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香果与柠檬对贵州红酸汤发酵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石彬 冉曜琦 +4 位作者 李咏富 龙明秀 何扬波 罗其琪 李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37-245,共9页
目的 研究百香果、柠檬对贵州红酸汤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的百香果与柠檬作为添加物,对发酵过程中酸汤中维生素C (vitamin C, VC)、还原糖、pH、可滴定酸、氨基酸以及生物胺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在发酵40 d时, 10%添加量的... 目的 研究百香果、柠檬对贵州红酸汤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的百香果与柠檬作为添加物,对发酵过程中酸汤中维生素C (vitamin C, VC)、还原糖、pH、可滴定酸、氨基酸以及生物胺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在发酵40 d时, 10%添加量的百香果和柠檬的酸汤相较空白样品, VC含量分别上升8.25 mg/100 g和7.70 mg/100 g,还原糖分别下降1.08 mg/mL与1.89 mg/mL, pH分别下降0.24、0.37、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上升0.38%与0.48%,其生物胺总量由193.70 mg/kg分别下降为152.28 mg/kg和150.46 mg/kg,在添加浓度6%~8%左右时,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以及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百香果和柠檬能有效改善红酸汤品质与营养,影响酸汤中VC、还原糖、pH、可滴定酸、氨基酸含量,降低有害的生物胺的量。二种添加物对酸汤发酵影响存在差异,在实际发酵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添加物与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柠檬 红酸汤 发酵
原文传递
基于线粒体tRNA^(leu)~COII和COI的贵州东方蜜蜂群体遗传分析
2
作者 周文才 李应 +7 位作者 姚丹 万炜 詹洪平 黎华君 贺兴江 冉曜琦 于瀛龙 韦小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9-1828,共10页
【目的】明确贵州省东方蜜蜂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掌握其遗传现状,为贵州省东方蜜蜂的遗传资源评价及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tRNA^(leu)~COII和COI片段对贵州省内19个采样点的1282群东方蜜蜂进行遗传分析,计... 【目的】明确贵州省东方蜜蜂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掌握其遗传现状,为贵州省东方蜜蜂的遗传资源评价及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tRNA^(leu)~COII和COI片段对贵州省内19个采样点的1282群东方蜜蜂进行遗传分析,计算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和核苷酸多样性(π)等遗传多样性指数,采用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s)评估群体扩张情况,通过计算遗传分化系数(Fst)、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和分子方差分析评估其遗传分化,并开展环境因子相关分析以明确遗传分化的作用因子。【结果】贵州东方蜜蜂在线粒体tRNA^(leu)~COII片段上的Hd介于0.5421~0.9167,π介于0.00174~0.00527,K介于0.611~1.854,其中台江、雷山、麻江、罗甸、紫云、晴隆和威宁等7个采样点发生过群体扩张;在线粒体COI片段上的Hd介于0.5710~0.9109,π介于0.00109~0.00261,K介于0.874~2.084,其中松桃、江口、印江、台江、石阡、雷山、罗甸、紫云、黔西、晴隆和威宁等11个采样点发生过群体扩张。贵州东、西部东方蜜蜂群体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在tRNA^(leu)~COII片段上的Fst=0.04±0.02,在COI片段上的Fst=0.07±0.04),贵州西部东方蜜蜂群体内也存在中度遗传分化(在tRNA^(leu)~COII片段上的Fst=0.04±0.02,在COI片段上的Fst=0.07±0.0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贵州西部东方蜜蜂组群的遗传分化程度与海拔呈弱相关,但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贵州省东方蜜蜂在线粒体tRNA^(leu)~COII和COI片段上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归功于蜂群数量大和饲养方式较原始;贵州东方蜜蜂整体上呈现中度遗传分化,且西部东方蜜蜂组群内部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东部东方蜜蜂组群更高,主要与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是其为适应所处环境而进化产生,而非海拔因素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tRNA^(leu)~COII片段 COI片段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不同品种南瓜发酵特性与品质比较研究
3
作者 冉曜琦 李咏富 +4 位作者 何扬波 李国林 石彬 罗其琪 穆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5-123,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南瓜发酵后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选取8个不同品种的南瓜,进行自然发酵,对发酵后南瓜的pH、总酸、维生素C、总酚、抗氧化活性、生物胺、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酵后,健美南瓜的pH最低为3.28,黄...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南瓜发酵后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选取8个不同品种的南瓜,进行自然发酵,对发酵后南瓜的pH、总酸、维生素C、总酚、抗氧化活性、生物胺、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酵后,健美南瓜的pH最低为3.28,黄狼南瓜的总酸含量最高为37.06 g/kg,金韩蜜本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21.68mg/kg,总酚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金韩蜜本为163.90mg/kg,其次是黄狼南瓜为160.06mg/kg;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品种为金韩蜜本和黄狼南瓜;所有样品生物胺含量均低于1000mg/kg;挥发性成分种类最高的品种为金韩蜜本共59种,含量为5.36μg/g。结论不同品种发酵南瓜在品质上具有明显差异,黄狼南瓜和金韩蜜本的各项检测指标排名靠前,该研究为发酵南瓜的品种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品种 发酵 品质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贵长”猕猴桃致病菌的鉴定与天然抑菌剂筛选
