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迈格尔)对化疗引起骨髓抑制肿瘤病人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4 位作者 宋三泰 毛雪华 焦顺昌 张爱莲 丛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4-317,共4页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迈格尔 )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 2 5μg 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 14天或至血小...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迈格尔 )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 2 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 2 5μg kg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 14天或至血小板计数≥ 30 0× 10 9 L。对化疗后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重度骨髓抑制 )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Ⅱ期试用的 118例可评价病例中 ,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的例数为 2 9例 ,占 2 4 .5 8%,而迈格尔治疗周期仅 1例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 ,占 0 .84 %;先给安慰剂后给迈格尔组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 5 0× 10 9 L的比例高于先给迈格尔后给安慰剂组 ,两者分别为 32 .2 0 %和 16 .95 %;迈格尔治疗周期血小板最低值和化疗第 2 1天血小板值分别是安慰剂对照周期的 3.0 4倍和 2 .4 3倍。本试验结果说明 ,迈格尔可促进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 ,减少肿瘤病人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缩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 ,且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抑制 肿瘤化疗 促血小板生成
下载PDF
NP和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储大同 屈凤莲 +2 位作者 张湘茹 李峻岭 罗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14-917,共4页
目的 :对比NP和MVP两组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通过NP和MVP两个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每 2 1~ 2 8天周期全身给药的方法共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 46例 ,其中腺癌 15 9例 ,鳞癌 5 5例 ,其他 32例。初治 177例 ,复治 ... 目的 :对比NP和MVP两组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通过NP和MVP两个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每 2 1~ 2 8天周期全身给药的方法共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 46例 ,其中腺癌 15 9例 ,鳞癌 5 5例 ,其他 32例。初治 177例 ,复治 6 9例。结果 :NP组和MVP组有效率分别为 35 7% (35 / 98)和 34 5 % (5 1/ 148)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位缓解期NP组为 5个月 ,MVP组为 4个月 ;中位生存期NP组为 11个月 ,MVP组为 8个月 ,均无显著性差异。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NP组为 5 0 0 % ,MVP组为 38 5 %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率NP组为 4 1% ,MVP组为 7 4% (P >0 0 5 )。Ⅲ~Ⅳ度消化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分别为 15 3%和 18 2 %且以Ⅲ度为主。结论 :NP和MVP两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较高且相似 ,中位生存期虽无明显差异但NP方案较长。白细胞下降的副反应虽有差异性但均可耐受。因此 ,从不同的需要和考虑出发 ,两者均可作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对比 药物疗法治疗
下载PDF
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储大同 刘基巍 +8 位作者 李维廉 宋三泰 赵扬冰 宋恕平 赵龙妹 朱建新 王怀谨 张嘉庆 北京希罗达治疗乳腺癌协作组100021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评价希罗达(Xeloda)治疗国人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6月至2002年8月,共入选76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予希罗达2 500mg/m^2/天,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内口服,连服14天,间歇7天,即每个治疗周期为21天;至... 目的:评价希罗达(Xeloda)治疗国人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6月至2002年8月,共入选76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予希罗达2 500mg/m^2/天,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内口服,连服14天,间歇7天,即每个治疗周期为21天;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76例中,1例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病情稳定34例(44.7%),疾病进展为 15例(19.7%)。总有效率为 34.2%。肿瘤控制率(CR+PR+SD)为 78.9%。毒性反应 Ⅰ/Ⅱ级主要为手足综合征 19例(25.0%)、恶心13例(17.1%)和腹泻12例(15.8%); Ⅲ级主要为恶心2例(2.6%)、呕吐2例(2.6%)、血小板减少2例(2.6%)、GOT升高2例(2.6%)及头晕1例(1.3%),无Ⅳ级毒性。结论:口服希罗达治疗国人复治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高,耐受性好,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罗达 治疗 转移性乳腺癌 疗效 安全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卡铂按AUC给药对小细胞肺癌疗效和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储大同 罗扬 +3 位作者 李峻岭 郝学志 张湘茹 李雅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卡铂AUC给药的合理性。方法:对112例小细胞肺癌用卡铂和足叶乙甙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和毒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卡铂按体表面积计算,范围为168~385mg/m2,折合成卡铂AUC的范围为1.62~9.5。其中AUC1.62~5.0为59例(A组)... 目的:探讨卡铂AUC给药的合理性。方法:对112例小细胞肺癌用卡铂和足叶乙甙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和毒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卡铂按体表面积计算,范围为168~385mg/m2,折合成卡铂AUC的范围为1.62~9.5。其中AUC1.62~5.0为59例(A组),5.1~9.5为53例(B组)。结果:疗效的分析提示:小细胞肺癌局限期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9%和71.4%;进展病例分别为5.7%和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和12个月。广泛期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6.7%和68.8%;进展病例分别为12.5%和6.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和11个月。在对血液学毒性的观察中:血红蛋白下降的16例中有12例为B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的11例中有7例为B组;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的5例均为B组。结论:上述结果因病例数不够大未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仍提示卡铂AUC与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AUC 小细胞肺癌 足叶乙甙 卡铂
下载PDF
