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软地层”超前探放水综合控制技术
1
作者 赵飞 关继超 +3 位作者 韩璐 马延庆 李国勇 王泽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2-386,共5页
“三软地层”探放水钻孔孔口管固管安装困难、顶板遇水塌陷渗水、疏放水钻孔坍塌堵孔以及钻孔缩颈的施工技术一直难以解决。通过理论计算与工程实践,摸索了一套探放水创新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钻孔参数设计,11701工作面大部分顶板疏放水... “三软地层”探放水钻孔孔口管固管安装困难、顶板遇水塌陷渗水、疏放水钻孔坍塌堵孔以及钻孔缩颈的施工技术一直难以解决。通过理论计算与工程实践,摸索了一套探放水创新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钻孔参数设计,11701工作面大部分顶板疏放水钻孔垂高取200 m,终孔孔距不大于60 m,富水区域进行加密。技术上攻克了套管加长后固结难的技术难题,研发出一套“分级注浆固管法”,将整个套管牢固安装在设计位置,实现了在软岩区域快速固结安装超长孔口套管的新工法。针对“三软地层”的钻孔探放水,为了解决“三软地层”的探放水钻孔在成孔后坍塌堵塞的技术难题,创造性的研发出三级注浆以及“全孔花管护壁新工艺”;工程实践证明该套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三软地层”探放水钻孔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地层 顶板水害 探放水 分级注浆固管法 全孔花管护壁新工艺
下载PDF
肌肉动力与断端显微位移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关继超 钟红刚 +2 位作者 董福慧 尚天裕 丛铁民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时期肌力和位移的变化,探讨肌肉动力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肌力和位移传感器,测试夹板固定下兔胫骨干闭合骨折后的肌力与位移变化,计算机同步数据采集。结果:正常肌力5.04kg,伤后第一天肌力... 目的: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时期肌力和位移的变化,探讨肌肉动力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肌力和位移传感器,测试夹板固定下兔胫骨干闭合骨折后的肌力与位移变化,计算机同步数据采集。结果:正常肌力5.04kg,伤后第一天肌力1.87kg,位移0.87mm;7天对肌力3.35kg,位移最大为1.02mm;14天对肌力接近正常5.01kg(P>0.05);21天对肌力恢复正常,位移下降至0.28mm;35天时位移仅为0.035mm,骨折愈合。结论:肌肉动力为骨折端提供间歇性生理应力为骨折愈合所必需,骨折愈合的最佳应力是该部生理状态下所承受的肌力。在功能活动时允许断端一定范围的纵向活动,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动力 断端位移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与主成分分析法富水性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韩璐 关继超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在收集新汶煤矿、新泰煤矿等鲁中、鲁西的煤层顶板砂岩涌水案例的基础上,为确定各评价指标(含水层厚度、砂泥比、钻孔浆液消耗量、断层分维值)对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相对重要性,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GRA)与主成分分析法(PCA)两种... 在收集新汶煤矿、新泰煤矿等鲁中、鲁西的煤层顶板砂岩涌水案例的基础上,为确定各评价指标(含水层厚度、砂泥比、钻孔浆液消耗量、断层分维值)对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相对重要性,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GRA)与主成分分析法(PCA)两种方法,研究得到主控因素与含水层富水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用于相对客观地评价预测煤层顶板含水层的富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顶板 富水性 主控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实验性骨折的力学强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关继超 钟红刚 +1 位作者 董福慧 尚天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夹板固定下骨折愈合的质量,探讨“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实验性兔胫骨骨折采用夹板固定后,不同时期的骨痂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2周时骨痂的强度和刚度均较低,4周时迅速上升,6周时达到高大,8周... 目的分析夹板固定下骨折愈合的质量,探讨“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实验性兔胫骨骨折采用夹板固定后,不同时期的骨痂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2周时骨痂的强度和刚度均较低,4周时迅速上升,6周时达到高大,8周时又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 骨折 力学强度
下载PDF
超踝夹板配合袜套悬吊牵引治疗踝部骨折
5
作者 关继超 董福慧 +1 位作者 尚天裕 陈力夯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99-200,共2页
超踝夹板配合袜套悬吊牵引治疗踝部骨折关继超董福慧尚天裕陈力夯*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100700)*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医院(100700)我科自1990年8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了28例双踝和三踝骨折病... 超踝夹板配合袜套悬吊牵引治疗踝部骨折关继超董福慧尚天裕陈力夯*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100700)*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医院(100700)我科自1990年8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了28例双踝和三踝骨折病人,采用手法复位,超踝夹板固定,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骨折 超踝夹板 牵引 治疗
