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中物性参数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17
1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1-65,共5页
根据流固耦合的基本思想,将渗流力学与岩土力学相结合,阐述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将油藏开来过程中的物性参数视为应力与温度的函数,并根据体积应变的概念,导出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求解所需的孔隙度、... 根据流固耦合的基本思想,将渗流力学与岩土力学相结合,阐述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将油藏开来过程中的物性参数视为应力与温度的函数,并根据体积应变的概念,导出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求解所需的孔隙度、孔隙压缩系数及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动态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为实现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最后,利用导出的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证明在油藏开采过程中流固耦合效应强烈,对物性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油藏的开采动态,从而检验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渗流力学 流固耦合 油藏
下载PDF
油藏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冉启全 顾小芸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9-73,共5页
基于岩石力学与渗流力学理论,考虑到油藏中多相渗流的特点以及渗流与应力的耦合效应,建立了油藏多相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渗流与应力的耦合规律,给出了实现耦合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最后通过算例检验了耦合分析的有效性和实... 基于岩石力学与渗流力学理论,考虑到油藏中多相渗流的特点以及渗流与应力的耦合效应,建立了油藏多相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渗流与应力的耦合规律,给出了实现耦合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最后通过算例检验了耦合分析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耦合分析 多相流体 渗流 应力 岩石力学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火成岩岩性反演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冉启全 周雪峰 胡永乐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17,共5页
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资料对枣园火成岩的岩性、电性、波阻抗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岩性、电性与波阻抗、地震属性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的不足,形成了一套基于神经网... 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资料对枣园火成岩的岩性、电性、波阻抗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岩性、电性与波阻抗、地震属性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的不足,形成了一套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岩性反演技术,采用该技术对枣园火成岩不同岩性进行了反演,给出了火成岩厚度及孔隙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岩性 电性 地震属性 神经网络 岩性反演
下载PDF
弹塑性变形油藏中多相渗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4
作者 冉启全 顾小芸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4-31,共8页
基于流固耦合力学理论,建立了弹塑性变形油藏中多相渗流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渗流与变形的耦合作用,以及注采交变载荷作用下油藏多孔介质的弹塑性变形特征;
关键词 弹塑性变形 多相渗流 数值模拟 油藏
下载PDF
分形地质统计学在建立定量储层地质模型与储量分布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颜其彬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0-35,共6页
本文根据储层物性参数的非均质性,将地质统计学与分形几何学相结合,通过建立物性参数的空间相关模型与非均质模型,从而建立物性参数的预测模型。根据该预测模型即可建立定量的储层地质模型,进一步建立储量分布模型。
关键词 油气藏 储量 储集层 地质模型 地质统计学
下载PDF
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沉积微相 被引量:9
6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李元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9-63,共5页
本文介绍用于沉积微相智能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关键井研究建立的测井相与地质相的对应关系作为识别模式,通过向识别模式学习获得模式识别智能知识,从而利用这些智能知识识别未知井、未知点的微相类型。该方法应用... 本文介绍用于沉积微相智能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关键井研究建立的测井相与地质相的对应关系作为识别模式,通过向识别模式学习获得模式识别智能知识,从而利用这些智能知识识别未知井、未知点的微相类型。该方法应用于中原油田文留地区沙四段沉积微相的识别与划分,获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测井相 沉积相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考虑流变特性的流固耦合地面沉降计算模型 被引量:37
7
作者 冉启全 顾小芸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9-103,93,共6页
本文根据流固耦合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面沉降问题,即将地面沉降过程视为一个动态耦合作用过程,通过建立渗流-变形-沉降耦合模型,同时对渗流、变形和沉降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从而对地面沉降进行计算和预测。由于软粘土的流变变... 本文根据流固耦合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面沉降问题,即将地面沉降过程视为一个动态耦合作用过程,通过建立渗流-变形-沉降耦合模型,同时对渗流、变形和沉降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从而对地面沉降进行计算和预测。由于软粘土的流变变形量在地面沉降中占有明显的份量,因此本文在模型中充分考虑软粘土的流变特性,建立了包括主固结又考虑次固结的计算模型,特别适用于采、灌过程中不同受力阶段的流变特性。其特点:三维渗流与三维固结,并考虑重力作用;多孔介质具有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引起的孔隙比和渗透系变化(包括有效应力和流变作用的影响);考虑加载过程和卸载过程中的主固结变形和流变变形的特点;适用于多含水层体系和群井采灌的地面沉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模型 流变特性 软粘土 地面沉降
下载PDF
油气储集层孔隙表面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冉启全 周南翔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8-34,共7页
本文认为油气储集层的孔隙表面结构是一种分形结构,它具有自相似性和无标度性两重分形特征。定量描述孔隙分形表面复杂程度的有力工具是分维D。D值越接近于2,表面越光滑;D值越接近于3,表面越不规则。本文将孔隙铸体和电镜扫描技术与分... 本文认为油气储集层的孔隙表面结构是一种分形结构,它具有自相似性和无标度性两重分形特征。定量描述孔隙分形表面复杂程度的有力工具是分维D。D值越接近于2,表面越光滑;D值越接近于3,表面越不规则。本文将孔隙铸体和电镜扫描技术与分子吸附法结合起来研究和测定孔隙表面的分形特征。研究孔隙表面结构的分形特征,对油气储集层的评价、研究残余油气饱和度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集层 孔隙结构 分形表面 自相似性 分形 分维
下载PDF
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大港枣园油田枣35块火成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36
9
作者 冉启全 胡永乐 任宝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1期25-30,共6页