生物反应调节剂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储大同 孙燕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Modifiers,BRM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主要通过一类物质调节和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直接显示其细胞毒作用,改变宿主对肿瘤的生物反应状态,从而达到抗瘤治病的目的。目前,由于免疫化学、分子生物...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Modifiers,BRM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主要通过一类物质调节和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直接显示其细胞毒作用,改变宿主对肿瘤的生物反应状态,从而达到抗瘤治病的目的。目前,由于免疫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能够借助分离基因或其亚结构并种植到生物细胞中而取得克隆化、高纯度的细胞因子来供临床使用。因此,使得BRMs的治疗更具有广阔的前途,是当前发展迅速、令人瞩目的一个全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调节剂 BRMS 干扰素 IL-2
下载PDF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储大同 赵龙妹 李峻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生物反应调节剂 单克隆抗体 干扰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类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热点——细胞、分子靶向性药物的发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储大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5-288,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对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认识 ,肿瘤生物治疗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本文重点介绍了肿瘤治疗领域中近年来发展的信号转导抑制剂———阻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 2 )的Herceptin ,阻断H...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对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认识 ,肿瘤生物治疗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本文重点介绍了肿瘤治疗领域中近年来发展的信号转导抑制剂———阻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 2 )的Herceptin ,阻断HER 1的ZD1839,OSI 774和C2 2 5。同时也介绍了分子靶向性药物STI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治疗 信号转导抑制剂 HER-2 HER-1 ZD1839 OSI-774 C225 ST1571
下载PDF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及问题 被引量:24
8
作者 储大同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关键词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储大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9-415,共7页
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简略介绍目前处于临床Ⅲ期研究中的几个单抗并重点讨论了已上市的三个单抗herceptin、rituxan(rituximab)和panorex(mAb17 1A)在乳腺... 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简略介绍目前处于临床Ⅲ期研究中的几个单抗并重点讨论了已上市的三个单抗herceptin、rituxan(rituximab)和panorex(mAb17 1A)在乳腺癌、淋巴瘤和结 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晚期和区域性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储大同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2期3-5,共3页
关键词 内科治疗进展 头颈部鳞癌 局部晚期 区域性 远处转移 抢救性手术 局部复发 初诊病例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的临床肿瘤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储大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1-172,共2页
自从Kohler和Milstein在1975年首次介绍了发展杂交瘤的技术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11月和1998年10月FDA分别通过了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2个单克隆抗体——Rituximab(Rituxan)和Trastuzumab(Her-ceptin)... 自从Kohler和Milstein在1975年首次介绍了发展杂交瘤的技术大规模生产单克隆抗体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11月和1998年10月FDA分别通过了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2个单克隆抗体——Rituximab(Rituxan)和Trastuzumab(Her-ceptin).它们的问世引起了国际临床肿瘤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Rituximab是用重组DNA技术将鼠的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和人IgG1的恒定区组合在一起的嵌合抗体.它能够识别CD20分子,而这种分子只在正常B淋巴细胞和恶性B细胞上表达,不在B细胞的祖细胞、浆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干细胞和其他非血液系统组织上表达.在补体和效应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对于CD20阳性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此外,有证据表明CD20是钙离子通道受体,对于预防细胞凋亡有重要意义.抗体与CD20结合后可以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单克隆抗体 免疫疗法
下载PDF
生物反应调节剂肿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储大同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4年第6期7-9,共3页
生物免疫手段治疗恶性肿瘤经历了六十年代的过度乐观和七十年代的过度悲观后,由于大规模细胞培养、蛋白和核苷酸序列分析及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又重新燃起丁兴趣。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任何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 生物免疫手段治疗恶性肿瘤经历了六十年代的过度乐观和七十年代的过度悲观后,由于大规模细胞培养、蛋白和核苷酸序列分析及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又重新燃起丁兴趣。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任何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inse Modifiers,B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反应 调节剂 治疗
下载PDF
肿瘤的生物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储大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生物治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白介素Ⅱ治疗肿瘤的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储大同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4年第8期1-4,共4页
光俣细胞球形红假单胞菌经甲醛(FA)诱变获得高絮凝菌株的最佳反应组合条件是15mM的FA、35℃的反应温度,5min反应时间和pH为7的反应液。经初、复筛后获得主絮凝性能理想菌株P9479,其100min自然絮凝沉降... 光俣细胞球形红假单胞菌经甲醛(FA)诱变获得高絮凝菌株的最佳反应组合条件是15mM的FA、35℃的反应温度,5min反应时间和pH为7的反应液。经初、复筛后获得主絮凝性能理想菌株P9479,其100min自然絮凝沉降效率是出发菌株的2。34倍。聚合硫酸铁絮凝P9479与出发菌株P9100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77%和2。4%。根据测定的E-t曲线,在絮凝30min的同等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白细胞介素2 免疫疗法
下载PDF
生物化学治疗及细胞诱导分化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储大同 李峻岭 +1 位作者 赵龙妹 王金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年第4期82-83,85,共3页
