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系统-主控阀动态特性的实时联合仿真方法
1
作者 冀宏 李磊 +1 位作者 简洪超 赵文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8,共9页
单一的液压系统建模对主控阀流场简化导致系统动态特性预测失真。以电液换挡操纵系统为对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主控阀瞬态流场与液压系统仿真动态耦合的实时联合仿真方法,通过TCP/IP接口将电液控制系统模型与其主控阀流场模型的同步运算... 单一的液压系统建模对主控阀流场简化导致系统动态特性预测失真。以电液换挡操纵系统为对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主控阀瞬态流场与液压系统仿真动态耦合的实时联合仿真方法,通过TCP/IP接口将电液控制系统模型与其主控阀流场模型的同步运算数据进行实时通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捕捉主控阀调节过程中内部瞬态流场参数及瞬变液动力,进而实时赋予液压系统模型中主控阀高精度参数,复现了系统振动及阀芯自激振动现象;同时发现,该系统的实时联合仿真得到主控阀液动力稳态值为12.53 N,而系统仿真值仅为0.50 N,与传统理论计算值8.09 N差距很大,此差别是引起动态性能预测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控制系统 比例节流阀 实时联合仿真 瞬变液动力 阀芯振动
下载PDF
液压伺服滑阀小开度动态阀口冲蚀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新强 林广 +3 位作者 冀宏 王聪 肖尧 齐铭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3,共7页
针对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冲蚀磨损的问题,运用Fluent中的离散相模型(DPM)计算分析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的冲蚀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固定开度的阀口相比,动态调整过程中提高颗粒冲击频次会显著强化油液中污染物对工作边的冲蚀作... 针对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冲蚀磨损的问题,运用Fluent中的离散相模型(DPM)计算分析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的冲蚀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固定开度的阀口相比,动态调整过程中提高颗粒冲击频次会显著强化油液中污染物对工作边的冲蚀作用,阀芯工作边平均冲蚀率从6.55×10^(-9)kg/(m^(2)·s)增大到8.32×10^(-7)kg/(m^(2)·s);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从2.59×10^(-8)kg/(m^(2)·s)增大到6.69×10^(-6)kg/(m^(2)·s)。中频小幅时的工作边平均冲蚀率最大,阀芯和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均在100 Hz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9×10^(-6)、1.16×10^(-5)kg/(m^(2)·s);阀芯和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在振幅5μm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10^(-6)、2.38×10^(-5)kg/(m^(2)·s);并通过测量阀口工作边形貌与圆角半径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滑阀 小开度 动态阀口 冲蚀率 DPM模型
下载PDF
液压油介质下常规离心泵有效增压供液的适应性分析
3
作者 陈吉庆 冀宏 +3 位作者 李晨 孙飞 王素燕 汤荣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了探明常规离心泵采用液压油介质的增压供液性能,首先搭建了常规离心泵油液适应性试验系统,获得油介质下离心泵的流量、压力等参数,并通过可视化油箱观测油液内气泡分布;然后通过PumpLinx建立了离心泵全空化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水和... 为了探明常规离心泵采用液压油介质的增压供液性能,首先搭建了常规离心泵油液适应性试验系统,获得油介质下离心泵的流量、压力等参数,并通过可视化油箱观测油液内气泡分布;然后通过PumpLinx建立了离心泵全空化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水和油介质下的空化特性;最后,从离心泵的抗气蚀性能角度对叶轮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离心泵发生明显空化现象的临界转速为1550 r/min;在3000 r/min运行时,离心泵在液压油介质下的扬程较水介质降低了64%;离心泵在液压油介质下空化程度更剧烈,空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叶片压力面及叶片根部。优化后的离心泵旋转域气体体积分数降低了46%,对运用于高转速液压泵的吸油增压离心泵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液压油 增压供液 空化
下载PDF
吸油全流域特性对工程机械主泵效率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杨胜清 冀宏 +2 位作者 王素燕 李茜 孙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1,共8页
