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对比
1
作者 宋邦荣 徐晓宇 +1 位作者 党海明 董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71-76,共6页
目的评估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在外科治疗方面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3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梗阻部位分为室间隔基底... 目的评估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在外科治疗方面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3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梗阻部位分为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71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手术方式、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吸烟率、糖尿病患病率,心力衰竭发生率、NYHA心功能分级构成、二尖瓣反流程度构成、二尖瓣病理类型构成及处理方式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房颤及手术死亡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前,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左室流出道压差、左室流出道流速、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室舒末径、射血分数均高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左室收末径低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后1年,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组射血分数高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左室收末径低于室间隔中部肥厚型组(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且无再次手术、远期并发症或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和室间隔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基底部肥厚 室间隔中部肥厚 临床特点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双房粘液瘤的临床诊疗分析
2
作者 刘冬 党海明 +4 位作者 宋跃 曹剑 宋邦荣 陈聪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双房粘液瘤(BM)的临床特点,总结围术期治疗经验及中短期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至2021年5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6例双房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与本组患者术前资料,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进行... 目的:通过分析双房粘液瘤(BM)的临床特点,总结围术期治疗经验及中短期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至2021年5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6例双房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与本组患者术前资料,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均行粘液瘤切除术,术后6例患者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中短期预后良好。结论:双房粘液瘤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尽早行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降低围术期风险,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原发肿瘤 双房粘液瘤 手术治疗 超声诊断
下载PDF
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疗效
3
作者 党海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9-0052,共4页
探究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 探究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踹憋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中症状发生例数没有差异(P>0.05)。结论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予以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疗法,不仅效果好,而且还能很好的改善身体不适,治疗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 更昔洛韦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对心脏术后心肺复苏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党海明 宋跃 +4 位作者 曹剑 吴立松 贾明 侯晓彤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在成年心脏手术后心肺复苏(CPR)困难患者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7例心脏手术后因CPR困难应用ECMO救治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2~65岁,平均(54±7)...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在成年心脏手术后心肺复苏(CPR)困难患者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7例心脏手术后因CPR困难应用ECMO救治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2~65岁,平均(54±7)岁,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全部患者均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MO辅助。结果:7例患者CPR时间40~65 min,平均(53±7)min,建立ECMO辅助后全部患者均恢复自主心律,ECMO辅助时间36~128 h,平均(85±26)h,监护室停留时间2~8d,平均(5±1)d。辅助24h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BP)、血乳酸(Lac)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均明显改善。6例(85.7%)患者成功撤离ECMO辅助,其中3例(42.9%)存活出院,1例患者因无法脱机而死亡,3例成功脱机后因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死亡;4例患者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例进行肾替代治疗(CRRT)。结论:体外膜肺心肺复苏(ECPR)可以提供紧急生命支持,挽救部分常规方法复苏困难的心脏术后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复苏术
下载PDF
