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期次油气成藏贡献
1
作者 徐勤琪 储呈林 +3 位作者 郭小文 刘永立 张黎 罗明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例,采用原油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法、荧光光谱和单井模拟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研究区原油的荧光特征、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其母质相同且沉积于海相弱还原环境,再通过与研究区烃源岩进行油源对比,确定了原油均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计算得到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成熟度(R_(o))在0.90%~1.47%之间,可能对应了多期油气充注。此外,在对盐下地区奥陶系储层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共生盐水包裹体测温和测盐的基础上,结合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确定盐下地区存在加里东中期(420 Ma)、海西中期(318 Ma)和喜马拉雅晚期(10 Ma)3期原油充注。对比原油和3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认为喜马拉雅晚期是盐下地区的主成藏期,为盐下地区的奥陶系油藏贡献了最多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成熟度 油气成藏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2
作者 张驰 储呈林 +3 位作者 徐勤琪 孙雅雄 贾存善 魏华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1-493,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发育大量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本文以东南斜坡S118-AT22-YUKE2断裂、S113-AT13-YUKE3断裂、AT20断裂、AT18-YUKE5断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小尺...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发育大量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本文以东南斜坡S118-AT22-YUKE2断裂、S113-AT13-YUKE3断裂、AT20断裂、AT18-YUKE5断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小尺度走滑断裂精细解析技术,对走滑断裂在不同层系的变形特征、平面分段性、断裂体系活动强度、后期活动性、通源性、演化模式和成因机制开展精细解析,结合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其油气地质意义。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在垂向上呈深层线性断裂与浅层雁列式断裂组合的变形结构。中—下奥陶统发育的走滑断裂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分段特征。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相对活动强度西强东弱,由北向南呈强—弱—次强的特征;晚海西期—燕山期断裂活动性近SN—NE向断裂体系强于NNE—NNW向断裂体系;断裂通源性受控于早期裂谷,主干断裂通源性优于次级断裂,NNE—NNW向断裂体系的主干断裂通源性优于近SN—NE向断裂体系,但次级断裂通源性较差。NNE—NNW向和近SN—NE向断裂体系都形成于中加里东期,NEE向断裂形成于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东南斜坡走滑断裂经历了中加里东期、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中晚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构造活动垂向叠加,NNE向和近SN向主干断裂滑移方向相反是由于破裂方式的不同。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烃源岩排烃期为晚海西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期与排烃期的耦合有利于油气充注;断裂活动强度控制了通源性和储集体规模,进而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后期活动明显、断裂活动强、通源性好的走滑断裂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 断裂演化
下载PDF
塔北埃迪卡拉系奇格布拉克组多类型共生鲕粒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3
作者 钱一雄 何治亮 +3 位作者 陈代钊 储呈林 董少峰 张庆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74,共19页
