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膜炭吸附去除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刘瑞娟 杨兰 +3 位作者 苗时雨 李艳红 安晓强 兰华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在膜法处理污水过程中,广泛使用有机聚合物分离膜。但是,由于不可逆膜污染的发生,需要更换性能衰减后膜,导致大量废膜的生成,因此实现废聚合物膜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以污水处理厂的废旧中空纤维膜为模板,通过简单的热解... 在膜法处理污水过程中,广泛使用有机聚合物分离膜。但是,由于不可逆膜污染的发生,需要更换性能衰减后膜,导致大量废膜的生成,因此实现废聚合物膜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以污水处理厂的废旧中空纤维膜为模板,通过简单的热解重塑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超微孔-介孔-大孔结构的炭材料;结合炭材料的结构表征,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吸附水中典型芳香烃类和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具有分级孔结构的废膜炭对芳香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高于商业炭,而对环丙沙星、卡马西平、磺胺嘧啶等抗生素的吸附性能低于商业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废水处理膜 吸附 孔结构 污染物
下载PDF
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去除水中全氟辛酸研究
2
作者 杨兰 刘瑞娟 +3 位作者 沈舒苏 苗时雨 安晓强 兰华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由于全氟化合物中有很稳定的碳氟键,因此如何高效地去除受污染水体中全氟辛酸(PFOA)是一项挑战。采用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对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FOA进行降解处理,考察了放电气氛、放电功率等放电参数以及气体流量和液... 由于全氟化合物中有很稳定的碳氟键,因此如何高效地去除受污染水体中全氟辛酸(PFOA)是一项挑战。采用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对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FOA进行降解处理,考察了放电气氛、放电功率等放电参数以及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等反应条件对PFOA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电气氛为Ar、放电功率为11.84 W、气体流量为3.33 L/min、液体流量为0.28 L/min的条件下,DBD对PFOA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反应60 min后PFOA去除率可达94.0%以上。结合发射光谱和自由基猝灭分析,确定破坏PFOA的分子结构、实现反应物高效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是e^(-)、·OH、H_(2)O_(2)、O_(3)。该技术可为PFOA去除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全氟辛酸 氧化降解 活性物质
下载PDF
MCM-41中孔分子筛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兰华春 苑宝玲 +2 位作者 李坤林 刘会娟 曲久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0-493,共4页
以MCM-41中孔分子筛(简称MCM-41)为吸附剂,对含Cu2+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CM-41对Cu2+的吸附量较大,约为283.0m g/g;Cu2+的去除率随吸附液pH的增大和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MCM-41对Cu2+的吸附性能符合Langm u ir吸附方... 以MCM-41中孔分子筛(简称MCM-41)为吸附剂,对含Cu2+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CM-41对Cu2+的吸附量较大,约为283.0m g/g;Cu2+的去除率随吸附液pH的增大和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MCM-41对Cu2+的吸附性能符合Langm u ir吸附方程的特征;Cu2+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分子筛 吸附 铜离子 吸附热力学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评价疫情暴发对长江流域地表水生态毒性的影响
4
作者 徐辉 刘洋 +6 位作者 齐维晓 兰华春 刘会娟 曲久辉 李娜 李晓 马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0-447,共8页
在疫情暴发期间,大量使用的消毒剂和抗疫药物对水生态环境带来未知的潜在风险。本研究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江段(攀枝花、三峡、九江和南京江段),在3个季节(疫情暴发前、中、后期)采集表层水样,利用生物毒性测试对长江流域多个... 在疫情暴发期间,大量使用的消毒剂和抗疫药物对水生态环境带来未知的潜在风险。本研究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江段(攀枝花、三峡、九江和南京江段),在3个季节(疫情暴发前、中、后期)采集表层水样,利用生物毒性测试对长江流域多个地区进行发光菌急性毒性研究。空间分布上,从长江流域上游到下游,水中有机污染物急性毒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南京江段水中有机物急性毒性相对较高。时间分布上,丰水期(疫情暴发期间)有机污染物急性毒性高于枯水期和平水期,可能源于疫情期间大量使用的消毒剂等带来的生态毒性效应。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检测体系简单快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水质,可以弥补化学分析只能检测有限目标化合物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地表水 Q67 急性毒性 长江
