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黄柏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敏 李莉 +5 位作者 全云云 曾瑾 赵军宁 毛九州 龚晓丽 尹竹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235-1246,共12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黄柏抗痛风(gout)的物质基础与潜在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黄柏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得痛风相关疾病靶点;将黄柏有效成分对应靶...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探讨黄柏抗痛风(gout)的物质基础与潜在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黄柏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得痛风相关疾病靶点;将黄柏有效成分对应靶点与痛风靶点取交集,借助STRING平台及Cytoscape3.9.0软件,绘制交集基因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基因注释与分析平台(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微生信云平台对富集结果可视化;借助AutoDock Tools软件对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并对核心化学成分抗痛风炎症作用进行实验验证。共筛选出25个黄柏抗痛风活性成分和70个关键交集靶点,PPI网络分析获得5个关键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 2);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显示,黄柏作用于细胞迁移的正向调控、细胞分化的负调控、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调控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痛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柏的5个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间存在分子结合位点且结合能较强,均小于-5 kcal/mol;体外实验显示核心化学成分对尿酸钠诱导的炎症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黄柏具有多种潜在的抗痛风活性成分,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多靶点和多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痛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抗炎
下载PDF
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弋静 杨钰莹 +6 位作者 全云云 尹竹君 陈世龙 王剑波 赵军宁 黎勇 李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7期74-80,共7页
概述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总结含麝香的代表性中成药发挥抗炎作用的临床应用现状。麝香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麝香水提物、麝香多肽、麝香酮等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协同发挥广泛抗炎作用的特点,而麝香酮的抗炎作用机制... 概述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总结含麝香的代表性中成药发挥抗炎作用的临床应用现状。麝香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麝香水提物、麝香多肽、麝香酮等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协同发挥广泛抗炎作用的特点,而麝香酮的抗炎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抑制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LRP3炎症小体、细胞焦亡、NOX4/JAK2-STAT3信号通路、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等方面。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效果的麝香中成药以临床报道较多的六神丸、麝香通心滴丸、小金丹、麝香保心丸、五味麝香丸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麝香酮 麝香多肽 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小金丸现代研究进展及制剂存在问题分析
3
作者 杨钰莹 尤晓舟 +5 位作者 全云云 罗霜 李莉 曾瑾 赵军宁 王剑波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总结分析小金丸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制剂存在的问题。小金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抗乳腺增生、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症、乳腺癌、甲状腺结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带... 总结分析小金丸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制剂存在的问题。小金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抗乳腺增生、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症、乳腺癌、甲状腺结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睾丸痛、阴茎硬结症、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小金丸原糊丸剂型在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问题。现代药剂学的新设备、新技术、新辅料可为小金丸制剂二次开发的剂型设计、工艺改进和质量评价提供解决路径,以促进小金丸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丸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制剂 综述
下载PDF
连翘抗炎药效物质基础筛选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全云云 袁岸 +2 位作者 龚小红 彭成 李芸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5-438,471,共5页
主要探索连翘几种成分的抗炎活性,并筛选其抗炎药效物质基础,为连翘抗炎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计算肿胀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对比... 主要探索连翘几种成分的抗炎活性,并筛选其抗炎药效物质基础,为连翘抗炎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计算肿胀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对比各组的肿胀度及TNF-α和IL-6的含量。连翘苷对小鼠耳肿胀度及TNF-α和IL-6的生成无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均能有效抑制小鼠耳肿胀及TNF-α和IL-6的生成,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对所筛选的连翘4种成分,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连翘抗炎药效物质有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B。通过口服给药,尚未发现连翘苷的抗炎活性,而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及连翘酯苷B显示较强的抗炎活性。同时推测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6这两种炎症因子的生成和多成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连翘脂素 连翘酯苷A 连翘酯苷B 抗炎
