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氯酸钠和EDTA预处理对釉质白斑树脂渗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倪恪 王琰 +4 位作者 贺晶宇 李迎梅 马艳红 孟箭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剂对釉质白斑表面孔隙暴露率、树脂渗透效果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96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经体外脱矿3 d建立釉质白斑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24):A组...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剂对釉质白斑表面孔隙暴露率、树脂渗透效果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96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经体外脱矿3 d建立釉质白斑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24):A组为对照组;B组用5.25%NaClO预处理;C组用17%EDTA预处理;D组用5.25%NaClO+17%EDTA联合处理,所有样本预处理结束后均使用15%盐酸酸蚀处理。每组各8个样本观察计算釉质表面孔隙暴露面积和暴露率;每组另取8个样本经树脂渗透治疗后观察树脂渗透深度和渗透面积百分比;每组剩余8个样本测量树脂渗透前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样本的釉质表面孔隙暴露面积、暴露率、树脂渗透深度、渗透面积百分比和树脂渗透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均显著提高(P<0.05);经17%EDTA或5.25%NaClO+17%EDTA处理后,C、D组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值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5.25%NaClO和17%EDTA预处理均可显著增加釉质孔隙暴露率,提高树脂渗透深度和表面显微硬度,但17%EDTA预处理会降低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树脂渗透 预处理 次氯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
下载PDF
光学相干成像无创检测不同漂白方法对釉质白斑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迎梅 寇鹏 +4 位作者 陈雨昕 王情情 倪恪 王琰 孟庆飞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检测不同漂白方法对釉质白斑的治疗效果,评价其用于釉质白斑治疗效果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正畸拔除的完整离体前磨牙48颗,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 目的探讨采用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检测不同漂白方法对釉质白斑的治疗效果,评价其用于釉质白斑治疗效果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正畸拔除的完整离体前磨牙48颗,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置于脱矿溶液中浸泡18 d,建立釉质白斑体外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12),A组为对照组仅脱矿处理;B组为40%过氧化氢漂白处理;C组为Icon渗透树脂处理;D组为40%过氧化氢漂白联合Icon渗透树脂处理。每组随机抽取8个样本,应用OCT扫描釉质块颊侧面,观察各组釉质表层成像变化并测量表层光强改变;将釉质块用环氧树脂包埋固定(仅暴露颊侧面),显微硬度仪测量并记录各组硬度值变化。各组剩余4个样本纵向切开,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样本超微结构变化。结果OCT显示,各组釉质表层光散射特性均发生改变,可见高亮层形成,但C、D组的高亮层厚度显著低于A、B组(P<0.05)。各组样本显微硬度值分别是(214.99±31.70)、(250.66±33.64)、(312.42±18.01)、(286.53±26.65)kg/mm 2。C、D组样本的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显著高于A、B组(P<0.05),且SEM显示C、D组的釉质表面更为致密平整。结论渗透树脂或40%过氧化氢联合渗透树脂治疗可有效改善釉质白斑,OCT无创扫描可作为釉质白斑诊断与治疗的较好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渗透树脂 诊室漂白 显微硬度 光学相干成像技术
下载PDF
口腔酸碱环境下渗透树脂联合再矿化对釉质白斑治疗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琰 倪恪 +2 位作者 贺晶宇 李迎梅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在口腔酸碱循环环境下观察比较渗透树脂联合不同再矿化治疗釉质白斑后釉质粗糙度、硬度以及Ca/P比的变化情况。方法:72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 目的:在口腔酸碱循环环境下观察比较渗透树脂联合不同再矿化治疗釉质白斑后釉质粗糙度、硬度以及Ca/P比的变化情况。方法:72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置于脱矿液中3 d,建立釉质白斑体外脱矿模型。经渗透树脂处理后,用抗酸指甲油覆盖一半釉质面作为自身对照侧,另一半作为实验侧。将样本随机分为3组(n=24),RI组不做再矿化处理,RI/B组行生物活性玻璃处理(2次/日),RI/C组行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F)处理(2次/日),共计7 d。除再矿化治疗外,所有样本均置于酸碱循环溶液中。去除对照侧覆盖的指甲油记为酸碱循环前(T_(0)时刻),实验侧为酸碱循环后(T_(1)时刻)。观察并测量各组样本酸碱循环前后粗糙度、显微硬度及Ca/P比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矿化和酸碱循环均可显著影响渗透树脂处理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和Ca/P比(P<0.05)。经酸碱循环后,3组样本的粗糙度值均有增加,但RI/B组增加值(T_(1)-T_(0))最少,RI/C组次之,RI组增加最多(P<0.05);3组显微硬度值均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Ca/P比均显著性降低(P<0.05),但RI组降低最多,RI/B组降低最少。结论:釉质白斑树脂渗透治疗后,在酸碱循环环境下出现粗糙度增加、硬度及Ca/P比降低;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或CPP-ACPF再矿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釉质抗脱矿能力,提高渗透树脂治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树脂渗透 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 生物活性玻璃 酸碱循环
下载PDF
不同漂白方法对牙体釉质白斑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迎梅 倪恪 +3 位作者 王琰 寇鹏 王情情 孟庆飞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09-213,234,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漂白方法对釉质白斑显微硬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正畸拔除的完整离体前磨牙48颗,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随机分为4组(n=12)。在A-D组釉质块表面(除颊侧釉质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 目的:比较不同漂白方法对釉质白斑显微硬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正畸拔除的完整离体前磨牙48颗,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随机分为4组(n=12)。在A-D组釉质块表面(除颊侧釉质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置于脱矿溶液中浸泡18天,建立釉质白斑体外研究模型。根据实验设计,A组为脱矿对照组,不做漂白处理;B组为40%过氧化氢漂白处理组;C组为Icon渗透树脂处理组;D组为40%过氧化氢漂白联合Icon渗透树脂处理组。所有样本处理完成后,釉质块用环氧树脂包埋固定,仅暴露颊侧釉质面。每组随机抽取8个样本,用显微硬度仪测量各组样本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记录读数并行统计学分析。各组剩余的4个样本纵形切开,经常规乙醇梯度脱水、干燥、喷金后,扫描电镜观察各组釉质样本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各组样本显微硬度值(kg/mm^(2))分别是:214.99±31.70、250.66±33.64、312.42±18.01、286.53±26.6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漂白处理方法对釉质白斑显微硬度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F=18.213,P=0.000)。单纯脱矿处理组样本的显微硬度最低,Icon渗透树脂处理组的显微硬度最高。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渗透树脂处理后的釉质表面更为平整致密;在树脂渗透前增加漂白前处理,会显著降低树脂渗透深度(P=0.000)。结论:渗透树脂或40%过氧化氢联合渗透树脂治疗均可提高釉质白斑的表面显微硬度及平整度,但40%过氧化氢漂白前处理会降低树脂的渗透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渗透树脂 诊室漂白 显微硬度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