4
作者 石彬 李健英 +2 位作者 李咏富 何扬波 冉曜琦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7,共7页
对“贵长”猕猴桃在贮藏过程中几种致病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了肉桂、丁香、薄荷、花椒等天然精油的抑菌效果。通过致病菌的鉴定,确定了致病菌的种类;通过抑菌试验,研究了不同精油的抑菌效果。鉴定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中分离出... 对“贵长”猕猴桃在贮藏过程中几种致病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了肉桂、丁香、薄荷、花椒等天然精油的抑菌效果。通过致病菌的鉴定,确定了致病菌的种类;通过抑菌试验,研究了不同精油的抑菌效果。鉴定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中分离出四种不同的致病真菌,分别为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可可毛色二胞(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四种真菌对“贵长”猕猴桃均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抑菌试验表明:肉桂、丁香、薄荷3种精油在0.25%的体积分数下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四种致病菌抑制率达到78.00%以上,而复合精油具有更低的抑菌浓度和更广的抑菌范围。由体积分数0.12%的肉桂和薄荷配制的复合精油在对4种致病菌抑菌率分别达到了100.00%、99.43%、98.35%、95.01%,其中薄荷精油能够显著增强复合精油的抑菌效果。通过天然精油的复配能有效抑制“贵长”猕猴桃贮藏过程中几种常见致病菌的生长,实现对有害微生物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长”猕猴桃 保鲜 致病菌 植物精油 抑菌剂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选育红酸汤发酵乳酸菌
5
作者 何扬波 李咏富 +6 位作者 郑秀艳 李国林 罗其琪 石彬 冉曜琦 刘宁 罗兴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5,共9页
从自然发酵番茄和红辣椒酸汤中分离筛选乳酸菌,并利用^(60)Co-γ射线对筛选菌株进行辐照,诱变选育优良红酸汤生产菌株。结果表明,分别从MRS、MC培养基上分离得到发酵番茄(FT)相关菌株5株(MRS FT_(1)~MRS FT_(5))、3株(MC FT1~MC FT3);... 从自然发酵番茄和红辣椒酸汤中分离筛选乳酸菌,并利用^(60)Co-γ射线对筛选菌株进行辐照,诱变选育优良红酸汤生产菌株。结果表明,分别从MRS、MC培养基上分离得到发酵番茄(FT)相关菌株5株(MRS FT_(1)~MRS FT_(5))、3株(MC FT1~MC FT3);发酵辣椒(FP)相关菌株4株(MRS FP_(1)~MRS FP_(4))、3株(MC FP_(1)~MC FP_(3))。采用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初筛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得到6株乳酸菌,菌株MRS FT5和MC FT1均为戊糖乳杆菌(Lactiplantbacillus pentosus),菌株MRS FP_(2)、MRS FT_(3)、MRS FT_(1)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bacillus plantarum)、菌株MRS FP4为纳木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namurensis)。辐照诱变筛选出4株突变菌株MC FT1(700 Gy)、MRS FT_(3)(400 Gy-1)、MRS FT_(3)(400 Gy-4)和MRS FP_(4)(300 Gy),用其发酵红酸汤,p H值和总酸分别于12~15 d达到极小、极大值,极大缩短了红酸汤生产周期。番茄和辣椒酸汤分别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64和53种,均以酯类和醇类为主,风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酸汤 菌株分离筛选 辐照选育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贵州蓝莓蜜的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冉曜琦 孙丽萍 +4 位作者 曾海英 黎华君 林黎 贺兴江 韦小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7,287,共8页
以贵州蓝莓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多酚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贵州蓝莓蜜酸度值44.69 mmol/kg,总糖含量79.30%,葡萄糖含量(40.88%)高于果糖含量(38.41%);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0.27~24.72 mg GAE/100 g和3.88~6.... 以贵州蓝莓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多酚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贵州蓝莓蜜酸度值44.69 mmol/kg,总糖含量79.30%,葡萄糖含量(40.88%)高于果糖含量(38.41%);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0.27~24.72 mg GAE/100 g和3.88~6.77mg RE/100 g,DPPH和ABTS自由基半抑制率分别为119.04~136.56 mg/mL和140.56~212.34 mg/mL;蓝莓蜜含15种多酚类物质(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对香豆酸、芦丁、阿魏酸、杨梅酮、木犀草素、桑色素、槲皮素、芹菜素、山奈酚、异鼠李素、高良姜素),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为槲皮素,酚酸含量由高到低为: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原儿茶酸。研究表明,蓝莓蜜酸度偏高、易结晶,结合槲皮素含量高的特点与酚酸含量高低规律,可作为蓝莓蜜鉴定与检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蜜 理化指标 抗氧化活性 多酚
下载PDF