碳酸盐岩中的鲕粒是古沉积环境重建的重要载体之一。塔里木盆地北部露头剖面、星火1井区埃迪卡拉系奇格布拉克组潟湖相及浅滩相沉积中发现了多种类型鲕粒及其共生现象。文中通过剖面详勘、岩心观察以及薄铸片、阴极发光、环境扫描电镜... 碳酸盐岩中的鲕粒是古沉积环境重建的重要载体之一。塔里木盆地北部露头剖面、星火1井区埃迪卡拉系奇格布拉克组潟湖相及浅滩相沉积中发现了多种类型鲕粒及其共生现象。文中通过剖面详勘、岩心观察以及薄铸片、阴极发光、环境扫描电镜等研究方法,阐明了不同类型鲕粒的基本特征及分布,探讨了鲕粒成核、生长的特殊沉积环境和成岩改造等过程。按显微结构、特殊形态、组合以及成岩改造,依次将研究区奇格布拉克组鲕粒划分出12种类型,其中大气淡水、快速拟晶白云岩化、重结晶、交代白云岩化等成岩作用主要发现于中等水动力条件形成的同心(圈)鲕、同心—放射状鲕等。近源风暴引起的底流和涡流产生的撕裂、磨损及搬运作用为泥晶(大)鲕、薄皮鲕、放射状泥晶(正常或大)鲕、脑状鲕以及部分球(或细菌)鲕、复鲕的成核和微生物作用提供了基本条件,而文石—白云石海中低能环境下的黏性软底质中广泛发育的文石—高镁方解石胶结促进鲕粒的形成;前者发育于潮道或浅滩环境,后者发育于潮坪—潟湖环境,短暂风暴潮或底流是两者共生的可能原因。微生物参与泥晶成核、一定水动力条件下台阶状生长、差异性成岩改造是前寒武纪多种类型鲕粒发育的主控因素。鲕模孔、粒间(内)溶孔、晶间孔、有机微孔等孔隙具有一定储集意义。对奇格布拉克组鲕粒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前寒武纪古海洋和大气组分、黏性软底质中成核与生长中的水动力及微生物作用、早期成岩改造及孔隙形成与保存机理等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鲕粒 成核 鲕粒生长 风暴作用 沉积环境 奇格布拉克组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基底组成的区域差异性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鑫 徐旭辉 +3 位作者 钱一雄 陈强路 储呈林 姜海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4-556,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基底组成与分布特征是认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建立前寒武纪区域构造热事件的演化序列基础上,结合周边露头地层、航磁异常、连井剖面和地震反射特征,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基底组成的区域差异性。... 塔里木盆地基底组成与分布特征是认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建立前寒武纪区域构造热事件的演化序列基础上,结合周边露头地层、航磁异常、连井剖面和地震反射特征,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基底组成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认为各露头地层区不同时代的基底地层组成存在一定的区别,与前寒武纪区域构造演化的区域差异性有关。钻井揭示古元古界结晶基底在塔北隆起、巴楚隆起和塔东隆起均有分布,但岩性差别较大。不同深度的磁源体分布特征暗示宽缓背景下的高异常体可能主要由震旦系、二叠系的基性岩和太古宇麻粒岩组成。地震剖面上,从片岩、片麻岩、麻粒岩到花岗岩,反射成层性和连续性逐渐减弱。多种方法综合判识结果显示塔南地区基底应为古元古界副片麻岩类,塔北地区基底以阿克苏群片岩类为主,塔东隆起及东南隆起带基底组成可能主要为太古宇(-古元古界?)基性麻粒岩和混合岩类,包括古元古代花岗岩体、青白口纪花岗岩、南华-震旦纪玄武岩和二叠纪基性岩墙群等不同时期岩浆活动导致了基底组成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前寒武纪 基底 变质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沉积环境再认识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强路 杨鑫 +4 位作者 储呈林 胡广 史政 姜海健 刘文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0-887,共8页
寒武系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长期以来对该套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表述多样,对于极少资料控制的烃源岩预测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利用露头和新的钻井、地震资料,在震旦纪—寒武纪成盆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结构... 寒武系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长期以来对该套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表述多样,对于极少资料控制的烃源岩预测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利用露头和新的钻井、地震资料,在震旦纪—寒武纪成盆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结构及成烃生物组合研究寒武系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进而约束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分布。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纪西"台"东"盆"的沉积格局,经历了早寒武世缓坡到中-晚寒武世弱镶边台地的演化,下寒武统泥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中-外缓坡。与盆地东部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烃源岩一样,盆地西部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肖尔布拉克组下段烃源岩的成烃生物组合表现为由底栖藻类占优向浮游藻类占优的转变,与早寒武世海进-海退沉积序列相对应。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深水陆棚环境,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棚相泥质烃源岩和陆棚相碳酸盐质烃源岩,前者以底栖藻类生物相占优势,后者以浮游藻类生物相占优势,海平面升降变化导致两类烃源岩具有叠加、交错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烃源岩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强路 储呈林 +3 位作者 胡广 陈跃 黄继文 姜海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7,326,共8页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出露的寒武系底部玉尔吐斯组为层状硅质岩—黑色泥页岩—白云岩沉积组合。