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固定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 被引量:3
1
作者 安小刚 丁文义 +6 位作者 马爱原 倪金和 刘芳宏 黄文正 李克影 赵进薇 张海霞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9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切口扩张通道管辅助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29例脱出...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切口扩张通道管辅助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29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1~57岁,平均48岁。病程3个月~11年。手术节段L_(3~4)5例,L_(4~5)11例,L_5S_113例。采用双侧切口,不使用自由臂固定工作通道,通过调整内外上下通道角度,扩大上下椎板减压范围,完成游离间盘组织摘除。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7 min,术中出血量146 m L,切口长度两侧各25~30 mm,术后下地时间4.5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有1例术后出现胫前肌肌力减退,观察治疗3个月后恢复;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根据JOA腰椎功能评价29分法:术前分值8~14分,平均10分;术后分值21~27分,平均25分。通过计算改善率大于75%的患者26例,改善率50%~75%的患者3例。术后X线显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CT平扫根据Bridwell融合评价标准评价椎体间骨性融合情况:Ⅰ级25例,Ⅱ级4例。结论采用双侧切口MIS-TLIF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安全可行,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固定术 双侧切口 调整通道 扩大减压范围 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的WeberB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勇 陆维举 +2 位作者 倪金和 崔军 赵建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评价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的WeberB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的WeberB型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2例病人均获得随访(1.2~3.9年),平均2.8年,根据Meyer和Kumler的临床评价标准以及Leeds和Ehrlich的X... 目的:评价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的WeberB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的WeberB型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2例病人均获得随访(1.2~3.9年),平均2.8年,根据Meyer和Kumler的临床评价标准以及Leeds和Ehrlich的X线片诊断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达94%。结论: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特别是伴前胫腓韧带撕脱性骨折的WeberB型骨折,手术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胫腓韧带损伤 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自制定位引导器在胸腰椎骨折置钉的效率及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倪金和 李克影 +2 位作者 赵进薇 安小刚 杨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制定位引导器在胸腰椎骨折置钉的准确率及实用性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24~45岁,平均(35.00±3.7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 目的 探讨自制定位引导器在胸腰椎骨折置钉的准确率及实用性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24~45岁,平均(35.00±3.7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根据住院日期奇、偶数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采用自制定位穿刺架定位;对照组20例,穿刺依靠传统定位器定位。术中记录透视次数,调整穿刺锥次数和手术穿刺时间。结果 调整穿刺锥次数实验组为(2.78±0.28)次,对照组为(33.35±2.51)次。透视次数实验组为(40.21±0.80)次,对照组为(47.60±1.79)次。手术穿刺时间实验组为(25.84±0.84)min,对照组为(40.30±1.68)min。结论 定位引导器对皮肤定位点的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自制定位引导器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手术穿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定位引导器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定位准确率
下载PDF
双侧膝关节处完全离断再植成功1例报告
4
作者 安小刚 丁文义 +5 位作者 王晖 马爱源 倪金和 刘芳宏 杨振环 张海霞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7期665-666,共2页
随着工农业机械化生产和交通运输意外伤害的增加,造成肢体严重损伤、肢体离断的病例时有发生。下肢单肢离断再植或双下肢离断异位再植成功在国内时有报道,而双下肢同一平面肢体完全离断病例少见,一期同时再植成功病例更为罕见。笔者于2... 随着工农业机械化生产和交通运输意外伤害的增加,造成肢体严重损伤、肢体离断的病例时有发生。下肢单肢离断再植或双下肢离断异位再植成功在国内时有报道,而双下肢同一平面肢体完全离断病例少见,一期同时再植成功病例更为罕见。笔者于2010年5月收治双侧膝关节处完全离断患者1例,再植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主因:双侧膝部被9.0 mm盘条勒断4h余入院,曾在外院行残端包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断再植 双侧膝关节 肢体离断 静脉液路 机械化生产 交通运输 病例报告 双膝关节 踝关节融合术 远近端
下载PDF
三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的手术治疗
5
作者 倪金和 王根学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三踝骨折 踝关节 外踝 复位固定 半脱位 手术治疗 后踝骨折 种类
下载PDF
自制定位引导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克影 倪金和 +1 位作者 赵进薇 安小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定位引导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住院日期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住院日期为偶数,采用依据经验体表画线辅助手术治疗,18例)和观察组(住院日期为奇数,采用自制定... 目的探讨自制定位引导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住院日期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住院日期为偶数,采用依据经验体表画线辅助手术治疗,18例)和观察组(住院日期为奇数,采用自制定位引导器辅助手术治疗,17例)。记录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穿刺时间、穿刺锥调整次数,判定定位穿刺准确率。结果术中透视次数、手术穿刺时间、穿刺锥调整次数观察组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定位穿刺准确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自制定位引导器可提高手术定位穿刺准确率,提升手术操作便利性,同时可缩短手术穿刺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引导器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定位穿刺准确率
下载PDF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
7
作者 王根学 倪金和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39-339,共1页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治疗 功能恢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策略及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文义 安小刚 +4 位作者 倪金和 马爱原 刘方宏 李克影 何云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2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 探索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治疗方略及骨不连预防的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3-12采用多种固定方式结合带蒂骨皮质剥脱植骨的方法治疗38例四肢骨折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 目的 探索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治疗方略及骨不连预防的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3-12采用多种固定方式结合带蒂骨皮质剥脱植骨的方法治疗38例四肢骨折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为:过早负重、初期固定不牢、植骨方式错误、骨折端血运不良、对全身因素的忽视及综合因素。随访6-18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肥大性骨不连组(5.1±1.2)个月,萎缩型骨不连(5.2±1.5)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复位丢失。结论 骨不连的原因以2种以上原因居多。带蒂骨皮质剥脱可减少手术对骨质血运破坏及软组织损伤;结合适宜的内固定材料、固定方式及足够时间、充分有效植骨、完善骨结构重建、恢复骨折端接触面积,避免不合理用药可促进骨愈合,减少骨不连的发生,也是骨折不愈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骨不连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影响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进度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7
9
作者 丁文义 安小刚 +4 位作者 倪金和 黄文正 刘芳宏 李克影 曹向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2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导致手术进度变缓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方法笔者自2013-01—2016-01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86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所有患者分阶段记录操作时间,即将其手术过...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导致手术进度变缓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方法笔者自2013-01—2016-01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86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所有患者分阶段记录操作时间,即将其手术过程分为复位、消毒铺无菌巾、固定3个阶段,对其各操作阶段中应用的时间进行记录,将手术时间≤90 min纳入A组,>90 min纳入B组。结果 2组消毒铺巾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位时间及固定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过长的主要因素有复位困难、髓钉准确置入困难。结论体位和复位方法是影响准确复位主要因素,复位及置入髓内钉的过程是影响手术进度的关键步骤,适当体位,正确的复位方法、进钉点可避免反复操作,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