两种辐照方式对贵州腊肉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彬 李咏富 +3 位作者 龙明秀 何扬波 冉曜琦 罗其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622-7629,共8页
目的研究了不同辐照处理对贵州腊肉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对贵州腊肉样品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和高能电子辐照两种辐照方法在0~5 kGy不同辐照剂量对腊... 目的研究了不同辐照处理对贵州腊肉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对贵州腊肉样品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和高能电子辐照两种辐照方法在0~5 kGy不同辐照剂量对腊肉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出26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相关成分,包括16种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和10种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未检测出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辐照处理会导致腊肉中SFA含量上升,UFA含量下降,产生了新的UFA C8:0和C10:0。高能电子辐照在3 kGy以下剂量时对样品影响更大,而剂量大于3 kGy,则^(60)Co-γ辐照对样品中脂肪酸影响更大。结论辐照处理会影响腊肉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种类,但未产生有害的TFA成分。两种辐照方式的能量大小和穿透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高能电子辐照在低辐照剂量时对腊肉中脂肪酸成分影响较大,^(60)Co-γ辐照则在高剂量时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贵州腊肉 辐照 脂肪酸
原文传递
春蜂巡礼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祖荫 何成文 +2 位作者 林黎 冉曜琦 同春雷 《蜜蜂杂志》 2016年第5期30-31,共2页
笔者从海南过冬回到贵州已是阳春三月,海南虽然无冬,但经历过严冬的贵州似乎春意更浓,桃李争艳,菜花飘香,正式宣告了春天的来临。小小的蜜蜂好像比人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到春天的气息,早在一个月前(1月底至2月初),蜂王就已开产繁殖,现在... 笔者从海南过冬回到贵州已是阳春三月,海南虽然无冬,但经历过严冬的贵州似乎春意更浓,桃李争艳,菜花飘香,正式宣告了春天的来临。小小的蜜蜂好像比人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到春天的气息,早在一个月前(1月底至2月初),蜂王就已开产繁殖,现在第一批幼蜂已经开始陆续出房。由于蜂群已进入紧张的春繁期,我们一行数人受邀到各养蜂点去检查指导,有几点很深的感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蜂 出房 油菜地 油菜种植面积 转地放蜂 蜂脾 中蜂 欧洲幼虫腐臭病 养蜂者 烂子病
下载PDF
几种天然植物复合精油与高能电子辐照对‘红阳’猕猴桃采后保鲜的影响
9
作者 石彬 李咏富 +4 位作者 何扬波 冉曜琦 龙明秀 田竹希 罗其琪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7,共6页
肉桂、丁香、薄荷等植物精油有着很好的抑菌效果,高能电子辐照技术能够在抑菌的同时抑制果蔬呼吸作用。为实现猕猴桃采后绿色保鲜,文章研究了几种植物复合精油与高能电子辐照技术对‘红阳’猕猴桃采后保鲜的影响,每隔7 d对‘红阳’猕猴... 肉桂、丁香、薄荷等植物精油有着很好的抑菌效果,高能电子辐照技术能够在抑菌的同时抑制果蔬呼吸作用。为实现猕猴桃采后绿色保鲜,文章研究了几种植物复合精油与高能电子辐照技术对‘红阳’猕猴桃采后保鲜的影响,每隔7 d对‘红阳’猕猴桃采后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植物精油与适量的电子辐照对样品生理指标变化均有延缓作用,其中0.12%肉桂、丁香、薄荷复合精油对样品的保鲜效果最好;1 kGy的电子辐照样品能减缓样品生理指标的变化,而高于2 kGy的电子辐照则会加速‘红阳’猕猴桃前期的成熟老化,不利于样品的长期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植物精油 电子辐照 保鲜
原文传递
红酸汤直投式发酵剂制备及其发酵效能分析
10
作者 何扬波 李咏富 +5 位作者 钟定江 李国林 郑秀艳 冉曜琦 罗其琪 祝婷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以实验室自选植物乳杆菌为目标菌株,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干燥保护剂选择、喷雾干燥条件优化以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植物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DVS)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产酸效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标菌株在8~12 h即可达到菌泥收集标准,并可... 以实验室自选植物乳杆菌为目标菌株,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干燥保护剂选择、喷雾干燥条件优化以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植物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DVS)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产酸效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标菌株在8~12 h即可达到菌泥收集标准,并可在脱脂乳粉10.00%、D-山梨醇5.20%、L-赖氨酸5.02%、喷雾干燥温度90.36℃条件下获得微观结构饱满、无褶皱和破损且菌株存活率为98.77%的植物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其活菌数为5.05×10^(9)cfu/g。另外,pH值和有机酸检测结果证实,试验制备的直投式发酵剂能快速(9 d内)发酵番茄产生以乳酸(15.88 g/kg)和柠檬酸(1.92 g/kg)为主的多种有机酸,且在相同发酵时间内,乳酸含量是自然发酵的16.37倍。综上所述,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植物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方法,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效果,可为工业生产贵州红酸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喷雾干燥 直投式发酵剂 红酸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