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数据的单木结构参数提取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倪文俭 过志峰 +1 位作者 孙国清 黄华兵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8,共8页
针对利用地基激光雷达数据提取单木结构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较为复杂林分条件下的地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方案与单木结构参数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八邻点距离检验法对点云数据中的多次散射点进行滤除,进而通过对现有的变尺度地面点识别方... 针对利用地基激光雷达数据提取单木结构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较为复杂林分条件下的地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方案与单木结构参数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八邻点距离检验法对点云数据中的多次散射点进行滤除,进而通过对现有的变尺度地面点识别方法进行改进,实现了对研究区内的地面点云的快速识别。通过对地基激光雷达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干点云垂直连续分布特征的树干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单木位置、胸径和树高,最后将所提取的结构参数与林业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雷达 景深数据 单木结构参数 点云
下载PDF
基于PALSAR数据的DEM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倪文俭 过志峰 孙国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针对PALSAR Level 1.1数据,研究使用NASA/JPL提供的开源干涉软件包ROI_PAC Version 3.0提取DEM。ROI_PAC的目前版本只能处理Level 1.0数据,因此,文章在分析了ROI_PAC软件包处理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处理Level 1.1数据的方法,并用PALSAR Lev... 针对PALSAR Level 1.1数据,研究使用NASA/JPL提供的开源干涉软件包ROI_PAC Version 3.0提取DEM。ROI_PAC的目前版本只能处理Level 1.0数据,因此,文章在分析了ROI_PAC软件包处理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处理Level 1.1数据的方法,并用PALSAR Level 1.1数据对该方法做了验证。干涉重建DEM与参考DEM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差异均值为0.27 m,标准差为±9.24 m,80%像元点的高程误差在±10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数字高程模型(DEM) PALSAR ROI_PAC
下载PDF
无人机影像匹配点云单木识别算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见礼 张志玉 +2 位作者 倪文俭 汪垚 张大凤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1,共9页
针对单木识别研究中"局部最大值"算法因窗口大小设置不同而产生的单木漏识别与错识别问题,提出了联合"局部最大值"与"单木树冠结构分析"的单木识别算法。算法首先利用"局部最大值"获得候选单木... 针对单木识别研究中"局部最大值"算法因窗口大小设置不同而产生的单木漏识别与错识别问题,提出了联合"局部最大值"与"单木树冠结构分析"的单木识别算法。算法首先利用"局部最大值"获得候选单木;然后对候选单木树冠结构进行分析,提取树冠结构曲线;最后通过对树冠结构曲线判别,剔除、合并错识别与过识别单木,从而提高单木识别的精度。选取大兴安岭林区8个典型样地进行实验,以实测可见单木为参考,与窗口大小为1.0m、2.0m的两种"局部最大值"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8个样地整体F测度为90.45%,相比1.0m、2.0m窗口的"局部最大值"法F测度74.82%、77.35%,分别提高了15.63%、1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影像匹配点云 树冠结构 单木识别 局部最大值
下载PDF
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林下地形提取算法比较与组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汪垚 张志玉 +2 位作者 倪文俭 刘见礼 张大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5,共11页
激光雷达(Li DAR)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缺点,成为了获取DEM的新型手段。针对不同地形林区,选择合理的点云滤波算法,是提取林下地形的关键步骤。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3块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分别为平缓山地林区、陡峭山... 激光雷达(Li DAR)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缺点,成为了获取DEM的新型手段。针对不同地形林区,选择合理的点云滤波算法,是提取林下地形的关键步骤。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3块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分别为平缓山地林区、陡峭山地林区和复杂地区。以1∶10 000地形图矢量化生成的高精度DEM为参考,评价了迭代线性最小二乘法、基于坡度法、不规则三角网法(TIN)点云滤波算法在3种地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算法有不同的适应区域。3种方法在平缓山地林区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决定系数(R^2)均达到了0.98,均方根误差(RMSE)均低于0.21 m。迭代线性最小二乘法在复杂地区滤波效果最好,R^2为0.94,RMSE为0.21 m;不规则三角网法在陡峭山地林区效果最好,R^2为0.99,RMSE为1.43 m。但是,单一的方法在复杂区域情况下、陡峭山地林区,有明显的分类误差,会将植被分为地面点。为提高林下地形提取精度,本文提出不同滤波方法的组合双重滤波,结果表明,迭代线性最小二乘法和不规则三角网方法组合可以在减少参数调整情况下得到良好滤波效果,对复杂地区、陡峭山地林区滤波效果大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滤波算法 适应性 不规则三角网 迭代线性
