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香的研究概况
1
作者 李晋任 尕让甲 +2 位作者 吴靳荣 赵志礼 倪梁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8期67-70,74,共5页
藏香是藏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目前,藏香的现代研究总体较少。文章对藏香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药理药效等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以期为藏香质量标准的完善及深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藏香 质量标准 药理药效 综述
下载PDF
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的成分鉴定及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2
作者 熊波 夏云 +4 位作者 倪梁红 桑吉东知 杨晓露 沈伟 范蓓蓓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7-413,共7页
目的:建立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的UPLC-TOF-MS化学成分谱分析方法以及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分子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及相关文献记载鉴定化学成分。选择[M-H]^(-)作为... 目的:建立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的UPLC-TOF-MS化学成分谱分析方法以及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分子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及相关文献记载鉴定化学成分。选择[M-H]^(-)作为马钱苷酸的专属离子、[M+HCOO]^(-)作为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专属离子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对不同批次药材中化学成分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药材的UPLC-TOF-MS成分图谱,指认38个成分,包括三萜类10个、黄酮类4个、环烯醚萜类21个、其他类成分3个。在2种药材中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分别为0.51%~0.90%、1.63%~2.31%、0.08%~0.21%、0.09%~0.28%。结论:建立的藏药粗壮秦艽和中药麻花秦艽UPLC-TOF-MS成分谱能全面反映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不同基原药材的成分差异,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可为藏药粗壮秦艽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秦艽 麻花秦艽 环烯醚萜苷 UPLC-TOF-MS 成分图谱
原文传递
藏药“解吉”的生药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尕让甲 赵志礼 +1 位作者 倪梁红 银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7期52-57,共6页
藏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及丰富的科学与藏族文化内涵。但由于种种原因,藏药品种整理及质量标准研究等工作尚不能适应藏医药学发展的需要。文章对传统藏药“解吉”进行本草学考证,梳理其主流品种,并就药材品质评价及DNA分子鉴定等方... 藏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及丰富的科学与藏族文化内涵。但由于种种原因,藏药品种整理及质量标准研究等工作尚不能适应藏医药学发展的需要。文章对传统藏药“解吉”进行本草学考证,梳理其主流品种,并就药材品质评价及DNA分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品种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完善等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解吉 本草学考证 品质评价 DNA条形码
下载PDF
基于UPLC-ESI-Q-TOF-MS/MS技术分析藏药粗壮秦艽的化学成分
4
作者 熊波 桑吉东知 +1 位作者 倪梁红 夏云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ESI-Q-TOF-MS/MS)技术对粗壮秦艽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1 mL·L^(-1)甲酸(A)-乙...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ESI-Q-TOF-MS/MS)技术对粗壮秦艽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1 mL·L^(-1)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1μL,质谱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分析二级高分辨质谱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包括环烯醚萜类21个、三萜类9个、黄酮类3个和其他类成分6个。结论基于UPLC的高效分离能力和MS的高灵敏检测优势,用UPLC-ESI-Q-TOF-MS/MS技术可快速分析粗壮秦艽中的化学成分,为粗壮秦艽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秦艽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环烯醚萜 三萜 黄酮
下载PDF
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倪梁红 赵志礼 米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90-1994,共5页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比较基因组学与系统发育学研究。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完成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物种越来越多。本文在总结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测序技术的基础上,对叶绿体基因组在药用植物的...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比较基因组学与系统发育学研究。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完成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物种越来越多。本文在总结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测序技术的基础上,对叶绿体基因组在药用植物的鉴定、系统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药用植物 测序技术 鉴定 系统进化 基因工程
原文传递
藏药解吉4种高山基原植物种胚发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倪梁红 赵志礼 +2 位作者 吴靳荣 嘎务 米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71-1575,共5页
