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复合PDCA循环管理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1
作者 党炳文 贺峰 +2 位作者 惠勇 霍建臻 刘玉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评价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复合PDCA循环管理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进行择期手术并自愿使用术后镇痛泵的4560例患者,按照镇痛管理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22年6月至11月使用PC... 目的评价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复合PDCA循环管理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进行择期手术并自愿使用术后镇痛泵的4560例患者,按照镇痛管理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22年6月至11月使用PCA镇痛的2145例患者,观察组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使用Ai-PCA复合PDCA循环管理的2415例患者。比较两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随访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满意度及术后镇痛泵的有效单次按压率。结果观察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过度镇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泵的有效单次按压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i-PCA复合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术后镇痛中不仅提高了术后镇痛泵的有效单次按压率及随访率,还提高了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和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 PDCA循环管理 术后镇痛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党炳文 刘玉红 +3 位作者 惠勇 贺峰 崔小丽 呼延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腰方肌阻滞组(30例,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30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腰方肌阻滞组(30例,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30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2、24 h,腰方肌阻滞组静息时、运动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P<0.05)。术后2、24 h,腰方肌阻滞组的舒适度评分(BCS)、Bromag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P<0.05)。术后2、24 h,腰方肌阻滞组的丙二醛(MDA)、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较好,但一定程度会影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正常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超声引导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SAPB与PCIA对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疼痛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比较
3
作者 刘玉红 党炳文 +3 位作者 惠勇 延柏文 崔小丽 呼延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疼痛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镇痛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7)及对照组(n=... 目的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疼痛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镇痛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7)及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麻醉方式。术后,研究组采用SAPB,对照组采用PCIA。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4、24 h,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两组的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APB在胃癌根治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PCIA,可以抑制疼痛介质产生,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胃癌根治术 疼痛介质
下载PDF
尿道灌注和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党炳文 惠勇 +1 位作者 贺峰 霍鹏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评价尿道灌注和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男性患者80例,ASA分级I级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 目的:评价尿道灌注和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男性患者80例,ASA分级I级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尿道灌注和气管导管表面涂抹)和对照组(石蜡油润滑)各40例。两组均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全麻诱导。研究组气管插管时,气管导管表面涂抹适量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采用石蜡油润滑;全麻插管成功后,插导尿管。研究组尿道灌注5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并将其在尿管表面涂抹适量后插管;对照组患者用石蜡油涂抹尿管表面后插管。两组采用相同的全麻维持方法,微量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排尿反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期气管导管刺激导致呛咳反射不明显,对照组呛咳反射明显;研究组导尿管刺激发生排尿反射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气管导管表面涂抹和尿道灌注以及导尿管表面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可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刺激发生的呛咳反射和导尿管刺激发生的排尿反射,从而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麻醉恢复期 咳嗽 排尿 反射 异常/预防与控制 麻醉药 局部/治疗应用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腹腔镜下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霍建臻 高媛媛 党炳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究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三种不同全凭静脉麻醉深度对腹腔镜下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下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三组。研究A组将BIS数值控制在50-55,研究B组将BIS数值控制在45-49,研究... 目的:研究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三种不同全凭静脉麻醉深度对腹腔镜下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下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三组。研究A组将BIS数值控制在50-55,研究B组将BIS数值控制在45-49,研究C组将BIS数值控制在40-44。比较三组患者术前(T_(0))、术中(T_(1))、术后清醒后(T_(2))血糖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三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术后72 h内谵妄发生率。结果:研究A组T_(1)、T_(2)血糖值高于T_(0)(均P<0.05)。研究C组T_(1)、T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T_(0)(均P<0.05)。研究A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研究B组和研究C组,术后72 h内谵妄发生率低于研究B组和研究C组(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术后24、48、72 h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老年患者消化道肿瘤手术,在进行全凭静脉麻醉时应尽量控制BIS数值在50-55,可以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进而提高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但血糖水平略有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腹腔镜 老年患者 谵妄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芬 党炳文 霍建臻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738-1741,共4页
目的:探索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麻醉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全身麻醉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 目的:探索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麻醉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全身麻醉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以及插管时间;给药前(T0)、插管前(T1)、插管完成时(T2)以及插管后3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T0~T2呼吸频率(RR)及呼吸末CO2分压(PETCO2);血清中TNF-α、IL-2、IFN-γ及CRP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暂停、插管知晓以及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插管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1~T2MAP、HR提升大于对照组,T3降低大于对照组;Sp O2在T1时明显低于对照组,T2~T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1~T2时,观察组RR显著高于对照组,PET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2、IFN-γ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与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并稳定麻醉状态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中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党炳文 马志兵 +3 位作者 贺峰 惠勇 霍鹏伟 张成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0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等效镇痛剂量的芬太尼、舒芬太尼行全凭静脉麻时患者应激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均行全凭静脉麻醉,并根据不同麻醉药物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等效镇痛剂量的芬太尼、舒芬太尼行全凭静脉麻时患者应激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均行全凭静脉麻醉,并根据不同麻醉药物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芬太尼)、观察组(44例,给予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比较不同时间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麻醉前、气腹前,两组的E、NE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气腹后、手术结束时,观察组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中时使用舒芬太尼,应激反应抑制效果好、呼吸抑制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等效镇痛剂量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多措施改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党炳文 霍建臻 +1 位作者 惠勇 霍鹏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5期105-106,111,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措施改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择期全身麻醉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分为A、B组,各80例。