下载PDF
基于Matrix-Doubling方法的三维森林雷达后向散射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倪文俭 过志峰 孙国清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8-623,共6页
辐射传输方程已广泛应用于森林雷达后向散射模拟.基于辐射传输方程建立起来的三维森林雷达后向散射模型可以考虑林分结构对后向散射的影响以及冠层、树干等与地表的二次散射.它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同极化后向散射.但三维森林雷达后向散射... 辐射传输方程已广泛应用于森林雷达后向散射模拟.基于辐射传输方程建立起来的三维森林雷达后向散射模型可以考虑林分结构对后向散射的影响以及冠层、树干等与地表的二次散射.它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同极化后向散射.但三维森林雷达后向散射模型只考虑了冠层内部的一次散射,而交叉极化主要来自于冠层体散射,因此模型常常低估交叉极化.为了提高模型对交叉极化的估算能力,将Matrix-Doubling方法引入到三维森林雷达后向散射模型中,用以计算冠层体散射.将改进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原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且使用野外观测数据和AIRSAR数据对改进模型做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密度的森林,模型对交叉极化的估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森林 辐射传输 雷达后向散射模型 Matrix-Doubling
原文传递
微波遥感地表参数反演进展 被引量:69
6
作者 施建成 杜阳 +15 位作者 杜今阳 蒋玲梅 柴琳娜 毛克彪 徐鹏 倪文俭 熊川 刘强 刘晨洲 郭鹏 崔倩 李云青 陈晶 王安琪 罗禾佳 王殷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4-842,共29页
水文、气象和农业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迫切需要不同尺度大范围、高精度的陆表观测数据.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已经具备在全球尺度上精确监测地球系统中诸多要素的能力.特别是星载微波遥感系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 水文、气象和农业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迫切需要不同尺度大范围、高精度的陆表观测数据.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已经具备在全球尺度上精确监测地球系统中诸多要素的能力.特别是星载微波遥感系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且对多种地表要素特性十分敏感,已广泛应用在全球积雪、土壤水分与植被等地表要素的监测和定量反演之中.最近几十年研究人员基于电磁辐射和散射理论及微波辐射传输方程,针对不同传感器参数特性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微波遥感理论建模、微波遥感积雪参数反演、土壤水分反演、地表温度反演和植被参数反演五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述.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和遥感建模及反演理论的深入发展,包括微波遥感在内的遥感手段将为地球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土壤水分 植被 雪水当量 地表温度
原文传递
3维场景植被冠层多波段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阳 柳钦火 +7 位作者 覃文汉 刘强 李静 杜永明 谢东辉 黄华国 杨乐 倪文俭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4-909,共16页
植被冠层辐射散射信号中蕴含了丰富的植被信息,通过构建植被冠层辐射散射模型,可以实现植被结构等生物物理参数的遥感定量反演。迄今为止,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波段均已发展了大量的模型,这些模型在参数反演方面各具优势,但不同... 植被冠层辐射散射信号中蕴含了丰富的植被信息,通过构建植被冠层辐射散射模型,可以实现植被结构等生物物理参数的遥感定量反演。迄今为止,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波段均已发展了大量的模型,这些模型在参数反演方面各具优势,但不同波段的模型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跨波段的联合模拟可以实现模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提高地表参数的反演精度,近年来已有学者专注于可见光/近红外与热红外模型,热红外与微波模型,主被动微波模型,以及可见光/近红外与微波模型的联合模拟和协同反演,但多是两两联合,且主要是基于经验模型或解析模型。基于3维场景的植被冠层辐射散射特性模拟模型可以细致刻画不同组分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由植被结构引起的多次散射和组分比例变化的考虑具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3维模拟模型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波段,以及跨波段联合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模型机理、场景统一、以及组分理化参数的统一的角度,探讨了构建多波段3维模拟系统的可行性,展望了多波段3维模拟模型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冠层 3维场景 多波段 辐射散射特性 联合模拟模型
原文传递
面向森林高度提取的光学多角度立体观测影像模拟
8
作者 姚远 倪文俭 张志玉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4-1044,共11页