下载PDF
有机工业废水的电化学处理工艺技术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进 刘豹 +3 位作者 兰华春 刘锐平 赵元凤 曲久辉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36-40,共5页
该文综述了电氧化、电混凝、电气浮、光电催化等电化学处理有机工业废水的技术原理和应用;阐述了各种电化学水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探讨了电化学水处理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电混凝 电气浮 光电催化
下载PDF
包覆型高铁酸钾缓释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叶谋仁 苑宝玲 +1 位作者 兰华春 傅美缘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以切片石蜡为包覆壁材,以高铁酸钾为芯材,采用熔化悬浮冷凝法制得包覆型高铁酸钾。实验结果表明:分散方式对包覆率的影响很大,当搅拌速度为800r/min,超声时间为30min 时,包覆率可达到85.5%;采用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包覆后... 以切片石蜡为包覆壁材,以高铁酸钾为芯材,采用熔化悬浮冷凝法制得包覆型高铁酸钾。实验结果表明:分散方式对包覆率的影响很大,当搅拌速度为800r/min,超声时间为30min 时,包覆率可达到85.5%;采用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包覆后的产品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发现,切片石蜡对高铁酸钾的包覆并没有破坏高铁酸钾的组分活性,包覆后高铁酸钾的缓释符合 Q=kt^n 动力学模型,而且持续缓释性能良好,切片石蜡与高铁酸钾质量比为3:1、5:1和10:1的包覆产品的理论缓释半衰期分别可达到7.5天、2.6月和17.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片石蜡 高铁酸钾 包覆 缓释
下载PDF
高效传质与电子转移的全纳米线光催化燃料电池自驱动净水同步产氢
7
作者 祝凯 梁媛 +2 位作者 兰华春 安晓强 刘健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9-1439,共11页
分别以三维分级碳布基底上组装的TiO_(2)纳米线阵列和铂化的硅纳米线阵列作为光阳极和光阴极,构建了具有高效传质和电子转移特征的全纳米线光催化燃料电池。在光照作用下,光阳极微流道内的光生空穴能有效氧化降解有害污染物,这同时增强... 分别以三维分级碳布基底上组装的TiO_(2)纳米线阵列和铂化的硅纳米线阵列作为光阳极和光阴极,构建了具有高效传质和电子转移特征的全纳米线光催化燃料电池。在光照作用下,光阳极微流道内的光生空穴能有效氧化降解有害污染物,这同时增强了光电子还原水产氢的活性。与传统的平面式光电极相比,全纳米线光催化燃料电池在不需要外部偏压条件下即可高效降解模拟印染废水和同步生成氢气新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燃料电池 纳米线 光电化学 产氢 电荷转移 传质
下载PDF
化学镀镍废水中重金属的净化处理
8
作者 杨存满 许金龙 +4 位作者 鞠佳伟 刘会娟 兰华春 苗时雨 刘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167,共7页
为有效去除化学镀镍废水中存在的络合态金属铜和镍,分析了两种金属对反硝化生化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并研究化学沉淀-树脂协同处理法、预磁化Fe^(0)-H_(2)O_(2)类Fenton-树脂协同处理法同步去除Cu、Ni的效果。结果表明:Cu、Ni对NO_(3)^(-)-... 为有效去除化学镀镍废水中存在的络合态金属铜和镍,分析了两种金属对反硝化生化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并研究化学沉淀-树脂协同处理法、预磁化Fe^(0)-H_(2)O_(2)类Fenton-树脂协同处理法同步去除Cu、Ni的效果。结果表明:Cu、Ni对NO_(3)^(-)-N反硝化活性的半抑制质量浓度(EC_(50))分别为7.45、48.3 mg/L,且抑制作用随着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两种处理方法对镀镍废水中高浓度Cu、Ni的去除均有一定的效果,但预磁化Fe^(0)-H_(2)O_(2)类Fenton-树脂协同处理法的金属去除率更高,Cu、Ni去除率分别达到100%、99.9%,基本实现金属的完全去除,对反硝化生化处理不具备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采用磁化Fe^(0)-H_(2)O_(2)类Fenton-树脂协同处理化学镀镍废水更加经济、环保,为生化法处理废水中的COD、NO_(3)^(-)-N、TP等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废水 抑制作用 同步去除
下载PDF
水厂除藻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国平 戚菁 兰华春 《净水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32-39,共8页
藻类是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湾等任何水生生态系统的天然组成成分,然而过量繁殖的藻类对水厂原水的污染会影响出水水质。面对日益频繁的水华暴发事件,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水厂除藻方法的研究。文中介绍了一些水厂除藻技术,如强化混凝法、... 藻类是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湾等任何水生生态系统的天然组成成分,然而过量繁殖的藻类对水厂原水的污染会影响出水水质。面对日益频繁的水华暴发事件,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水厂除藻方法的研究。文中介绍了一些水厂除藻技术,如强化混凝法、预氧化法、气浮法、超声法、高级氧化法和电化学法,分析了各工艺的原理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厂 藻类 混凝 预氧化 气浮 超声 高级氧化 电化学法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湖库型水源富营养化控制与饮用水安全保障策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晓峰 冀泽华 +2 位作者 兰华春 刘会娟 曲久辉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0,共7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库型水源面临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问题,对饮用水安全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湖库富营养化与湖库型水源地水质现状,从水源保护、净化工艺、管网配送与保障机制等方面,研判了全球气候变...