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化应激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冀磊 杨进 芦殿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11,共6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肺血管疾病,病理基础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炎症浸润以及肺纤维化。PH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硝化应激已经证实在PH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活性氮(r...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肺血管疾病,病理基础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炎症浸润以及肺纤维化。PH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硝化应激已经证实在PH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的种类及肺循环中RNS的来源,以及由此引发的硝化应激在P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靶向抗硝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活性氮 硝化应激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小窝蛋白-1
下载PDF
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制备及应用
2
作者 赵静存 王鑫 +3 位作者 冀磊 丁宇 毛陈琛 庄英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植物沥青替代石油沥青制备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计算了不同油石比下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的贯入度(高温下)、低温弯拉强度、渗水系数及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得出最佳油石比。采用油石比6.5%制备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对寒区无砟轨道防水... 采用植物沥青替代石油沥青制备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计算了不同油石比下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的贯入度(高温下)、低温弯拉强度、渗水系数及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得出最佳油石比。采用油石比6.5%制备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对寒区无砟轨道防水保护层粉化进行整治,并检测其整治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油石比增大,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的贯入度逐渐增加但增幅不大,低温弯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渗水系数逐渐减小,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逐渐增大;油石比为6.5%时,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低温抗开裂、防渗及水稳定性的综合性能最佳;整治后,沥青混合料防水保护层平整密实,横向和纵向排水坡度满足要求,排水通畅。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补植物沥青混合料 油石比 试验研究 防水保护层 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 低温弯拉强度
下载PDF
点苍山-哀牢山杂岩带多期变质作用:嘎洒地区变沉积岩锆石微量元素与U-Pb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5
3
作者 冀磊 刘福来 +4 位作者 王舫 蔡佳 王伟 田忠华 刘利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5-621,共17页
点苍山-哀牢山杂岩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云南三江地区一条重要的造山带,由扬子板块和印支板块于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碰撞拼合而成。杂岩带主要由各类副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构成,岩石发育强烈糜棱岩化和深熔作... 点苍山-哀牢山杂岩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云南三江地区一条重要的造山带,由扬子板块和印支板块于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碰撞拼合而成。杂岩带主要由各类副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构成,岩石发育强烈糜棱岩化和深熔作用。本文选取哀牢山北段新平嘎洒地区变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变沉积岩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量元素、矿物包裹体组合、表面形态和U-Pb年龄的综合研究,揭示出嘎洒地区哀牢山杂岩经历了两期变质事件:其中,含石榴子石斜长二云母片岩中30颗变质锆石获得了较为一致的206Pb/238U年龄215±6Ma^227±5Ma,加权平均年龄为222.3±1.2Ma(n=30,MSWD=0.27),这些锆石具有浑圆状或椭圆状形态、较为均匀的阴极发光图像、平坦的HREE配分模式((Lu/Gd)N=0.73~4.08)和弱的负Eu异常,这些特征与典型的高级变质岩中变质锆石相似,而锆石的Th/U比值较为分散为0.06~0.84,平均值为0.45,可能与变质过程中富Th矿物独居石分解有关。变质年龄与杂岩带中点苍山和元阳地区变质岩中、晚三叠世变质年龄极为吻合,指示这期变质事件与中-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闭合-造山有关,标志着点苍山-哀牢山杂岩带为三江地区一条重要的古缝合线。此外,嘎洒地区夕线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的岩相学特征显示,岩石经历了石榴子石的转熔作用,除两颗锆石年龄为35.4Ma外,28颗锆石(增生边)给出了误差范围内较为一致的206Pb/238U年龄(27.3±0.5Ma^31.9±0.5Ma),加权平均年龄为29.4±0.53Ma(n=28,MSWD=2.0)。这些锆石的增生边中的矿物包裹体组合为夕线石+钾长石+黑云母+石英+独居石,且具有较低的Th/U比值(0.01~0.1),平坦的重稀土(HREE)配分模式((Lu/Gd)N=0.45~7.59)和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这些特征指示该类锆石为典型的变质锆石。变质年龄与新生代红河-哀牢山剪切带内大量发现的同剪切岩浆岩、变质岩的年龄较为一致,指示这期年轻的变质事件与岩石圈尺度大规模剪切运动有关。此外,两类变沉积岩中6颗继承性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范围为528~783Ma,这些锆石具有锥形的锆石形态,清晰的振荡环带,表面发育蚀痕和凹坑,较高的Th/U比(>0.1),陡倾的HREE配分曲线,表明这些锆石为经过剥蚀-搬运-沉积的岩浆锆石,具有继承性碎屑锆石的特征,说明哀牢山杂岩变沉积岩中至少应包含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沉积物源,指示研究区哀牢山杂岩带部分岩石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扬子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杂岩带 多期变质作用 U-PB定年 锆石微量 嘎洒地区
