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ME-GC-MS的杏子提取物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应用
1
作者 钱玉梅 范忠 +2 位作者 农李政 施怡 黄东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76-79,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技术对杏子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杏子提取物中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香茅醛(17.28%)、柠檬烯(11.04%)、丁香酚(7.64%)、香茅醇(7.25%)、香芹酮(6.28%)等物质构成了杏子提...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技术对杏子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杏子提取物中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香茅醛(17.28%)、柠檬烯(11.04%)、丁香酚(7.64%)、香茅醇(7.25%)、香芹酮(6.28%)等物质构成了杏子提取物的主体香韵,能够增加卷烟果香、甜香、膏香、清香香韵,降低卷烟的辛辣感和刺激性,提升烟气品质,改善余味,提高卷烟吸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子提取物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卷烟
下载PDF
卷烟表香纳米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2
作者 农李政 熊亚妹 +6 位作者 薛云 孙建生 黄东业 邹琳 刘茜 吴彦 许春平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
采用复凝聚法以壳聚糖为壁材,表香香精为芯材制备纳米微胶囊。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将其应用到卷烟当中。利用吸烟机和GC-MS分析加香前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烯、酸、酯、醇、酮、酚以及醛类物质的差异,最后通过感官评吸试验考察... 采用复凝聚法以壳聚糖为壁材,表香香精为芯材制备纳米微胶囊。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将其应用到卷烟当中。利用吸烟机和GC-MS分析加香前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烯、酸、酯、醇、酮、酚以及醛类物质的差异,最后通过感官评吸试验考察纳米香精微胶囊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表香纳米香精微胶囊的粒径为712nm,包埋率为43.09%;(2)红外光谱表明香精被成功包埋在壁材当中;(3)热重曲线表明表香纳米香精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4)表香纳米香精微胶囊用于卷烟加香,能改善吸味,调和烟香,从而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综上,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的表香纳米香精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应用于卷烟中可提升卷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香香精 纳米微胶囊 表征 卷烟加香
下载PDF
苏合香浸膏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3
作者 钱玉梅 范忠 +3 位作者 吕阳波 施怡 黄东业 农李政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3期88-92,共5页
以二氯甲烷-水为溶剂,经液液萃取、减压蒸馏得到苏合香浸膏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苏合香浸膏中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为肉桂酸肉桂酯(49.83%)、肉桂酸苯丙酯(37.82%)、肉... 以二氯甲烷-水为溶剂,经液液萃取、减压蒸馏得到苏合香浸膏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苏合香浸膏中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为肉桂酸肉桂酯(49.83%)、肉桂酸苯丙酯(37.82%)、肉桂酸苄酯(1.90%)、反式-肉桂醇(1.86%)、α-石竹烯(1.69%)和氢化肉桂醇(1.11%)。大多数挥发性成分构成了苏合香浸膏的木香、膏香、甜香、辛香、花香、清香等气息,丰富了烟香,降低辛辣感和刺激性,提升烟气的浓度和饱满度,改善余味,提高卷烟吸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合香浸膏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烟草
下载PDF
施用白云石粉对龙岸烤烟酸性致香成分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农李政 孙建生 +3 位作者 尹永强 胡亚杰 苏赞 龙晓彤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24-26,共3页
研究了不同白云石粉用量对龙岸烤烟酸性致香成分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农艺性状各指标变化趋势不一致,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酸性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以T3、T4处理较好。因此在龙岸烟区,当土壤p H值在5.0左右时,以施用1 500... 研究了不同白云石粉用量对龙岸烤烟酸性致香成分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农艺性状各指标变化趋势不一致,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酸性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以T3、T4处理较好。因此在龙岸烟区,当土壤p H值在5.0左右时,以施用1 500~2 250 kg·hm-2白云石粉较为合适,能改善增加香气,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粉 烤烟 酸性致香成分 质量
下载PDF