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库型水源面临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问题,对饮用水安全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湖库富营养化与湖库型水源地水质现状,从水源保护、净化工艺、管网配送与保障机制等方面,研判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应对与饮用水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四条针对性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策略建议:加强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力度、推动全过程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基于大数据融合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智慧化监管平台、加快推动湖库型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创新,以期为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未来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饮用水 安全保障 湖库 富营养化
下载PDF
湿法炼锌除杂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存满 鞠佳伟 +2 位作者 郭盛楠 苗时雨 兰华春 《云南冶金》 2021年第5期56-58,69,共4页
通过对现有净化除杂技术研究现状分析,指出降低传统锌粉置换技术成本,研发新型净化技术,提高有价资源回收率,是实现企业产能增收,节能环保的重要途经。
关键词 硫酸锌溶液 净化技术 资源回收 节能环保
下载PDF
MnO_2吸附-氧化去除草甘膦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兰华春 焦兆飞 +2 位作者 赵旭 刘锐平 侯子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81-2186,共6页
草甘膦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天然矿物的吸附-氧化作用对草甘膦的降解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吸附-氧化行为,考察了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降解动力学,以及反应体系pH和共存阳离子对MnO2吸附-氧化降解草甘膦的影响,... 草甘膦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天然矿物的吸附-氧化作用对草甘膦的降解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吸附-氧化行为,考察了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降解动力学,以及反应体系pH和共存阳离子对MnO2吸附-氧化降解草甘膦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草甘膦的降解产物和可能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MnO2可有效降解草甘膦,草甘膦在MnO2表面的降解符合表观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表观反应动力学常数随草甘膦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酸性条件有利于MnO2对草甘膦的去除,共存Cu2+对MnO2去除草甘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草甘膦的降解产物包括肌氨酸、氨基乙酸、羟基乙酸、甲酸和乙酸及PO3-4、NH+4和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MNO 吸附-氧化 降解产物 降解途径
原文传递
臭氧氧化降解除草剂草甘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申元丽 马金锋 +2 位作者 赵旭 刘双跃 兰华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47-1652,共6页
以有机磷农药草甘膦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臭氧氧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臭氧投量、草甘膦初始浓度、初始pH对臭氧氧化去除草甘膦的影响,并对降解途径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投量越大,草甘膦初始浓度越低,臭氧氧化草甘膦的反应速率越快... 以有机磷农药草甘膦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臭氧氧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臭氧投量、草甘膦初始浓度、初始pH对臭氧氧化去除草甘膦的影响,并对降解途径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投量越大,草甘膦初始浓度越低,臭氧氧化草甘膦的反应速率越快;不同pH条件下,碱性体系中草甘膦的去除速率最快,中性次之,酸性体系中草甘膦的去除速率最慢;臭氧氧化草甘膦的矿化程度较高,反应30min时,TOC的去除率为77.65%,反应60min时,TOC的去除率为93.52%;臭氧氧化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反应产物氨甲基磷酸(AMPA)先逐渐积累,然后逐渐降低,磷酸根离子从反应初期就开始逐渐积累,反应中间产物主要有羟基乙酸(Glycolicacid)、氨基乙酸(Glycine)、AMPA和H3PO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臭氧氧化 有机磷农药 降解
原文传递
g-C_3N_4协同光催化还原Cr(Ⅵ)及氧化磺基水杨酸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莉莉 陈翠柏 +2 位作者 兰华春 刘菲 安晓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83-1489,共7页