下载PDF
骨折愈合与肌肉动力的辨证论治
6
作者 关继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7期9-10,共2页
中医早在《内经》中就有“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之论,历代文献中也都有“骨肉相连,筋能束骨”的记载,充分体现了筋骨并重的原则。在骨折治疗中,固定和活动同样重要,固定是手段,活动是目的,在骨折的治疗中始终贯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原... 中医早在《内经》中就有“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之论,历代文献中也都有“骨肉相连,筋能束骨”的记载,充分体现了筋骨并重的原则。在骨折治疗中,固定和活动同样重要,固定是手段,活动是目的,在骨折的治疗中始终贯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原则,即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以后,病人的伤肢、全身的骨折端都要进行活动,鼓励有益于骨折愈合的动,限制不利的动,固定是以肢体能活动为目的,而活动又以不影响断端的稳定为标准。由于这种方法不加重软组织损伤,不损伤肢体的血运,骨折端没有异物干扰,应力替代,伤肢能早期活动,所以使骨折的愈合和肢体的功能可以同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愈合 肌肉动力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夹板固定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永耀 程灏 +3 位作者 赵勇 刘广伟 成永忠 关继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37-1742,共6页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常伴有尺骨茎突骨折,临床中对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方法,治疗过程中对尺骨茎突骨折干预的机制难以在尸体力学实验中获得。近年来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骨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常伴有尺骨茎突骨折,临床中对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方法,治疗过程中对尺骨茎突骨折干预的机制难以在尸体力学实验中获得。近年来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骨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骨科疾病的研究开辟了途径。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夹板对尺骨茎突骨折干预的生物力学机制,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名健康女志愿者的前臂及腕部CT图像建立正常腕关节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通过与文献中尸体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建立有、无夹板固定的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的4种腕关节有限元模型。分析各模型在轴向压缩、横向拉伸、旋前和旋后4种工况下,下尺桡关节的相对位移变化、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建立并验证了正常腕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出实验所需另外4种模型;(2)在旋前及旋后工况中,尺骨茎突Ⅰ型及Ⅱ型骨折模型下尺桡关节的相对位移值均大于正常腕关节模型,其中Ⅰ型骨折模型小于Ⅱ型骨折模型,夹板干预后2种骨折模型位移值均明显减小;(3)在横向拉伸、旋前及旋后工况中,尺骨茎突Ⅰ型模型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值小于Ⅱ型骨折模型,夹板干预后2种骨折模型位移值均明显减小。其余工况下以上相应数值相差不明显;(4)结果提示,尺骨茎突骨折后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变差,其中发生Ⅱ型骨折后下尺桡关节稳定性不及Ⅰ型骨折,夹板这一弹性固定方式在治疗周期中能够增加尺侧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特性 相对位移 模型构建 夹板 尺骨骨折 腕关节 有限元分析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董福慧 关继超 +2 位作者 赵勇 邹炳曾 尚天裕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骨折端受力、肌肉动力、骨痂密度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 通过传感器电测技术与X线灰度分析的方法 ,从三个方面对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①分别对 14只 1岁龄山羊进行了断端受力与骨折愈合的关系的研究 ;②对 10... 目的 探讨骨折端受力、肌肉动力、骨痂密度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 通过传感器电测技术与X线灰度分析的方法 ,从三个方面对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①分别对 14只 1岁龄山羊进行了断端受力与骨折愈合的关系的研究 ;②对 10只健康成年家兔进行了肌肉动力与骨折愈合的关系的研究 ;③对 5 6只健康成年家兔进行了骨痂密度与骨折愈合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与结论 ①理想的骨折愈合与最佳的应力状态相适应 ;②肌肉动力是应力适应的反馈调节因素 ;③骨痂密度是应力适应的反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胫骨骨折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内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勇 崔秀仁 +6 位作者 关继超 张兴平 闫安 张宽 桑志成 何冀川 谢澄诚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1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8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52例;年龄34~85岁,平均60.27岁;左侧33例,右侧27例。所有骨折为自行摔倒后... 目的:探讨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8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52例;年龄34~85岁,平均60.27岁;左侧33例,右侧27例。