因素分析得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到年龄(OR=0.861,95%CI0.755~0.981,P=0.024)、溶栓时间窗(OR=0.991,95%CI0.983~0.999,P=0.026)为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溶栓时间窗、年龄有关。患者年龄过大,或者溶栓时间窗过长,需要临床医生更加谨慎地对待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 年龄 溶栓时间
下载PDF
家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动物模型的BAEP变化 被引量:15
17
作者 蔡增林 倪健强 +1 位作者 许丽珍 薛寿儒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为了探讨家兔椎基底动脉缺血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变化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结扎家兔单侧椎动脉从而造成脑干缺血 ,并连续记录结扎后一小时内的 BAEP的变化过程。结... 目的 为了探讨家兔椎基底动脉缺血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变化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结扎家兔单侧椎动脉从而造成脑干缺血 ,并连续记录结扎后一小时内的 BAEP的变化过程。结果  、 、 潜伏期逐渐延长 ,以 波延长最明显 , ~ 、 ~ 、 ~ 峰间期均明显延长 , 波、 波波幅改变无统计意义。结论 本实验表明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时 BAEP有显著异常 ,可作为椎基底动脉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干功能变化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动物模型 BAEP变化 潜伏期 峰间期
下载PDF
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志军 仇华吉 +5 位作者 倪健强 周艳君 蔡雪辉 周国辉 王云峰 童光志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48-1255,共8页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CH1a株GP5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BarthaK61株TK基因中,获得了一株TK-/gE-表型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rPRVGP5。经生...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CH1a株GP5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BarthaK61株TK基因中,获得了一株TK-/gE-表型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rPRVGP5。经生长动力学、表达动力学和间接免疫荧光证实PRRSVGP5在重组病毒中获得了表达,表达蛋白的抗原性与亲本病毒相似,rPRVGP5在不同的细胞上毒价和细胞病变与BarthaK61比较无显著差异。4只PRV抗体阴性的绵羊,每只接种106.0PFU的rPRVGP5可以完全抵抗103LD50伪狂犬病强毒S株的攻击。10头PRV、PRRSV抗体阴性的仔猪滴鼻接种rPRVGP5107.0PFU/头并在接种后63d攻击PRRSVCH1a株105.0TCID50/头,攻毒后3d和5d出现了PRRSV荧光抗体和ELISA抗体,在攻毒后14d检测到了PRRSV中和抗体,BarthaK61活疫苗组和对照组至实验结束时仍未检测到PRRSV中和抗体。这说明rPRVGP5免疫产生了针对PRRSV的回忆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GP5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国辉 倪健强 +3 位作者 田志军 仇华吉 李海燕 童光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43-1048,共6页
将SV40启动子控制下的LacZ基因表达盒和CMV启动子控制下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 H3N2)的HA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PRV)通用转移载体pBdTK-Uni中,获得转移载体pLTK-HA。将该载体与PRV Bartha-K61株基因组DNA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Vero细... 将SV40启动子控制下的LacZ基因表达盒和CMV启动子控制下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 H3N2)的HA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PRV)通用转移载体pBdTK-Uni中,获得转移载体pLTK-HA。将该载体与PRV Bartha-K61株基因组DNA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Vero细胞,经过10代蓝斑筛选、纯化和PCR鉴定获得了一株插入SIV HA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rPRV-HA。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HA基因在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获得了表达。用不同的细胞(PK-15I、BRS-2、Vero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对该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增殖滴度和致细胞病变进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对第30代重组病毒的H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该重组病毒遗传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猪流感病毒 重组病毒 HA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2
20
作者 郭四平 倪健强 +1 位作者 孙晓欣 董万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218例,发生SIRS 50例,占22.9%,并分为SIRS组50例,非SIRS组168例,3个月后,用改良Rankin量表(mR...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218例,发生SIRS 50例,占22.9%,并分为SIRS组50例,非SIRS组168例,3个月后,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SIRS组患者年龄、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OR=1.176,95%CI:1.116-1.240,P=0.000)、入院NIHSS评分(OR=1.160,95%CI:1.112-1.210,P=0.000)及空腹血糖(OR=1.152,95%CI:1.042-1.274,P=0.006)是ACI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SIRS组患者3个月mRS评分[(4.1±1.2)分vs(3.1±1.0)分,P〈0.01]和病死率(38.0%vs 9.5%,P〈0.01)较非SIRS组高。结论 ACI患者SIRS发生率高,预后不良,C反应蛋白、入院NIHSS评分及空腹血糖是SI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C反应蛋白 高血糖症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