生物化学治疗及细胞诱导分化的临床应用储大同教授李峻岭,赵龙妹,王金万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0021)随着生物技术不断向一定广度和纵深发展,肿瘤生物治疗的探索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体细胞如LAK、TA... 生物化学治疗及细胞诱导分化的临床应用储大同教授李峻岭,赵龙妹,王金万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0021)随着生物技术不断向一定广度和纵深发展,肿瘤生物治疗的探索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体细胞如LAK、TAK、TIL细胞等的免疫治疗;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化学疗法 细胞诱导分化
下载PDF
专栏寄语
16
作者 储大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03-1007,共5页
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6%,但却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0.9%,已成为儿童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儿童癌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乙童恶性实体瘤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也受到广泛重视,... 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6%,但却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0.9%,已成为儿童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儿童癌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乙童恶性实体瘤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也受到广泛重视,为进一步促进儿童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我国的儿童肿瘤规范化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肿瘤 恶性肿瘤 临床研究 恶性实体瘤 总死亡率 死亡原因 癌症患者 发病率
下载PDF
专栏寄语
17
作者 储大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39-1139,共1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临床肿瘤学快速发展,肿瘤治疗的观念与策略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一方面由传统的单一治疗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另一方面从片面强调客观有效率转变为关注患者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临床肿瘤学 综合治疗 单一治疗 生活质量 有效率
下载PDF
肿瘤生物治疗进展 (一)生物反应调节剂及其临床应用
18
作者 储大同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59-63,共5页
肿瘤的生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动宿主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机体天然产生的某些物质来取得抗肿瘤的效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日趋重要.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肿瘤的第四手段。它的日益增加的临床应用是基于两方面的发展:其一是... 肿瘤的生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动宿主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机体天然产生的某些物质来取得抗肿瘤的效应。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日趋重要.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肿瘤的第四手段。它的日益增加的临床应用是基于两方面的发展:其一是对抗肿瘤防卫机制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其二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临床上大规模运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成为可能。目前.生物治疗虽然仍是处于发展的要儿期旭已有很多成功的病例足以激发人们将这一疗法继续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生物反应调节剂 肿瘤生物治疗 抗肿瘤 防卫机制 疗法 宿主 天然 病例 机体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中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4
19
作者 管忠震 张力 +5 位作者 李龙芸 蒋国梁 刘叙仪 储大同 赵洪云 李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80-984,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效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剂,国外已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鄄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本项研究系吉非替尼治疗中国NSCLC的注册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吉非替尼对... 背景与目的: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效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剂,国外已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鄄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本项研究系吉非替尼治疗中国NSCLC的注册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吉非替尼对既往化学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中国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9例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进入本研究。吉非替尼剂量为每次250mg,每天一次口服,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结果:全组客观有效率为27.0%,疾病控制率为54.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7天,中位生存期10个月,1年生存率44%。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为皮疹(44.0%)、皮肤瘙痒(15.7%)和腹泻(10.1%),大部分为Ⅰ~Ⅱ级,不需处理。结论:吉非替尼对既往化疗失败的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药物疗法 非小细胞性 吉非替尼/治疗应用 临床研究 疗效 中国人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Ⅰ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54
20
作者 杨林 王金万 +8 位作者 汤仲明 刘秀文 黄镜 李树婷 董英 张和平 薛岚 储大同 孙燕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8-553,共6页
目的:确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YH-16)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将12例健康受试者分为4组,每组3例,分别单次静脉(滴注)YH-16 30,60,120和210mg·m-2;10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3组,各组分别为4,3,3例,... 目的:确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YH-16)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将12例健康受试者分为4组,每组3例,分别单次静脉(滴注)YH-16 30,60,120和210mg·m-2;10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3组,各组分别为4,3,3例,分别静脉滴注7.5,15和30mg·m-2·d-1,连续28d。22例受试者均用ELISA法测定血清YH-16浓度,进行药动学研究。结果: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为各种心脏不良反应,包括窦性心律不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及心电图表现T波改变。其他不良反应有发热、皮疹、轻度头晕、头痛、疲劳、心悸、胸闷、腹泻,但均很轻微。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病变好转(MR),5例病变稳定(SD)。健康受试者中药动学呈近似线性,肿瘤患者个体间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差异很大。结论:人体对YH-16耐受性良好,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的MTD为120mg·m-2,晚期肿瘤患者连续给药MTD为15mg·m-2·d-1。初步观察治疗肿瘤有一定疗效。推荐Ⅱ期临床给药剂量为每天12mg·m-2·d-1,连续2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Ⅰ期临床研究 药动学 最大耐受剂量(MTD)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