肺复张对预防老年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党海明 宋跃 +3 位作者 曹剑 吴立松 贾明 董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肺复张(LRM)治疗对预防老年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方法纳入了2012年1~12月106例年龄≥60岁的首次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8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6±4)岁(60... 目的观察肺复张(LRM)治疗对预防老年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方法纳入了2012年1~12月106例年龄≥60岁的首次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8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6±4)岁(60~75岁),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机械通气组(对照组,53例)及肺复张治疗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患者入住监护室后按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常规机械通气同时分别于入住监护室后1 h及2 h应用压力控制法(PCV)进行两次肺复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I)、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低氧血症定义为OI<200,延迟拔管定义为机械通气时间≥24 h。结果全部患者无住院死亡。治疗组患者入监护室后3 h及试停呼吸机前OI明显好于对照组(272±45比251±48及287±32比262±41,P<0.01),低氧血症(16例,30.2%比2例,3.8%,P=0.0003)、肺部感染(4例,7.5%比0例,0%,P=0.041)、延迟拔管(9例,17%比2例,3.8%,P=0.026)以及拔管后需无创机械通气辅助(12例,22.6%比3例,5.7%,P=0.012)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无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终止LRM的患者。结论术后早期适当肺复张治疗可改善老年OPCABG术后患者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肺复张 控制性肺膨胀 老年患者
下载PDF
LPArs3798220位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党海明 王莹 +2 位作者 杨明 叶益聪 曾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813-815,819,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基因LPA rs3798220位点(C/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冠心病组150例,联...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基因LPA rs3798220位点(C/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冠心病组150例,联合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对照组150例(无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LPA rs3798220位点(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在3组间的分布。结果 LPA rs3798220位点(C/T)在等位基因频率方面在三组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C位点比例明显升高(P=0.01),联合组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LPA rs3798220位点(C/T)在等位基因型频率方面在三组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PA rs3798220位点(C/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发生相关,未发现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脂蛋白A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实验小型猪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书闻 王学勇 +3 位作者 卿恩明 商建峰 安春雷 党海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88-488,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麻醉管理 慢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术中即时桥血管流量测定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宋跃 张健群 +5 位作者 党海明 刘韬帅 郑居兵 李扬 曹剑 吴立松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血流测定(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427例患者,共计1 123支桥血管行术中即时...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血流测定(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427例患者,共计1 123支桥血管行术中即时血流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定义满足以下3点标准中的2点者为桥血管失功能:1.搏动指数(PI)>5,2.左侧冠状动脉平均流量(mean graft flow,MGF)<10mL/min,右侧冠状动脉桥血管MGF<15mL/min,3.舒张期血流比例(diastolic flow,DF):左侧冠状动脉桥血管<50%,右侧冠状动脉桥血管<40%。对失功能的桥血管进行修正后再次测定血流量。结果:41例患者(41/427,9.6%)的47支桥血管(47/1 123,4.2%)诊断为失功能桥血管,修正的桥血管中13支为前降支桥血管,7支为对角支桥血管,15支为回旋支桥血管,11支为右侧冠状动脉桥血管。45支桥血管修正后流量满意,成功率为95.7%;2支桥血管修正后无明显改善。但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CTA检查示桥血管均通畅。结论:术中TTFM能便捷、有效地检测出由于吻合口狭窄导致的桥血管失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围术期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但对于冠状动脉远端血管床阻力较高的患者,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流量测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高功率CO_2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5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5
9
作者 屈正 张兆光 +3 位作者 叶建光 于建波 孙衍庆 党海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高功率CO2激光对5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的临床经验并初步评价TMLR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左前外侧第五肋间或肋床小切口进胸,在心脏跳动下行TMLR。分析术中使用的激光能量及左心室各... 目的总结应用高功率CO2激光对5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的临床经验并初步评价TMLR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左前外侧第五肋间或肋床小切口进胸,在心脏跳动下行TMLR。分析术中使用的激光能量及左心室各壁穿透率。采用酶动力学法监测围术期心肌酶变化,以评价心肌损伤。术后随访患者心绞痛及心肌灌注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8h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24h达峰值,为40IU/L±24IU/L,但未超过术前(15IU/L±10IU/L)的2倍。全组每孔平均使用脉冲激光能量为35.6J±12.3J,平均穿透率为93.6%;心尖处使用激光能量最大(37.4J±10.8J),穿透率则最低(83.8%)。术后3、6、12个月心绞痛分级分别为2.1±0.3、1.7±0.3、1.7±0.3,较术前(3.7±07)均有明显改善(均为P<0.05)。术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示心肌灌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早期(30天内)死亡率为2%(1/50)。结论应用高功率CO2激光施行TMLR安全、有效。TMLR可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灌注。术中打孔顺序适当可缩短手术时间,游离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运重建术 激光手术 心绞痛
下载PDF
