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URF算法的实时拼接研究
1
作者 冯向东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6期10-14,共5页
视频拼接有助于人们获得更高分辨率、大视野的场景。文中主要对视频拼接过程中的图像配准及图像融合的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进行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基于SURF特征实现图像拼接的每一个步骤,从而快速提高特征点的提取速度... 视频拼接有助于人们获得更高分辨率、大视野的场景。文中主要对视频拼接过程中的图像配准及图像融合的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进行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基于SURF特征实现图像拼接的每一个步骤,从而快速提高特征点的提取速度,提高了图像配准过程中的精度与准确率,加快了图像配准的速度,并提升图像融合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视差伪影,其拼接图像无明显接缝,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拼接,拼接的图像更加自然,拼接的视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算法 视频拼接 特征点提取 图像融合 图像配准
下载PDF
延庆—怀来盆地地震动盆地效应研究
2
作者 王晓山 付长华 +1 位作者 赵志远 冯向东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59,共7页
综合分析延庆—怀来盆地地震危险性,确定潜在发震断裂为延矾盆地北缘断裂的屈家窑—方家冲段,震级为7.0级。基于延庆—怀来盆地含地表厚沉积层的三维结构模型,设置两种破裂模式进行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研究盆地结构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 综合分析延庆—怀来盆地地震危险性,确定潜在发震断裂为延矾盆地北缘断裂的屈家窑—方家冲段,震级为7.0级。基于延庆—怀来盆地含地表厚沉积层的三维结构模型,设置两种破裂模式进行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研究盆地结构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发现盆地浅层的沉积结构对较短周期段的地震动影响更为显著,较大的放大系数通常对应着较大的第四系厚度,最大放大系数位于延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庆—怀来盆地 地震危险性 地震动模拟 盆地效应
下载PDF
PVDF膜接触器在电厂含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吕佳慧 戴洁 +4 位作者 施国忠 岑易 徐浩然 冯向东 张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9,共7页
燃煤电厂含氨废水具有水量大、氨氮浓度高、水质波动大的特点,常规脱氨工艺处理困难.本文采用PVDF膜接触器处理燃煤电厂高浓含氨废水,考察了膜接触器类型、水侧流量、气侧真空度、气液接触面积、进水水质等因素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 燃煤电厂含氨废水具有水量大、氨氮浓度高、水质波动大的特点,常规脱氨工艺处理困难.本文采用PVDF膜接触器处理燃煤电厂高浓含氨废水,考察了膜接触器类型、水侧流量、气侧真空度、气液接触面积、进水水质等因素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PVDF膜接触器的气液分离工艺,能够将高浓含氨废水中的氨氮浓度由1 250 mg/L降至300 mg/L以下;外压式和内压式膜接触器都有理想的应用效果;提高膜接触器水侧流量、气侧真空度能够有效提高NH3传质效率;增大传质膜面积能够显著提升循环液氨氮脱除率.提出了分离NH3在燃煤电厂的多种资源化回用途径,为膜接触器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接触器 含氨废水 燃煤电厂 脱氮通量 聚偏氟乙烯
下载PDF
基于改进智能优化算法的数据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琴 张建亮 冯向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157,共4页
特征选择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困难又重要的问题,为了快速准确地筛选特征,提出一种改进的帝王蝶优化(IMBO)算法进行封装特征选择。首先,为了使新产生的个体具有一定种群记忆功能,在迁徙算子中添加5种差分变异策略,提高种群个体的信息共... 特征选择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困难又重要的问题,为了快速准确地筛选特征,提出一种改进的帝王蝶优化(IMBO)算法进行封装特征选择。首先,为了使新产生的个体具有一定种群记忆功能,在迁徙算子中添加5种差分变异策略,提高种群个体的信息共享。然后,封装式特征选择算法使用模糊C均值(FCM)分类器作为评估器,利用IMBO作为搜索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帝王蝶优化(MBO)、人工蜂群(ABC)算法和蚱蜢优化算法(GOA)相比,所提算法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实现了较高的准确度,显著降低了特征选择规模,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蝶优化 模糊C均值 特征选择 收敛速度 分类
下载PDF
2020年唐山5.1级地震发震背景分析
5
作者 唐杰 张素欣 +3 位作者 冯向东 孙丽娜 王晓山 边庆凯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9,共13页
1976年唐山7.8级震后40多年,地处唐山断裂东北端点的古冶发生了2020年7月12日5.1级中强地震。本文综合构造背景、多年小震时空图像背景、多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同时根据现场考察等资料以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分析这次地震的多元发震... 1976年唐山7.8级震后40多年,地处唐山断裂东北端点的古冶发生了2020年7月12日5.1级中强地震。本文综合构造背景、多年小震时空图像背景、多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同时根据现场考察等资料以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分析这次地震的多元发震背景。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震断裂为与唐山断裂带共轭的抹轴峪断裂,未来该区域仍具有一定发震风险。通过此次研究,对唐山老震区孕震构造背景有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唐山5.1级地震 发震背景 震源机制