目的:研究麻花秦艽、粗壮秦艽、粗茎秦艽、西藏秦艽等藏药解吉4种高山基原植物的种胚发育特性。方法:采用培养皿培养法,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率、测量种胚各部位长度和宽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淀粉粒、叶绿体生成情况。结果:... 目的:研究麻花秦艽、粗壮秦艽、粗茎秦艽、西藏秦艽等藏药解吉4种高山基原植物的种胚发育特性。方法:采用培养皿培养法,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率、测量种胚各部位长度和宽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淀粉粒、叶绿体生成情况。结果:4种植物的发芽率均很高;种胚发育特性基本一致,主要在时间长度上存在差异;胚长度的增长主要体现为胚轴的增长;细胞中贮藏淀粉粒;子叶中逐渐产生叶绿体;并将其种胚发育生长过程分为8个时期。结论:本研究可为相关种群的就地保护、遗传育种、药材栽培学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属 解吉 种胚发育 叶绿体 淀粉粒
原文传递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7
作者 倪梁红 张新书 彭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鉴别≤2 cm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先用常规超声方法对81个乳腺小肿块进行检查,然后进行UE检查,并给出UE评分,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方法和UE诊断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结果乳腺小...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鉴别≤2 cm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先用常规超声方法对81个乳腺小肿块进行检查,然后进行UE检查,并给出UE评分,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方法和UE诊断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结果乳腺小肿块恶性病灶的常规超声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62.9%、71.7%和67.9%;而以UE评分≥4分为恶性预测标准,恶性乳腺小肿块的UE评分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5.7%、89.1%和87.7%;后者的各项诊断指标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方法相比,UE在判别≤2 cm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诊断方面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小肿块 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8
作者 倪梁红 张新书 彭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8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98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06个肿块,其中良性60个,恶性46个;术前行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性肿块弹性评分1~3分53例,占88.33...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98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06个肿块,其中良性60个,恶性46个;术前行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性肿块弹性评分1~3分53例,占88.33%,平均(1.95±1.06)分;恶性肿块弹性评分4~5分35例,占76.09%,平均(4.02±0.95)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弹性评分≥4分为界点,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48%、88.33%、90.57%;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准确性高于单独应用常规超声和弹性评分法(均P<0.05),三者诊断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弹性评分分布情况各有特点,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能提高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下载PDF
藏药冬那端赤的分子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倪梁红 扎西次仁 +3 位作者 赵志礼 嘎务 孟千万 达娃顿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5-68,共4页
目的对常用藏药冬那端赤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在民族植物学考察、经典分类学鉴定基础上,对植物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确定西藏产冬那端赤的2种基源植物为玄参科婆婆纳属(Veronica L.)狭果组(Sect.Steno... 目的对常用藏药冬那端赤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在民族植物学考察、经典分类学鉴定基础上,对植物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确定西藏产冬那端赤的2种基源植物为玄参科婆婆纳属(Veronica L.)狭果组(Sect.Stenocarpon)的毛果婆婆纳Veronica eriogyne H.Winkl.、长果婆婆纳V.ciliata Fisch.,其nrDNA ITS序列分别为551、552 bp。序列分析显示,以ITS序列为分子标记,可区别两者及其近缘种。结论 nrDNA ITS序列在藏药冬那端赤及其近缘种中具有很好的种间分辨率,可用于冬那端赤的分子生药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冬那端赤 毛果婆婆纳 长果婆婆纳 分子生药学
下载PDF
知母资源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0
作者 倪梁红 秦民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年第4期16-20,58,共6页
对中药知母的化学成分、积累动态及药理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知母 资源化学 药理研究 化学成分 资源 积累动态
下载PDF
华东地区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 被引量:4
11
作者 倪梁红 赵志礼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53-2655,共3页
目的调查华东地区鼠尾草属药用植物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结果整理出华东地区鼠尾草属植物26种、8变种、4变型。结论为该植物合理利用、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华东地区 鼠尾草属 植物资源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局限性与展望 被引量:25
12