下载PDF
点苍山-哀牢山杂岩带中北段嘎洒地区变沉积岩的成因矿物学与变质演化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冀磊 刘福来 +4 位作者 王舫 蔡佳 王伟 田忠华 刘利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3-1024,共22页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北段嘎洒地区出露了多种典型的变沉积岩,其中夕线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片岩保存多期/多阶段矿物相转变特征,本文通过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的综合分析,并结合传统矿物对温压计的估算结果,限定上述典型变...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北段嘎洒地区出露了多种典型的变沉积岩,其中夕线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片岩保存多期/多阶段矿物相转变特征,本文通过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的综合分析,并结合传统矿物对温压计的估算结果,限定上述典型变沉积岩峰期角闪-麻粒岩相(M1)阶段、近等温减压-高温剪切变形阶段(M2)和晚期退变质(M3)阶段的矿物组合及变质温压条件。峰期角闪-麻粒岩相(M1)阶段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Grt)+板柱状夕线石(Sil1)+黑云母(Bt1)+钾长石(Kfs)+斜长石(Pl)+石英(Qtz)+钛铁矿(Ilm),变质温度压力条件为t=690~750℃,p=690~810 MPa;近等温减压-高温剪切变形阶段(M2)阶段,稳定矿物组合为:Grt+Sil2+Bt2+Kfs+Pl+Qtz+Ilm,黑云母在强烈走滑剪切作用下发生脱水熔融反应:2 Bt→Sil+6(Mg,Fe)O+K2O+5 Qtz+2 H2O,石榴石、黑云母和夕线石等受到剪切变形影响而发生强烈定向,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为t=650~720℃,p=450~630 MPa;晚期退变质阶段(M3)的稳定矿物组合为:Qtz+Bt+Ms+Pl,退变的温度压力条件为t=580~640℃,p=400~500 MPa。其变质演化p-T轨迹样式具有近等温减压的顺时针型式,表明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曾经历了一次明显的俯冲-碰撞造山事件,峰期变质可达到角闪-麻粒岩相;在碰撞后的构造折返过程中,上述变质岩石发生强烈的高温剪切变形作用,并伴随着黑云母等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沉积岩 成因矿物学 变质作用 变质温压计 变质演化 嘎洒地区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
下载PDF
滇西哀牢山岩群变沉积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冀磊 刘福来 +1 位作者 王舫 孙载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03-1516,共14页
出露于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之间的哀牢山岩群中包含大量副片麻岩、大理岩、云母片岩和石英岩等变沉积岩,这些岩石对研究扬子板块西南缘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哀牢山岩群的沉积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等一系列问题长期... 出露于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之间的哀牢山岩群中包含大量副片麻岩、大理岩、云母片岩和石英岩等变沉积岩,这些岩石对研究扬子板块西南缘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哀牢山岩群的沉积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争议。本文选取哀牢山岩群内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夕线黑云斜长/二长片麻岩和大理岩4件变沉积岩进行了锆石阴极发光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哀牢山岩群碎屑锆石具有明显或弱的振荡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指示其岩浆成因。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记录始新世末-渐新世(36.3~25.0Ma)哀牢山岩群部分熔融-岩浆活动,其余3件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均得到550~450Ma与900~700Ma两组峰值,其中片麻岩与大理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峰值分别为452Ma、461Ma和458Ma,指示哀牢山岩群沉积时代应不早于中奥陶世,而非原先认为的古元古代。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哀牢山岩群物源区包含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和印支板块内泛非期花岗岩,支持前人提出的哀牢山岩群沉积于古特提斯分支洋盆——金沙江-哀牢山-马江洋拉张过程中沉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岩群 变沉积岩 碎屑锆石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北段多期花岗质岩浆事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冀磊 刘福来 王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57-2974,共18页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的结合部位。杂岩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变质事件的叠加,带内物质组成极其复杂,是研究古特提斯演化、印度-欧亚板块俯冲-碰撞-隆升以及渐新世印支地体沿红河-哀牢山左行...