森林冠层高度是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重要指示因子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光学多角度立体观测(即摄影测量)数据具备森林冠层高度提取的潜力,然而光学影像容易受到云、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区域高精度森林冠层高度制图必需依靠多星多时相... 森林冠层高度是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重要指示因子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光学多角度立体观测(即摄影测量)数据具备森林冠层高度提取的潜力,然而光学影像容易受到云、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区域高精度森林冠层高度制图必需依靠多星多时相数据融合才能实现。现有星载摄影测量系统获取的影像分辨率和观测角度差异较大,系统研究影像分辨率和观测角度变化对多角度立体观测点云垂直分布的影响规律,是实现多星多时相数据融合的前提。森林光学多角度立体观测模型是开展该研究的有效理论工具,但现有“森林光学多角度立体观测模型(LandStereo)”仅具备沿轨前后视立体观测影像模拟能力,无法用于WorldView等侧视立体观测影像的模拟分析。因此,本文对LandStereo模型进行了改进,使模型具备林区任意指定观测角度的影像模拟能力,进而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正视、正侧视和斜侧视等典型观测角度影像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观测角度组合构成的立体像对森林高度的提取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用于刻画森林冠层多角度立体特征,观测角度的变化是利用立体像对提取森林冠层高度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为系统研究林区任意角度组合的多角度立体观测点云随影像分辨率和观测角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高度 多角度 立体观测 影像模拟 LandStereo POV-RAY 植被光学模型
原文传递
2019年中国陆表定量遥感发展综述 被引量:66
9
作者 梁顺林 白瑞 +24 位作者 陈晓娜 程洁 范闻捷 何涛 贾坤 江波 蒋玲梅 焦子锑 刘元波 倪文俭 邱凤 宋柳霖 孙林 唐伯惠 闻建光 吴桂平 谢东辉 姚云军 袁文平 张永光 张玉珍 张云腾 张晓通 赵天杰 赵祥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8-671,共54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定量遥感的发展态势和加强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根据中国学者2019年发表的SCI检索论文和部分中文论文,对陆表定量遥感的核心进展进行了总结,涉及数据预处理(云及其阴影识别,大气与地形校正)、陆表辐射传输建模、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定量遥感的发展态势和加强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根据中国学者2019年发表的SCI检索论文和部分中文论文,对陆表定量遥感的核心进展进行了总结,涉及数据预处理(云及其阴影识别,大气与地形校正)、陆表辐射传输建模、不同变量的反演方法、产品生产评价与精度验证,以及相关应用等内容。陆表变量产品较多,本文概要介绍了反射率、下行太阳辐射、反照率、地表温度、长波辐射、总净辐射、荧光遥感、植被生化参数、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比、植被覆盖度、森林高度、森林生物量、植被生产力、土壤水分、雪水当量、雪盖、蒸散发、地表与地下水量等最新进展,也一并介绍了2019年与定量遥感相关的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会与暑假培训班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遥感 陆表 综述 中国
原文传递
高分二号异轨立体数据的森林高度提取 被引量:8
10
作者 倪文俭 张大凤 +5 位作者 汪垚 庞勇 张志玉 刘见礼 何亚婷 郭伟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2-399,共8页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的基础。作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指示因子,森林高度的精确估算是提高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精度的关键。现有研究已证明,由专业星载摄影测量系统获取的立体观测数据可...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的基础。作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指示因子,森林高度的精确估算是提高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精度的关键。现有研究已证明,由专业星载摄影测量系统获取的立体观测数据可用于森林高度提取,但光学遥感数据最大的问题是受云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严重。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产品的生产需要充分挖掘潜在数据源。国产高分二号卫星(GF-2)虽然不是为获取立体观测数据而设计的专业星载摄影测量系统,但其获取的图像空间分辨率可达0.8 m,且具备±35°的的侧摆能力,在重复观测区域可构成异轨立体观测。本文以分别获取于2015年6月20日和2016年7月19的GF-2数据作为立体像对,其标称轨道侧摆角分别为0.00118°和20.4984°,以激光雷达数据获取的林下地形(DEM)和森林高度(CHM)为参考,对利用GF-2立体观测数据进行森林高度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立体处理得到的摄影测量点云的栅格化得到DSM,以激光雷达数据提供的DEM作为林下地形,得到了GF-2的CHM。结果表明GF-2提取的CHM与激光雷达CHM空间分布格局较为一致,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像素对像素的线性相关性(R2)达到0.51,均方根误差(RMSE)为3.6 m。研究结果表明,在林下地形已知的情况下,GF-2立体观测数据可用于森林高度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森林高度 摄影测量 立体观测 高分二号(GF-2) 激光雷达
原文传递
