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向半变异函数的裂隙网络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宇 杨荣森 +2 位作者 韩晓东 范建伟 倪春中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3,共8页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定向半变异函数,研究了个旧高松矿田莲花山断裂和五指山背斜裂隙网络的空间变异性。首先基于ArcGIS将野外露头裂隙网络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取裂隙密度和强度,然后依托GSLIB对裂隙密度和强度图沿着0~175°方位角计...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定向半变异函数,研究了个旧高松矿田莲花山断裂和五指山背斜裂隙网络的空间变异性。首先基于ArcGIS将野外露头裂隙网络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取裂隙密度和强度,然后依托GSLIB对裂隙密度和强度图沿着0~175°方位角计算,创建了36个实验性半变异函数并进行克里金插值,最后创建归一化的半变异函数图,量化各个断裂强度和断裂密度的二维空间变异性。研究表明,越是靠近断层裂隙密度和强度的空间变化幅度越大,并且其空间变异性存在显著的各向异性。空间变异性最小的方向平行断层且靠近断层,最大方向垂直断层且靠近断层,在褶皱近端空间变异性最小的方向平行于褶皱轴面方向,最大的方向则垂直于褶皱轴面方向。裂隙网络空间变异性质反映了断层和褶皱对裂隙网络发育的不同影响,为构建矿田三维裂隙网络空间分布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裂隙网络 空间变异性 高松矿田 克里金插值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个旧矿区裂隙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晓东 倪春中 +2 位作者 范建伟 黄宇 杨荣森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1期102-107,122,共7页
为了研究个旧矿区的裂隙特征,使用ArcGIS软件运用改进的圆形扫描测线法对个旧矿区的两处研究区域裂隙进行了提取,通过运用地质统计学对裂隙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采样点1区域的裂隙307条;裂隙长度集中在3.09~7.68 m,累积频率分布为50%时的... 为了研究个旧矿区的裂隙特征,使用ArcGIS软件运用改进的圆形扫描测线法对个旧矿区的两处研究区域裂隙进行了提取,通过运用地质统计学对裂隙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采样点1区域的裂隙307条;裂隙长度集中在3.09~7.68 m,累积频率分布为50%时的裂隙长度为4.70 m;方向主要集中在60°~250°的裂隙共有259条,占比为85.34%;裂隙密度为0.2903。采样点2区域的裂隙共有227条,裂隙长度集中在3.76~7.62 m,累积频率分布为50%时的裂隙长度为4.88 m;方向主要集中在60°~230°的裂隙共有196条,占比为86.34%;裂隙密度为0.1777。通过对比得到同一区域不同采样点的裂隙分布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特性,但随采样点离断裂位置距离的不同,裂隙方向和裂隙密度也展现出了局部变异特征,其中采样点1更靠近莲花山断裂附近,所以受到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以丰富矿区的地质研究,为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和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ArcGIS软件 地质统计学 裂隙长度 裂隙方向 裂隙密度 相似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新近纪红粘土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3
作者 路珂珂 陈忠 +6 位作者 杨雁鹏 张佳琳 赵忠强 夏顶洪 倪春中 宋垠先 张世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3-725,共13页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风成成因已得到一致的认可,目前发现最早的红粘土出现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表明古近纪末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化环境就已形成。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特征显示自北而南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表明了初始的季风系统已经建立,冬... 黄土高原红粘土的风成成因已得到一致的认可,目前发现最早的红粘土出现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表明古近纪末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化环境就已形成。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粒度特征显示自北而南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表明了初始的季风系统已经建立,冬季风对风尘物质的传输具有重要作用。