在露头实测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岩石学、成烃生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研究,剖析其沉积环境,为盆地内部早寒武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和烃源岩预测提...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出露的寒武系底部玉尔吐斯组为层状硅质岩—黑色泥页岩—白云岩沉积组合。在露头实测的基础上,通过层序地层、岩石学、成烃生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研究,剖析其沉积环境,为盆地内部早寒武世早期岩相古地理和烃源岩预测提供依据。玉尔吐斯组下部层状硅质岩与中部黑色泥页岩构成三级层序SQ1,受控于早寒武世早期海侵和上升流作用,准层序为退积式叠置;上部中薄层白云岩与肖尔布拉克组下部白云岩构成另一三级层序SQ2,是海退背景下进积型沉积组合。2个三级层序的沉积环境经历了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浅水陆棚的演变,其中SQ1黑色泥页岩段为深水陆棚缺氧环境沉积,是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玉尔吐斯组 寒武系 柯坪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沉积模式与烃源岩发育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强路 储呈林 +5 位作者 杨鑫 胡广 史政 姜海健 申宝剑 刘文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9-695,共7页
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解剖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沉积特征,并建立其沉积模式,预测烃源岩的分布。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发育缓坡和台地—陆棚2种沉积模式,沉积演化总体上呈台地前缘斜坡由缓至陡、坡度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 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解剖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沉积特征,并建立其沉积模式,预测烃源岩的分布。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发育缓坡和台地—陆棚2种沉积模式,沉积演化总体上呈台地前缘斜坡由缓至陡、坡度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结合寒武系沉积格局以及烃源岩的沉积构造、岩性组合、矿物成分与成烃生物特征,认为寒武系有效烃源岩主要形成于深水陆棚环境。成烃生物与深水陆棚沉积环境协同演化,表现为深水陆棚泥质区以底栖藻生物相占优势,而深水陆棚钙质区以浮游藻生物相占优势。深水陆棚相在整个寒武纪期间不断发生空间上的变迁,形成了纵向上叠置、平面上交错的烃源岩分布特征。肖尔布拉克组下部黑色薄层泥质灰岩发育于深水陆棚相,沉积环境暗示这套岩性组合可能是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一套有效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烃源岩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层序样式 被引量:20
8
作者 姜海健 陈强路 +1 位作者 杨鑫 储呈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8-604,共17页
塔里木盆地是位于Rodinia超大陆边缘的小陆块,随着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在塔里木盆地周边和内部形成了大量裂谷盆地,通过对裂谷体系的演化和地层充填特征研究,对认识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盆地动力学、层序... 塔里木盆地是位于Rodinia超大陆边缘的小陆块,随着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在塔里木盆地周边和内部形成了大量裂谷盆地,通过对裂谷体系的演化和地层充填特征研究,对认识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盆地动力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露头、钻井和地震剖面为基础,进行不整合面、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探讨层序样式及控制因素,分析塔里木盆地和扬子盆地裂谷演化过程的差异。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为1个一级层序,由两个一级不整合界面限定——Td(南华系/前南华系基底)和T1(震旦系/寒武系),其中Td界面为塔里木运动导致,即新元古代早期—中期Rodinia大陆裂解作用开始,而T1界面与塔里木板块内部表现为垂直上升作用的柯坪运动有关。按照裂谷盆地演化的三个阶段——快速裂陷期、稳定沉降期和裂谷萎缩期,分为3个二级层序。快速裂陷期为二级层序SQ1,发育大量小型地垒—地堑盆地,水体由浅变深,发育滨浅海相—河流—三角洲等沉积;稳定沉降期为二级层序SQ2,盆地连通性加强,形成统一的盆地,发育滨岸—三角洲—浅水陆棚—盆地相;裂谷盖处于裂谷萎缩阶段,受地幔柱冷却,地壳回弹影响,断裂活动减弱并逐渐停止,地层向隆起上超,地层分布范围广,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该阶段构成二级层序SQ3。受到海平面变化、冰川和气候等因素控制,发育13个三级层序,其中冰期发育冰碛岩—盖帽碳酸盐岩的一类特殊三级层序。南华纪末期的Marinoan冰期是全球冰期事件,相应在中国南方扬子地区发育典型的南沱组冰碛岩和陡山沱组白云岩的组合,而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地区为特瑞爱肯组冰碛岩之上直接覆盖了扎摩提克组的粉砂岩地层,不发育盖帽碳酸盐岩。