下载PDF
连翘挥发油自微乳的制备及解热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立 汤韵秋 +4 位作者 余琳媛 刘美辰 周忆梦 全云云 李芸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处方组成和比例,并考察其解热药效。方法通过溶解性实验、因素考察和伪三相图绘制,以自乳化时间、乳化效果、乳滴粒径、多分散系数、稳定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建立酵母致热大鼠模型,考察其和挥发油在体内解热... 目的研究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处方组成和比例,并考察其解热药效。方法通过溶解性实验、因素考察和伪三相图绘制,以自乳化时间、乳化效果、乳滴粒径、多分散系数、稳定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处方;建立酵母致热大鼠模型,考察其和挥发油在体内解热药效。结果连翘挥发油自微乳的处方组成为连翘挥发油-油酸乙酯-吐温20-乙醇(25∶10∶81∶9),制得外观澄清透明的淡黄色油状液体,粒径为(37.41±0.014)nm,多分散系数0.211±0.018,电位(-7.05±0.53)mV,乳化时间32 s。解热药效结果显示,连翘挥发油自微乳能够有效抑制发热模型大鼠体温上升,降低模型大鼠体温。结论连翘挥发油自微乳制备简单,增加了药物在水中溶解度,有利于胃肠道吸收,提高了挥发油解热药效,为连翘挥发油新剂型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挥发油 自微乳 解热
原文传递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肝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美辰 李芸霞 +2 位作者 全云云 周忆梦 彭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318-1321,共4页
二苯乙烯苷是中药何首乌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被认为是何首乌保肝的主要有效成分。然而近年来随着何首乌肝损伤事件的频发,出现了一些关于二苯乙烯苷肝毒性的研究报道。目前尚未发现有对二苯乙烯苷对于肝脏的作用和作... 二苯乙烯苷是中药何首乌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被认为是何首乌保肝的主要有效成分。然而近年来随着何首乌肝损伤事件的频发,出现了一些关于二苯乙烯苷肝毒性的研究报道。目前尚未发现有对二苯乙烯苷对于肝脏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全面分析总结。文章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对已有的报道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何首乌二苯乙烯苷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何首乌 肝脏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斑马鱼模型评价何首乌中18种成分的肝脏毒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全云云 周忆梦 +1 位作者 刘美辰 李芸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4-752,共9页
首次用斑马鱼模型探索何首乌中18种成分的肝脏毒性作用,为何首乌的肝毒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对肝脏荧光转基因斑马鱼给以高、中、低剂量的18种何首乌主要成分72 h,并分别于给药后24、48、72 h用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拍照。拍好的图片... 首次用斑马鱼模型探索何首乌中18种成分的肝脏毒性作用,为何首乌的肝毒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对肝脏荧光转基因斑马鱼给以高、中、低剂量的18种何首乌主要成分72 h,并分别于给药后24、48、72 h用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拍照。拍好的图片通过Image J软件进行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分析。大黄素组、大黄酸组、芦荟大黄素组、大黄素-1-O-葡萄糖苷组、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组、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组及阳性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的肝脏面积和肝脏荧光强度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而大黄酚组、大黄素甲醚组、大黄素-8-O-葡萄糖苷组、大黄酸-8-O-葡萄糖苷组、大黄酚-1-O-葡萄糖苷组、大黄酚-8-O-葡萄糖苷组、芦荟大黄素-3-羟甲基葡萄糖苷组、白藜芦醇组、没食子酸组、儿茶素组、表儿茶素组的肝脏面积和肝脏荧光强度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此外,二苯乙烯苷组的肝脏荧光强度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高。由此可见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对斑马鱼幼鱼肝脏具有一定毒性作用。何首乌的肝毒性作用可能还是由蒽醌类化合物介导,其物质基础与上述6种蒽醌成分有关,并以结合蒽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何首乌 肝毒性 蒽醌
下载PDF
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全云云 刘美辰 +1 位作者 周忆梦 李芸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2007-2012,共6页
目的:对何首乌可能存在的肝毒性物质基础及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何首乌肝毒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来有关何首乌肝毒性研究的文献报道,对其可能的肝毒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整... 目的:对何首乌可能存在的肝毒性物质基础及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何首乌肝毒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来有关何首乌肝毒性研究的文献报道,对其可能的肝毒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主要以生、制首乌的肝毒性实验研究为展开点,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肝毒性成分、机制及相关报道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展开论述。结果:蒽醌类、二苯乙烯苷、鞣质都被分别报道是何首乌的肝毒性物质基础,但迄今仍无统一说法,甚至还存在诸多矛盾。此外三者在机体内会相互影响。结论:何首乌的肝毒性作用主要由蒽醌类、二苯乙烯苷、鞣质三类物质共同介导,且此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影响着何首乌的肝毒性作用,推测其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多成分协同制毒及双向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何首乌 制何首乌 肝毒性 炮制减毒 物质基础 机制
原文传递
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立 汤韵秋 +4 位作者 余凌媛 周忆梦 全云云 党珏 李芸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448-2451,共4页