作者 熊波 赵志礼 +1 位作者 倪梁红 嘎务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02-2206,共5页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多样,传统鉴定方法准确鉴别基原植物有其局限性。现代DNA分子鉴定技术具有准确、快速鉴定物种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研究当中。该文就DNA条形码鉴定序列的选择、各类DNA序列的特点、近年来DNA条...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多样,传统鉴定方法准确鉴别基原植物有其局限性。现代DNA分子鉴定技术具有准确、快速鉴定物种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研究当中。该文就DNA条形码鉴定序列的选择、各类DNA序列的特点、近年来DNA条形码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DNA条形码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前景进行回顾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中药 分子鉴定 核基因组DNA 叶绿体DNA 线粒体DNA
原文传递
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惠 赵志礼 +1 位作者 倪梁红 孟千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0-991,共2页
目的掌握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整理出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5亚属10组26种。结论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 大戟属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麻花秦艽和粗茎秦艽cpDNA提取研究
14
作者 高欢欢 倪梁红 +3 位作者 胡志刚 姚辉 吴和珍 潘宏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71-1875,共5页
目的:对麻花秦艽和粗茎秦艽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提取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秦艽叶绿体的基因组序列特征、遗传多样性以及资源保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文以麻花秦艽、粗茎秦艽为对象,采用改良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提取,优化纯化方... 目的:对麻花秦艽和粗茎秦艽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提取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秦艽叶绿体的基因组序列特征、遗传多样性以及资源保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文以麻花秦艽、粗茎秦艽为对象,采用改良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提取,优化纯化方法,分离得到秦艽叶绿体后测定cpDNA浓度,检测其OD值并扩增ITS2序列验证其纯度。结果:获得高质量、高纯度的cpDNA(0.1~0.4μg/10g),扩增ITS2序列验证其无核污染,满足后续测序要求。结论:cpDNA的纯度和质量对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正确率和可信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获得了高纯度、高质量的秦艽cpDNA,为秦艽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的获得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秦艽 粗茎秦艽 叶绿体 DNA 提取
下载PDF
拉萨市毛茛科藏药资源初步调查
15
作者 熊安东 赵志礼 +4 位作者 杨耀华 倪梁红 嘎务 米玛 孟千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10期1-2,共2页
对拉萨市毛茛科藏药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及标本采集与鉴定,课题组先后走访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及其藏药栽培基地,西藏藏医学院藏药系,西藏拉萨市林周县藏医院及那兰扎寺等进行考察调研,整理出拉萨毛茛科藏药植物8... 对拉萨市毛茛科藏药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及标本采集与鉴定,课题组先后走访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及其藏药栽培基地,西藏藏医学院藏药系,西藏拉萨市林周县藏医院及那兰扎寺等进行考察调研,整理出拉萨毛茛科藏药植物8属12种5变种。为深入研究、合理利用毛茛科藏药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拉萨市 毛茛科 资源调查 品种鉴定
下载PDF
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GG、P检测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效能 被引量:21
16
作者 倪梁红 童陶然 +1 位作者 胡海燕 袁小庆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3期524-527,532,共5页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G)、孕酮(P)检测在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9月本院治疗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81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孕妇8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包括阻...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G)、孕酮(P)检测在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9月本院治疗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81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孕妇8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包括阻力指数(RI)、脉搏指数(PI)]及血清β-hGG、P,给予观察组对应治疗。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阴道超声、血清生化指标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脉搏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增高,β-hGG及P水平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RI、PI、β-hGG和P可影响异位妊娠发生,其中RI和PI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β-hGG和P是保护因素(P<0.05)。RI、PI、β-hGG、P联合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曲线下面积0.978,敏感度(98.8%)、特异性(97.5%)最高。治疗后观察组RI降低,β-hGG、P增高(均P<0.05)。结论: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体内血清β-hGG、P水平异常表达,联合阴道超声共同检测可提高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破裂异位妊娠 阴道超声 阻力指数 脉搏指数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下载PDF
美育融入药学专业课程“融通、融合、融汇”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究——以生药学课程为例
17