这和裂谷体系演化有关,塔里木裂谷盖形成的滞后了约70Ma,冰碛岩沉积之后,水体快速加深,碎屑物质供给充足,没有适合碳酸盐岩的生长环境。通过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结构样式和层序地层研究,对认识新元古代构造、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储层的分布等具有重要在指导意义,而不同盆地之间大陆裂解响应过程的差异也是值得深入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南华震旦系 雪球事件 Rodinia大陆 裂谷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与构造背景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强路 赵欣 +2 位作者 储呈林 史政 杨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66,共14页
基于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露头区却尔却克山、元宝山和南雅尔当山中—上奥陶统宏观沉积特征分析,结合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对盆地东北部巨厚的中—上奥陶统碎屑岩沉积物源及其构造背景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中—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发育复理... 基于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露头区却尔却克山、元宝山和南雅尔当山中—上奥陶统宏观沉积特征分析,结合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对盆地东北部巨厚的中—上奥陶统碎屑岩沉积物源及其构造背景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中—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发育复理石建造,综合重矿物组合、矿物成熟度参数、砂岩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提供的物源信息,反映物源区主要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却尔却克组沉积早期物源区主要来自北部古陆,主要为酸性花岗岩类和变质岩类,却尔却克组沉积中后期,除来自北部的物源外,还有来自东南部阿尔金造山带的火山碎屑物质的加入。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分析为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地区中晚奥陶世构造隆升与沉积充填关系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沉积物源 中—上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热液活动对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储呈林 陈强路 +3 位作者 张博 史政 姜海健 杨鑫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3-810,共8页
研究热液活动是否会破坏烃源岩的形成。对塔里木盆地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利用δEu、Fe/Ti和(Fe+Mn)/Ti比值研究热液活动,Al/Ti比值替代古生产力,V/Cr、V/(V+Ni)和Ni/Co比值代表氧化还原环境,进而探讨热液活动... 研究热液活动是否会破坏烃源岩的形成。对塔里木盆地东二沟剖面玉尔吐斯组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利用δEu、Fe/Ti和(Fe+Mn)/Ti比值研究热液活动,Al/Ti比值替代古生产力,V/Cr、V/(V+Ni)和Ni/Co比值代表氧化还原环境,进而探讨热液活动与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以及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玉尔吐斯组沉积时古生产力水平较低,为贫氧—厌氧环境,下部具有较强的热液活动,中上部热液活动较弱。下部的热液活动虽然促进了古生产力的提高,但TOC含量整体较低,为0.01%~3.58%,平均值为0.64%;中上部热液活动较弱,古生产力水平较低,TOC含量却较高,为0.06%~12.19%,平均值为8.95%,是较好的烃源岩层。岩石薄片显示,与热液活动相关的硅质岩中含有大量的藻类。研究结果表明,较强的热液活动会带来大量的富硅流体,稀释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对烃源岩的形成起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活动 烃源岩 玉尔吐斯组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EVA模型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储呈林 林畅松 +2 位作者 朱永峰 刘景彦 芮志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EVA(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有效的业绩评价和管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外,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体系。