红粘土的粒度分布曲线显示其有两个组分组成,其中粗粒(>20μm)代表了近地面风(冬季风)传输部分,而细粒(<5μm)代表了高空西风传输部分,粒度组成特征很好地记录了大气环流的发展变化。自渐新世末,六盘山以西的红粘土显示在21.3~20.2Ma、16.0~13.3Ma和8.7~6.9Ma三个时期平均粒径增大,沉积速率升高,其可能与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有关,其中8.7~6.9 Ma主要受全球变冷控制。而六盘山以东的红粘土剖面,粒度变化特征显示在7.6~6.2 Ma,或至5.4 Ma粒径都较粗,表明冬季风较强;之后至3.6 Ma平均粒径较细,沉积速率较低,指示了冬季风发育较弱,为气候环境较好的阶段;从3.6~2.6 Ma,大多数剖面都显示平均粒径增大,沉积速率增加,冬夏季风同时增强,进入向第四纪冰期过渡的阶段。北极冰盖的发育、青藏高原的隆升可能是产生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红粘土 黄土高原 冬季风 环境意义
下载PDF
基于体视学技术的二维数据模拟三维裂隙网络 被引量:6
4
作者 倪春中 刘春学 +4 位作者 张世涛 李爱敏 李雨健 苍宝海 刘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通过野外系统采集岩石定向标本,对样品进行CT扫描,根据图像提取裂隙的长度、宽度以及密度等属性信息,对于确定岩石三维裂隙网络参数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迹线分布与裂隙网络分布均服从幂率分布的规律,对采集迹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 通过野外系统采集岩石定向标本,对样品进行CT扫描,根据图像提取裂隙的长度、宽度以及密度等属性信息,对于确定岩石三维裂隙网络参数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迹线分布与裂隙网络分布均服从幂率分布的规律,对采集迹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体视学技术的方法将二维图像中的裂隙延展及其连接等数据反演到三维空间,推断出三维空间中裂隙长度和密度分布,实现岩石裂隙属性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通过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岩石CT扫描图像迹线分析,提取的最大迹线长度为64.1 mm,最小为2.2 mm,平均值为16.69 mm,方差为12.33 mm。在将裂隙分成9组基础上,求得各组直径概率分布,对提取的迹线数据在分形维数α分别为1.5和2.5时进行模拟,得到裂隙直径平均值珔为27.60 mm,裂隙网络密度0.30条/cm3。通过高松矿田岩石样品中裂隙迹线小尺度观察,计算得到裂隙的直径和裂隙网络密度,对于其他矿山运用仅有的二维数据推求三维岩石裂隙网络的属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体视学 裂隙网络 岩石裂隙 个旧锡矿
下载PDF
从岩石露头裂隙迹线估算裂隙三维空间方向 被引量:10
5
作者 倪春中 刘春学 张世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通过提取岩石露头数字影像中裂隙痕迹分布的二维信息,研究岩石内部裂隙面产状特征,进而模拟岩石裂隙网络空间分布,在地下资源(尤其是流体资源)的预测和地下空间稳定性评价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岩石中裂隙分布多表现出丛聚规律的特... 通过提取岩石露头数字影像中裂隙痕迹分布的二维信息,研究岩石内部裂隙面产状特征,进而模拟岩石裂隙网络空间分布,在地下资源(尤其是流体资源)的预测和地下空间稳定性评价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岩石中裂隙分布多表现出丛聚规律的特征,将裂隙分为若干个组;假设每个组内部的裂隙围绕一个中心值分布,考虑镜头方向与岩墙面法线夹角,从裂隙面、岩墙面产状以及裂隙痕迹倾角三者关系入手,估算得到已知裂隙面产状。根据Fisher分布,利用随机函数产生裂隙分布,由裂隙痕迹倾角求得裂隙面三维空间分布,并利用模拟退火法对原问题求逆,误差控制在5%。根据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岩石露头裂隙的特征,将岩体裂隙分为两组,平均倾角分别为49.0°和128.2°,倾角的标准方差为0.38和0.32,最后估算出Fisher分布常数K=200时裂隙面产状分别为171.1°∠75.1°和338.3°∠3.9°,与现场调查数据吻合。据此对裂隙网络进行了模拟,取得了很好的预测效果,其结果对于根据岩石露头迹线方向直接估算裂隙的三维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露头影像 裂隙痕迹 模拟退火法 裂隙三维空间分布 高松矿田 个旧锡矿
下载PDF
广西大厂92号矿体节理裂隙与矿化及岩体稳定性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倪春中 秦德先 +1 位作者 范柱国 谈树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5年第4期5-8,共4页
通过节理裂隙的现场观测统计,绘制出裂隙密度等值线图, 它可以定量地反映节理发育的密集程度及其优势方位,着重对含矿节理裂隙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含矿节理的倾向、倾角多服从正态分布.节理充填细脉状矿化主要是以北东向节理裂隙脉矿化... 通过节理裂隙的现场观测统计,绘制出裂隙密度等值线图, 它可以定量地反映节理发育的密集程度及其优势方位,着重对含矿节理裂隙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含矿节理的倾向、倾角多服从正态分布.节理充填细脉状矿化主要是以北东向节理裂隙脉矿化为主,其次,有少量的北西向和近东西向节理脉状矿化.北东向节理脉走向一般为50~70°,倾角55~70°,细脉延伸长度一般为十几米至数十米,脉厚一般为0.1~2.5 cm,最大的细脉厚度达10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裂隙 成矿作用 岩体稳定性 广西大厂 锡矿床