烟草薄片中添加烟草花蕾挥发油对烟气化学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农李政 孙斯文 +3 位作者 肖源 胡志忠 刘绍华 许春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9-23,共5页
通过CO2超临界萃取法萃取烟草花蕾中的挥发油,研究了花蕾挥发油不同添加比例对烟草薄片烟气化学组成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鉴定可知,添加花蕾挥发油比例为0.1%,0.2%,0.4%的薄片叶组卷烟所产生的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分别为74种、73种... 通过CO2超临界萃取法萃取烟草花蕾中的挥发油,研究了花蕾挥发油不同添加比例对烟草薄片烟气化学组成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鉴定可知,添加花蕾挥发油比例为0.1%,0.2%,0.4%的薄片叶组卷烟所产生的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分别为74种、73种、88种.三种添加量的新增物质种类分别为38种、39种、52种,与空白样对比,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对卷烟烟气化学成分分析后发现,花蕾挥发油添加比例并非与烟草吃味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蕾 挥发油 烟草薄片 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 CO2超临界萃取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分析的原料烟叶鉴别 被引量:13
6
作者 龙章德 林顺顺 +6 位作者 田兆福 宋诗清 张晓鸣 韦建玉 黎新钦 农李政 李季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9,共5页
采用感官评吸和电子鼻分析,对湖南省不同县区、不同部位单料烟品质进行评价,并采用偏最小回归分析(PLSR)方法对二者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烟丝电子鼻的主成分分析(PCA),单料烟按地域差异进行分类;基于烟气电子鼻的PCA分析,单料... 采用感官评吸和电子鼻分析,对湖南省不同县区、不同部位单料烟品质进行评价,并采用偏最小回归分析(PLSR)方法对二者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烟丝电子鼻的主成分分析(PCA),单料烟按地域差异进行分类;基于烟气电子鼻的PCA分析,单料烟按地域和部位差异进行分类,且分析结果与人的感官评定结果最接近,因此烟气电子鼻分析可作为鉴别原料烟叶的客观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烟气 偏最小回归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来自六堡茶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对烟草的发酵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龙章德 陈皓睿 +6 位作者 刘鸿 薛云 农李政 宁振兴 杨龙彦 胡志忠 申佩弘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55-2061,共7页
【目的】研究来自六堡茶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对烟草梗丝的发酵效果,为散囊菌属真菌在烟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从六堡茶中筛选得到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Aspergillus chevalieri E2(简写E2)、Aspergillus chevalieri E3(简写E3)... 【目的】研究来自六堡茶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对烟草梗丝的发酵效果,为散囊菌属真菌在烟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从六堡茶中筛选得到的3株散囊菌属真菌Aspergillus chevalieri E2(简写E2)、Aspergillus chevalieri E3(简写E3)和Aspergillus cristatus E6(简写E6)在自制烟梗粉液体培养基中的发酵情况,采用DNS法测定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力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普鲁士蓝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DPPH·降解法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3株真菌在烟梗粉液体培养基中均能很好生长,在其表面形成金色有性子囊果结构,产生香气;且在此培养基中3株真菌均能产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3种酶的最高活力约5.00、1.10和0.50 U/mL,其中E2的产酶速度不及另外两株真菌。与未发酵的对照相比,发酵上清液的还原糖含量均有大幅提升,其中E2提高了289.18%,达31.64 mg/mL;E2、E3和E6总糖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分别是对照的83.71%、60.03%和70.37%,发酵液的还原糖与总糖比例均接近1∶1,而对照的还原糖含量为总糖含量的20.83%;E3和E6发酵液的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分别为对照的82.71%和82.12%;总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变化,但E2和E3发酵液的DPPH·清除能力极显著增强,分别提升了14.71%和21.26%。【结论】来自六堡茶的散囊菌属真菌在烟梗粉液体培养基中能大量生长,具有产糖水解酶特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改善烟制品方面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散囊菌属 真菌 发酵 酶活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岩木瓜茎干化学成分及PTP1B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绍华 王延亮 +5 位作者 白家峰 农李政 宋凌勇 黄善松 刘鸿 梁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41-1746,共6页