基于取心井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等资料, 结合岩心观察结果,对大港枣园油田枣35块火成岩油藏岩石类型进行了划分,研究了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在分析岩性与电性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参数交会图法和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研究区火成岩... 基于取心井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等资料, 结合岩心观察结果,对大港枣园油田枣35块火成岩油藏岩石类型进行了划分,研究了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在分析岩性与电性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参数交会图法和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研究区火成岩岩性识别模式,并对区内17 口井进行了岩性识别。岩性识别结果为研究区火成岩精细油藏描述和双重介质储层地质建模奠定了基础;识别方法和技术思路对其它类型火成岩岩性识别与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岩性 识别方法 大港枣园油田 油藏分析 神经网络系统
下载PDF
油气藏非均质性的地质统计学描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冉启全 周南翔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2-46,共5页
本文根据地质统计学理论,将油气藏参数视为区域化变量,通过变异函数,用变化性质系数和变化程度系数来描述非均质变化的性质及其复杂程度,从而达到对油气藏非均质性进行定量描述的目的。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描述,验证了这一新方法的优越性。
关键词 油气藏 非均质性 地质 统计学
下载PDF
流固耦合多相多组分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1996年第3期172-177,共6页
根据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思想,首次建立了流固耦合渗流的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固耦合多相多组分渗流的数学模型,为流固耦合渗流油藏数值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多相多组分渗流 数学模型 固相变形 数值模拟 建模 油气藏
下载PDF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沉积微相 被引量:9
12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顾小芸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186-191,共6页
本文介绍用于沉积微相智能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关键并研究建立的测并相与地质相的对应关系作为识别模式,通过向识别模式学习获得模式识别智能知识,从而利用这些智能知识识别未知井、未知点的微相类型。本文方法成... 本文介绍用于沉积微相智能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关键并研究建立的测并相与地质相的对应关系作为识别模式,通过向识别模式学习获得模式识别智能知识,从而利用这些智能知识识别未知井、未知点的微相类型。本文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原油田文留地区沙四段海相的识别与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沉积相
下载PDF
储层质量模糊评判权重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杜志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4,共6页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来获取模糊综合评判中评价参数的权重,并通过实际储层质量评价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储集层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权重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流固藕合多相多组分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1 位作者 杜志敏 孙雷 《油气井测试》 1996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油藏开采过程中,由于孔隙流体压力发生变化,引起岩石骨架有效应力改变,导致岩石骨架变形,因而在孔隙流体和岩石骨架之间存在强烈的藕合作用.本文根据流固藕合渗流的基本思想,首次建立了流固藕合渗流的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 在油藏开采过程中,由于孔隙流体压力发生变化,引起岩石骨架有效应力改变,导致岩石骨架变形,因而在孔隙流体和岩石骨架之间存在强烈的藕合作用.本文根据流固藕合渗流的基本思想,首次建立了流固藕合渗流的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固藕合多相多组分渗流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模型 渗流模型 多相流动 流体流动方程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神经网络的储层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5-390,共6页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中,使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具有自学习功能,从而通过自学习功能来获得评价参数的权重,使权重的确定既科学又合理,使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更趋于完善。
关键词 储集层 质量评价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油气田
下载PDF
用综合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 被引量:3
16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杜志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3,共3页
本文将岩土弹塑性力学与多相流体渗流力学相结合,建立了油藏开采过程中应力分布的预测模型,给出了数值模拟的求解方法及步骤。
关键词 应力分析 油气藏 油田开发 模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河油田Ⅶ油组油层的灰色关联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冉启全 周南翔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5-31,共7页
本文将双河油田Ⅶ油组油层视为一个灰色系统,以各油层的评价参数构造一个标准的最佳油层。由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各油层与最佳油层间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各油层进行分类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甚好。
关键词 储集层 评价 灰色系统 模糊数学
下载PDF
动态预测油藏有效应力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冉启全 顾小芸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33-40,共8页
本文根据油藏应力与渗流相互作用的耦合机理,建立了一个用于油藏有效应力动态预测的三维弹塑性模型。该模型强调了油藏在注采交变载荷作用下应力与渗流的力学耦合效应,以及油藏岩石弹塑性变形的力学特性,并采用弹塑性增量有限元法求解。
关键词 有效应力 弹塑性 动态预测 有限元 油藏 地应力
下载PDF
利用泛克里金技术估算油气地质储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冉启全 吕国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1-56,共6页
本文视油气藏为一个“容积单元化”的地质系统,利用泛克里金技术估算油气地质储量。该法优于其它方法,它不仅能正确地描述储量参数,而且能准确地估算油气地质储量,真实地反映油气储量的分布,有利于开发设计和动态分析。
关键词 储量计算 容积单元化
下载PDF
用神经网络系统识别理论建立的优化储层地质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1996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系统辨识理论为基础,以神经网络技术为手段,将储层视为一个黑箱系统,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通过对储层系统进行仿真辨识,建立储层参数的仿真预测模型,从而建立一个优化的储层地质模型,为油藏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提供可... 以系统辨识理论为基础,以神经网络技术为手段,将储层视为一个黑箱系统,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通过对储层系统进行仿真辨识,建立储层参数的仿真预测模型,从而建立一个优化的储层地质模型,为油藏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储层地质模型 仿真预测 黑箱系统 系统辨识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