下载PDF
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节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倪春中 张世涛 刘春学 《矿产与地质》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根据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对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的详细分析,探讨了节理系统发育的特征,发现该矿段三个方位岩石节理优势组:第一组300°~340°∠70°~85°,第二组120°~170°∠50... 根据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对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的详细分析,探讨了节理系统发育的特征,发现该矿段三个方位岩石节理优势组:第一组300°~340°∠70°~85°,第二组120°~170°∠50°~65°,第三组250°~280°∠35°~55°,分别占节理总数的55%、23%和18%。对各优势节理组中脉状硫化矿以及氧化矿观察采样,分析测试主要成矿元素Cu、Pb、Sn、Ag、As、Mn,研究了节理与成矿的关系,认为第三组节理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第二组次之,第一组节理虽发育广泛,但含矿性较差,这可能与NE向断裂主要起导矿作用,而矿液最终充填于控矿构造EW向小断裂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规律 节理特征 高松矿田 芦塘坝矿段 云南个旧
下载PDF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节理发育特征与成矿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倪春中 张世涛 刘春学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根据高松矿田不同中段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通过对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节理系统发育的特征,发现该区三个方位岩石节理优势组:290°~345°∠60°~85°,110°~160°∠40°~75°... 根据高松矿田不同中段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通过对岩石节理特征、性质、方位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节理系统发育的特征,发现该区三个方位岩石节理优势组:290°~345°∠60°~85°,110°~160°∠40°~75°,220°~250°∠40°~65°。通过对各优势节理组不同方位含矿节理系统采样,测试分析主要成矿元素Cu、Pb、Sn、Ag、As、Mn,讨论节理发育特征与成矿的关系,认为第一组节理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第二组次之,较好反映了不同节理组间的成矿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分布 成矿特征 高松矿田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的高松矿田白云岩破坏特征分析
9
作者 倪春中 张世涛 +1 位作者 刘春学 李雨健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4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刚性试验机上,对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白云岩进行单轴受压岩石破坏全过程声发射试验,研究岩石破坏全过程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石灰岩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表明:白云岩在加载初期有声发射活动,为原有微裂隙闭合过程中挤压... 在刚性试验机上,对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白云岩进行单轴受压岩石破坏全过程声发射试验,研究岩石破坏全过程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石灰岩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表明:白云岩在加载初期有声发射活动,为原有微裂隙闭合过程中挤压破坏产生;弹性阶段的中期,声发射事件比较稳定;后期和塑性阶段的前期声发射事件明显增加,此时原有裂纹扩展是造成岩石声发射活动和体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压缩测试 高松矿田白云岩 破坏过程 声发射
下载PDF
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模拟岩石裂隙网络的三维空间分布——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春学 倪春中 +1 位作者 燕永锋 谭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7-353,共7页