氢溴酸樟柳碱具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抗胆碱活性,其安全性比同类药物高,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价值,从而受到医药界广泛的重视。综合文献研究,从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药动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氢溴酸樟柳碱 药效学 药动学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多种成分在不同心力衰竭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
10
作者 李燕 李芸霞 +3 位作者 曹小玉 全云云 刘美辰 彭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664-2667,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中五种主要活性成分在急性、慢性心力衰竭两种不同心力衰竭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与差异。方法:SD大鼠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每组6只,各组均按参附注射液0.8mL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g1、Re、Rb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中五种主要活性成分在急性、慢性心力衰竭两种不同心力衰竭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与差异。方法:SD大鼠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每组6只,各组均按参附注射液0.8mL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g1、Re、Rb1、Rc和Rd的血药浓度,比较药动学参数。结果:慢性组人参皂苷Rg1和Re的Cmax、AUClast均明显大于急性组(P<0.05),t1/2均明显小于急性组(P<0.05);人参皂苷Rc的AUClast明显大于急性组(P<0.05),MRTlast明显小于急性组(P<0.05);人参皂苷Rd的AUClast大于急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t1/2明显小于急性组(P<0.05);人参皂苷Rb1的Cmax、AUClast、Vz_F、Cl_F、t1/2、MRTlast与急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在两种不同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体内过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活性成分 心力衰竭 药动学 比较
原文传递
连翘提取物和连翘挥发油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党珏 袁岸 +3 位作者 罗林 全云云 赵梦杰 李芸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42-1545,1594,共5页
对比观察连翘提取物和连翘挥发油对酵母菌所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应和机制。酵母菌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发热模型。测基础体温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翘提取物组(25生药g/kg)和连翘挥发油组(26.7生药g/kg)四组,动态观察给药后大鼠2 h... 对比观察连翘提取物和连翘挥发油对酵母菌所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应和机制。酵母菌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发热模型。测基础体温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翘提取物组(25生药g/kg)和连翘挥发油组(26.7生药g/kg)四组,动态观察给药后大鼠2 h体温和下丘脑c AMP和PGE2含量。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和连翘挥发油均可显著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P<0.01或P<0.05),能显著降低下丘脑中c AMP(P<0.05)含量;另外连翘提取物能显著降低下丘脑中PGE2(P<0.05)含量。连翘提取物有下调下丘脑中c AMP、PGE2作用,连翘挥发油通过下调下丘脑c AMP发挥解热作用,可用于临床发热的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 连翘提取物 连翘挥发油 下丘脑cAMP PGE2
下载PDF
连翘脂素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汤韵秋 全云云 +2 位作者 余琳媛 郑立 李芸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7-1123,共7页
为研究连翘脂素的抗炎效应及其抗炎机制,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检测炎症因子的释放及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期提高对连翘脂素抗炎作用的全面认识并为连翘脂素临床开发提供有力的... 为研究连翘脂素的抗炎效应及其抗炎机制,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检测炎症因子的释放及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期提高对连翘脂素抗炎作用的全面认识并为连翘脂素临床开发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实验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iNOS、COX-2蛋白的表达,RT-qPCR法检测iNOS、COX-2mRNA的表达。与LPS组比较,连翘脂素组和地塞米松组可以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TNF-α和IL-6的量,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Westren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连翘脂素能抑制LPS诱导的iNOS、COX-2的蛋白表达以及mRNA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实验研究表明连翘脂素能够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iNOS、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脂素 地塞米松 脂多糖 小鼠巨噬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麝香多肽分离纯化及其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弋静 尹竹君 +5 位作者 全云云 陈世龙 郎吉瑞 黎勇 赵军宁 李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040-2049,共10页
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麝香多肽,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筛选有抗炎活性的麝香多肽流分,并研究麝香多肽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冰浴超声、离子交换色谱法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获得5个流分,即为SXP1、SXP2、SXP3、SXP4... 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麝香多肽,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筛选有抗炎活性的麝香多肽流分,并研究麝香多肽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冰浴超声、离子交换色谱法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获得5个流分,即为SXP1、SXP2、SXP3、SXP4、SXP5。在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SXP4(100μg/mL)可以显著抑制TNF-α和IL-1β产生,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活性。SDS-PAGE初步检测SXP4主要分布在10~26 kDa范围内。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SXP4(5、15、50 mg/kg)可减少小鼠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P<0.05或P<0.01);改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改善肺泡壁增厚情况,减轻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少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18产生,抑制NLRP3、ASC、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P<0.01)。综上,麝香多肽SXP4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减轻急性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SXP4抑制了小鼠体内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多肽 抗炎 焦亡 肺损伤
