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傅丽东 汤如荣 王俊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57,共1页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指在全麻苏醒期所表现的兴奋、躁动或/和定向障碍,可出现肢体的无意识动作、哭喊等不适当行为。对于老年患者,EA的发生尤其容易增加心肺等器官的负荷,甚至引起器官功能紊乱或衰竭。故...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指在全麻苏醒期所表现的兴奋、躁动或/和定向障碍,可出现肢体的无意识动作、哭喊等不适当行为。对于老年患者,EA的发生尤其容易增加心肺等器官的负荷,甚至引起器官功能紊乱或衰竭。故本研究通过对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EA的分析,以期为EA的预防及临床诊治捉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苏醒期噪动 老年 麻醉药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傅丽东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内毒素血症 细胞因子 IL-1
下载PDF
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傅丽东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比较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方法 (在应用异丙酚麻醉诱导前给予 30mg小剂量异丙酚 )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 18~ 5 5岁ASAⅠ -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M -P组 (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组 )、P... 目的 :比较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方法 (在应用异丙酚麻醉诱导前给予 30mg小剂量异丙酚 )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 18~ 5 5岁ASAⅠ -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M -P组 (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组 )、P -P组 (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组 )和P组 (异丙酚诱导组 )。M -P组与P -P组在给予异丙酚诱导之前 ,分别给予咪唑安定 3mg、异丙酚 30mg ,P组直接应用异丙酚诱导。记录异丙酚诱导剂量、患者诱导前和气管插管前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HR)。结果 :异丙酚诱导剂量 :P组为 2 .2 1mg/kg ,P -P组为 1.86mg/kg ,M -P组为 1.78mg/kg。M -P组与P组相比气管插管前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心率的降低都明显减小。P -P组与P组相比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心率的降低无明显差异。P -P组与M -P组相比气管插管前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心率的降低都明显增大。结论 :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方法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方法两者均能减少麻醉诱导中异丙酚用量 ,但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方法相比 ,异丙酚自身复合诱导方法对于维持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并无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自身复合诱导 咪唑安定 异丙酚 复合诱导 临床应用 比较
下载PDF
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局麻强化手术10例分析
4
作者 傅丽东 马敬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2702-2702,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咪达唑仑
下载PDF
哮喘患儿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1例分析
5
作者 傅丽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145-1145,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扁桃体切除术
下载PDF
两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6
作者 傅丽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2900-2901,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麻醉 脊椎
下载PDF
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傅丽东 张锦生 庞克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4期62-63,共2页
临床麻醉学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意识地将普遍联系、发展和矛盾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融入到临床麻醉学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及运用临床麻醉学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临床麻醉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临床麻醉学教学 普遍联系 发展 矛盾
下载PDF
罗-利与布-利混合液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徐洪刚 傅丽东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 比较0 .2 5 %罗哌卡因- 1 5 %利多卡因混合液与0 . 1875 %布比卡因- 1 5 %利多卡因混合液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子宫切除术病人4 0例,随机分为两组Ro组与Bu组,每组2 0例。Ro组硬... 目的 比较0 .2 5 %罗哌卡因- 1 5 %利多卡因混合液与0 . 1875 %布比卡因- 1 5 %利多卡因混合液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子宫切除术病人4 0例,随机分为两组Ro组与Bu组,每组2 0例。Ro组硬膜外给予0 . 2 5 %罗哌卡因- 1 5 %利多卡因混合液,再加入1:2 0万u的肾上腺素。Bu组硬膜外给予0 .1875 %布比卡因- 1 5 %利多卡因混合液,再加入1:2 0万u的肾上腺素。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方面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止痛平面无差异(P >0 . 0 5 ) ,T10止痛平面维持时间Ro组非常明显短于Bu组(P <0 . 0 1)。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1分)和完全阻滞时间(Bromage评分3分)Ro组慢于Bu组(P <0 . 0 1)。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Ro组短于Bu组(P <0 . 0 5 )。结论 硬膜外给予0 . 2 5 %罗哌卡因-1 5 %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子宫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全科医师对自身岗位培训的需求和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朝辉 顾利 +1 位作者 傅丽东 姜梅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从全科医师角度探讨其岗位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以及现有培训的优缺点,为管理机构提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2013年10月对197名全科医师就自身岗位培训的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进行了问... 目的从全科医师角度探讨其岗位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以及现有培训的优缺点,为管理机构提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2013年10月对197名全科医师就自身岗位培训的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访谈提纲对北京市西城区2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和全科医师就全科医师培训的优缺点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所有调查资料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双录入,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汇总;定性资料用率来表示;访谈资料用文字描述,编码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70.00%以上的全科医师有加强临床医学、人文社科知识和临床科研方法培训的需求;但对全科医学的理论和基础医学知识培训的需求量较小,仅占22.50%。90.00%以上的全科医师赞成采用有针对性灵活的培训方式。85.00%以上全科医师认为现有培训教师水平很好,赞同在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师培训项目。受访医师对现有培训部门太多,培训质量不高,培训项目多,培训内容重复等方面提出批评。结论应根据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需求,增加人文和科研等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宜采用病例讨论.现场参观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并应协调各部门制定培训激励和考评机制,保证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 岗位培训 需求 问卷调查 访谈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静吸复合全麻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包娜仁 傅丽东 王俊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5339-5339,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中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应用的吸入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在静吸复合全麻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中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应用的吸入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在静吸复合全麻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老年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中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相关危险因素是ASAⅢ级,OR=4.942,P<0.05。结论 ASAⅢ级老年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中易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应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手段,确保患者围麻醉期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过程 麻醉 全身 麻醉 静脉 麻醉 吸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