氮化碳是一种新型非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剂,近年来发展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治理材料.通过热解三聚氰胺的方法制备出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利用XRD、TEM和UV-vis DRS对它的结构、形貌及光电特性进行表征,并进一步对其在协同光催化还原Cr(Ⅵ... 氮化碳是一种新型非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剂,近年来发展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治理材料.通过热解三聚氰胺的方法制备出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利用XRD、TEM和UV-vis DRS对它的结构、形貌及光电特性进行表征,并进一步对其在协同光催化还原Cr(Ⅵ)及氧化磺基水杨酸(SSA)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以及Cr(Ⅵ)与SSA初始浓度比等条件对协同光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1),pH=2,初始Cr(Ⅵ)与SSA浓度比为1∶4(10 mg·L^(-1)∶40 mg·L^(-1))时,协同光催化反应达到最优化,比单独光还原或光氧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3倍以上,此时Cr(Ⅵ)的还原率为98.9%,SSA的氧化率为93.4%.本文还深入探讨了协同光催化机制,g-C3N4在可见光激发下,光生电子还原Cr(Ⅵ),同步产生的空穴、O_2^(·-)和·OH共同氧化S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协同光催化 六价铬 磺基水杨酸 反应机制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负载零价纳米铁吸附水中环丙沙星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姜鹏 李一兵 +4 位作者 童雅婷 李建斐 兰华春 付明来 刘锐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43-2450,共8页
通过溶液还原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负载零价纳米铁NZVI16-GO1(F16G1),并将其用于水中环丙沙星的去除.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仪(EDS)和热重分析仪(TG)等手段表征了F16G1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微... 通过溶液还原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负载零价纳米铁NZVI16-GO1(F16G1),并将其用于水中环丙沙星的去除.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仪(EDS)和热重分析仪(TG)等手段表征了F16G1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发现,F16G1对水中环丙沙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氧化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零价纳米铁的自身团聚;F16G1与环丙沙星的吸附作用很大程度上受静电引力的影响.实验同时考察了p H值、反应时间、初始浓度、投加量等因素对F16G1吸附环丙沙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4~5之间,溶液的p H值对吸附量没有明显影响;F16G1对环丙沙星的最大吸附量是656.66 mg·g-1;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吸附平衡过程.零价纳米铁的磁性使复合材料便于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零价纳米铁 吸附 环丙沙星 等温模型
原文传递
天津主要纳污及入海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及特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齐维晓 刘会娟 +4 位作者 曲久辉 胡承志 任惠敏 兰华春 徐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43-1550,共8页
对天津地区永定新河、北排污河和大沽排污河表层水、悬浮物、间隙水样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七氯等13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高污染区主要为天津几大化工厂附近河段,而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对大沽... 对天津地区永定新河、北排污河和大沽排污河表层水、悬浮物、间隙水样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七氯等13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高污染区主要为天津几大化工厂附近河段,而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对大沽排污河中的七氯等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有所贡献.样品t检验分析表明,秋季和冬季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来源不存在重大差异.不同介质中有机氯农药的组成特征不同,表层水中主要以溶解性较大的六六六为主,而悬浮物中则以滴滴涕、七氯、环氧七氯和异狄氏剂为主.3条河流中的4种不同HCHs异构体以β-HCH的比例最大,说明河流中的HCHs的存在主要是来自于历史遗留;而DDT/DDE和DDT/∑DDTs的比值高于0.5说明近期存在新的DDT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河流 六六六 滴滴涕
原文传递
活性炭纤维电极产生过氧化氢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贺文静 兰华春 +3 位作者 赵旭 王爱民 刘锐平 王英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5-729,共5页