针对部分石油企业面临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者与股东利益分歧较大、缺乏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等诸多... EVA(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有效的业绩评价和管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外,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体系。针对部分石油企业面临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者与股东利益分歧较大、缺乏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指出了单纯应用会计绩效指标评价失真、偏差和"代理问题"等弊端;在分析EVA模型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用实证分析法,将此模型应用于石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从而将有助于改善企业"贱用"资本的现状,有利于引导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使石油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EVA模型 业绩评价 会计指标 资本成本 经济利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海健 储呈林 +3 位作者 杨鑫 陈强路 岳勇 邵志兵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8,共7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存在一定争议,这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评价。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开展沉积相、地震相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恢复了岩相古地理格局,提出了相应的沉积模式。中下寒武统发育陆棚相、开阔...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存在一定争议,这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评价。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开展沉积相、地震相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恢复了岩相古地理格局,提出了相应的沉积模式。中下寒武统发育陆棚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和缓坡相。震旦纪末期麦盖提斜坡南部形成水下低隆起,向南在西南坳陷区残留部分被动陆缘,主要发育缓坡相、陆棚相;麦盖提斜坡区地势较高,地层较薄,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潮坪;巴楚隆起区水体局限,在干燥炎热气候下形成了厚度较大的蒸发台地膏盐湖沉积。巴楚隆起区和麦盖提斜坡区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分布广泛,与下伏碳酸盐岩可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西南坳陷区残留部分被动陆缘,烃源岩发育条件较好,这表明塔西南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纪 烃源岩 沉积相 古地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中下奥陶统颗粒滩发育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7
13
作者 姜海健 陈强路 +2 位作者 乔桂林 曹自成 储呈林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5,共9页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顺托果勒地区及邻区已取得重大油气突破,为了对该区早中奥陶世颗粒滩的发育及分布展开进一步研究,应用钻测井、岩心、薄片、地震等资料,对颗粒滩的特征、演化、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区发育局限台地中低能颗粒...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顺托果勒地区及邻区已取得重大油气突破,为了对该区早中奥陶世颗粒滩的发育及分布展开进一步研究,应用钻测井、岩心、薄片、地震等资料,对颗粒滩的特征、演化、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区发育局限台地中低能颗粒滩、开阔台地中低能颗粒滩、开阔台地中高能颗粒滩、台地边缘颗粒滩、台地边缘生物丘-生物礁等沉积亚相,且不同滩体间常交互沉积。鹰山组沉积时期,顺托果勒地区为台内缓斜坡—低凹带,广泛发育开阔台地颗粒滩,导致局部地层厚度增大;一间房组沉积时期,随着海平面快速上升,台内颗粒滩向古城地区和顺托果勒北部地区迁移,从而使得这2个地区地层厚度增大。研究认为,古地貌是颗粒滩发育与否及其发育模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海平面的变化控制了颗粒滩的发育过程和沉积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颗粒滩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红柳沟新元古界平洼沟组原生白云岩特征、沉积环境及年代厘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一雄 储呈林 +3 位作者 李曰俊 张庆珍 李王鹏 杨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0-586,共17页