裂隙在地学的诸多领域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其空间分布可以使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模拟,同时考虑裂隙的方向(走向和倾角)。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可以估计裂隙密度的空间分布,并根据裂隙密度数值随机产生裂隙位置的空间分布。裂隙方向被划... 裂隙在地学的诸多领域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其空间分布可以使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模拟,同时考虑裂隙的方向(走向和倾角)。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可以估计裂隙密度的空间分布,并根据裂隙密度数值随机产生裂隙位置的空间分布。裂隙方向被划分成若干(非)均等的方向组,将裂隙方向归属到其所属方向组,表示为由若干二值变量组成的指示形式,0和1分别代表该裂隙方向不属于和属于该组。为了便于计算,减少方向指示变量的成分数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出方向指示变量的主成分,用普通克里格法估计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把估计结果反演为原始的指示形式,并找出其中数值最大的方向组且将其赋值为1。按照对应方向组内裂隙方向的累积密度函数,随机产生裂隙的方向。根据估计结果,将符合一定距离和角度标准的裂隙元连接为一个裂隙面,从而形成裂隙网络。根据在云南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白云岩中进行裂隙网络模拟的应用,可见该方法由于组合了序贯高斯模拟法、普通克里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较好地对岩石裂隙位置和方向进行合理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网络 三维空间分布 地质统计学 个旧锡矿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个旧锡矿矿山矿产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
11
作者 倪春中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第29期230-230,共1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利用GIS技术进行个旧锡矿矿山矿产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及找矿预测研究的方法原理,并分析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得出了该研究成果在老矿山具有普适性的结论。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矿产地质资料 个旧锡矿
下载PDF
兰坪铅锌矿北厂矿段三维数学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雨健 李文昌 +1 位作者 燕永锋 倪春中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6年第4期30-33,49,共5页
通过对兰坪铅锌矿的北厂矿段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采用自行编制的矿山数字化信息系统软件包,完成了原始资料数据库建立、样品统计分析、岩性模型建立、变异函数构造,以及品位模型建立等研究内容,最后在矿床数学模... 通过对兰坪铅锌矿的北厂矿段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采用自行编制的矿山数字化信息系统软件包,完成了原始资料数据库建立、样品统计分析、岩性模型建立、变异函数构造,以及品位模型建立等研究内容,最后在矿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体的三维立体空间模型。实现了矿山三维可视化和生产的动态管理,对指导资源优化合理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学模型 地质统计学 北厂矿段 兰坪铅锌矿
下载PDF
兰坪铅锌矿架崖山矿段三维模型研究
13
作者 李雨健 燕永锋 +1 位作者 秦德先 倪春中 《矿产与地质》 2016年第5期858-863,共6页
兰坪铅锌矿是我国最大铅锌矿,对该矿山进行数字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兰坪铅锌矿架崖山矿段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地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和国外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该矿段... 兰坪铅锌矿是我国最大铅锌矿,对该矿山进行数字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兰坪铅锌矿架崖山矿段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地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和国外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该矿段的三维立体空间模型。实现了资料数据的动态查询、图形绘制、储量计算和矿体三维可视化等多项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矿山的生产管理。同时,三维模型直观地反映了矿体空间形态及分布特征,为矿山的探矿和采矿设计以及经济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坪铅锌矿 架崖山矿段 三维模型