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的结合部位。杂岩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变质事件的叠加,带内物质组成极其复杂,是研究古特提斯演化、印度-欧亚板块俯冲-碰撞-隆升以及渐新世印支地体沿红河-哀牢山左行走滑侧向挤出的关键地区。本文对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北段戛洒地区11件花岗质岩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揭示出新元古代、中三叠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四期不同类型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其中4件花岗质岩石中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80.0±6.3Ma^743.6±6.7Ma,部分岩石内发育有渐新世深熔锆石;1件花岗质片麻岩内27颗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34.3±2.0Ma;3件花岗斑岩锆石U-Pb测年获得36.67±0.54Ma^33.01±0.39Ma的加权平均年龄;3件花岗质片麻岩/糜棱岩中获得渐新世(28.58±0.57Ma^24.53±0.29Ma)侵位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具有较高的Cu、V、Zn、TiO_2含量及较高铝指数,A/CNK变化范围为1.09~1.13,TiO_2含量为0.44~0.60;中三叠世花岗岩具有钙碱性特征,A/CNK<1.0,R1-R2图解中落入深熔花岗岩范围内;始新世花岗岩具有高Sr、Ba、K_2O含量,高Sr/Y、Sr/Nd、Ba/Th比值,低Nd、Na)2O含量的特点,岩石中全碱含量为9.2%~10.4%,Sr/Y值为48.8~94.5,Sr/Nd值为30.4~65.3,Ba/Th值为151~358;渐新世花岗岩全碱含量较低变化范围为3.25~9.03,A/CNK范围为1.09~1.14,属富铝质S型花岗岩。花岗质岩石野外产状、锆石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揭示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可能属扬子板块西缘原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陆缘岩浆弧,印支期造山作用过程中卷入到杂岩带内,新生代区域性走滑剪切使岩石进一步发生变形和深熔;中三叠世花岗岩为古特提斯洋闭合后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碰撞后伸展构造热事件的响应;始新世花岗质岩石为印度-亚欧板块碰撞后伸展背景下地幔上涌交代下地壳进而产生的富钾花岗质岩石,且侵位年代由北向南逐渐变新记录了印度-亚欧板块汇聚角度的调整过程;渐新世花岗质岩石为红河-哀牢山剪切-走滑抬升过程中变沉积岩、新元古代和晚二叠世-三叠纪花岗质岩石的部分熔融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变质杂岩带 花岗质岩石 多期岩浆事件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高原地区藏、汉族轻度认知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水平 被引量:1
7
作者 冀磊 钟欣 +3 位作者 杜灿 李国峰 李鸿娟 朱爱琴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通过对高原地区藏、汉族轻度认知障碍(MCI)与AD病人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的分析,探索低氧环境下其与不同民族间MCI和A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海省西宁地区藏、汉族的MCI和AD病人以及健康对照人群(NC... 目的通过对高原地区藏、汉族轻度认知障碍(MCI)与AD病人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的分析,探索低氧环境下其与不同民族间MCI和A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海省西宁地区藏、汉族的MCI和AD病人以及健康对照人群(NC)各30例。对所有入组者进行一般信息调查,采用MMSE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xLDL和MPO水平。oxLDL、MPO水平与MMSE评分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藏、汉族MCI和A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民族NC组间比较,汉族oxLDL水平显著低于藏族(P<0.05);两民族AD组间比较,汉族oxLDL水平显著低于藏族(P<0.01)。藏族中,MCI组和NC组的oxLDL水平较AD组显著降低(P<0.01),MCI组MPO水平显著低于AD组(P<0.01);汉族中,NC组MPO水平显著低于AD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汉族oxLDL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37,P<0.001);藏族oxLDL和MPO水平均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794,P<0.001;r=-0.7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xLDL水平升高是两民族发生MCI和AD的独立危险因素;MPO水平升高是藏族发生MCI和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藏、汉族的认知功能与血清oxLDL和MPO水平有关。联合检测两个指标有助于筛选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髓过氧化物酶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高原 藏族
下载PDF
微生物学“革兰氏染色法”的说课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冀磊 蒋锦琴 +2 位作者 孙爱华 蔡大敏 花扣珍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14-16,共3页
说课可以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同时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微生物学革兰氏染色法是药学专业学生最为常用的知识点。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 说课可以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同时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微生物学革兰氏染色法是药学专业学生最为常用的知识点。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5个方面对该内容进行了说课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革兰氏染色法 说课设计
