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五味子霜冻指标的生理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全炳旭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2期55-56,共2页
在实验室中利用生长箱设定0℃-8℃的温度范围,对北五味子进行蛋白质与葡萄糖的含量测定,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为北五味子的低温危害临界温度。
关键词 北五味子 霜冻 生理鉴定
下载PDF
Ni^2+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春晖 鲁文静 +6 位作者 苏长罗 全炳旭 李彩璇 王文倩 孙桂容 唐佳伟 唐元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721-4727,共7页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A2/O工艺的回流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探究Ni^2+对AGS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50d左右培养出成熟的AGS,其形态多呈球状或椭球状,外表分布着少量丝状菌,颗粒污泥粒...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A2/O工艺的回流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探究Ni^2+对AGS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50d左右培养出成熟的AGS,其形态多呈球状或椭球状,外表分布着少量丝状菌,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在2~4mm,MLSS达6000mg/L,SVI维持在40~50mL/g.将Ni^2+作用于培养出的成熟AGS,Ni^2+在0~2mg/L的浓度范围内会提高AGS的稳定性,使MLSS上升,SVI降低;同时会促进AGS分泌胞外多聚物(EPS),EPS组成成分中的蛋白质(PN)明显多于多糖(PS);Ni^2+对好氧颗粒污泥去除总氮(TN)的抑制程度要大于COD,最终COD去除率可维持在95%以上,TN去除率可维持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镍离子 胞外多聚物 去除率
下载PDF
MnO_(2)/TiO_(2)改性沸石去除矿井水中Fe^(2+)和Mn^(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春晖 王文倩 +4 位作者 师学璐 全炳旭 杨博 霍倩倩 王新玲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7-1015,共9页
针对矿井水中Fe^(2+)、Mn^(2+)浓度超标及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MnO_(2)和纳米TiO_(2)负载于天然斜发沸石表面制备出MnO_(2)/TiO_(2)改性沸石滤料,并分析了沸石改性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采用单因素动态吸附... 针对矿井水中Fe^(2+)、Mn^(2+)浓度超标及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MnO_(2)和纳米TiO_(2)负载于天然斜发沸石表面制备出MnO_(2)/TiO_(2)改性沸石滤料,并分析了沸石改性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采用单因素动态吸附试验和Thomas模型拟合探究了MnO_(2)/TiO_(2)改性沸石对模拟矿井水水样中Fe^(2+)、Mn^(2+)的去除效果及机理,并考察水流速度、滤层厚度、溶液pH及硬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天然沸石而言,MnO_(2)/TiO_(2)改性沸石的比表面积、孔径、孔体积和阳离子交换量明显增大.当水流速度为7 m/h、进水pH为9.5、水质硬度为350 mg/L、滤层厚度为110 cm时,改性沸石对Fe^(2+)、M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4.810、6.549 mg/g,且Thomas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改性沸石对Fe^(2+)、Mn^(2+)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反冲洗试验结果表明,反冲洗强度为13 L/(m^(2)·s),反冲洗时间大于7 min时,改性沸石的再生效果良好,可重复使用.研究显示,本文制备的MnO_(2)/TiO_(2)改性沸石吸附滤料可为同步去除矿井水中Fe^(2+)、Mn^(2+)污染提供一种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2)/TiO_(2)改性沸石 Fe^(2+) Mn^(2+) 矿井水 动态吸附 Thomas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