TerraSAR-X立体雷达数据提取东北典型林区DSM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慧娜 倪文俭 +3 位作者 蔡玉林 张志玉 孙国清 于浩洋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森林垂直结构信息缺乏严重制约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精度的提高。立体雷达具备对森林垂直结构探测的能力,但早期雷达图像分辨率低。TerraSAR-X等高分辨率雷达数据的出现为利用立体雷达数据进行森林垂直结构探测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尝... 森林垂直结构信息缺乏严重制约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精度的提高。立体雷达具备对森林垂直结构探测的能力,但早期雷达图像分辨率低。TerraSAR-X等高分辨率雷达数据的出现为利用立体雷达数据进行森林垂直结构探测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尝试采用立体雷达处理技术,利用TerraSAR-Xstripmap模式数据,以内蒙古根河大兴安岭林区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重点探讨金字塔分层匹配策略中涉及的关键匹配参数对DSM提取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1)影像匹配采用的金字塔层数对DSM提取精度影响明显,在大兴安岭研究区,采用5、6、7层金字塔匹配得到的DSM误差在±10m内的像元百分比分别为81.8%、77.7%和77.1%,5层金字塔能以较高的初始分辨率减少林区纹理信息的损失;在长白山研究区,采用7层金字塔得到的DSM能够抑制明显的误匹配点,提高地形提取精度;(2)影像匹配窗口对同名点识别的质量影响明显,采用25×25的匹配窗口,与9×9匹配窗口相比,大兴安岭和长白山研究区影像的平均相关性分别由0.43、0.40提高到0.49、0.45,林区纹理信息欠丰富,宜采用较大匹配窗口;(3)大兴安岭和长白山研究区提取的DSM与参考DSM线性回归的RMSE分别为6.682 m和10.384 m,DSM误差主要存在于坡度变化剧烈的地区,透视收缩和叠掩等几何畸变导致匹配结果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ASAR-X 立体SAR 林区 DSM 匹配
原文传递
ICESat-2植被冠层高度和地表高程数据产品用于森林高度提取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董佳臣 倪文俭 +1 位作者 张志玉 孙国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4-1307,共14页
由美国宇航局(NASA)研制的新一代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ICESat-2)于2018-09-15发射成功,其搭载的先进地形激光测高系统(ATLAS)采用微脉冲多波束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技术,可用于全球高程线采样数据的获取。目前公开发布了9种数据产品,其中... 由美国宇航局(NASA)研制的新一代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ICESat-2)于2018-09-15发射成功,其搭载的先进地形激光测高系统(ATLAS)采用微脉冲多波束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技术,可用于全球高程线采样数据的获取。目前公开发布了9种数据产品,其中包括植被冠层高度和地表高程数据产品(ATL08),为全球森林结构参数的估算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奈德县和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吉打邦为研究区,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两种不同的生态系统立地条件下,对ICESat-2的ATL08数据产品用于森林高度估算的效果进行评价。首先建立了地形高程数据产品(ATL03)与ATL08数据产品的关联规则,以获取分别记录在这两种产品中的光子空间分布信息和分类信息;进而以机载小光斑激光雷达数据为参考,对ATL08数据产品的光子分类可靠性及其用于森林高度估算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在温带森林情况下,ATL08数据产品提供的平均冠层高度和最大冠层高度与参考数据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54和0.61,相对误差分别为16.78%和10.71%,表明ATL08数据产品的光子分类结果能够用于刻画森林冠层结构和林下地形;(2)在热带雨林情况下,到达地面的光子数量相较于温带森林明显减少,地面光子类型识别的可靠性低,ATL08数据产品提供的平均冠层高度和最大冠层高度与参考数据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1和0.19;(3)森林覆盖度的增大会导致ATL08计算的冠层高度误差增大,热带雨林平均冠层高度的误差随着坡度增大有增大趋势,在坡度为0°—10°、10°—20°和20°—30°共3组情况下,误差分别为5.7 m、6.6 m和9.3 m。因此,在高森林覆盖度情况下,现有的ATL08数据产品难以直接用于森林高度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2 ATLAS ATL08 森林结构参数
原文传递
顾及单木三维形态的无人机立体影像单木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见礼 廖小罕 +3 位作者 倪文俭 王勇 叶虎平 岳焕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61-1872,共12页
单木参数对当前的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立体影像数据与单木识别算法为单木参数的低成本、自动化获取提供了基础。现有研究表明,常用的基于局部最大值搜索的单木识别算法面对密集林分时存在... 单木参数对当前的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立体影像数据与单木识别算法为单木参数的低成本、自动化获取提供了基础。现有研究表明,常用的基于局部最大值搜索的单木识别算法面对密集林分时存在严重的漏识别问题,影响了参数提取的精度,因此本文提出了顾及单木三维形态的无人机立体影像单木识别新算法。算法首先综合利用无人机立体影像的高程与RGB光谱信息,通过随机森林分类进行林冠区的提取;然后利用形态学的多层腐蚀、膨胀与连通区标记进行树冠相连单木的分离与树冠中心点的提取,从而实现单木自动化识别。