下载PDF
大功率LED器件散热技术与散热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海路 胡书春 +6 位作者 王男 林志坚 夏根培 刘闻凤 任凯旋 冀磊 单春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15-20,27,共7页
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器件功率的增大,造成结温升高并导致LED器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明显降低。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且可靠性高的散热技术与散热材料已成为大功率LED器件研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从LED芯片结构设计、辅助... 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器件功率的增大,造成结温升高并导致LED器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明显降低。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且可靠性高的散热技术与散热材料已成为大功率LED器件研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从LED芯片结构设计、辅助散热装置及封装散热材料的设计与选用这3个方面对大功率LED器件的散热技术与散热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LED 散热技术 芯片结构 辅助散热装置 散热材料
下载PDF
澜沧江杂岩带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舫 刘福来 +1 位作者 冀磊 刘利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75-2985,共11页
澜沧群出露于滇西"三江"地区的南段,其主要岩石由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改造的泥质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普遍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随后的洋陆俯冲过程,是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重要窗口。但是有关澜沧群的... 澜沧群出露于滇西"三江"地区的南段,其主要岩石由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改造的泥质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普遍经历了古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随后的洋陆俯冲过程,是研究古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重要窗口。但是有关澜沧群的形成时代、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背景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争议。本文对澜沧群中3件石英岩和1件绢云母变质石英砂岩样品中分选出的碎屑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具有明显或弱的振荡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表明岩浆成因。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4件浅变质岩石样品均得到了两组主要年龄峰值,分别为530Ma和930Ma、570Ma和915Ma、540Ma和960Ma、570Ma和910Ma。本次研究中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570~530Ma和960~910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530Ma,支持了前人认为澜沧群沉积时代为中奥陶纪(462~454Ma)的认识。本研究中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表明源区可能主要为泛非期和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岩。碎屑锆石磨圆较好指示其经历了较长距离的搬运。澜沧群浅变质岩系碎屑锆石与羌塘、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地体变沉积岩或地层中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浅变质岩系 澜沧群 澜沧江杂岩带 古特提斯洋
下载PDF
澜沧江杂岩带小黑江-上允地区蓝片岩的成因及变质演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舫 刘福来 +4 位作者 冀磊 刘平华 蔡佳 田忠华 刘利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4-820,共17页
通过对澜沧江杂岩带小黑江-上允地区蓝片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成因矿物学以及相平衡模拟的综合研究,阐述蓝片岩的原岩以及变质演化过程。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蓝片岩具有一致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弱Eu正或负异常,稀土元素和微量元... 通过对澜沧江杂岩带小黑江-上允地区蓝片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成因矿物学以及相平衡模拟的综合研究,阐述蓝片岩的原岩以及变质演化过程。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蓝片岩具有一致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弱Eu正或负异常,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与OIB相似,其原岩可能为OIB型玄武岩。详细矿物学研究表明,本区蓝片岩记录了俯冲峰期蓝片岩相变质和峰期后绿片岩相变质两个变质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蓝闪石+钠长石+多硅白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和蓝闪石+钠长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通过Na_2O-Ca O-Fe O-MgO-Al_2O_3-SiO_2-H_2O-O体系相平衡计算,得到两个阶段的压力范围分别约为0.95 GPa和0.40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变质演化 澜沧江杂岩带
下载PDF