激光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促进缺血心肌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屈正 商建峰 +6 位作者 安春雷 汪道文 张兆光 党海明 卿恩明 张慧信 许斌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 研究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TMLR)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促进缺血心肌血管再生及提高心脏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实验小型猪 2 7只。在全麻下经左侧第 2肋间开胸 ,将Ameroid收缩环置于左旋支近段 6周 ,造成猪慢性... 目的 研究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TMLR)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促进缺血心肌血管再生及提高心脏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实验小型猪 2 7只。在全麻下经左侧第 2肋间开胸 ,将Ameroid收缩环置于左旋支近段 6周 ,造成猪慢性缺血心肌模型。将模型猪随机分为 5组 :A组为缺血对照组 (n =5) ,B组为空白质粒对照组 (n =5) ,C组为TMLR治疗组 (n =5) ,D组为VEGF基因治疗组 (n =6) ,E组为TMLR +VEGF基因治疗组 (n =6)。采用高功率CO2 激光器对相应组猪心肌照射形成透壁性孔道 1 0个。VEGF治疗组将裸露VEGF1 65质粒蛋白 (PhcDNA3 1 ) 50 0 μg分别向 1 0个标记处心肌中层注射。 6周后处死动物后进行心肌血管密度测定。处死动物前采用 2D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室壁增厚率 (RT)和节段室壁运动指数 (WMSI)评价心室收缩功能 ,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 (LDDSE)评价心功能储备。结果 治疗后 6周 ,C ,D ,E组猪缺血心肌的血管面积、周长和密度均明显多于A组和B组。其中E组在血管面积和周长方面明显优于C组 (P <0 0 5)和D组 (P <0 0 0 1 ) ,在血管密度 (>2 5μm)方面只明显优于D组 (P <0 0 0 1 ) ,而与C组差异无显著意义。C组总血管密度尤其是管径 >2 5μm的血管密度明显高于D组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心肌血管再生 实验研究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血管密度 基因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 心肌收缩 慢性缺血心肌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剑 党海明 +4 位作者 宋跃 吴立松 刘冬 黄琦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681-68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术期风险及远期生存率,比较单纯药物治疗与CABG术对这类患者临床结果的差异,探讨HFrEF患者的最优治疗策略。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LVE... 目的:通过观察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术期风险及远期生存率,比较单纯药物治疗与CABG术对这类患者临床结果的差异,探讨HFrEF患者的最优治疗策略。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LVEF<40%合并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行CABG术的患者118例及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45例。住院期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ET)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及心肌代谢断层显像测定存活心肌占左心室心肌比例。手术组患者除接受指南指导下的药物治疗外均由同一主刀医师行CABG术,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接受指南指导下的规范化药物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7±12)个月,观察手术组患者手术死亡率,围术期并发症,远期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生存率并对比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与CABG术治疗组患者的远期无MACE事件生存率。结果:全组118例患者围术期死亡8例,死亡率6.8%。死亡原因包括:术后心排4例,感染中毒性休克3例,IABP腿部并发症导致全身代谢紊乱1例。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式氧合(ECMO)等机械辅助措施的患者分别达到56.8%和8.5%。术中71.2%的患者采用不停跳CABG,全静脉桥血管比例占39.8%。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时间分别为60 h和84 h。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CABG组参与随访103例,药物治疗组参与随访4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7±12)个月。随访期间药物治疗组患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组患者(12.5%vs.6.8%,P=0.000,27.5%vs.12.6%,P=0.005,22.5%vs.4.9%,P=0.000)。CABG组患者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免MACE事件存活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组患者(96.9%vs.75.6%,86.4%vs.45.5%,44.4%vs.7.2%,P<0.01)。结论:HFrEF患者行CABG术围术期风险较高,需根据患者左心室存活心肌比例及左心室重构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手术治疗中远期获益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冠心病 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年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特征与随访结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小龙 李温斌 +7 位作者 王坚刚 董然 党海明 孔晴宇 梁林 肖巍 柳佳吉 迟立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1年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特征和随访结果。方法:分析总结既往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CABG且随后1年内接受PCI的121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0.7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1年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特征和随访结果。方法:分析总结既往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CABG且随后1年内接受PCI的121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0.71岁,男性占71.9%,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史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比例高。81.0%的患者有桥血管病变。在有桥血管病变的患者98例(82.7%)中,74.5%的患者桥血管闭塞。53.7%的患者原位血管为C型病变;45.5%的患者原位血管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9.9%的患者有弥漫性病变;36.4%的患者有分支累及病变。90.9%的患者接受了单纯的原位血管PCI,68.5%的支架为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中位随访时间为5.61年,5.0%的患者死于心脏性死亡,13.2%的患者患有心力衰竭,其次是心肌梗死(12.4%)和中风(3.3%)。24.0%的患者在PCI术后再次接受了以支架置入为主的血运重建。结论:CABG术后1年接受PCI治疗的患者,90.9%仅在原位血管接受PCI,长期结果显示,MACCE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然 陈宝田 +3 位作者 何怡华 侯晓彤 刘韬帅 党海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AMI合并MR患者34例。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42~75岁,平均(61.5±10.4)岁。