所有骨折为自行摔倒后手撑地所致,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分型:A3型22例,B2型4例,B3型2例,C1型20例,C2型8例,C3型4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闭合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握力、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结果:60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4个月。桡骨高度:外固定组平均(4.85±2.75)mm,内固定组平均(4.29±1.53)mm;掌倾角:外固定组平均(14.66±10.77)°,内固定组平均(14.39±5.01)°;尺偏角:外固定组平均(7.90±4.70)°,内固定组平均(6.19±3.1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功能比较,除旋后及桡偏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Batra腕关节评分标准测定两组患者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外固定组Batra解剖评分平均86.27分,其中优15例,良11例,可1例,差3例;功能评分平均94.93分,均为优。内固定组Batra解剖评分平均91.27分,其中优16例,良12例,可2例;功能评分平均94.23分,均为优。结论:复位外固定器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相近,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中药联合肝素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永耀 程灏 +1 位作者 关继超 金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评价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那屈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髋部骨折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术期单纯应用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中西医结合组应用复元活血汤加减口服及等同于对照组剂... 目的:评价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那屈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髋部骨折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术期单纯应用那屈肝素钙皮下注射,中西医结合组应用复元活血汤加减口服及等同于对照组剂量的那屈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周期为术前2 d至术后7 d;于术前2 d、术后1 d、术后7 d采集外周静脉血监测血栓弹力图(TEG)各值,记录R值、K值、α角、MA值、CL30值,进行组内纵向及组间横向比较。结果:术后1 d与术前2 d相比,中西医结合组K值延长(2.5±0.3 VS 1.9±0.6,P<0.05);术后7 d与术前2 d相比,2组R值均延长(中西医结合组:9.2±1.8VS 7.5±1.3,P<0.05;对照组:8.3±1.0 VS 7.2±1.7,P<0.05),K值均延长(中西医结合组:2.6±0.4 VS 1.9±0.6,P<0.05;对照组:2.4±0.3 VS 2.0±0.4,P<0.05),MA值均减小(中西医结合组:62.5±5.4 VS 71.1±5.7,P<0.05;对照组:64.9±1.9 VS 68.9±1.2,P<0.05),α角度均减小(中西医结合组:52.5±4.8 VS 60.0±7.6,P<0.05;对照组:58.2±7.1 VS 59.6±7.1,P<0.05)。术后1 d,中西医结合组K值大于对照组(2.5±0.3 VS 2.1±0.6,P<0.05);术后7 d,中西医结合组R值大于对照组(9.2±1.8 VS 8.3±1.0,P<0.05),α角度小于对照组(52.5±4.8 VS 58.2±7.1,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血液的凝固性,中西医结合组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复元活血汤 深静脉血栓 老年 髋部手术
下载PDF
手术修补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永耀 关继超 金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评价手术修补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2例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其中内踝骨质完整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三角韧带手术治疗组(治疗组)和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组(对照组)各23例,均行外踝骨折切... 目的:评价手术修补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2例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其中内踝骨质完整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三角韧带手术治疗组(治疗组)和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组(对照组)各23例,均行外踝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下胫腓关节以螺钉固定8周;治疗组同时行三角韧带修补,对照组术后行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随访11~34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52例患者均获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6%和65.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中三角韧带损伤,有必要同时进行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前外旋型Ⅲ度 三角韧带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 Ⅷ型骨折34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永耀 赵勇 +2 位作者 程灏 成永忠 关继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对比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夹板固定对尺侧柱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配对方法设计临床研究,要求性别相同、年龄相近、治疗后桡骨远端解剖学评分等级... 