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应链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研究综述
1
作者 关露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0156-0160,共5页
从关键节点的角度来审视供应链网络,可以帮助识别供应链中潜在的风险、评估供应链的脆弱性,并为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供应链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研究的文献梳理,探究供应链关键节点识别研究的主要进展和趋势,发现目前的... 从关键节点的角度来审视供应链网络,可以帮助识别供应链中潜在的风险、评估供应链的脆弱性,并为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供应链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研究的文献梳理,探究供应链关键节点识别研究的主要进展和趋势,发现目前的研究大多使用复杂网络理论和综合评价方法来对供应链网络关键节点进行识别,且多将关键节点的研究延伸至对供应链网络鲁棒性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中。故此,今后对供应链网络关键节点的研究可以从算法和应用两个角度入手,但在计算过程中建立标准化的供应链网络关键节点评估体系、考虑现实供应链网络的动态性、多层供应链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还有待挖掘,在应用场景方面可以考虑将供应链网络的关键识别与供应链网络弹性研究相结合,通过优化和管理关键节点,提高供应链网络的弹性,增强对外部干扰和变化对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节点识别 供应链网络 文献综述
下载PDF
2023年ESMO会议食管癌药物治疗进展
2
作者 孟祥瑞 单争争 +4 位作者 关露露 邢思远 辛道 樊青霞 王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年会于2023年10月20日~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报道多项食管癌领域的最新前沿研究。本文将从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和晚期食管癌药物治疗方面整理并解...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年会于2023年10月20日~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报道多项食管癌领域的最新前沿研究。本文将从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和晚期食管癌药物治疗方面整理并解读此次会议中食管癌的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9
3
作者 樊鑫鑫 吕慧芳 +5 位作者 陈贝贝 焦智民 高小会 赵青芳 关露露 陈小兵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安阳肿瘤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家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安阳肿瘤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家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阿帕替尼500 mg,口服,每天1次;替吉奥胶囊40~60 mg,每天2次,口服,第1~14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替吉奥胶囊40~60 mg,每天2次,口服,第1~14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两组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一致。以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version 1.1,RECIST 1.1)进行疗效评价,以WHO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以卡氏行为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标准评价生活质量,以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评估营养状态。结果试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消化道反应和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营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多,且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下降明显,该联合治疗方案是否值得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化疗
下载PDF
分析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患者个体化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关露露 赵青芳 +6 位作者 杨占军 吕慧芳 陈贝贝 别良玉 王茂勋 刘曙正 陈小兵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CA72-4、CA125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在胃癌个体化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CA72-4、CA125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在胃癌个体化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1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6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胃良性疾病组)及51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回顾性分析118例胃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资料。结果 118例胃癌患者CEA、CA19-9、CA72-4、CA125、AFP联合检测的初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CEA、CA19-9、CA72-4、CA125、AFP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CA125阳性与性别和腹膜转移有关(P_均<0.05);AFP阳性与肝转移有关(P=0.002)。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CA72-4(P=0.022)、AFP(P=0.002)、肿瘤TNM分期(P=0.002)及腹膜转移(P=0.025)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CA72-4阳性和AFP阳性患者死亡危险系数分别是阴性患者的1.732倍和3.086倍。结论 CEA、CA19-9、CA72-4、CA125及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初诊阳性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对胃癌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价值,其中CA72-4、AFP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糖链抗原125 糖链抗原72-4 甲胎蛋白
下载PDF
胃肝样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关露露 赵青芳 陈小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胃肝样腺癌(HAS)是发生于胃黏膜的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的一种罕见胃癌亚型。目前缺乏诊断和治疗标准,且预后较差,对HAS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AS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诊断中的价值、临床治... 胃肝样腺癌(HAS)是发生于胃黏膜的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的一种罕见胃癌亚型。目前缺乏诊断和治疗标准,且预后较差,对HAS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AS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诊断中的价值、临床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等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肿瘤标志物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糜子叶片表皮蜡质的组分及晶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芮 刘晓宇 +7 位作者 刘乐 隗正阳 贾亚涛 关露露 吴洪启 李春莲 汪勇 王中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2,共6页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植物表皮蜡质能够保护植物免受外来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侵害。本研究选取榆黍1号、雁黍7号、陇糜8号、晋黍9号和宁糜10号5个糜子品种材料,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对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糜子叶片的表皮蜡质成分...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植物表皮蜡质能够保护植物免受外来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侵害。本研究选取榆黍1号、雁黍7号、陇糜8号、晋黍9号和宁糜10号5个糜子品种材料,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对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糜子叶片的表皮蜡质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糜子叶片表皮蜡质的组成,并对不同品种糜子蜡质晶体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糜子品种叶片表皮蜡质含量不同,高蜡品种榆黍1号蜡质总含量是低蜡品种宁糜10号的1.4倍。不同糜子品种蜡质组成成分相同,均以碳链长度分布范围为C22-C35的烷烃、初级醇、萜类物质等20种化合物为主。初级醇是糜子叶片表皮蜡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占蜡质总含量的67.46%;其中C32醇含量最高,占初级醇含量的82.73%。糜子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蜡质组成比较相似,均含有初级醇、烷烃及萜类物质;且蜡质总量随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叶片表皮蜡质晶体结构为片状和少量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叶表皮 蜡质组分 晶体结构 初级醇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赵青芳 关露露 +6 位作者 吕慧芳 陈贝贝 樊鑫鑫 王茂勋 高晓会 郭彦伟 陈小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09,共7页