EuroScore评分4~12分,平均5.8分。所有患者均经冠状...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AMI合并MR患者34例。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42~75岁,平均(61.5±10.4)岁。EuroScore评分4~12分,平均5.8分。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无法行介入治疗。心功能平均3.1级(NYHA),心源性休克2例,术前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3例。体表超声Doppler检查,根据反流面积及缩流径宽度,将MR分为1+~4+级,其中1+~2+级12例,3+级16例,4+级6例;根据反流部位及室壁运动情况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Carpentier二尖瓣反流功能分型:Ⅰ型8例,Ⅱ型4例,Ⅲb型22例;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径线及射血分数(LVEF),判断心肌梗死对心脏结构造成的损伤程度,34例左心室舒张末径37~70 mm,平均(51±7.8)mm,其中>65 mm 6例。综合MR分型、分级及左心室径线决定是否同期行二尖瓣手术。本组采用以下标准:(1)CarpentierⅠ型患者,如MR达到4+级;(2)Carpentier II型,MR为3+~4+级患者;(3)CarpentierⅢb型、MR为4+级同时左心室舒张末径>65 mm患者,同期矫正二尖瓣反流。余均采用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本组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8例,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成型或替换6例。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20.5±8)个月。结果:全组死亡2例(5.9%),其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1年死亡1例。搭桥根数平均为2.3根/例。完全再血管化27例(79.1%),不完全血管化7例(21.9%)。心功能分级平均1.06级(NYHA)。二尖瓣反流随访结果:28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组,12例MR完全消失或微量,13例MR为3+级患者手术后减少为微量到少量,MR矫正成功率为89.3%;3例MR无改善或恶化,均为不完全血管化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成型或替换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1例术后为MR 2+级,4例MR消失。结论:通过综合分析MR分型、分级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径线,决定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反流的患者是否同期矫正二尖瓣反流,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完全再血管化是手术的关键。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搭桥,是心肌损伤最小化的前提下,保证完全再血管化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二尖瓣反流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激光心肌孔道损伤与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商建峰 屈正 +4 位作者 张慧信 武迎 王福 党海明 安春雷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后心肌孔道损伤与修复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中国实验小型猪 13只 ,于左冠状动脉旋支起始段放置Ameroid收缩环 ,6周后形成慢性缺血心肌模型 ,应用高功率(80 0W )CO2 激光于左心室侧壁进行激光打... 目的 研究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后心肌孔道损伤与修复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中国实验小型猪 13只 ,于左冠状动脉旋支起始段放置Ameroid收缩环 ,6周后形成慢性缺血心肌模型 ,应用高功率(80 0W )CO2 激光于左心室侧壁进行激光打孔。实验动物分别于心肌激光打孔后 1h、18h、3天、7天、6周、3个月及 6个月处死 ,观察激光孔道损伤与修复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孔道早期残留宽窄不一的管腔 ,以后随着组织的修复及改建 ,部分孔道可以长期开放 ,部分孔道机化再通 ,形成许多与孔道平行的血管腔隙 ,新生血管与原心肌血管相通。结论 TMLR后激光孔道可以长期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CO2激光 修复 实验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变形整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党海明 苗学云 +2 位作者 韩龙武 米维军 张芳 《路基工程》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青藏铁路K1297+055路桥过渡段多年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分析了路桥过渡段病害产生的成因,采用在桥台台背回填片石的技术措施,并对变形和地温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实施整治措施后的最终沉降量为14.7~... 针对青藏铁路K1297+055路桥过渡段多年冻土区路基沉降变形,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分析了路桥过渡段病害产生的成因,采用在桥台台背回填片石的技术措施,并对变形和地温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实施整治措施后的最终沉降量为14.7~15.8 mm,达到规范要求,且地层多年冻土上限较措施前减小约1.5 m,有效提高了路基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病害治理 倾填片石 路桥过渡段 变形监测 地温监测 多年冻土
下载PDF
猪慢性缺血心肌内注射PcDNA_(3.1)VEGF_(165)对心电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建民 陆再英 +5 位作者 马业新 汪道文 屈正 商建峰 安春雷 党海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探讨猪慢性缺血心肌内注射PcDNA3 .1VEGF1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后 ,在心肌血供改善的基础上 ,缺血心肌的电稳定性能否随缺血的改善而有所改善。用Ameroid收缩环制备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在其右室心尖部及流出道行心内程序电刺激 ,检测... 探讨猪慢性缺血心肌内注射PcDNA3 .1VEGF1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后 ,在心肌血供改善的基础上 ,缺血心肌的电稳定性能否随缺血的改善而有所改善。用Ameroid收缩环制备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在其右室心尖部及流出道行心内程序电刺激 ,检测室性心动过速 (VT)、心室颤动 (VF)的诱发率 ,并测定左室室壁运动功能和心肌血管密度 ,比较VEGF基因治疗组与病理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在对照组 10例中 ,2例诱发出单形性持续性VT ,2例诱发出多形性VT(持续 10s左右转为VF) ,2例诱发出VF ,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率 6 0 %。治疗组 12例中 ,1例诱发出VF ,1例诱发出多形性VT(持续数秒后转为VF) ,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率 17%。基因治疗组缺血区室壁运动和心肌血管密度明显优于病理对照组 ,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缺血心肌内注射PcDNA3 .1VEGF165基因不仅可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肌功能 ,而且可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心电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肌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程序电刺激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