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吸取、创造与超越:郭沫若的歌德接受史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2
|
郭沫若与屠格涅夫散文诗比较论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1
|
|
3
|
读《新文学的心理分折》 |
傅正乾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4
|
郭沫若与外国诗人比较研究二题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5
|
宏观整合 微观细读——评冯望岳《郭沫若的文学世界》 |
傅正乾
|
《郭沫若学刊》
|
1993 |
0 |
|
6
|
关于《铸剑》的主题、人物及其他 |
傅正乾
|
《人文杂志》
|
1981 |
6
|
|
7
|
关于历史剧的创作方法问题——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3
|
|
8
|
《女神之再生》和《补天》的比较研究 |
傅正乾
|
《人文杂志》
|
1982 |
2
|
|
9
|
郑伯奇的小说创作——为纪念郑伯奇百年诞辰而作 |
傅正乾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0
|
表现自我:郭沫若早期散文化抒情小说的艺术功能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11
|
忧患意识与涅槃意识——鲁迅郭沫若主体意识研究之一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2
|
试论郭沫若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
傅正乾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4 |
1
|
|
13
|
郭沫若前期的诗歌创作与泛神论思想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14
|
试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创作艺术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15
|
《孔雀胆》研究中不同观点综述 |
傅正乾
|
《人文杂志》
|
1986 |
1
|
|
16
|
关于文学的民族性和历史剧的民族化问题——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 |
傅正乾
|
《人文杂志》
|
1985 |
1
|
|
17
|
郭沫若与泰戈尔的散文诗 |
傅正乾
|
《郭沫若学刊》
|
1998 |
1
|
|
18
|
一部深沉的小人物的悲剧——读《寒夜》随想 |
傅正乾
|
《唐都学刊》
|
1986 |
1
|
|
19
|
郭沫若的小说创作及其描写领域 |
傅正乾
|
《北方论丛》
|
1983 |
1
|
|
20
|
郭沫若与鲁迅的革命友谊——从郭沫若步鲁迅诗韵写的几首诗谈起 |
傅正乾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