下载PDF
HPLC-ELSD测定心宁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向东 黄海欣 +2 位作者 高光伟 张金霞 苏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86-1789,共4页
目的:建立心宁片(丹参、三七、红花、川芎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使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5min,20~25乙腈;5~20min,25~45乙腈);ELSD漂移管温度70℃;氮气流速2.0L... 目的:建立心宁片(丹参、三七、红花、川芎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使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5min,20~25乙腈;5~20min,25~45乙腈);ELSD漂移管温度70℃;氮气流速2.0L/min;柱温35℃。结果:3种皂苷类成分得到很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分别为102.32,100.73和101.40。RSD分别为0.97,1.16和1.21。结论:本法结果准确,便于操作,可作为心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宁片 HPLC-ELSD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下载PDF
由向家坝水库震源机制探讨诱发地震的成因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向东 岳秀霞 +6 位作者 王曰风 王晓山 刁桂苓 张洪智 程万正 李悦 冯志仁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5-575,共11页
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是目前中国第三大水库,2012年底水库开始蓄水,水位升高71m;2013年6月底再次蓄水,升高的水位淹没到库尾段。该水库以及上游的溪洛渡水库布设了地震台网,有35台仪器连续记录,能够很好地控制库区及周边的地震。水库地震台... 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是目前中国第三大水库,2012年底水库开始蓄水,水位升高71m;2013年6月底再次蓄水,升高的水位淹没到库尾段。该水库以及上游的溪洛渡水库布设了地震台网,有35台仪器连续记录,能够很好地控制库区及周边的地震。水库地震台网在2007年9月—2013年6月记录了库尾一带1级以上地震共计38次,平均每月发生0.66次。而2013年7—9月则记录ML≥1.0地震186次,平均水平达到每月62次,已经接近以往月均值的100倍,可判别为诱发地震。同期还记录1级以下地震553次,在强震背景区发生大量小地震已经引起巨大反响。震源位置采用3维速度模型进行重新修订,发现这些地震有94%发生在0~5km深度范围。利用水库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取垂直向记录到直达P、S波的最大振幅,得到库尾一带蓄水之前9个、蓄水后69个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并进一步利用这些震源机制反演了南、北2个区的应力场,以期通过分析震源机制和应力场变化,探索水库诱发地震发生的特点及成因。结果显示,在蓄水后69个震源机制中走向滑动类型占最多,存在较多过渡类型,倾向滑动的正断层、逆冲断层数目较少,震源机制空间取向复杂、破裂类型多样,显示区域应力场对小震的控制较弱。利用这些震源机制反演得到南、北2个区的应力场差别较大,状态不均匀,北区呈现挤压应力状态,而南区呈现弱拉张状态,均与区域应力场不一致。穿过库尾的猰子坝断裂是活动断裂,却没有控制诱发地震,有可能表明水库蓄水抑制了逆断层的活动。库尾区分布碳酸盐岩、灰岩,存在溶洞。分析认为库水涌入溶洞,渗透到裂隙、节理,导致孔隙压力增加,摩擦强度、岩石破裂强度降低以及库水载荷加大造成弹性变形等共同作用是诱发地震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向家坝水库 诱发地震 震源机制 应力场 地震成因
下载PDF
远志炮制前后质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向东 高光伟 黄海欣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820,共3页
目的:研究远志甘草炮制前后质量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远志甘草炮制前后远志皂苷元、远志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远志甘草炮制后远志皂苷元含量变化不明显,远志酸含量下降。结论:炮制使远志的内在质量发生改变。
关键词 远志 远志皂苷元 远志酸 炮制品
下载PDF
基于观测应力场的大华北地区动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向东 魏东平 陈棋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方法, 利用观测应力场应力取向和应力状态作为主要约束, 对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显示, 华北地区应力场主要受到来自太平洋板块和青藏高原挤压作用的控制. 太平洋板块的北西西向的挤压作用对这一...  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方法, 利用观测应力场应力取向和应力状态作为主要约束, 对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显示, 华北地区应力场主要受到来自太平洋板块和青藏高原挤压作用的控制. 太平洋板块的北西西向的挤压作用对这一地区, 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影响更大. 同时, 上涌地幔沿盆地边缘法线方向的引张, 对这一地区的应力场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华北地区 应力状态 有限元方法 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思辨”与“实证”方法辨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冯向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178,共7页