综合运用天然产物化学分离、纯化技术从岩木瓜茎干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结合各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依次为对羟基苯乙酮(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 综合运用天然产物化学分离、纯化技术从岩木瓜茎干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结合各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依次为对羟基苯乙酮(1)、对羟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1-one(4)、咖啡酸(5)、咖啡酸乙酯(6)、对羟基苯甲醛(7)、咖啡酸甲酯(8)、对羟基桂皮酸(9)、水杨酸(10)、原儿茶酸(11)、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2)、对醛基苯基-1-O-葡萄糖苷(13)、色氨酸(14)、豆甾-3,6-二酮(15)、β-谷甾酮(16)、5α-9(11)-豆甾烯-3β-醇(17)和胡萝卜苷(18)。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6,16和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从岩木瓜中分离得到的46个化合物进行PTP1B抑制活性筛选,11个化合物具有PTP1B抑制活性,IC50值在1.0-37.0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木瓜 化学成分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下载PDF
利用烟草节杆菌GYC103发酵提高上部烟叶品质 被引量:2
9
作者 龙章德 田兆福 +6 位作者 黎新钦 韦建玉 刘启斌 农李政 李季刚 白家峰 申佩弘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51-1855,共5页
【目的】研究烟草节杆菌GYC103发酵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烟草节杆菌GYC103发酵邵阳B2F烟叶,分析烟叶化学成分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该菌发酵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烟草节杆菌GYC103发酵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烟草节杆菌GYC103发酵邵阳B2F烟叶,分析烟叶化学成分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该菌发酵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烟草节杆菌GYC103发酵至12 h时,烟叶烟碱、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减少4.32%、32.50%和8.20%;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3.51%和10.02%;挥发酸和挥发碱含量无明显变化;烟叶感官质量最佳,烟叶劲头下降,香气质变好,香气量、柔细度和透发性增加,杂气和刺激性减少,甜度和余味有所改善,工业可用性增加。【结论】烟草节杆菌GYC103发酵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品质,且以发酵12 h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节杆菌GYC103 烟碱 淀粉 蛋白质 感官质量 上部烟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东业 李志华 +7 位作者 刘鸿 农李政 白家峰 宁振兴 宋凌勇 刘绍华 龙章德 吴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为天然植物在卷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方向及思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荜澄茄挥发油,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通过评吸法评价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 【目的】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为天然植物在卷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方向及思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荜澄茄挥发油,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通过评吸法评价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结果】荜澄茄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2.5:1、浸泡时间18 h、蒸馏时间1h,将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挥发油添加至卷烟中进行评吸,评吸得分为90.5分,略高于预测值(90.0分)。荜澄茄挥发油能起到提升卷烟香气质、降低烟气刺激性、改善余味、掩盖杂气等作用,对卷烟吸食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优化条件下提取的荜澄茄挥发油对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效果最佳,可用于卷烟加香和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挥发油 工艺优化 卷烟 吸食品质 加香
下载PDF
三株散囊菌属真菌的茶叶液态发酵与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赞 陈皓睿 +6 位作者 薛云 邹克兴 孙建生 农李政 李季刚 龙章德 申佩弘 《工业微生物》 CAS 2020年第1期14-19,共6页