背景与目的: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针对晚期胃癌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寻找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及筛选敏感人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研究旨在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找有效的临床预测... 背景与目的: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针对晚期胃癌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寻找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及筛选敏感人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研究旨在观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找有效的临床预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5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单药口服阿帕替尼。观察指标为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总体中位PFS(median DFS,m PFS)为71 d(95%CI:50.1~91.9 d),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71%,DCR为65.7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56岁、ECOG评分0~1分、药物剂量500 mg、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蛋白尿者PFS显著延长;而ECOG评分0~1分、药物剂量500 mg、高血压、HFSR、蛋白尿、腹泻者DCR较高。Cox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P=0.007)、药物剂量(P=0.014)、高血压(P=0.012)及治疗相关HFSR(P=0.046)是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ECOG评分0~1分(P=0.014)、高血压(P=0.043)及HFSR(P=0.012)与DCR高显著相关。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控的安全性。ECOG评分、治疗期间出现高血压及HFSR是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DCR和PF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药物剂量可作为PFS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阿帕替尼 多因素分析 预后指标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路遥 许孟丽 +3 位作者 关露露 杨亚蓝 陈雨 王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炎性相关指标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2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相关信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目的探讨术前炎性相关指标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2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相关信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曲线评估炎性相关指标预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NLR(OR=12.14,95%CI:4.13~35.71,P<0.001)和PLR(OR=6.52,95%CI:2.09~20.34,P=0.001)是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NLR≥3.5且PLR≥182的结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肝转移。ROC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均显示NLR联合PLR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术前NLR、PLR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肝转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进展和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亚蓝 路遥 +2 位作者 关露露 辛道 王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5期457-460,F0003,共5页
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了具有降血糖作用外,对肿瘤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裨益。这使得二甲双胍可能成为癌症预防和治疗的候选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 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了具有降血糖作用外,对肿瘤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裨益。这使得二甲双胍可能成为癌症预防和治疗的候选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许多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新近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用作ICIs辅助用药可以使某些肿瘤患者获益,这对研究新型免疫治疗模式,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以期取得更持久的生存获益意义重大。本文就二甲双胍改善免疫微环境的机制、二甲双胍辅助ICIs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并探讨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鑫鑫 吕慧芳 +6 位作者 陈贝贝 赵青芳 关露露 别良玉 朱彩华 马一杰 陈小兵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口服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替吉奥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胶囊40~60 mg,2次/d,第1~14天,休息7 d,即每21天一个周期,至少完成2...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口服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替吉奥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胶囊40~60 mg,2次/d,第1~14天,休息7 d,即每21天一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估1次疗效;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泵入2 h,第1天,替吉奥胶囊按照80 mg/(m^2·d),分2次,第1~14天,休息7 d,即每21天一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评估疗效。不良反应处理同替吉奥组。按RECIST 1.1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按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替吉奥组中CR 0例,PR 16例,客观有效率26.67%;对照组中CR 0例,PR 20例,客观有效率3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方面:替吉奥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6.67%、16.67%、26.67%)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0.00%、43.3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方面:替吉奥组发生率(分别为:40.00%、3.33%)低于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73.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药口服替吉奥胶囊相较于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老年 胃肿瘤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养正消积胶囊配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鑫鑫 吕慧芳 +4 位作者 关露露 赵青芳 陈贝贝 马一杰 陈小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7期155-158,共4页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配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养正消积胶囊...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配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养正消积胶囊,1.56 g/次,3次/d,口服,配合SOX方案;对照组单纯给予SOX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评价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试验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胃肠道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配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正消积胶囊 晚期胃癌 SOX方案 效果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胃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青芳 关露露 陈小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33-36,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研究发现lncRNA异常表达与胃癌有关。在表观遗传学水平上,lncRNAs可通过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或与RNA结合蛋白(RBP)形成复合物,介导mRNA剪...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研究发现lncRNA异常表达与胃癌有关。在表观遗传学水平上,lncRNAs可通过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或与RNA结合蛋白(RBP)形成复合物,介导mRNA剪接和稳定性;也可与微小RNA(miRNA)形成竞争性內源RNA(ceRNA)调控网络,参与基因表达调控;在某些情况下,lncRNAs招募组蛋白修饰复合物,抑制靶基因的转录;此外,lncRNAs还可通过肿瘤抑制基因P53或癌基因c-Myc发挥致癌或抑癌作用。同时,lncRNAs参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影响转移。本文就lncRNA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胃肿瘤 表观遗传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奥沙利铂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青芳 关露露 陈小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第6期546-549,共4页