下载PDF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矿体控矿因素及找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杨成 李路瑶 +3 位作者 张京渤 蔡雨顺 李爱敏 倪春中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6年第2期36-39,共4页
通过分析云南锡业公司高松矿田已有地质资料,统计出矿田范围内112个矿体特征,矿体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个旧组卡房段T2g16、T2g15两个层位,其中尤以T2g16地层中最多,占所分析矿体总数的57.14%。通过实测大箐东巷道含矿节理,统计出节理92条... 通过分析云南锡业公司高松矿田已有地质资料,统计出矿田范围内112个矿体特征,矿体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个旧组卡房段T2g16、T2g15两个层位,其中尤以T2g16地层中最多,占所分析矿体总数的57.14%。通过实测大箐东巷道含矿节理,统计出节理92条,得出含矿节理的走向主要为20°~60°,与北东向断裂是区内最重要的控矿和含矿断裂的结论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地质资料,提出矿体的控矿因素,进一步厘清控矿因素与找矿规律,为下一步地质探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空间分布 矿化节理 控矿因素 找矿规律 高松矿田
下载PDF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探采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芦磊 邓铁林 +1 位作者 栗敬书 倪春中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3期152-155,158,共5页
通过对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进行探采对比分析,分别对同一剖面线上勘探与生产剖面的矿体形态、品位、矿石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勘探与生产间的误差变化。结果表明:芦塘坝矿段矿体形态变化较大、矿石量和品位变化相对较小。矿山... 通过对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进行探采对比分析,分别对同一剖面线上勘探与生产剖面的矿体形态、品位、矿石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勘探与生产间的误差变化。结果表明:芦塘坝矿段矿体形态变化较大、矿石量和品位变化相对较小。矿山应适当加密后期生产勘探网度,注重地质取样工作,及时调整采矿方法,以加强对矿体形态的控制,掌握矿石品位变化的精准度,从而减少矿山生产成本,降低贫化率、损失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采对比 矿体形态 矿石品位 矿石量 勘探网度
下载PDF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大马芦矿段矿体空间产出规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德明 何柯 +2 位作者 栗敬书 刘春学 倪春中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6期154-157,共4页
大马芦矿段是云锡公司大屯锡矿的主要生产矿区,目前储量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多年来积累的矿山勘探和生产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该区域的矿体空间产出规律。根据大马芦矿段矿体的特点,分别从形态类型、复杂程度、矿石类型、赋存地层... 大马芦矿段是云锡公司大屯锡矿的主要生产矿区,目前储量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多年来积累的矿山勘探和生产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该区域的矿体空间产出规律。根据大马芦矿段矿体的特点,分别从形态类型、复杂程度、矿石类型、赋存地层、断裂构造等方面分析了区内矿体的空间产出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圈定了5个找矿预测靶区,供矿山后续找矿勘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空间规律 找矿预测靶区 找矿勘探
下载PDF
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断裂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德志 杨荣森 +1 位作者 田源 倪春中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0年第4期70-75,共6页
通过观测高松矿田内F7断层构造面几何特征、运动学性质及其两侧节理测量与统计,表明F7断层为一右行扭性逆断层,并总结出研究区域内F7断层附近区域节理构造的发育特征,优势节理倾向为南东130°±5°和北西310°±5&#... 通过观测高松矿田内F7断层构造面几何特征、运动学性质及其两侧节理测量与统计,表明F7断层为一右行扭性逆断层,并总结出研究区域内F7断层附近区域节理构造的发育特征,优势节理倾向为南东130°±5°和北西310°±5°,南北向节理不发育。通过共轭节理实测,获得16组节理数据,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得到受北西—南东向与北东—南西向应力作用明显,而东西向应力作用不明显。在前人矿田构造研究基础上,将研究区构造活动分为四期,即:南北向挤压应力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西—南东方向应力形成于燕山中晚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形成于喜山早期,而东西向挤压力形成于喜山晚期,其中燕山中晚期为成矿时期。通过对矿田断裂特征分析研究,为反演矿区构造演化史及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和实际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节理 断裂构造特征 构造应力 构造运动 高松矿田