散囊菌属真菌(Eurotium spp.)又称“金花菌”,能在六堡茶表面生长出金黄色的子囊果而得名,是一类对发酵茶叶的品质有积极影响的真菌。本研究前期从广西梧州六堡茶中筛选到的三株散囊菌属真菌Aspergillus chevalieri E2(简称E2),Aspergil... 散囊菌属真菌(Eurotium spp.)又称“金花菌”,能在六堡茶表面生长出金黄色的子囊果而得名,是一类对发酵茶叶的品质有积极影响的真菌。本研究前期从广西梧州六堡茶中筛选到的三株散囊菌属真菌Aspergillus chevalieri E2(简称E2),Aspergillus chevalieri E3(简称E3)与Aspergillus cristatus E6(简称E6),将菌株接种于自制液体茶粉培养基中培养,检测发酵液中产生的色素物质;测定发酵液中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的酶活力、总糖和还原糖糖含量、氨基酸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三株真菌在液体茶粉培养基中生长良好,E3生长尤其迅速。在8 d的培养期限内,E2、E3和E6的最高果胶酶活力分别为2.52、3.44和5.15 U/mL;最高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0.57、0.82和1.10 U/mL;最高淀粉酶活力分别为0.31、0.35和0.49 U/mL。三株真菌的发酵后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大幅增加,增幅分别达到131.70%、627.02%和459.12%;总糖含量同样呈上升趋势,增幅分别达到6.84%、35.25%和2.07%;E2与E3的氨基酸含量分别下降了17.43%与32.68%,E6则上升了0.52%;E3的总抗氧化活性提升最大,达65.87%;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升最大的是E2,达128.33%;茶多酚含量都显著提升,增幅分别为50.85%、51.58%和53.06%。本研究对改善六堡茶的品质及茶叶的发酵的研究有一定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瓦氏曲霉 冠突曲霉 六堡茶 茶叶发酵 茶多酚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龙岸烤烟中性香味成分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亚杰 尹永强 +2 位作者 农李政 白森 张琼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58-62,共5页
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广西龙岸烟区烤烟香味成分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农艺性状以N2P2K3和N2P3K1处理较优,其次为N3P2K1、N2P1K2和N2P3K2处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以N2P2K3处理较优,其次为N3P3K2和N2... 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广西龙岸烟区烤烟香味成分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农艺性状以N2P2K3和N2P3K1处理较优,其次为N3P2K1、N2P1K2和N2P3K2处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以N2P2K3处理较优,其次为N3P3K2和N2P3K1处理;烟叶化学成分以N2P1K2、N2P2K3和N2P3K1处理表现较好;中性香味成分和感官质量以N2P2K3处理表现较好。综合来看,N2P2K3处理(每666.7m^2施纯氮6 kg,纯磷11 kg,纯钾24 kg)基本能够代表龙岸烟区最佳施肥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烟株生长发育,增加香气,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施 烤烟 中性香味成分 质量
下载PDF
银菘香合剂的体外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鸿 杨鸿 +10 位作者 宁振兴 邸莎 孔冉 李贤煜 农李政 吴彦 黄东业 胡志忠 徐石磊 廖超执 杨龙彦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7期394-39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合剂"银菘香"的抗多种病毒活性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检测该复方在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株(HPR8株(H1N1亚型)、副流感病毒1型(PIV-1)、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B族4型(Cox B4)的... 目的研究中药合剂"银菘香"的抗多种病毒活性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检测该复方在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株(HPR8株(H1N1亚型)、副流感病毒1型(PIV-1)、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B族4型(Cox B4)的抗病毒作用,并通过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银菘香"对流感病毒诱导的A549细胞的11种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研究显示"银菘香"对上述5种病毒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银菘香"可显著降低流感病毒诱导的A549细胞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L-4、IL-5、IL-6、IL-18、TNF-α、IFN-g和GM-CSF的释放(P<0.05,P<0.01)。结论"银菘香"具抗一定病毒活性,其潜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病毒诱导的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抗病毒作用 液相蛋白芯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两段式烘丝工艺参数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远涛 韦文 +1 位作者 农李政 程传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4期3670-3673,共4页
以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选用二类烟品牌烟丝配方为试验对象,通过试验设计,运用全因子试验设计比较两段式烘丝工艺参数对卷烟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烘丝机1区温度、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对感官质量影响显著;该... 以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选用二类烟品牌烟丝配方为试验对象,通过试验设计,运用全因子试验设计比较两段式烘丝工艺参数对卷烟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烘丝机1区温度、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对感官质量影响显著;该烘丝机两段式烘丝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烘丝机1区温度160℃、2区温度120℃、热风温度110℃、热风风速0.1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两段式烘丝 工艺参数 感官质量 全因子试验设计