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元件,其转换效率对系统的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获得吸油全流域特性对工程机械主泵效率的影响程度,通过理论分析,识别出对主泵效率产生影响的四大因子:油箱压力、空气含量、管道流速和液压油温;结合数... 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元件,其转换效率对系统的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获得吸油全流域特性对工程机械主泵效率的影响程度,通过理论分析,识别出对主泵效率产生影响的四大因子:油箱压力、空气含量、管道流速和液压油温;结合数值仿真开展全因子实验,提出吸油全流域的主泵效率影响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主泵有无吸油增压装置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油箱压力和空气含量对主泵容积效率的影响起主导作用,仅考虑油箱压力和空气含量及其交互作用,模型预测置信度都超过了98%;随着主泵吸油压力的升高,容积效率也随之增大,在吸油口绝对压力125 kPa条件下,主泵的容积效率在其最高转速和压力下提升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全流域 主泵效率 全因子实验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高速内啮合齿轮泵齿圈的微动现象及验证
5
作者 孙飞 冀宏 +2 位作者 杨胜清 周新生 林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6,共7页
为了探明高速内啮合齿轮泵摩擦副的磨损机理,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条件,该研究建立了内啮合齿轮泵的瞬态动力学模型,发现了齿圈的微动现象,并通过原位测量试验进行验证,结合仿真和试验明确了齿圈的微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惯性力影响下,齿圈... 为了探明高速内啮合齿轮泵摩擦副的磨损机理,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条件,该研究建立了内啮合齿轮泵的瞬态动力学模型,发现了齿圈的微动现象,并通过原位测量试验进行验证,结合仿真和试验明确了齿圈的微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惯性力影响下,齿圈同时存在径向和轴向微动现象;转速越高,齿圈的径向微动量越大,与泵体的接触位置具有随机性,而轴向微动幅值逐渐减小,转速从1006 r/min升至3002 r/min,齿圈的轴向微动幅值减小了27μm,但与配合面的接触频率每秒增加了1.46次;齿圈端面与泵体配合面存在接触后反弹和再次接触反弹现象,并且两次接触的位置不同,仿真与实际接触位置吻合;当转速超过3000 r/min,齿轮副发生磨损,且平键连接方式下的齿圈端面磨损更明显,表明高转速下,花键连接更优,花键或平键连接方式下,小齿轮的轴向微动量均比齿圈小,最大微动量为5μm。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内啮合齿轮泵摩擦副的抗磨减摩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原位测量 微动 齿圈 内啮合 高转速
下载PDF
基于耦合流动的卷扬液压回路动态特性研究
6
作者 高名乾 贺建强 +2 位作者 李固 冀宏 郭敏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汽车起重机卷扬升降作业时,其液压控制回路的微动特性与整机的平稳性以及安全性密切相关。以卷扬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仿真、系统与元件实时联合仿真以及试验测试并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其微动特性。结果表明:原始主阀杆因阀口面... 汽车起重机卷扬升降作业时,其液压控制回路的微动特性与整机的平稳性以及安全性密切相关。以卷扬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仿真、系统与元件实时联合仿真以及试验测试并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其微动特性。结果表明:原始主阀杆因阀口面积梯度突变而产生节流拐点现象,通过优化主控阀节流阀口与回油阀口结构,有效改善了主控阀的节流特性;原有大通径三口阀因弹簧预紧力过大、刚度相对较小时呈现“速关、速开”响应状态,通过按比例缩放三口阀通径、减小调压弹簧预紧力以及合理匹配其刚度参数和优化其阀口面积曲线,有效改善了卷扬系统回路压力超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扬液压回路 动态特性 实时联合仿真 性能改善 试验测试
下载PDF
航空燃油控制系统滑阀内颗粒运移特性研究
7
作者 刘宇昊 冀宏 +3 位作者 陈乾鹏 柴文伟 罗畅敏 潘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7,共7页
颗粒污染会导致阀芯卡滞,从而影响燃油系统的可靠性。为了研究航空燃油控制系统中颗粒侵入滑阀间隙的机制,基于CFD方法建立颗粒在阀腔内运移的仿真模型,模拟颗粒在阀腔内的运移过程与颗粒侵入间隙的过程;设计滑阀二维模型的可视化试验,... 颗粒污染会导致阀芯卡滞,从而影响燃油系统的可靠性。为了研究航空燃油控制系统中颗粒侵入滑阀间隙的机制,基于CFD方法建立颗粒在阀腔内运移的仿真模型,模拟颗粒在阀腔内的运移过程与颗粒侵入间隙的过程;设计滑阀二维模型的可视化试验,使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颗粒在阀腔中的运移过程以及停机一段时间后颗粒沉积的情况。结果表明:颗粒在阀腔内残留率为21.7%,侵入出口间隙和入口间隙的侵入率分别为4.2%和1.3%,侵入出口间隙的颗粒数量多于侵入入口间隙的,当间隙尺寸较长时,颗粒更容易滞留在间隙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 颗粒运移特性 数值模拟 可视化试验
下载PDF
航空燃油系统方孔滤网过滤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袁林 潘鹤 +2 位作者 何志冬 刘新强 冀宏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方孔滤网是航空燃油系统典型的污染控制元件,易出现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滤网及系统可靠性。运用流体仿真软件建立了方孔滤网简化模型,采用CFD-DEM耦合的方法,研究方孔滤网元件过滤过程,分析油液清洁度、滤网精度对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 方孔滤网是航空燃油系统典型的污染控制元件,易出现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滤网及系统可靠性。运用流体仿真软件建立了方孔滤网简化模型,采用CFD-DEM耦合的方法,研究方孔滤网元件过滤过程,分析油液清洁度、滤网精度对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滤网过滤初期主要是表面介质过滤,小于网孔颗粒群卡滞网孔是滤网过滤中期拦截的关键。颗粒浓度和滤网精度对滤网过滤效率有重要影响。颗粒浓度越高,颗粒过滤效率越低;相同颗粒在通过不同规格滤网时的过滤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滤网规格越小,通过的过滤速度越低,过滤效率越高,拦截颗粒越多。在保证过滤性能情况下,滤网规格选用精度可提高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燃油系统 方孔滤网 过滤机制 CFD-DEM耦合 过滤效率