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化疗药物,抗瘤谱广、不良反应轻是其主要特点。但是,随着其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也被发现。近年来研究显示,血小板减少症是奥沙利铂治疗期间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达70%,可导致化疗延迟... 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化疗药物,抗瘤谱广、不良反应轻是其主要特点。但是,随着其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也被发现。近年来研究显示,血小板减少症是奥沙利铂治疗期间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达70%,可导致化疗延迟甚至中止。骨髓抑制是奥沙利铂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新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其他的作用机制,包括脾隔离症、溶血尿毒综合症、奥沙利铂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同的作用机制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现对奥沙利铂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奥沙利铂疗程持续和达到更好疗效、及时预防不良后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血小板减少 机制 防治策略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前后HER-2表达改变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樊鑫鑫 吕慧芳 +5 位作者 陈贝贝 朱彩华 赵青芳 关露露 马一杰 陈小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446-447,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新发乳腺癌患者,约有50万患者死亡。在我国,每年新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已增至近17万人,死亡人数近4万,不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全球卫生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新发乳腺癌患者,约有50万患者死亡。在我国,每年新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已增至近17万人,死亡人数近4万,不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全球卫生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复发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一直是乳腺癌治疗的前沿课题。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指导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生物学指标,HER-2是乳腺癌的预后指标和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HER-2 表达
下载PDF
二甲双胍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路遥 辛道 +2 位作者 刘得恩 关露露 王峰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61-65,共5页
二甲双胍不仅是最广泛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还表现除降血糖作用外的多种疗效,如保护心脏作用、改善血脂作用及抗癌作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与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相比,其相关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二... 二甲双胍不仅是最广泛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还表现除降血糖作用外的多种疗效,如保护心脏作用、改善血脂作用及抗癌作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与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相比,其相关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二甲双胍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目前关于二甲双胍对肿瘤免疫的作用机制知之甚少,但应不断探索二甲双胍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研究新型免疫治疗模式,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给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肿瘤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MiR-196a与ZG16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樊鑫鑫 赵青芳 +4 位作者 关露露 刘奇 王茂勋 吕慧芳 陈小兵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94-300,共7页
目的通过测定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mi R-196a和ZG16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3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mi R-196a和ZG16 m RNA... 目的通过测定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mi R-196a和ZG16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3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mi R-196a和ZG16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ZG16 m 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t=-27.511,P<0.001);癌组织mi R-196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9.04,P<0.001),且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01,r=-0.469);癌组织中mi R-196a、ZG16m RNA的表达情况与肿瘤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肿瘤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CEA水平无关(P>0.05)。结论两者可能推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是潜在的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两者在左右半结直肠癌中表达量分别有差异,临床上可能有助于左右半结直肠癌靶向药物疗效预测及新的治疗靶点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miR-196a ZG16蛋白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胃癌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关露露 赵青芳 陈小兵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422-425,共4页
化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其耐药性限制了化疗的有效性,导致治疗失败.耐药性可以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已经证明多种因素参与胃癌多药耐药,包括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DNA损伤修复功能障碍、上皮间质转... 化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其耐药性限制了化疗的有效性,导致治疗失败.耐药性可以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已经证明多种因素参与胃癌多药耐药,包括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DNA损伤修复功能障碍、上皮间质转化及非编码RNA等.提高化疗疗效的关键在于解决耐药问题或延缓耐药时间.文章对胃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上皮间质转化 非编码RNA 胃肿瘤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茂勋 关露露 陈小兵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281-285,共5页
近年来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为机制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阿帕替尼是口服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剂。2017年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近年来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为机制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阿帕替尼是口服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剂。2017年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把阿帕替尼列为胃癌三线治疗的唯一推荐靶向药物。现就阿帕替尼的作用机制、逆转化疗药物耐药性、对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物标志物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阿帕替尼 耐药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原文传递
木薯SR家族基因的克隆和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思雅 顾进宝 +3 位作者 马晓雯 马牧青 关露露 王振宇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68-2777,共10页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和能源植物,关于木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栽培品种的遗传改良和性状优化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Gateway誖技术为主要手段,克隆了木薯剪接因子SR蛋...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和能源植物,关于木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栽培品种的遗传改良和性状优化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Gateway誖技术为主要手段,克隆了木薯剪接因子SR蛋白(MeSRs)家族18个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分为6类;蛋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由于富含带正电荷的Arg残基,SR蛋白均为亲水的碱性蛋白。通过在烟草叶表皮细胞中表达GFP融合蛋白,发现全部18个基因都具有位于细胞核中的荧光信号,表明木薯SR蛋白是核定位蛋白。本研究为后续深入探究木薯剪接因子SR蛋白家族基因功能及选择性剪接的调节机制提供科学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SR蛋白 剪接因子 克隆 亚细胞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