目的:对比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夹板固定对尺侧柱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配对方法设计临床研究,要求性别相同、年龄相近、治疗后桡骨远端解剖学评分等级和尺骨茎突骨折类型一致,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者纳入夹板组,单纯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治疗者纳入内固定组,共配对34对(68例)。结果:随访至治疗后12周,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良好。夹板组出现尺侧柱并发症9例,内固定组24例(P<0.05)。通过Bunger的Colles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夹板组优良率79.4%;内固定组97.1%(P<0.05)。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夹板组优良率91.2%,内固定组64.7%(P<0.05)。夹板组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分别为健侧的(81.4±6.8)%、(80.3±10.2)%,内固定组分别为(76.8±8.0)%、(71.4±8.5)%(P<0.05)。夹板组手捏力为健侧的(73.1±6.5)%,内固定组为(69.8±6.4)%(P<0.05)。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终末桡骨远端骨折,虽解剖学评分不及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但获得了更满意的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范围优于后者,且因尺侧柱损伤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小夹板 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下载PDF
外置式人工关节控制下的家兔膝关节再生与功能恢复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红刚 张万强 +4 位作者 关继超 卜海滨 董福慧 钱民全 孟和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目的探讨仿生运动生物力学环境下关节再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验家兔7只,在实验家兔一侧股骨干和胫骨骨干各穿2枚直径1.5 mm克氏针,分别安装框架平台。然后在体外通过在膝关节内、外侧分别安装模拟膝关节矢状面运动轨迹的平面四杆机构... 目的探讨仿生运动生物力学环境下关节再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验家兔7只,在实验家兔一侧股骨干和胫骨骨干各穿2枚直径1.5 mm克氏针,分别安装框架平台。然后在体外通过在膝关节内、外侧分别安装模拟膝关节矢状面运动轨迹的平面四杆机构,连接股骨和胫骨上已经安装好的框架平台。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同时截骨去除关节软骨、部分软骨下骨及十字交叉韧带和半月板等结构,但不损伤肌腱起止点,保留关节囊及囊外韧带,保留髌骨和籽骨。术后家兔自然活动。在关节截骨后的愈合过程中定期拍摄X线片,测量关节矢状面的活动度和骨性间隙。结果 7只实验家兔中6例成功安装外置式人工关节,截骨微创骨穿针仿生运动外置式人工关节控制下自然活动。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分别为:术后第1周,极限屈曲位(144.7±15.62)°,极限伸直位(44.2±25.77)°,活动度(100.5±29.03)°;术后第12周,极限屈曲位(139.4±12.92)°,极限伸直位(40.4±22.04)°,活动度(99.0±23.39)°。截骨术后第12周与截骨术后第1周相比,屈曲位、伸直位和活动度均没有显著差异。X线显示骨性关节间隙依然存在。截骨侧骨性关节间隙明显减小,由截骨术后第1周(4.03±1.84)mm减小到第12周(2.32±1.05)mm,而对侧正常骨性关节间隙为(1.27±0.22)mm。术后16周拆除外置式人工关节,切开关节囊观察,发现新生白色软骨覆盖截骨再生表面,表面光滑,具有典型关节滑车结构,并且观察到类似韧带的纤维束从再生的股骨下端发出,终止于新生的胫骨上端。术后第25周,所有6只实验家兔截骨再生膝关节屈曲位(148.3±4.75)°,伸直位(48.30±17.57)°,活动范围(100.0±20.80)°;对侧(左侧)正常膝关节屈曲位(148.3±7.5)°,伸直位(21.6±9.09)°,活动范围(126.7±6.88)°。截骨侧、对侧骨性关节间隙分别为(1.4±0.59)、(0.92±0.35)mm。结论外置式仿生运动人工关节为家兔膝关节再生保留了再生空间,提供了一种运动模拟环境、印证了骨折愈合过程的应力适应性。本研究结果提示仿生运动生物力学环境下,正常家兔膝关节内截骨后再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再生 外置式人工关节 骨折愈合 应力适应性
原文传递
学习古代有关桡骨远端骨折文献的体会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秀仁 赵勇 +4 位作者 关继超 宋跃 闫安 何冀川 万安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4期271-273,共3页
在我国,以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历史悠久。通过对古代有关桡骨远端骨折文献的学习,指出古代医家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为近代尚天裕先生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近代骨科手法整复以及外固定方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认... 在我国,以中医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历史悠久。通过对古代有关桡骨远端骨折文献的学习,指出古代医家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为近代尚天裕先生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近代骨科手法整复以及外固定方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认为中医学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占有明显优势,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值得现代临床医生深刻领悟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外固定 中药治疗