下载PDF
制首乌醇提物及其主要成分大黄素对斑马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余琳媛 全云云 +2 位作者 龚莉虹 王成 李芸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6-771,共6页
研究制首乌醇提物及其主要成分大黄素对斑马鱼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治疗作用。选取野生型斑马鱼若干,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制首乌醇提物(RPMP)组和大黄素(emodin)组,于胚胎受精后5天,... 研究制首乌醇提物及其主要成分大黄素对斑马鱼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治疗作用。选取野生型斑马鱼若干,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制首乌醇提物(RPMP)组和大黄素(emodin)组,于胚胎受精后5天,对照组给于普通饲料AP100,模型组给予2 mg/mL蛋黄粉(EY powder),制首乌醇提物组分别给予2 mg/mL蛋黄粉与低剂量组(1 mg/mL)、中剂量组(1.5 mg/mL)、高剂量组(2 mg/mL),大黄素组分别给予2 mg/mL蛋黄粉与低剂量组(0.25μg/mL)、中剂量组(0.5μg/mL)、高剂量组(1μg/mL)。72 h后观察斑马鱼存活率和体重、体长、BMI的变化■,用整体油红染色评判脂肪肝发生率,石蜡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试剂盒判断斑马鱼体脂含量。制首乌醇提物组与大黄素组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的死亡率、BMI、TG含量,并显著改善斑马鱼幼鱼肝脏脂质沉积情况(P<0.05)。由此可见制首乌醇提物与大黄素可有效治疗斑马鱼NAFLD,且大黄素可能为制首乌治疗NAFLD的主要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首乌 大黄素 醇提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斑马鱼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在体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忆梦 全云云 +4 位作者 郑立 刘美辰 汤韵秋 余琳媛 李芸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69-372,共4页
目的:研究何首乌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在胃肠道的吸收。方法:通过大鼠在体胃肠灌流模型,采用酚红标记法校正肠循环液体积,HPLC法同时检测各时间点二苯乙烯苷和酚红的浓度,研究不同浓度二苯乙烯苷体内吸收情况。结果:质量浓度为60,30,10μg... 目的:研究何首乌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在胃肠道的吸收。方法:通过大鼠在体胃肠灌流模型,采用酚红标记法校正肠循环液体积,HPLC法同时检测各时间点二苯乙烯苷和酚红的浓度,研究不同浓度二苯乙烯苷体内吸收情况。结果:质量浓度为60,30,10μg·mL^(-1)的二苯乙烯苷在胃内每小时的吸收百分率(PA)分别为(28.65±9.75)%,(17.04±3.98)%,(13.75±5.94)%;在小肠内的PA依次为(3.36±0.40)%,(3.36±0.79)%,(4.54±0.95)%。结论:二苯乙烯苷主要在胃内被吸收,在小肠段吸收较少。在胃酸环境下,随浓度的升高,吸收率显著增加,推测二苯乙烯苷在胃内的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不同浓度二苯乙烯苷在小肠内的吸收率无显著性差异,其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在体胃肠吸收模型
原文传递
何首乌吸收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忆梦 全云云 李芸霞 《药学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163-166,共4页
何首乌作为传统常用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何首乌饮片及制剂主要以口服为主,所含化学成分被吸收进入机体并与机体相互作用是其发挥药效的前提,因此,研究何首乌的吸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 何首乌作为传统常用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何首乌饮片及制剂主要以口服为主,所含化学成分被吸收进入机体并与机体相互作用是其发挥药效的前提,因此,研究何首乌的吸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何首乌主要成分的吸收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评价何首乌的生物利用度、改善剂型、提高药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蒽醌类成分 吸收动力学
下载PDF
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中体现“学、思、讲、解”的教学模式
17
作者 全云云 黄祖胜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3期116-117,123,共3页
在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实验态度不够认真以及不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过程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现提出以“学(learning)、思(thinking)、讲(speaking)、解(solving)”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下简... 在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实验态度不够认真以及不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过程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现提出以“学(learning)、思(thinking)、讲(speaking)、解(solving)”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下简称LTSS),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输出,深化理解。经过LTSS模式的教学,使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游刃有余,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学思讲解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川黄柏及其活性成分治疗痛风病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敏 全云云 +6 位作者 王婷 李莉 曾瑾 赵军宁 毛九州 唐杨帆 尹竹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86-298,共13页