新元古界白云岩是反映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等重要承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报道了以原定为青白口系硝尔库里群中的平洼沟组含沥青微生物白云岩为代表的原生白云岩的特征、沉积环境及年代厘定等研究成果。通过岩相... 新元古界白云岩是反映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等重要承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报道了以原定为青白口系硝尔库里群中的平洼沟组含沥青微生物白云岩为代表的原生白云岩的特征、沉积环境及年代厘定等研究成果。通过岩相学、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锆石年代学等资料研究表明:平洼沟组是一套藻鲕粒-团粒云岩,绵层状、纹层状细粒、纹层-粗粒状胶结波纹状、锥状、穹窿、柱状叠层石和球粒黏结状微生物岩为主的原生白云岩,夹有风暴岩,属于潮间至潮下浅水沉积。平洼沟组发育了2个向上变浅-变深旋回的内-中缓坡微生物丘、滩相。广泛发育了葡萄状、纤状及纤柱状、放射-束状等海底胶结物,具有较高Mg/Ca、“帽型”为主的稀土配分模式,属于典型的文石海及原白云石沉积。综合叠层石圆锥-柱状的形态结构、正高漂移δ13 C(PDB)(平均值7.80‰)、δ18 O(PDB)(-1.82‰)和比当时海水稍高的87 Sr/86 Sr(0.70807)以及下覆碎屑岩中锆石U-Pb年龄数据,将其厘定为Sturtian冰期后的成冰纪(685~635 Ma)的一套温暖气候下,富镁、富硅的海水以及海底热液参与的原生白云石沉积。平洼沟组虽历经漫长地质演化史,仍能保留一定的储集性,与下覆冰沟南组泥质烃源岩构成了一套生储组合,有一定油气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白云岩 岩相学 地球化学 平洼沟组 新元古界 若羌县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构造样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24
15
作者 宋小勇 储呈林 芮志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3,共8页
西湖凹陷是经历多期构造作用的白垩—第三纪盆地。多期裂陷和反转构造作用的叠加导致了相对复杂的构造格架样式和盆地地质结构。凹陷总体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裂陷期的同沉积断裂组成了多种复合的构造样式:西部斜坡带主... 西湖凹陷是经历多期构造作用的白垩—第三纪盆地。多期裂陷和反转构造作用的叠加导致了相对复杂的构造格架样式和盆地地质结构。凹陷总体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裂陷期的同沉积断裂组成了多种复合的构造样式:西部斜坡带主要发育断阶、地堑和地垒构造;中央洼陷带则以复合"Y"字型、羽状和似花状断裂组合为主;东缘断阶带主要发育"Y"字型、梳状和羽状组合。坳陷反转期,早期的同沉积断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逆冲反转,形成了多种复合的构造样式,例如反冲叠瓦扇构造、后断叠瓦式逆冲构造等叠合构造样式。从盆地的构造样式出发,探讨了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构造-沉积充填过程对有利圈闭带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对富生烃凹陷油气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构造样式 圈闭类型
下载PDF
浅变质泥页岩的基本特征及环境分析--以阿尔金红柳沟Ⅰ号剖面新元古界冰沟南组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一雄 储呈林 +8 位作者 李曰俊 王毅 张仲培 杨鑫 李王鹏 马红强 陈跃 邵志兵 庄新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207,共15页
阿尔金西北缘红柳沟Ⅰ号剖面的新元古界冰沟南组泥页岩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一套与硅质岩互层、浅变质、厚近60 m、曾具有生烃能力的陆棚沉积。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构造属性、物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 阿尔金西北缘红柳沟Ⅰ号剖面的新元古界冰沟南组泥页岩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一套与硅质岩互层、浅变质、厚近60 m、曾具有生烃能力的陆棚沉积。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构造属性、物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环境。研究表明:该泥页岩主要属于富硅黏土岩、富泥硅质页岩,次为泥—硅混合页岩;与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AAS)相比,其Si、Mg、K、P、Sc、Y、Hf、Th、Sc等含量相似,Ti、Mn、Fe、Ta、δEu n、δCe n和ΣREE等值相对较高,Al、Ca、Na,Nb和Zr等值较低。冰沟南组泥页岩由再循环沉积碎屑、中基性及中酸性侵入岩作为第一沉积物的来源,与大陆上地壳硅铝质和一般页岩组成接近;物源区为温暖、湿润条件下中等化学风化条件;自下而上可划分出3个厌氧—缺氧为主、偶夹有氧化的沉积旋回;下部叠加了热流体改造。统计表明,40%左右黏土含量的泥页岩段富集主要微量元素(稀土)及有机质,是陆棚中的贫氧—缺氧、生产力较高、生烃潜力最好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矿物岩石 地球化学 冰沟南组 新元古界 阿尔金断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海健 杨鑫 +2 位作者 储呈林 陈强路 乔桂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32,I0002,共13页
