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炎性趋化因子CXCL9/Mig水平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冀林华 任汉云 +4 位作者 石永进 岑溪南 邱志祥 欧晋平 许蔚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00-1203,共4页
研究血浆炎性趋化因子CXCL9/Mig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该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病中的作用。以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发生0-Ⅰ度aGVHD者13例,Ⅱ度aGVHD者12例,... 研究血浆炎性趋化因子CXCL9/Mig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该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病中的作用。以3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发生0-Ⅰ度aGVHD者13例,Ⅱ度aGVHD者12例,Ⅲ-Ⅳ度aGVHD者10例。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前、临床aGVHD发生前1周、aGVHD高峰时、aGVHD完全控制后血浆CXCL9/Mig水平。结果表明中、重度aGVHD(Ⅱ-Ⅳ度)发生时血浆CXCL9/Mig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且随aGVHD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临床aGVHD表现出现前1周,血浆CXCL9/Mig水平已明显升高(P<0.001)。血浆CXCL9/Mig水平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感染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XCL9/Mig血浆水平与aGVHD的发生明显相关,表明该因子在aGVHD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动态观察血浆CXCL9/Mig水平变化可作为aGVHD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指标,进而达到早期干预aGVHD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炎性趋化因子 CXCL9/Mig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88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冀林华 李娜 +8 位作者 郑杰 崔森 李占全 熊辉霞 罗伟 马晓静 熊华 尹启超 建磊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118-3119,共2页
本研究收集初诊老年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患者8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该地区老年ML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生存情况,为本地区老年淋巴瘤的早期预防、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按... 本研究收集初诊老年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患者8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该地区老年ML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生存情况,为本地区老年淋巴瘤的早期预防、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按照WHO2001年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临床病理及免疫分型检查确诊的住院初诊老年ML患者8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恶性淋巴瘤 免疫分型 分类标准 淋巴细胞为主型 CHOP 滤泡性淋巴瘤 淋巴细胞计数 临床资料 间变性 ARBOR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免疫细胞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冀林华 任汉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8-1680,共3页
关键词 趋化因子 DC 细胞表达 受体 抗原提呈细胞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效应细胞 CXCR CCR
下载PDF
高原缺氧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2
4
作者 冀林华 贾乃镛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高原缺氧引起血液学最主要的变化是红细胞增多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红系增殖增强 ,为了研究增殖对立面细胞凋亡在HAPC中所起的作用 。
关键词 高原缺氧 细胞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1 促红细胞生成素 线粒体
下载PDF
激素配合补益气血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冀林华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0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激素联合补益气血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30例应用激素及补益气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激素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3周后血小板即有明显升高,与对...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激素联合补益气血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30例应用激素及补益气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激素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3周后血小板即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西医结合组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补体C3和SLEDAI明显改善(P<0.05)。结论:SLE并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明显降低治疗副反应,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配合补益气血药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冀林华 罗伟 《青海医药杂志》 2011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通过总结一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被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一例白血病患者在化疗间歇骨髓抑制期合并严重肺部念珠菌与绿脓杆菌混合感染,并对氟康唑产生... 目的:通过总结一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被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一例白血病患者在化疗间歇骨髓抑制期合并严重肺部念珠菌与绿脓杆菌混合感染,并对氟康唑产生耐药性,应用伏立康唑及联合抗细菌治疗,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感染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同时它所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且多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及鉴定
7
作者 冀林华 孙静 +2 位作者 王红心 崔森 李占全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的体外培养方法、生物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对15例CMS患者(CMS组)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骨髓M... 目的探讨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的体外培养方法、生物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对15例CMS患者(CMS组)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骨髓MSCs进行分离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形态,用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检测MSCs生长情况,测定生长曲线。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后培养,骨髓MSC均分离培养成功,贴壁细胞呈梭形;两组骨髓MSCs均表达CD29、CD105和CD13,不表达CD45、CD4、CD8、CD14、CD3、CD34、HLA-DR和CD20。CMS组MSCs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但传代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P3代细胞生长曲线进行观察发现CMS骨髓MSCs生长较对照组活跃。结论CMS患者骨髓MSCs在体外可有效分离培养,所培养扩增的细胞成分单一,CMS患者骨髓MSCs具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细胞培养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研究进展
8
作者 冀林华 任汉云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68-273,共6页
关键词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HLA系统 GVHD 免疫学家 严重并发症 HLA相合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马婕 崔森 +1 位作者 冀林华 熊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常驻高原居民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高原病。近年来,有许多针对高原地区人群遗传相关的研究。其中缺氧诱导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相关基因...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常驻高原居民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高原病。近年来,有许多针对高原地区人群遗传相关的研究。其中缺氧诱导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相关基因与HAPC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其水平变化对HAPC的病因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缺氧诱导因子1 促红细胞生成素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HIF-1α、VEGF在慢性高原低氧环境下SD大鼠骨髓、心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雪莲 李占全 +3 位作者 冀林华 柴克霞 格日力 许存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5,共2页