下载PDF
昆明市梁王山地区节理及断层构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超 唐自航 倪春中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8年第6期50-53,62,共5页
通过对滇池东部梁王山地区杨柳冲新村至饮马池矿段路线野外实地调查研究,实测并收集整理F1至F5断层间节理83条,运用极点等密度图、节理倾向(走向)玫瑰花图、倾角分布直方图等统计方法对研究区节理分布特点以及空间产出形态进行了统计分... 通过对滇池东部梁王山地区杨柳冲新村至饮马池矿段路线野外实地调查研究,实测并收集整理F1至F5断层间节理83条,运用极点等密度图、节理倾向(走向)玫瑰花图、倾角分布直方图等统计方法对研究区节理分布特点以及空间产出形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裂隙极点等密度图及走向图可以看出,区内存在四个方向的节理组,第一组:10°~30°∠18°~63°;第二组:80°~120°∠45°~75°;第三组:120°~175°∠30°~55°;第四组:175°~230°∠40°~80°。根据节理的统计结果,第三组节理最为发育,约占44%,第一组、第二组次之,各占18%,第四组最少,约占总节理数的13%。从节理空间分布结果可以看出,该区节理的成因与区域性北东向深大断裂的空间展布关系密切。通过该地区节理及断层构造研究,为分析该地区构造演化及矿体空间产出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马池矿段 断层特征 节理分析 构造期次 梁王山
下载PDF
基于S_(L)参数和Hack剖面的个旧矿区西部构造地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荣森 郑德志 倪春中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2年第4期51-55,共5页
通过解析个旧矿区节理构造,提取了区内5条主要河流的Hack剖面和河长坡降指标S_(L),分析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和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优势节理走向以NW为主,其作为断裂的伴生产物,反映了喜山前中期构造应力的作用;河流... 通过解析个旧矿区节理构造,提取了区内5条主要河流的Hack剖面和河长坡降指标S_(L),分析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和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优势节理走向以NW为主,其作为断裂的伴生产物,反映了喜山前中期构造应力的作用;河流在流经NW向断裂与SN向断裂时,S_(L)始终保持高位且局部达到1400 m的峰值,反映了该参数对断裂构造的积极响应;同时,Hack剖面中K值由229变为332,表明区域内地层岩性对河流侵蚀能力的影响由弱变强,导致S_(L)在岩性变化处也产生了显著变化;Hack剖面呈上凸形态,区域整体处于构造抬升阶段,且抬升速率较快,反映构造活动较强烈。通过对构造地貌特征的分析,对理解该矿区构造形成过程和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坡降 Hack剖面 S_(L)参数 构造运动 地层岩性 断裂构造 地貌特征
下载PDF
个旧高松矿田线性构造对比分析研究
20
作者 范建伟 倪春中 +1 位作者 韩晓东 杨荣森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2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在遥感影像中,一些断层和断裂受侵蚀作用会显现出线形特征,即线性构造。本文对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区域遥感影像经降噪处理后采用线段追踪法(STA:Segment Tracing Algorithm)提取线性构造并进行线素连接,连接后的影像进行解译并做数据提取... 在遥感影像中,一些断层和断裂受侵蚀作用会显现出线形特征,即线性构造。本文对个旧矿区高松矿田区域遥感影像经降噪处理后采用线段追踪法(STA:Segment Tracing Algorithm)提取线性构造并进行线素连接,连接后的影像进行解译并做数据提取,最终将提取出的对比数据与实测断裂数据进行再对比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断裂长度和走向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987,双尾显著性值分别为0.048和0,说明线段追踪法提取的断层长度和走向与实测数据相关性较高,可以较好地解译出个旧矿区断裂的分布情况;同时,还可以看出部分大断裂交汇处的小断裂发育良好,可为圈定预测成矿靶区提供参考。但是,矿区影像东北区的线性构造分布较少,个松断裂的长度连贯性和芦塘坝断裂的走向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译,这可能与图像降噪不完善和线性构造提取中的程序参数设定不准确以及线素连接过程中线素之间的联系和转折过大有关,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松矿田 线性构造 遥感解译 相关分析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