本文选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和四川王朗林区的4块样地进行验证,以目视解译数据为参考,分别与基于高程值的局部最大值搜索算法(算法A)、基于RGB光谱亮度值的局部最大值搜索算法(算法B)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在4个样地的平均F1-score为94.17%,与算法A和算法B相比分别提高了15.85%和9.37%;而对于密集样地,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查全率上相比算法A和算法B分别提高51.79%和35.64%。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不同林区均能够实现较好的单木识别效果,特别是能够有效避免密集林分下的漏识别问题,为基于无人机立体影像的单木识别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立体影像 单木识别 形态学 局部最大值搜索 大兴安岭 王朗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林区无人机可见光影像散发枯立木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俞天宇 倪文俭 +1 位作者 刘见礼 张志玉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5-736,共12页
枯立木识别对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森林碳储量变化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为枯立木调查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方式。现有枯立木识别算法多依靠拥有红边、近红外波段的多光谱影像来实现。相比于多光谱相机,消费级... 枯立木识别对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森林碳储量变化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为枯立木调查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方式。现有枯立木识别算法多依靠拥有红边、近红外波段的多光谱影像来实现。相比于多光谱相机,消费级无人机通常搭载的是用于获取可见光(RGB)影像的普通数码相机,较少的波段信息为基于RGB影像的枯立木自动化精准识别带来很大的挑战。现有利用无人机可见光影像进行枯立木高精度识别多依赖于人工目视解译,自动化识别程度较低,且缺乏单木尺度的研究;此外,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强扰动(如病虫害)引起的群发枯立木上,而对森林自然演替过程中产生的散发枯立木关注较少。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利用无人机可见光影像进行单木尺度的散发枯立木高精度自动化识别算法。在已有单木分割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红绿波段比值(RGI)和蓝绿波段比值(BGI)光谱指数迭代统计分析的枯立木树冠自动化检测算法,提出了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纹理特征的森林掩膜自动提取方法,实现了单木尺度的散发枯立木自动识别。经过实地调查和目视解译的枯立木参考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枯立木查全率和精确率均接近95%,单木树冠分割结果中的欠分割和错分割是枯立木识别误差的主要来源,提高单木树冠提取精度是进一步完善单木尺度枯立木识别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枯立木 单木尺度 无人机 可见光影像 森林掩膜 BGI指数 RGI指数 大兴安岭
原文传递
激光雷达回波模型辅助的坡地森林冠层高度反演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垚 倪文俭 +3 位作者 张志玉 刘见礼 于浩洋 张大凤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6-477,共12页
大光斑激光雷达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冠层高度提取,但通常仅限于地形坡度小于20°的平缓地区。在地形坡度大于20°的陡峭山区,地形引起的波形展宽使得地面回波和植被回波信息混合在一起,给森林冠层高度提取带来巨大挑战。本文... 大光斑激光雷达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冠层高度提取,但通常仅限于地形坡度小于20°的平缓地区。在地形坡度大于20°的陡峭山区,地形引起的波形展宽使得地面回波和植被回波信息混合在一起,给森林冠层高度提取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利用激光雷达回波模型和地形信息,提出了一种模型辅助的坡地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算法。该方法以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截止点为参考,定义了波形高度指数H50和H75,使用激光雷达回波模型与已知地形信息模拟裸地的激光雷达回波,将裸地回波信号截止点与森林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截止点对齐,利用裸地回波计算常用的波形相对高度指数RH50和RH75,对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反演。并与高斯波形分解法和波形参数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所提取的波形指数RH50和RH75对胸高断面积加权平均高(Lorey’s height)进行了估算,在坡度小于20°时,高斯波形分解法、波形参数法和模型辅助法的估算结果与实测值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0,0.78和0.98,对应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90 m,2.48 m和0.60 m,模型辅助法略优于其他两种方法;(2)在坡度大于20°时,高斯波形分解法、波形参数法和模型辅助法的R2分别为0.14,0.28和0.97,相应的RMSE分别为4.93 m,4.53 m和0.81 m,模型辅助法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3)在0°—40°时,模型辅助法对Lorey’s height估算结果与实测值的R2为0.97,RMSE为0.80 m。本研究提出的模型辅助法具有更好的地形适应性,在0°—40°的坡度范围内具备对坡地森林冠层高度反演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地形 波形展宽 GLAS 森林冠层高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