目的研究在慢性高原低氧环境下,SD大鼠骨髓、心脏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高原低氧组和西宁对照组,喂养1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大鼠骨髓、心肌中HIF-1α、V... 目的研究在慢性高原低氧环境下,SD大鼠骨髓、心脏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高原低氧组和西宁对照组,喂养1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大鼠骨髓、心肌中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记数用CD34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微血管密度(MVD);并测定各组大鼠血RBC、Hb、HCT。结果高原组大鼠血RBC、Hb、HCT明显高于西宁组(P均<0.05),骨髓、心肌中组织HIF-1α、VEGF、MV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西宁组(P均<0.05)。高原组RBC、Hb、VEGF和MVD与HIF-1α均呈正相关,随HIF-1α表达量的增加而增加(P均<0.05)。结论在慢性高原低氧环境中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的表达明显上调,机体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来适应慢性高原低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 骨髓 心肌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加甲氨蝶呤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伟 冀林华 +6 位作者 耿惠 马晓静 熊华 尹启超 殷玉娟 余琳 马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加甲氨蝶呤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58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加甲氨蝶呤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58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的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1和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2%(P<0.05)。观察组贫血、肝功损伤、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社会职能及情感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6.21%和62.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2%和31.03%(P<0.05)。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加甲氨蝶呤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甲氨蝶呤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下载PDF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联合环孢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罗伟 冀林华 +4 位作者 耿惠 马晓静 熊华 尹启超 马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研究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F)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A 78例随机分为ATG-F+环孢素A组(40例)及ATG-F组(38例),比较... 目的:研究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F)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A 78例随机分为ATG-F+环孢素A组(40例)及ATG-F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接受随访,比较两组的随访结果。结果:ATG-F+环孢素A组患者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ATG-F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74%及4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G-F+环孢素A组中治愈患者起效时间为(44.9±15.4)d,缓解患者为(68.8±15.9)d,明显好转为(85.4±17.6)d;ATG-F组分别为(59.6±11.5)d、(94.7±17.8)d及(119.8±2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G-F联合环孢素A可以有效缩短SAA患者治疗起效时间,安全性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环孢素A 重度再生障碍贫血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及凋亡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婷婷 冀林华 +7 位作者 刘芳 韩园芳 任荣 胡一博 李建平 熊华 尹启超 崔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7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高原病(CMS)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凋亡变化。方法提取16例CMS患者(CMS组)及16例单纯陈旧性骨折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用CCK-8法检测骨髓CD... 目的观察慢性高原病(CMS)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凋亡变化。方法提取16例CMS患者(CMS组)及16例单纯陈旧性骨折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用CCK-8法检测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集落形成实验测算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及BMMNCs克隆形成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MS组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能力升高,凋亡率降低(P均<0.05)。培养第7、14天,两组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克隆形成率比较,P均>0.05;两组BMMNCs克隆形成率比较,P均<0.05。结论 CMS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慢性 CD71+有核红细胞 CD235a+有核红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组织Bak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炜 李占全 +2 位作者 崔森 冀林华 柴克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71-3074,共4页
目的:了解Bak和Bax在慢性高原病(CMS)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在CMS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5例CMS男性患者(CMS组)及15例长期居住西宁地区健康男性(对照组)骨髓组织中Bak和Bax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了解Bak和Bax在慢性高原病(CMS)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在CMS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5例CMS男性患者(CMS组)及15例长期居住西宁地区健康男性(对照组)骨髓组织中Bak和Bax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MS组Bak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Bak表达,CMS组Bax表达低于对照组,CMS患者血液中Hb浓度与骨髓组织中Bak和Bax水平均成负相关。结论:CMS患者骨髓组织Bax和Ba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和Bak蛋白表达水平积分与外周血Hb浓度之间均呈负相关,提示CMS患者骨髓组织Bcl-2家族蛋白表达异常,异常表达的Bcl-2家族蛋白对造血细胞凋亡的病理性调控可能在CMS红细胞增多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凋亡 BAK BAX 骨髓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组织中Bcl-2、Bcl-XL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朝霞 崔森 +2 位作者 冀林华 李占全 柴克霞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高原病(CMS)患者骨髓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在C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确诊的16例CMS患者为CMS组,15例单纯陈旧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骨髓组织... 目的研究慢性高原病(CMS)患者骨髓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在C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确诊的16例CMS患者为CMS组,15例单纯陈旧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骨髓组织中Bcl-2、Bcl-X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MS组骨髓组织中Bcl-2、Bcl-XL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81.25%,高于对照组的26.67%、33.33%(P均<0.01);CMS组Bcl-2、Bcl-XL阳性系数分别为4.25±3.11、4.43±3.15,高于对照组的0.87±0.83、0.5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MS组Bcl-2、Bcl-XL蛋白表达阳性系数与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935、0.910,P均<0.05),Bcl-2和Bcl-XL蛋白阳性系数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8,P<0.01)。结论 CMS患者骨髓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表达升高,这种变化可能参与CMS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异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慢性 细胞凋亡 BCL-2 BCL-XL
下载PDF