根据岩心和薄片分析,采用邓哈姆岩相分类方法,划分良里塔格组岩相和沉积微相类型;采用自然伽马、Th/K曲线和成像测井对比方法,确定沉积相类型;结合地震相研究刻画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展布,编制玉北及邻区的岩相古地理和沉积模式。结果表... 根据岩心和薄片分析,采用邓哈姆岩相分类方法,划分良里塔格组岩相和沉积微相类型;采用自然伽马、Th/K曲线和成像测井对比方法,确定沉积相类型;结合地震相研究刻画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展布,编制玉北及邻区的岩相古地理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发育9种岩相类型和7种沉积相,沉积相包括潟湖、滩间海、台内滩、缓坡型台缘滩、台缘缓斜坡、生物丘、陆棚相等。由于加里东中期主要为南北向挤压,玉北地区东部的北东向断裂非构造主要应力方向上逆冲幅度较小,形成0.1°~0.5°的缓倾斜坡,分隔台缘斜坡和陆棚。玉北地区台地边缘相带受控于古地貌和海平面的变化,不同时期不断发生侧向迁移,属于缓坡型台地边缘;中央隆起带巴楚东段的台缘相带主要受控于边界断裂,呈垂向加积特征,属于镶边台地边缘。在层序结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等方面,缓坡型台缘的碳酸盐岩台地相比碳酸盐岩镶边型台地有一定的差异,缓坡型台地边缘主要发育颗粒滩相沉积,并且随海平面变化,台缘相带有较明显的迁移现象。该结果可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玉北地区 良里塔格组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下白垩统沉积充填演化及构造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储呈林 林畅松 朱德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9-677,共9页
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乌南凹陷下白垩统可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以断裂坡折带为界,乌南凹陷可划分为西缘陡坡带、东缘斜坡带、乌南次洼带、乌中低凸起、巴彦塔拉断裂带等次级构造单元,各次级构造单元对沉积体系的发育分... 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乌南凹陷下白垩统可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以断裂坡折带为界,乌南凹陷可划分为西缘陡坡带、东缘斜坡带、乌南次洼带、乌中低凸起、巴彦塔拉断裂带等次级构造单元,各次级构造单元对沉积体系的发育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沉降史的分析,下白垩统可划分为裂陷初期、裂陷早期、裂陷中期、断-拗转换期和拗陷期5个构造演化阶段,分别发育火山岩-冲积扇盆地层序、冲积扇-浅湖盆地层序、深湖-半深湖盆地层序、半深湖盆地层序和浅湖盆地层序,各二级层序的发育演化和沉积相构成受构造演化的控制。东缘斜坡带和巴彦塔拉断裂带附近是有利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构造沉降 乌南凹陷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雷燕平 林畅松 +1 位作者 刘景彦 储呈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11-15,共5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了等时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特征。对沉积体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和配置关系有明显区别。SQt-SQn_2层序为断陷湖盆型层序,发育...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了等时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特征。对沉积体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和配置关系有明显区别。SQt-SQn_2层序为断陷湖盆型层序,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滨浅湖等沉积组合;SQd_1- SQd_2层序为断坳期半深湖-深湖盆层序,发育三角洲、滨浅湖、浅湖和半深湖等沉积组合。不同层序发育期各次级构造单元的分布决定着特定沉积相带的展布,沉积体系域的沉积相构成也有变化。贝西次凹中部洼陷带、贝西次凹西侧的反向同沉积断裂或古斜坡坡折的下斜坡带以及贝南次凹是后期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有利目标区
下载PDF
新疆若羌县红柳沟Ⅰ号剖面新元古界成冰系冰沟南组硅质岩特征与沉积环境
20
作者 钱一雄 李曰俊 +4 位作者 储呈林 杨鑫 李王鹏 陈跃 马红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8-682,共15页
新疆若羌县红柳沟Ⅰ号剖面出露厚约300 m的新元古界成冰系冰沟南组的细粒沉积物和碳酸盐岩等,并发现有沥青油气显示。通过厚160 m左右硅质岩剖面实测以及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研究表明:红柳沟Ⅰ号剖面中的硅质岩主要由石英、黏土构成,有... 新疆若羌县红柳沟Ⅰ号剖面出露厚约300 m的新元古界成冰系冰沟南组的细粒沉积物和碳酸盐岩等,并发现有沥青油气显示。通过厚160 m左右硅质岩剖面实测以及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研究表明:红柳沟Ⅰ号剖面中的硅质岩主要由石英、黏土构成,有微量的含铁、锰、磷的独立矿物;具有隐晶质、微晶石英和粗—巨晶石英"镶嵌结构"3种结构类型;硅质岩中SiO_(2)、Fe_(2)O_(3)、Ba和δEu_(n)值相对较高,Al_(2)O_(3)、MnO、MnO/TiO_(2)、U/Th和Sr/Ba值较低,ΣREE、Sr/Ba、MnO_(2)/TiO_(2)和δCe_(n)值等呈现有规律的变化;δ^(30)Si值平均为-0.43‰(-0.8‰~0.3‰),δ^(18)O_(Snow)值平均为20.42‰(16.0‰~26.0‰),估算的平均温度为90℃(52~127℃),指示了硅质岩具有多个沉积旋回,在海水与热水参与的大陆边缘盆地中沉积,并经历了早成岩期、浅埋藏期以及与多期走滑断裂活动有关的热流体与大气淡水的叠加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新元古界 阿尔金断裂 若羌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