下载PDF
航空燃油系统双层方孔滤网过滤特性研究
9
作者 冀宏 何志冬 +2 位作者 刘新强 阎洛鸥 袁林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30,共9页
双层方孔滤网作为航空燃油系统主要抗污元件,其过滤特性对航空燃油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运用CFD-DEM耦合方法与可视化试验,研究方孔双层滤网动态过滤过程和流速、流量脉动对滤网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支撑网的影响,双... 双层方孔滤网作为航空燃油系统主要抗污元件,其过滤特性对航空燃油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运用CFD-DEM耦合方法与可视化试验,研究方孔双层滤网动态过滤过程和流速、流量脉动对滤网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支撑网的影响,双层滤网精度提高,表面介质过滤和小于网孔颗粒成群卡滞网孔是滤网过滤初期的主要存在形式,滤网过滤中期逐渐形成颗粒层;流速对滤网过滤影响较小,敏感颗粒的过滤效率出现轻微波动,流量脉动对滤网过滤效率影响显著,脉动频率和幅值越大,滤网过滤效率越低;研究结果为方孔滤网的设计选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燃油系统 双层滤网 过滤特性 可视化 CFD-DEM
下载PDF
液压伺服滑阀工作边冲蚀行为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刘新强 王聪 +3 位作者 冀宏 林广 齐铭桦 肖尧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3,共7页
液压伺服滑阀阀口工作边易受油液中颗粒污染物的冲蚀作用,诱发伺服阀性能退化。采用阀口工作边淹没射流冲蚀可视化实验和固液两相流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颗粒冲击工作边的冲蚀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颗粒冲击工作边的冲蚀行为主要有刮擦... 液压伺服滑阀阀口工作边易受油液中颗粒污染物的冲蚀作用,诱发伺服阀性能退化。采用阀口工作边淹没射流冲蚀可视化实验和固液两相流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颗粒冲击工作边的冲蚀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颗粒冲击工作边的冲蚀行为主要有刮擦-滑动、碰撞-滑动、悬浮-翻转以及边碰行为;1.05 MPa下,边碰行为颗粒的最大速度可达40.41 m/s,冲击能最高,且反弹速度最小仅4.59 m/s,对工作边产生的冲蚀破坏最大;1.2 MPa颗粒冲击比与边碰率比0.9 MPa和1.05 MPa更高,分别为46%和7%;冲击比和边碰率随粒径增大而增加;低黏度油液的冲击比和边碰率大于高黏度油液,黏度为0.01634 Pa·s时分别可达94%和17%。研究结果对揭示液压伺服滑阀冲蚀破坏机理及抗冲蚀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滑阀 工作边 冲蚀行为 可视化 边碰率
下载PDF
高速运行齿轮泵的吸油空化与抑制
11
作者 杨胜清 冀宏 +2 位作者 李晨 王素燕 汤荣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8,共11页
为揭示齿轮泵高转速运行时的空化发展规律,对装载机用大功率双联齿轮泵的吸油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全流域仿真模拟及试验,分析了转速、吸油压力对双联齿轮泵空化现象及输出流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联齿轮泵发生明显吸油空化的临界转速... 为揭示齿轮泵高转速运行时的空化发展规律,对装载机用大功率双联齿轮泵的吸油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全流域仿真模拟及试验,分析了转速、吸油压力对双联齿轮泵空化现象及输出流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联齿轮泵发生明显吸油空化的临界转速为2400 r/min,当转速大于2400 r/min后,泵内的气体含量骤增,严重影响输出流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双联齿轮泵的临界吸油压力为0.19 MPa,继续增大吸油口压力会增大泵出口的流量脉动,与入口为0.1 MPa相比,吸油压力为0.19 MPa时齿轮副1和齿轮副2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别降低0.059和0.067,有效流量分别增大7.96%和9.24%。通过增压装置增加泵的入口压力,对齿轮泵空化的抑制以及有效流量的提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双联齿轮泵 高转速 吸油空化 增压装置 空化抑制
下载PDF
用于高转速液压泵吸油增压的离心泵设计与可视化研究
12
作者 王一轩 冀宏 +3 位作者 李晨 杨胜清 汤荣福 王素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16,共7页