下载PDF
亚洲钉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38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永耀 关继超 金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74-575,共2页
摘要目的:评价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38例患者采用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38例获3~18个月随访(平均10.2个月),... 摘要目的:评价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38例患者采用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38例获3~18个月随访(平均10.2个月),1例术后3个月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1例出现局部组织疼痛取出拉力螺钉尾帽后消失,36例骨性愈合,Harris功能评分优25例,良10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亚洲型髋关节螺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可靠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后内侧入路结合皮内缝合治疗跟腱断裂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永耀 金阳 关继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结合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治疗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采取后正中旁内侧入路结合可吸收线皮内缝连续合治疗闭合跟腱断裂43例,观察术后皮缘坏死率、感染率及术后6个月切口瘢痕愈合情况.结果:43例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结合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治疗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采取后正中旁内侧入路结合可吸收线皮内缝连续合治疗闭合跟腱断裂43例,观察术后皮缘坏死率、感染率及术后6个月切口瘢痕愈合情况.结果:43例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5个月;1例术后10周再次拉伤,42例切口愈合好、瘢痕小,根据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38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8%.结论:采用后正中旁内侧入路结合可吸收线皮内缝连续合治疗跟腱断裂,切口愈合好、瘢痕小、皮缘坏死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皮内缝合法 后内侧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外固定治疗第五跖骨基底Ⅰ区骨折36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泽明 林新晓 +4 位作者 程灏 宋跃 关继超 成永忠 荣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第五跖骨基底I区骨折是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常由内翻暴力所致是由间接暴力引起的撕脱骨折。弹力绷带制动或石膏外固定治疗,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肿胀、疼痛等并发症。我们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治疗36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第五跖骨 骨折 外固定疗法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泽明 宋跃 +3 位作者 金阳 关继超 程灏 赵德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DHS、Smithneph短重建钉、PFN、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结果:120例中109例获得随访。DHS组切割股骨头2例;PFN组1例发生退钉;短重建钉1例发生远...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DHS、Smithneph短重建钉、PFN、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结果:120例中109例获得随访。DHS组切割股骨头2例;PFN组1例发生退钉;短重建钉1例发生远端骨折;PFNA组均骨性愈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肢体功能基本满意。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以PFNA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科治疗 疗效比较
下载PDF
经肱三头肌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泽明 金阳 +3 位作者 宋跃 关继超 王站峰 赵德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肱骨 髁间骨折 肱三头肌
下载PDF
骨折愈合应力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福慧 陈逊文 +12 位作者 钟红刚 徐志强 赵勇 关继超 吴冠男 陈志维 刘效仿 傅强 宋跃 梁朝 李茂林 高云 蔡静怡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11期22-23,共2页
本研究通过传感器电测技术、光导纤维在体植入观察与X线灰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探讨了骨折端受力、肌肉动力、骨痂密度、血管再生与骨折愈合的关系.对骨折愈合过程活体断端力学环境、活体组织学变化过程及愈合组织的... 本研究通过传感器电测技术、光导纤维在体植入观察与X线灰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探讨了骨折端受力、肌肉动力、骨痂密度、血管再生与骨折愈合的关系.对骨折愈合过程活体断端力学环境、活体组织学变化过程及愈合组织的物质梯度连续变化进行了开创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应力适应性 肌肉动力 骨痂密度 血管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