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率超声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卜祥宁 任玺冰 +3 位作者 童正 倪梦茜 倪超 谢广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528,共15页
近些年,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废弃物保有量也随之激增。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固废堆放导致的环境问题,还可以为新电池的制造提供原材料。功率超声被证明是强化废旧锂离... 近些年,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废弃物保有量也随之激增。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固废堆放导致的环境问题,还可以为新电池的制造提供原材料。功率超声被证明是强化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效应是产生强化效果的主要机制。本文在介绍超声空化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超声波强化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的路径,并综述了超声波辅助技术在废旧锂离子电池金属集流体表面电极材料剥离过程、电极材料资源化回收过程、电极材料修复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最后,论述了超声波辅助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超声波在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中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分离 回收 修复 超声波
下载PDF
超声辅助隐晶质石墨酸浸动力学及强化机制分析
2
作者 卜祥宁 童正 +4 位作者 倪梦茜 任玺冰 陈昱冉 王立强 谢广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28-4237,共10页
针对隐晶质石墨酸浸除杂过程中杂质去除率低、浸出时间长等问题,提出酸浸过程中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强化方法。首先,进行常规酸浸除杂试验因素优化,其次,进行常规和超声波酸浸过程动力学参数计算,最后,综合运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XRD)... 针对隐晶质石墨酸浸除杂过程中杂质去除率低、浸出时间长等问题,提出酸浸过程中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强化方法。首先,进行常规酸浸除杂试验因素优化,其次,进行常规和超声波酸浸过程动力学参数计算,最后,综合运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透射电镜-能谱(TEM-EDS)等测试手段分析超声波强化酸浸过程中杂质矿物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引入酸浸过程后,在盐酸浓度为8 mol/L、固液比为0.1 g/mL、酸浸温度为343 K、酸浸时间为60 min和超声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最佳灰分脱除率提高至50%左右。常规和超声条件下的酸浸过程符合Johnson-Mehl-AxTami(JMA)模型,常规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超声波浸出过程随着温度的增加由扩散控制向混合控制转变,同时,超声波对酸浸反应速率的强化主要体现在指前因子的显著增大;常规酸浸仅去除一部分含钙、镁、铁的矿物,超声波通过破坏石墨表面形成的惰性层、促进颗粒破碎、产生氧化自由基等方式提高杂质矿物的脱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晶质石墨 超声波 酸浸除杂 浸出动力学 强化机理
下载PDF
浙贝母花-宁海白枇杷花保健饮料的研制及其止咳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翰华 陈宏降 +2 位作者 王强 倪梦茜 阮洪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3-177,209,共6页
以浙贝母花和宁海白枇杷花为原料,研制保健饮料并评价其止咳功能。通过正交设计,确定浙贝母花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宁海白枇杷花最佳提取工艺为加9倍量水,提取时间1.5 h,提取1次。通过正交设计和感官品质评价... 以浙贝母花和宁海白枇杷花为原料,研制保健饮料并评价其止咳功能。通过正交设计,确定浙贝母花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宁海白枇杷花最佳提取工艺为加9倍量水,提取时间1.5 h,提取1次。通过正交设计和感官品质评价,确定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浙贝母花提取液160 g/L,宁海白枇杷花提取物40 g/L,木糖醇40 g/L、柠檬酸0.5 g/L、蜂蜜35 g/L和果胶3 g/L。经测定,饮料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12 mg/m L,总黄酮含量为0.40 mg/m L,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和豚鼠枸橼酸引咳实验对产品的止咳功能进行评价,表明其有显著的止咳作用(p<0.05)。该饮料保健性能突出、风味独特、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可用于咳嗽类疾病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花 宁海白枇杷花 保健饮料 止咳
下载PDF
野葛叶提取物体内、外抗衰老活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翰华 杨晓春 倪梦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209-3211,共3页
目的研究野葛叶提取物体内、外抗衰老活性。方法体内实验,以D-半乳糖(D-gal)致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灌胃不同浓度的野葛叶提取物,6 w后,观察各组行为学及学习记忆改变,分别测定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 目的研究野葛叶提取物体内、外抗衰老活性。方法体内实验,以D-半乳糖(D-gal)致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灌胃不同浓度的野葛叶提取物,6 w后,观察各组行为学及学习记忆改变,分别测定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体外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野葛叶提取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2-聚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体内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野葛叶提取物各组能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强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体外实验,野葛叶提取物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及较强还原能力,分别在质量浓度400,300,400,400μg/ml时达到较高水平,之后进入平台期。结论野葛叶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抗衰老活性,作为药用资源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葛叶提取物 抗衰老
下载PDF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翰华 罗淑青 +1 位作者 倪梦茜 夏洁琼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91-95,共5页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其药用功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公园药用植物共有189科508属783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科属种分布的49.35%,22.01%,6.96%。...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其药用功效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公园药用植物共有189科508属783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科属种分布的49.35%,22.01%,6.96%。公园内药用植物以草本为主,有491种,占总数的62.71%,其次,木本植物178种,藤本植物72种,附生植物33种和寄生植物9种。四明山药用植物以清热类为主,有421种,占总数的54.04%,其次,祛风湿类116种,活血化瘀类69种,止血类40种,化痰止咳平喘类27种,驱虫类22种,解表类18种,消食类16种,行气类14种,其他类36种。四明山药用植物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收录的有134种,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