冀西北怀安地体高级变质表壳岩的锆石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佳 刘平华 +1 位作者 冀磊 施建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11-2826,共16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中北段的怀安地体与内蒙孔兹岩带相接,出露高压麻粒岩和退变榴辉岩等多种高级变质岩,是洞悉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研究区变质表壳岩包括夕线石榴长英质片麻岩、石榴长英质粒状岩石以及紫... 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中北段的怀安地体与内蒙孔兹岩带相接,出露高压麻粒岩和退变榴辉岩等多种高级变质岩,是洞悉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研究区变质表壳岩包括夕线石榴长英质片麻岩、石榴长英质粒状岩石以及紫苏黑云二长片麻岩。阴极发光图像特征显示研究区样品的锆石主要包括碎屑锆石和变质锆石,其中碎屑锆石具有岩浆结晶环带,而变质锆石为单颗粒或围绕着继承性碎屑锆石边部生长,内部结构均匀,Th/U比值较低。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综合表明该区变质表壳岩石的碎屑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Ma,其原岩形成时代与孔兹岩带变泥质岩石相近,均为~2.0Ga。变质锆石记录其变质时代为1957~1804Ma,结合前人对怀安地区变泥质岩和变基性岩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测得出1.95~1.92Ga代表了峰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1.90~1.85Ga代表峰后减压阶段变质时代,而1.85~1.80Ga代表退变质晚期的时代。怀安地区变质岩石可能卷入了阴山陆块、鄂尔多斯陆块以及东部陆块间的先后碰撞造山过程,并持续较长时间(1.95~1.80Ga),最终拼贴为统一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表壳岩 古元古代 LA-ICP-MS U-PB定年 怀安地体 中部造山带
下载PDF
辽南地块新太古代2.52~2.46Ga构造-热事件的识别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伟 杨红 冀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75-2784,共10页
胶-辽-吉活动/造山带是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底三条古元古代构造带之一,对其邻区内太古宙地质体的岩石组合和时空分布的研究,可为制约胶-辽-吉带的构造属性以及华北克拉通东部在古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格局提供重要依据。胶-辽-吉带的北... 胶-辽-吉活动/造山带是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基底三条古元古代构造带之一,对其邻区内太古宙地质体的岩石组合和时空分布的研究,可为制约胶-辽-吉带的构造属性以及华北克拉通东部在古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格局提供重要依据。胶-辽-吉带的北侧为龙岗地块,南侧为辽南和狼林地块,本文对辽南地块中典型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石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石学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原岩为石英闪长岩或英云闪长岩的黑云角闪片麻岩(DL05-1)和侵入其中的花岗质脉体(DL05-2)分别形成于2523±11Ma(MSWD=0.62)和2505±13Ma(MSWD=0.67),原岩为TTG岩系的黑云斜长片麻岩(DL10-1)形成于2521±12Ma(MSWD=1.15)。2件斜长角闪岩样品(DL12-1和DL07-1)分别给出2521±16Ma(MSWD=1.9)和2464±20Ma(MSWD=0.72)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前者的锆石形态、结构和Th-U体系组成具有高温岩浆成因的特征,因此2521±16Ma代表基性原岩的形成时代,后者的锆石没有明显的内部结构,且Th、U含量低(分别为6×10^(-6)~29×10^(-6)、9×10^(-6)~26×10^(-6))具变质重结晶锆石的特征,2464±20Ma代表区域变质事件的年龄。侵入斜长角闪岩的2件花岗片麻岩样品(DL12-2和DL07-2)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8±18Ma(MSWD=1.4)和2.1Ga,1件钾质花岗岩样品(DL17-1)由于强烈的Pb丢失未能获得准确的形成年龄,根据野外产状和锆石U-Th-Pb组成推测该钾质花岗岩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虽然辽南地块内太古宙表壳岩的时空分布规律目前还不清楚,但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辽南地块内存在新太古代2.52Ga基性岩、闪长岩和TTG组合,它们的形成时代总体上不晚于共生的花岗岩(2.50Ga),而后辽南地块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2.46Ga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侵位时代接近2.1Ga花岗岩的存在表明辽南地块太古宙陆壳在形成后受到2.1Ga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本文研究的花岗质岩石样品中残余锆石核年龄分布于2.61~2.51Ga,表明辽南地块内古老大陆地壳物质的形成时代至少可以追溯至新太古代早期。辽南地块内太古宙岩浆、变质作用时限和陆壳物质的形成时间都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可以对比,具有华北的太古宙基底属性。与狼林地块相比,辽南地块内太古宙的岩石类型更加丰富,规模也更大;与胶-辽-吉活动/造山带北侧龙岗地块相比,辽南地块内尚没有发现大规模条带状铁建造(BIF)和形成于新太古代之前(>2.8Ga)的岩石,且变质程度相对较低。目前的地质和年代学证据尚不支持辽南地块与胶-辽-吉带北侧的龙岗地块原属于同一陆壳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南地块 太古宙 LA-ICP-MS 构造-热事件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南辽河群盖县组的重新厘定:来自辽南地区黄花甸-苏子沟一带变质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舫 刘福来 +4 位作者 刘平华 蔡佳 冀磊 刘利双 田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9-1228,共10页