A组施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B组则给予术前焦虑评估和治疗,用全凭静脉麻醉代替静吸复合麻醉,... 目的探讨多措施改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择期全身麻醉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分为A、B组,各80例。A组施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B组则给予术前焦虑评估和治疗,用全凭静脉麻醉代替静吸复合麻醉,采用肌松监测、术后镇痛、黏膜表面麻醉等多措施实施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液体出入量、Hb水平、PETCO2、苏醒期食道温度、苏醒期躁动发生及苏醒延迟情况。结果两组的术中液体出入量、Hb水平、PETCO2和食道温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T4时刻的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苏醒延迟情况。结论采取多措施预防和治疗EA的麻醉策略,可有效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甲基泼尼松龙用于骨科内固定术后镇痛临床研究
9
作者 惠勇 郭增林 +1 位作者 党炳文 马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905-906,共2页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内/方法 麻醉和镇痛 泼尼松龙/治疗应用 芬太尼/治疗应用
下载PDF
地佐辛全麻苏醒期过度镇痛的研究
10
作者 党炳文 贺峰 郭增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9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全麻苏醒期过度镇痛疗效的研究。方法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100例、开胸开腹手术100例、脊柱四肢手术100例,分别设定为A、B、C三组。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21~27kg/m2,ASA分级I~Ⅱ级。采用随...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全麻苏醒期过度镇痛疗效的研究。方法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100例、开胸开腹手术100例、脊柱四肢手术100例,分别设定为A、B、C三组。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21~27kg/m2,ASA分级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组分为A1、A2;B组分为B1、B2;C组分为C1、C2。其中A1、B1、C1为对照组,A2、B2、C2为实验组,实验组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稀释至10ml的地佐辛10min,实验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实施实验者未知任何实验信息,术毕填写调查表。以上实验患者均采用统一全麻诱导和维持药品与方法。结果通过问卷调查,使用地佐辛组患者术后发生烦躁、主诉疼痛的例数明显减少,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未见明显增多。结论地佐辛可明显减轻全麻苏醒期患者疼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全麻苏醒期 过度镇痛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11
作者 党炳文 马志兵 +3 位作者 贺峰 惠勇 霍鹏伟 张成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5期68-69,共2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 目的比较小切口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不同术式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排气时间及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应激反应弱、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小切口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贺峰 霍建臻 +2 位作者 白建云 王雄 党炳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A组44例、B组48例。A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A组44例、B组48例。A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分别记录麻醉前30 min、术后1 d两组免疫功能、肝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B组,清醒程度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麻醉前30min、术后1d免疫功能指标CD8^(+)及平均动脉压、心率、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1d,两组免疫功能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明显上升,CD4^(+)、CD4^(+)/CD8^(+)均降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均较麻醉前30 min上升,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麻醉效果更佳,但注射痛、呼吸暂停发生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静脉麻醉 七氟醚吸入麻醉 肝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一点三段式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党炳文 薛荣亮 《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4Z期69-71,共3页
目的评价一点三段式硬膜外麻醉方法在施行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剖宫产手术120例,年龄22---30岁,体重75---90Kg,,身高155---170cm,ASA分级Ⅰ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施行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 目的评价一点三段式硬膜外麻醉方法在施行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剖宫产手术120例,年龄22---30岁,体重75---90Kg,,身高155---170cm,ASA分级Ⅰ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施行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左侧平卧位,L1-2穿刺,头端置管,椎管内留管4cm,取平卧位。首次椎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5ml,5min后测试麻醉平面并根据情况追加维持剂量10ml,维持剂量选择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1:1混合剂),10min后手术开始。b组施行一点三段式麻醉方法。(一点三段是指硬膜外麻醉选择一个穿刺点,三个脊髓节段推注药物,后文中统称一点三段式麻醉)方法为:左侧卧位,头高位5—10度,L1-2穿刺,穿刺成功后穿刺针开口转向尾端并注入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1:1混合剂3ml,头端置管,椎管内硬膜外导管保留长度9cm(不包括皮下至椎管间的导管长度),回抽无血无液,注入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1:1合剂3ml,然后拔除穿刺针,后退硬膜外导管5cm,椎管内保留硬膜外导管长度4cm。嘱患者平卧,推注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5min后测试麻醉平面,并根据情况追加维持量4ml(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1:1合剂)。10min后开始手术。(本研究方法考虑人为因素或者穿刺本身导致导管在椎管内打弯情况,影响研究数据数值,担大量数据经统计后,对研究结果无影响。)记录手术开始时切皮反应、术中病人腹膜肌肉牵拉反射痛、肌肉松弛度以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b组与a组比较,b组病人腹膜肌肉牵拉反射痛和肌肉松弛度明显减少,低血压发生率稍有增加,但是通过适量麻黄碱提升血压,可以维持血压稳定,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在施行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病人中,一点三段式硬膜外麻醉比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手术 切皮反应 腹膜牵拉反射痛 肌肉松弛度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4
作者 霍鹏伟 惠勇 +3 位作者 陈庆林 党炳文 马宏 刘宏飞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S2期0120-0120,共1页
目的:探讨对采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术中使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择期性ERCP的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中单纯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用丙泊酚符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手术及麻醉... 目的:探讨对采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术中使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择期性ERCP的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术中单纯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用丙泊酚符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手术及麻醉指标情况。结果:T1、T2时刻两组MAP均较T0时刻降低,对照组降低幅度较实验组更显著(P<0.05),实验组T1~T3时刻SpO2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T1、T2时刻SpO2较T0时刻降低,同对照组同一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意识消失与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术中丙泊酚用量实验组较对照组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辅助ERCP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