液压泵高转速化时容易出现吸油不充分从而引发吸空,提升液压泵的入口压力可以缓解这一现象。为此,设计一种用于高转速液压泵前置增压的离心泵。通过CFD仿真与可视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其内部流动本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增压离心泵... 液压泵高转速化时容易出现吸油不充分从而引发吸空,提升液压泵的入口压力可以缓解这一现象。为此,设计一种用于高转速液压泵前置增压的离心泵。通过CFD仿真与可视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其内部流动本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增压离心泵产生空化时的临界转速为2400 r/min,当转速超过临界转速时,叶片压力面开始产生空化,空化产生的气泡向叶片的吸力面与尾部移动,尾部处的气泡受叶片的切削破碎为小气泡游离在蜗壳内;随着转速的升高,油液内的空化现象越明显,气泡数目也逐渐增多,但泵内流型始终为气泡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离心泵 可视化试验 数值模拟 空化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被引量:101
13
作者 冀宏 顾永安 +2 位作者 张根华 潘启勇 费志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0,共4页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路径。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素资源上的不足,应以教学为中心,构建成果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搭建面向应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学...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路径。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素资源上的不足,应以教学为中心,构建成果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搭建面向应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学科建设为载体,汇聚"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以产出为核心,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质量评价
下载PDF
非全周开口滑阀稳态液动力研究 被引量:79
14
作者 冀宏 傅新 杨华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7,共5页
非全周开口滑阀是液压阀的基本结构形式之一,其阀口是在阀芯凸肩圆周上均布若干不同形状的节流槽,用于获得不同流量控制特性。随着阀口开度变化,阀口节流面的位置、形状和射流角都会随之变化,因而传统理论计算方法无法准确计算压力流量... 非全周开口滑阀是液压阀的基本结构形式之一,其阀口是在阀芯凸肩圆周上均布若干不同形状的节流槽,用于获得不同流量控制特性。随着阀口开度变化,阀口节流面的位置、形状和射流角都会随之变化,因而传统理论计算方法无法准确计算压力流量、液动力特性等。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针对两种典型节流槽形式的滑阀进行了三维流场仿真分析研究,获得了不同流动方向下阀口全行程压力流量和液动力特性,并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良好;分析比较了流场计算和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研究发现在特定的阀口开度范围内,液动力会使阀口趋于开大。此项研究对于非全周开口滑阀压力流量、液动力等性能预测以及减小阀驱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周开口滑阀 稳态液动力 液压阀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三维流场 仿真
下载PDF
非全周开口滑阀阀口面积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63
15
作者 冀宏 王东升 +2 位作者 丁大力 谭正生 刘小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针对非全周开口滑阀阀口的等截面和渐扩形两种典型节流槽,基于节流槽结构特征及其内流场特征,提出用节流面串联和最小过流面分别计算等截面和渐扩形节流槽阀口面积的确定原则,推导出典型节流槽阀口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利用叠加原理获得非... 针对非全周开口滑阀阀口的等截面和渐扩形两种典型节流槽,基于节流槽结构特征及其内流场特征,提出用节流面串联和最小过流面分别计算等截面和渐扩形节流槽阀口面积的确定原则,推导出典型节流槽阀口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利用叠加原理获得非全周开口滑阀的阀口面积,建立非全周开口滑阀的阀口面积的通用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表明本计算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精度高,实现了复杂阀口面积计算的程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周开口滑阀 节流槽 阀口面积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液压电机叶片泵样机的性能试验 被引量:20
16
作者 冀宏 李志峰 +2 位作者 王峥嵘 王建森 兰博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8-51,56,共5页
针对研制出的液压电机叶片泵样机,建立了电机泵性能试验系统,获得了样机的输入电量参数、输出液压能参数及内部转子转速和壳体内部压力等参数,得到了液压电机叶片泵样机的转子转速、噪声、功率和效率等随输出压力变化的特性,并与同等功... 针对研制出的液压电机叶片泵样机,建立了电机泵性能试验系统,获得了样机的输入电量参数、输出液压能参数及内部转子转速和壳体内部压力等参数,得到了液压电机叶片泵样机的转子转速、噪声、功率和效率等随输出压力变化的特性,并与同等功率液压电机油泵组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电机油泵组相比,电机叶片泵样机的体积减小50%、轴向尺寸减小61%,噪声降低约7 dB,液压电机叶片泵内部转子转速随输出压力升高而明显下降;同时,试验也发现样机存在内部流道狭窄引起的气泡析出和内部密封不良引起额外泄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电机泵的后续优化及工业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电机叶片泵 电机油泵组 性能试验 噪声 泄漏