作者 吴靳荣 宋龙 +2 位作者 倪梁红 李惠 朱慧 《中医教育》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美育教育如何融入专业课程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究热点和研究课题,通过探索构建美育融入生药学专业课程“融通、融合、融汇”教学模式,融通美育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合点;融合学生专业学习习惯,构建“发现美-热爱美-践行美-创造美”... 美育教育如何融入专业课程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究热点和研究课题,通过探索构建美育融入生药学专业课程“融通、融合、融汇”教学模式,融通美育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合点;融合学生专业学习习惯,构建“发现美-热爱美-践行美-创造美”的专业课程教学思路与模块;融汇教与学,师生共同协作,挖掘、解读、品鉴课堂专业知识美,实践专业知识美,感受专业知识与生活与生命联接之美。通过现场观察、跟踪访谈发现,学生对于美育融入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参与性高,学习积极性有了大幅提升,更有专业自信,教学体验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药学专业 本科生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粗茎秦艽野生种子的质量评价研究
18
作者 吴靳荣 倪梁红 赵志礼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研究粗茎秦艽和秦艽组近缘植物的野生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发芽特性的变化规律,筛选适合栽培育种的种质。方法以三个不同产地的粗茎秦艽种子及三种秦艽组植物种子(麻花艽、粗壮秦艽和西藏秦艽)为材料,在一年贮藏过程中设置5个时间,观察... 目的研究粗茎秦艽和秦艽组近缘植物的野生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发芽特性的变化规律,筛选适合栽培育种的种质。方法以三个不同产地的粗茎秦艽种子及三种秦艽组植物种子(麻花艽、粗壮秦艽和西藏秦艽)为材料,在一年贮藏过程中设置5个时间,观察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比较分析发芽率、发芽初始时间、半数发芽时间、千粒重、生活力等生物学参数。结果①与其他三种秦艽比较,粗茎秦艽种子半数发芽时间更长,后熟期更明显。②贮藏过程中不同时间种子的发芽特性与物种、千粒重、产地等综合因素相关。与其他种子相比,四川道孚产种子质量最优。③冷冻贮藏的粗茎秦艽种子发芽率可提高至90%以上,初始发芽时间仅为1天,半数发芽时间缩短到3天左右。结论该研究为栽培秦艽的种质筛选和贮藏条件的优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茎秦艽 秦艽组 药用植物 种子萌发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UPLC-LTQ-Orbitrap MS/MS法对粗茎秦艽药材不同初加工品化学成分的分析
19
作者 季文静 谢晖 +2 位作者 吴靳荣 倪梁红 赵志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641-4648,共8页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不同加工方法下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药材次生代谢化合物的差异,为优化粗茎秦艽药材的加工及干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丽江产粗茎秦艽药材,分别进行产地和药厂加工,加工方式包括切片、原...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不同加工方法下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药材次生代谢化合物的差异,为优化粗茎秦艽药材的加工及干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丽江产粗茎秦艽药材,分别进行产地和药厂加工,加工方式包括切片、原个子(不切片),干燥方式包括烘干、晒干和“发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LTQ-Orbitrap-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样品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筛查其差异性的特征化合物。结果 共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根与芦头(根茎)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根的切片组、原个子组有明显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表明,三年生药材质量优于二年生药材,根的质量优于芦头,切片组优于原个子组,不同干燥方法中晒干组药材的质量较优,药厂加工药材质量均优于产地加工药材,并分析得到各组间主要差异化合物。结论 粗茎秦艽药材加工时,建议选用三年生药材,去除芦头部位,并进行趁鲜切片及晒干处理。可为粗茎秦艽药材初加工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提供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茎秦艽 UPLC-LTQ-Orbitrap-MS 代谢组学 加工方法 干燥方式 龙胆苦苷 马钱苷酸 獐牙菜苷 獐牙菜苦苷 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
原文传递
云南丽江道地药材粗茎秦艽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测定与HPLC指纹图谱分析
20
作者 季文静 吴靳荣 +1 位作者 倪梁红 赵志礼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428,共5页
目的基于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初步明确云南丽江产粗茎秦艽不同部位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对二年生栽培样品、三年生栽培样品和野生样品的地下部位(根)、地上部位(叶、花)进行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构建HPLC指... 目的基于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初步明确云南丽江产粗茎秦艽不同部位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对二年生栽培样品、三年生栽培样品和野生样品的地下部位(根)、地上部位(叶、花)进行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构建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PCA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分析。结果马钱苷酸和龙胆苦苷总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根>叶>花;各组根中的总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2.5%,各组叶、花的总含量均小于2.5%。所有部位指纹图谱共标定7个共有峰,各组内的相似度均大于0.980;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样品根的化学成分相似度很高,叶存在一定的差异,野生样品与栽培样品的花之间差异较大;PCA分析可将不同部位区分;PLS-DA分析中,根、叶、花3个部位分布在不同象限。结论粗茎秦艽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根入药具有合理性,可进一步合理开发全株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茎秦艽 不同部位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