GATA-1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骨髓CD71^+细胞Epo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芳 丁瑾 +4 位作者 魏巍 冯婷婷 陈英 冀林华 韩园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4-891,共8页
目的:探讨GATA-1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模型大鼠骨髓CD71+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和HAPC模型2组。在海拔4 300米自然环境下复制HAPC模型并采用... 目的:探讨GATA-1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模型大鼠骨髓CD71+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和HAPC模型2组。在海拔4 300米自然环境下复制HAPC模型并采用骨髓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学参数检测进行验证。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分选相结合的方法分选大鼠骨髓CD71+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其EpoR的细胞表面表达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分别在常氧和低氧下培养CD71+细胞,筛选最佳干扰序列GATA-1 shRNA1后,转染96 h,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液学参数和骨髓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显示,HAPC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与对照组比较,HAPC模型组骨髓CD71+细胞膜表面EpoR的表达增高(P<0.05),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GATA-1、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对照组,r=0.929,P<0.01,r=0.802,P<0.05;HAPC模型组,r=0.822,P<0.05,r=0.839,P<0.01)。GATA-1 shRNA1干扰两组骨髓CD71+细胞96 h后,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在低氧条件下GATA-1和EpoR的表达仍高于相应的常氧状态。结论:GATA-1对EpoR表达的影响可能与HAPC的发生发展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GATA-1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SHRNA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VEGF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伟 冀林华 +4 位作者 李占全 崔森 陈媛清 尹启超 马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4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I患者血浆VEGF含量,同时检测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及幼稚白细胞数。结果:(1)AL患者血浆VEGF...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I患者血浆VEGF含量,同时检测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及幼稚白细胞数。结果:(1)AL患者血浆VEGF含量为(64.87±33.6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2±11.87)ng/L(P<0.01);(2)AL患者初始血浆VEGF含量为(64.87±33.66)ng/L,明显高于缓解组的(42.07±17.75)ng/L(P<0.01),复发、难治患者血浆VEGF含量为(78.12±30.88)ng/L,上升明显,同缓解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初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患者血液中的VEGF含量同患者病情的临床变化有着一定联系,能够作为了解病情、疗效观察、愈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浆 VEGF 临床意义
下载PDF
Bcl-2、Bcl-xl、Bax及Bid在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媛清 崔森 +2 位作者 李占全 冀林华 鄂维建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81-2883,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cl-2、Bcl-xl、Bax及Bid在慢性高原病(CM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CMS患者(CMS组)及20例健康者(对照组)BMMNCs Bcl-2、Bcl-xl、Bax及Bid蛋白水平,采用...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cl-2、Bcl-xl、Bax及Bid在慢性高原病(CM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CMS患者(CMS组)及20例健康者(对照组)BMMNCs Bcl-2、Bcl-xl、Bax及Bid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Bcl-2、Bcl-xl、Bax、Bid及EPO与CMS主要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MS组BMMNCs Bi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59±0.40 vs.0.36±0.27,P=0.037)。两组间BMMNCs Bcl-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9 7(0.00,0.45)vs.0.051 4(0.00,0.51),Z=-0.56,P=0.57)]。CMS组BMMNCs Bax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8±0.50 vs.0.73±0.50,P=0.75)。CMS组及对照组BMMNCs均未检测到Bcl-xl蛋白表达。CMS组外周血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9.28±127.77)pg/m L vs.(131.31±67.65)pg/m L,P=0.004]。CMS患者血红蛋白、CMS积分和EPO分别与Bcl-2、Bax、Bid蛋白间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MS造血细胞Bcl-2家族分子Bid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说明CMS造血细胞Bcl-2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异常可能对红细胞过度积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BCL-2家族蛋白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晓静 冀林华 +2 位作者 耿惠 罗伟 殷玉娟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应用阿糖胞苷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复发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化疗诱导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阿糖胞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复发生存率及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应用阿糖胞苷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复发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化疗诱导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阿糖胞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复发生存率及生存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阶段无复发生存率及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d后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T、TT及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白血病复发患者联合应用阿糖胞苷的疗效较理想,能显著延长无复发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阿糖胞苷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PD98059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婷婷 冀林华 +6 位作者 刘芳 韩园芳 任荣 李建平 罗伟 苏娟 崔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4-1189,共6页
目的:研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蛋白激酶M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及HAPC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16例HAPC患者及16例对照者骨髓CD71^+、CD235a^... 目的:研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蛋白激酶M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及HAPC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16例HAPC患者及16例对照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分别加入5、10和20μmol/L不同浓度PD98059及DM SO溶剂,低氧培养72 h,以Annexin V和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CCK8检测细胞增殖。同时观察加入5、10和20μmol/L等不同浓度PD98059及DMSO溶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红系集落形成能力。结果:HAPC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凋亡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上升(r=0.807,P<0.01);增殖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而下降(r=0.502,P<0.01)。HAPC患者骨髓BM M NC红系集落形成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而下降(r=0.504,P<0.01),7和14 d时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 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HAPC患者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对红细胞过度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PD98059 CD71^+有核红细胞 CD235a^+有核红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