传统认为辽河群顶部的盖县组广泛分布于辽南地区。本文对岫岩县黄花甸-苏子沟一带的南辽河群盖县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和变质石英砂岩进行了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其中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核-边结构,核部具有... 传统认为辽河群顶部的盖县组广泛分布于辽南地区。本文对岫岩县黄花甸-苏子沟一带的南辽河群盖县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和变质石英砂岩进行了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其中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核-边结构,核部具有清晰的振荡环带;变质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基本无核-边结构,具有清晰或者略模糊的振荡环带。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振荡环带锆石微区具有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富集的配分曲线特征,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明显,Th/U和Zr/Hf比值较高,表明其岩浆成因。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岩浆成因锆石微区^(207)Pb/^(206)Pb谐和年龄集中于2506~1748Ma之间,且呈现~2178Ma和~1863Ma两个年龄主峰,表明主要物质来源为同时期花岗质岩石(条痕状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变质石英砂岩岩浆成因锆石微区^(207)Pb/^(206)Pb谐和年龄集中于3546~1950Ma之间,呈现~2149Ma年龄主峰值,表明主要物质来源为条痕状花岗岩,另有少量太古宙基底物质的加入。研究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1.86Ga的年龄峰值与辽河群其它变沉积岩明显不同,表明沉积时代一定晚于~1.86Ga,即形成于辽河群古元古代变质作用之后。综合研究区盖县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与辽河群其它变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差异,我们建议将盖县组部分变沉积岩从辽河群中解体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变质砂岩 盖县组 南辽河群 辽-吉构造带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狼山地区晚古生代变质事件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来自乌拉山岩群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新证据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平华 邹雷 +2 位作者 田忠华 冀磊 施建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91-1710,共20页
乌拉山岩群是狼山地区最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之一,准确测定其原岩成岩与变质时代,对于进一步探讨狼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其伴生的花岗质浅色脉体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 乌拉山岩群是狼山地区最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之一,准确测定其原岩成岩与变质时代,对于进一步探讨狼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其伴生的花岗质浅色脉体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碎屑锆石U-Pb定年和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碎屑锆石年龄介于2591~1800Ma之间,其中最小一组碎屑锆石年龄为1873Ma,结合其约270Ma的变质年龄,初步限定乌拉山岩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沉积年龄为1873~270Ma。综合新的研究资料,认为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除存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岩外,可能还存在中元古代—晚古生代变沉积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与U-Pb定年结果综合表明,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发育大量变质锆石,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69±4Ma,代表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遭受晚古生代末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可能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晚古生代末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此外,采用预剥蚀方法,在乌拉山岩群高硅花岗质浅色脉体高U锆石中,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64±3Ma,被解释为乌拉山岩群花岗质浅色脉体的形成时代,代表本区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由同碰撞挤压向碰撞后伸展转换的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山 乌拉山岩群 晚古生代变质事件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构造变形在变质岩专题填图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以辽南辽河群试点填图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忠华 刘福来 +3 位作者 许王 冀磊 刘利双 董永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32-2042,共11页
论述了构造解析在变质岩专题填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主要围绕以下5个方面:(1)构造解析在高级变质岩区地质调查中对重大地质边界的识别作用;(2)通过构造解析区别变质岩区不同岩石和/或构造单元因构造发生的堆叠作用;(3)通过构造解析... 论述了构造解析在变质岩专题填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主要围绕以下5个方面:(1)构造解析在高级变质岩区地质调查中对重大地质边界的识别作用;(2)通过构造解析区别变质岩区不同岩石和/或构造单元因构造发生的堆叠作用;(3)通过构造解析识别并区分不同岩石单元的构造类型、期次和组合样式;(4)变质岩填图区剖面测制及地层原始厚度恢复需要在构造解析工作基础上进行;(5)变质岩区地质填图工作实际上是构造解析和变质岩石学的有机结合过程。总之,构造解析对变质岩填图区内地质情况的客观表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地质填图 填图方法 构造解析 变质岩区 辽河群
下载PDF