以活性炭纤维为阴极、RuO2/Ti网为阳极、Na2SO4为支持电解质的电化学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流强度、pH值和溶解氧含量等主要参数对电化学体系产生H2O2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电流强度0.12~0.50 A范围内,H2O2的生成量随着电流强度增大而升... 以活性炭纤维为阴极、RuO2/Ti网为阳极、Na2SO4为支持电解质的电化学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流强度、pH值和溶解氧含量等主要参数对电化学体系产生H2O2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电流强度0.12~0.50 A范围内,H2O2的生成量随着电流强度增大而升高,反应60 min后,H2O2浓度可达稳定值;电化学体系具有较宽泛的pH范围,初始pH在2.0~6.0时活性炭纤维阴极产生的H2O2均高于500μmol.L-1,pH 2.0时H2O2生成量最大,可达575.8μmol.L-1;体系中溶解氧浓度影响H2O2的电化学生成量,溶解氧浓度越高H2O2生成量越大;无背景气体通入时,电化学体系自身产生的溶解氧可以支持活性炭纤维阴极产生高浓度的H2O2.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纤维电极是一种高效的电-Fenton阴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FENTON 过氧化氢 活性炭纤维 影响因素 机理
原文传递
紫外-Fenton法处理高盐有机废水 被引量:13
18
作者 姜妍 蒋林时 +3 位作者 苗时雨 刘锐平 兰华春 胡承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49-2354,共6页
以某电镀厂水回用系统产生的高盐有机废水为对象,对比研究了Fenton、UV-Fenton等工艺去除COD性能,考察了初始p H、H_2O_2投加量、Fe2+与H_2O_2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 H=3.0,... 以某电镀厂水回用系统产生的高盐有机废水为对象,对比研究了Fenton、UV-Fenton等工艺去除COD性能,考察了初始p H、H_2O_2投加量、Fe2+与H_2O_2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 H=3.0,H_2O_2的投加量3 mmol/L,RFe2+∶H_2O_2=1∶1,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分别较Fenton和UV-H_2O_2工艺提高23.0%和39.3%。UV-Fenton工艺中,Fenton与UV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果,其处理效果较单独Fenton和单独UV处理效果之和高14.7%。UV的引入促进Fe(II)/Fe(Ⅲ)循环,可以提高·OH生成量以及Fe2+与H_2O_2利用率。UV-Fenton是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可行工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FENTON UV-H2O2 高盐有机废水 Fe2+与H2O2摩尔比
原文传递
纳米Fe_3C/炭纤维非均相电芬顿降解二甲基砷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建斐 李一兵 +4 位作者 孙猛 安晓强 许文泽 童雅婷 兰华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30-3236,共7页
针对结构稳定且难以靠常规方法去除的二甲基砷,制备新型负载Fe_3C纳米粒子的炭纤维催化剂,并对其非均相电芬顿降解二甲基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_3C/CF与阴极产生的H2O2发生电芬顿催化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将二甲基砷降解为一甲基砷... 针对结构稳定且难以靠常规方法去除的二甲基砷,制备新型负载Fe_3C纳米粒子的炭纤维催化剂,并对其非均相电芬顿降解二甲基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_3C/CF与阴极产生的H2O2发生电芬顿催化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将二甲基砷降解为一甲基砷和As(V),As(V)可被同步吸附在Fe_3C/CF催化剂表面.通过考察电催化过程中初始p H、反应物初始浓度、电流强度和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催化氧化DMA效果的影响,表明在初始p H为3,二甲基砷初始浓度为5 mg·L^(-1),Fe_3C/CF投量为500 mg·L^(-1)的最佳条件下,经非均相电芬顿反应360 min后,二甲基砷去除率高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C/碳纤维催化剂 二甲基砷 非均相电芬顿 电催化降解
原文传递
铁盐与铝盐对腈纶废水生化出水混凝特性的对比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进 兰华春 +2 位作者 刘锐平 赵元凤 曲久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1526,共6页
针对腈纶废水生化单元出水,对比研究了Al2(SO4)3和Fe2(SO4)3在不同絮凝剂投量和p H时的混凝处理效果,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三维荧光光谱(EEM)、凝胶渗透色谱(HPSEC)等对混凝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显示,2种混凝剂在投... 针对腈纶废水生化单元出水,对比研究了Al2(SO4)3和Fe2(SO4)3在不同絮凝剂投量和p H时的混凝处理效果,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三维荧光光谱(EEM)、凝胶渗透色谱(HPSEC)等对混凝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显示,2种混凝剂在投量为63.5 mg/L时可获得30%以上的COD去除率,且最佳p H为中性附近。当投量小于32 mg/L时,Al2(SO4)3较Fe2(SO4)3具有更高的COD去除率,进一步增大混凝剂的投量很难提高Al2(SO4)3对COD的去除率,而Fe2(SO4)3则在有限范围内能持续提高COD去除率。EEM光谱分析显示,与Al2(SO4)3相比,Fe2(SO4)3对有机物具有更广的处理范围和更好的去除效果。HPSEC分析表明,Fe2(SO4)3相对于Al2(SO4)3在去除重均分子量为2 776、1 856和1 325 Da的有机物组分方面具有优势。铁盐或铝盐混凝是深度净化腈纶废水生化单元出水的可行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废水 混凝 重均分子量 三维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