下载PDF
滑阀矩形节流槽阀口的流量系数 被引量:36
17
作者 冀宏 张继环 +2 位作者 王东升 张玮 刘小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0,共4页
基于阀口流量压差特性试验和矩形阀口面积计算,对滑阀上矩形节流槽阀口的流量系数进行研究,获得滑阀矩形节流槽阀口流量系数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滑阀矩形节流槽阀口流量系数与阀口开度、液流方向、截面深宽比和截面水力直径关系密切... 基于阀口流量压差特性试验和矩形阀口面积计算,对滑阀上矩形节流槽阀口的流量系数进行研究,获得滑阀矩形节流槽阀口流量系数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滑阀矩形节流槽阀口流量系数与阀口开度、液流方向、截面深宽比和截面水力直径关系密切,阀口开度较小时流量系数接近于1,随着阀口开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阀口中间区段接近于常数,在接近全开度时流量系数又快速增大;流入节流槽方向的流量系数比流出方向大0.05-0.10;流量系数随矩形节流槽截面深宽比增大而增大,并随截面水力直径增大而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 矩形节流槽 阀口 流量系数 特性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2
18
作者 冀宏 费志勇 +2 位作者 张根华 钱忆平 周步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5-189,共5页
实证分析了常熟理工学院"五措并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形成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课程进培养方案、科研反哺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创业就业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基于此,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 实证分析了常熟理工学院"五措并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形成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课程进培养方案、科研反哺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创业就业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基于此,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要素资源上的不足,从建设"用以致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条线协同、产学研用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就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液压电机泵中浸油电机的负载效应 被引量:20
19
作者 冀宏 孙磊 +2 位作者 王峥嵘 许丹丹 李志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
提出一种电机内嵌叶片泵的液压电机泵结构,液压叶片泵的泵芯插装在电机转子的内部空间,电机转子内部还设置一个孔板离心泵以增强叶片泵的吸油能力,利用电机内部的油流对电机进行冷却,具有结构紧凑、噪声低、效率较高、无外泄漏等优点.... 提出一种电机内嵌叶片泵的液压电机泵结构,液压叶片泵的泵芯插装在电机转子的内部空间,电机转子内部还设置一个孔板离心泵以增强叶片泵的吸油能力,利用电机内部的油流对电机进行冷却,具有结构紧凑、噪声低、效率较高、无外泄漏等优点.由于液压油具有黏性且电机气隙较小,工作时气隙油膜受到剪切作用会产生负载效应,采用环形缝隙黏性流动模型和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电机气隙及油液黏度对电机泵效率的影响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气隙适当增大时,可以提高电机泵的效率,有利于电机和液压泵的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电机泵 效率 气隙 负载效应 电磁场分析
下载PDF
滑阀节流槽阀口的流量控制特性 被引量:62
20
作者 冀宏 王东升 +1 位作者 刘小平 傅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8-202,共5页
提出以节流槽内节流面的串并联效应确定二节矩形节流槽阀口面积的原则,推导出阀口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阀口面积的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对二节矩形节流槽的流量特性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二节矩形节流槽阀口的流量系数是单节矩形槽阀口... 提出以节流槽内节流面的串并联效应确定二节矩形节流槽阀口面积的原则,推导出阀口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阀口面积的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对二节矩形节流槽的流量特性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二节矩形节流槽阀口的流量系数是单节矩形槽阀口流量系数的组合,流量系数在阀口开度较小或接近全开时流量系数快速增大,在阀口开度中间区段流量系数较小,在二节节流槽的交界处流量系数增大,流出节流槽方向的流量系数比流入方向约大0.1;提出了反映节流槽阀口流量控制特性的参数阀口流量面积Aq,阀口流量面积为阀口面积和流量系数的耦合函数,与阀口面积及流量系数传统概念相比,阀口流量面积更加合理地表征了阀口几何面积和阀口形状对流量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阀 组合节流槽 阀口面积 流量系数 阀口流量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