分层异构网络中基于负载预测分组的家庭基站频谱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冀磊 陈前斌 唐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8-164,共7页
针对分层异构网络中严重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预测分组的家庭基站频谱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各个家庭基站以及宏基站的历史负载信息优化得到对未来时段的负载预测信息。利用得到的各家庭基站的负载预测值对小区内的家庭基站进... 针对分层异构网络中严重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预测分组的家庭基站频谱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各个家庭基站以及宏基站的历史负载信息优化得到对未来时段的负载预测信息。利用得到的各家庭基站的负载预测值对小区内的家庭基站进行分组,通过分组后每个小组独立地使用和分配频谱资源,从而有效的降低家庭基站之间的同层干扰。仿真数据表明由于采用了基于负载预测分组的家庭基站频谱分配算法,系统的SINR和吞吐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干扰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干扰管理 家庭基站 分组 负载预测
下载PDF
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核磁共振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登峰 裴志强 +4 位作者 苏晋生 冀磊 李星 王晨 张书毓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评价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因疑似冠心病入院患者25例,且心电图(ECG)有异常表现,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无明显异常,后行CM... 目的评价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对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因疑似冠心病入院患者25例,且心电图(ECG)有异常表现,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无明显异常,后行CMR检查的患者,年龄(45.4±17.5)岁。描述CMR检查前后疾病诊断发生的改变,应用CMR检查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所测得的前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EF)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CMR检查使40%患者的诊断发生了变化,32%患者的评估发生了变化。心脏前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EF在UCG和CMR检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MR可以对ECG异常、CAG正常的患者提供诊断和评估的价值,是目前常规检查的一个很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核磁共振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评估
下载PDF
基于PLC的煤矿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冀磊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5期199-203,210,共6页
将先进的PLC控制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到煤矿提升机工程实践中,设计了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系统以PLC控制器为核心,同时辅助其他外围硬件设施,实现提升机运行状态监测和运行速度精确稳定控制。系统中选用的是FX2N系列PLC控制器,对传感... 将先进的PLC控制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到煤矿提升机工程实践中,设计了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系统以PLC控制器为核心,同时辅助其他外围硬件设施,实现提升机运行状态监测和运行速度精确稳定控制。系统中选用的是FX2N系列PLC控制器,对传感器和行程开关的数量及安装位置等进行了详细设计。PLC控制软件程序方面基于模块化思想设计,重点对控制子程序、深度和速度检测子程序、模拟量信号采集子程序进行了设计。将变频调速系统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达到了预期效果,使得设备的故障率降低了15%,节能效果提升了20%,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控制器 变频调速 提升机 控制系统
下载PDF
石鼓-黎明地区变沉积岩系的深熔时代和物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舫 刘福来 +4 位作者 刘平华 蔡佳 施建荣 冀磊 刘利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1-896,共16页
以出露于石鼓-黎明地区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及其深熔脉体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分析、SHRIMP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黑云母石英片岩中大部分锆石保留清晰的振荡环带;深熔脉体中大部分锆石... 以出露于石鼓-黎明地区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及其深熔脉体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分析、SHRIMP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黑云母石英片岩中大部分锆石保留清晰的振荡环带;深熔脉体中大部分锆石具有核-边结构,核部保留清晰的振荡环带或呈灰色无分带结构,边部较窄呈黑色。对黑云母石英片岩及其深熔脉体中锆石核部进行定年,得到年龄范围为2637~743 Ma,具有858~852 Ma的主要年龄峰值,表明其主要物质来源为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岩,同时也有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岩石的加入,沉积时代应晚于852 Ma。深熔脉体锆石边部的Th/U值较小(<0.1),得到206Pb/238U年龄变化于225~197 Ma之间,可能代表了变沉积岩的变质-深熔时代,该年龄与金沙江-点苍山-哀牢山变质带二叠纪-三叠纪变质事件的时代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杂岩 变沉积岩 黑云母石英片岩 深熔脉体 锆石U-PB年代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