下载PDF
苹果酸钾选择性降低卷烟有害成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家峰 刘政 +3 位作者 黄江锋 农李政 班强 冯守爱 《轻工科技》 2012年第7期123-124,共2页
为研究苹果酸钾对卷烟烟气中CO及其它有害成分的降低作用,采用湿法添加0.1-0.5%苹果酸钾到烟丝中,并卷制成烟,研究了苹果酸钾不同添加量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卷烟中添加合适量的苹果酸钾,烟气中CO和苯酚... 为研究苹果酸钾对卷烟烟气中CO及其它有害成分的降低作用,采用湿法添加0.1-0.5%苹果酸钾到烟丝中,并卷制成烟,研究了苹果酸钾不同添加量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卷烟中添加合适量的苹果酸钾,烟气中CO和苯酚含量可明显下降,而主流烟气中焦油和烟碱含量变化不大;添加量为0.1-0.2%时可以提升卷烟感官质量,添加量达到0.5%时会影响卷烟感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钾 卷烟烟气 感官质量 一氧化碳 苯酚
原文传递
吐鲁浸膏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石磊 宁振兴 +3 位作者 董振山 农李政 李季刚 胡超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23期46-47,共2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对吐鲁浸膏中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和分析,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香味成分,其中酯类物质11种,醛酮类10种,酸类4种,醇类3种,烯烃类3种,酚类2种,主要成分包括苄醇(26.77%)、苯甲酸(26.09%)、肉桂酸(19.17%)、苯甲酸苄...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对吐鲁浸膏中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和分析,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香味成分,其中酯类物质11种,醛酮类10种,酸类4种,醇类3种,烯烃类3种,酚类2种,主要成分包括苄醇(26.77%)、苯甲酸(26.09%)、肉桂酸(19.17%)、苯甲酸苄酯(8.91%)、香兰素(5.06%)、肉桂酸乙酯(4.73%)、肉桂酸肉桂酯(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浸膏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树兰花浸膏挥发性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龙彦 董振山 +3 位作者 农李政 班强 施怡 宁振兴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0期54-55,60,共3页
采用振荡萃取的方式对树兰花浸膏挥发性成分进行前处理并利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共检测出70种成分,主要成分包括葎草烯(17.657%),γ-依兰烯(11.660%),石竹烯(8.671%),α-可巴烯(8.530%),亚麻酸乙酯(5.668%),亚麻酸(5.855%),茉莉酮... 采用振荡萃取的方式对树兰花浸膏挥发性成分进行前处理并利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共检测出70种成分,主要成分包括葎草烯(17.657%),γ-依兰烯(11.660%),石竹烯(8.671%),α-可巴烯(8.530%),亚麻酸乙酯(5.668%),亚麻酸(5.855%),茉莉酮酸甲酯(4.10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兰花浸膏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蜂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季刚 刘启斌 +3 位作者 田兆福 刘绍华 农李政 黄东业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年第11期11-12,共2页
文章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蜂胶中提取挥发性香味成分。通过GC-MS方法结合内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70种成分。结果表明,蜂胶挥发性化学物质主要包括萜烯类、醇、酸及酯等化合物,它们有助于提高卷烟增香的效果。
关键词 蜂胶 同时蒸馏萃取 GC—MS 挥发性成分 香味
下载PDF
广西中烟贺州基地烤烟质量状况分析
19
作者 胡亚杰 农李政 +2 位作者 胡志忠 龙晓彤 曾德芬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99-104,共6页
为充分挖掘贺州基地烟叶特色,以基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样品材料,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综合工业可用性进一步评价。结果表明,基地烟叶质量有所提升,工业可用性越来越强,浓香型特征有待... 为充分挖掘贺州基地烟叶特色,以基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样品材料,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综合工业可用性进一步评价。结果表明,基地烟叶质量有所提升,工业可用性越来越强,浓香型特征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为今后开展基地优质特色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质量状况 分析
下载PDF
金合欢花香气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20
作者 宁振兴 吴彦 +2 位作者 潘连华 农李政 徐石磊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年第8期43-44,共2页
文章采用溶剂萃取和GC/MS法定性定量分析了金合欢花香气成分,共鉴定出17种成分。同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合欢花精油具有减轻细腻烟气、丰富烟香、增加烟气甜润感的作用。
关键词 金合欢花精油 GC MS 卷烟 加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