痛风病是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因其致病机制复杂,高发病率、多并发症和患病年轻化而备受关注。目前西医主要通过降尿酸及抗炎等方式治疗痛风病,但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 痛风病是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因其致病机制复杂,高发病率、多并发症和患病年轻化而备受关注。目前西医主要通过降尿酸及抗炎等方式治疗痛风病,但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众多研究表明黄柏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降尿酸、抗痛风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来源广,安全性高的特点。机制研究发现,黄柏及其活性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防治痛风病,但是缺乏系统、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故该文针对川黄柏及其活性成分抗痛风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分析结果表明,黄柏及其活性成分主要通过降低尿酸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及缓解肾脏损伤等作用机制发挥治疗痛风病的作用,其中以生物碱类成分为代表的活性成分效果尤为显著。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川黄柏抗痛风的物质基础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川黄柏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Microtox技术的白芷、川芎及其成方制剂都梁软胶囊质量生物评价研究
19
作者 田韦韦 韩李阳 +7 位作者 华桦 刘俐 余东梅 王道权 黄介 全云云 鄢良春 赵军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47,共5页
目的:以Microtox技术应用于白芷、川芎及其成方制剂都梁软胶囊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参照本实验室建立的Microtox技术方法体系,以青海弧菌Q67为测试菌种,对10个不同批次的白芷、川芎和都梁软胶囊进行生物质量控制研究。结果:3个批次的... 目的:以Microtox技术应用于白芷、川芎及其成方制剂都梁软胶囊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参照本实验室建立的Microtox技术方法体系,以青海弧菌Q67为测试菌种,对10个不同批次的白芷、川芎和都梁软胶囊进行生物质量控制研究。结果:3个批次的青海弧菌Q67发光强度值接近,且均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先降低后稳定的特点,在平衡后的15 min~60 min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复苏稀释液、渗透压调节液及待测样品溶液不干扰青海弧菌Q67发光强度的测定,方法学RSD值符合要求。安徽产区白芷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川产区白芷批间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安徽产区与四川产区IC_(50)值存在交叉重合。彭州产区川芎批间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眉山产区川芎批间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彭州产区与眉山产区IC_(50)值存在交叉重合。都梁软胶囊批间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icrotox技术建立的质量生物评价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良好。白芷、川芎和都梁软胶囊对青海弧菌Q67的发光效应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部分批次之间IC_(50)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icrotox技术可以用于白芷、川芎和都梁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本方法以期作为一种新的质量生物评价方法用于中药的质量波动检测及安全风险预警,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川芎 都梁软胶囊 Microtox技术 青海弧菌Q67 质量控制 生物评价
原文传递
中药麝香研究现状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
作者 杨钰莹 全云云 +3 位作者 尤晓舟 李莉 赵军宁 王剑波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麝香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情况,预测今后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总结分析麝香领域中存在的不足。方法:计算机检索麝香在中医药领域的相关中文文献,导入NoteExpress V3.2进行合格文献筛选,运用Excel对合格文献...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麝香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情况,预测今后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总结分析麝香领域中存在的不足。方法:计算机检索麝香在中医药领域的相关中文文献,导入NoteExpress V3.2进行合格文献筛选,运用Excel对合格文献的发文量及发表期刊进行统计描述,采用VOSviewer 1.6.18绘制核心作者共现密度视图,CiteSpace6.1.R3绘制机构、关键词共现图以及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及突现图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经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符合纳排标准的英文文献仅有46篇,占中文文献的1%左右且与部分中文内容有交叉,故仅选择4大中文数据库进行文献分析,共纳入4 921篇合格文献,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直至稳定;发表期刊以中医药类为主,《中成药》载刊量高达156篇;形成了115位核心作者及王志文、戴瑞鸿、宋洪涛等代表性研究团队;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以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为主;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侧重于临床观察研究;关键词突现分析提示Meta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功能、血液流变学、与阿托伐他汀联用、等是麝香通心滴丸还会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而麝香通心滴丸代表了麝香未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结论:目前麝香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几个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麝香中成药(麝香保心丸、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复方麝香注射液、等)展开临床研究,体现在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痔疮、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以及麝香酮活性成分分析,但对多数含麝香的中成药而言其研究就相对浅显且停滞,需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全面系统挖掘麝香的药用价值,促进麝香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麝香保心丸 中医药 CITESPACE VOSviewer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