随着我国教育学科研究队伍的规模日益增大,教育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日益增多,强调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反思,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在讨论教育研究方法的教科书、专著与文章中,对方法的表述和分类不胜枚举,不同的学... 随着我国教育学科研究队伍的规模日益增大,教育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日益增多,强调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反思,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在讨论教育研究方法的教科书、专著与文章中,对方法的表述和分类不胜枚举,不同的学者对一些方法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实证 思辨 教育研究方法 研究队伍 教育学科 教科书 文章
下载PDF
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 被引量:82
11
作者 冯向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在社会竞争中由学校自主办学形成的。要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所谓学校的“定位”。高等学校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审时度势下的理性决策。政府的职能是完善社会竞争机制和宏观调节手段 ,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
关键词 高校 自主办学 办学定位 多样化 分类标准 竞争机制 教育评估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向东 刘卫华 魏东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29-440,共12页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边界类型和性质十分复杂。本文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方法,利用WSM2000观测应力场数据的应力取向和应力状态作为主要约束,建立了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岩石层三维模型,对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边界类型和性质十分复杂。本文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方法,利用WSM2000观测应力场数据的应力取向和应力状态作为主要约束,建立了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岩石层三维模型,对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探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所受边界力对板块内部应力场的影响。结果显示,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构造应力场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控制:①软流层静压推力;②来自碰撞带的阻力,包括喜马拉雅、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西北边界。而来自俯冲消减带的拉张作用力对板内应力场的作用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应力状态 有限元方法 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 被引量:60
13
作者 冯向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8,共9页
范式在科学研究中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对世界根本看法的方法论体系。在具体研究方法的层面或学科制度层面上使用范式这一概念,显得过于宽泛。判定一门学科是否成立的基本依据不是是否确立了某种范式,而是是否具有严密的范畴体系和以此为共... 范式在科学研究中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对世界根本看法的方法论体系。在具体研究方法的层面或学科制度层面上使用范式这一概念,显得过于宽泛。判定一门学科是否成立的基本依据不是是否确立了某种范式,而是是否具有严密的范畴体系和以此为共同话语的学术群体任何一种研究视角都意味着一套从基本的范畴、命题到方法原则构成的特定“话语系统”。学科性视角与方法论视角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不同范式之争还会继续下去,而多学科研究的方法也不会从高等教育研究的视野中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范式 视角 方法论 研究方法 多学科研究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地区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向东 王晓山 +1 位作者 陈婷 张素欣 《华北地震科学》 2017年第4期16-21,共6页
收集整理晋冀蒙交界地区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28日间448次1.0级以上地震事件的6 678条P波和6 103条S波到时资料,采用震源位置-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方法,使用Velest程序计算了晋冀蒙交界地区"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利用这一... 收集整理晋冀蒙交界地区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28日间448次1.0级以上地震事件的6 678条P波和6 103条S波到时资料,采用震源位置-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方法,使用Velest程序计算了晋冀蒙交界地区"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对该地区1 763次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分布集中于5~20km区间,趋于正态分布,定位结果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冀蒙交界地区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地震定位 Velest程序
下载PDF
直肠血管肉瘤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向东 张红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4-957,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直肠血管肉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对血管肉瘤的特点进行分析.由于累及直肠的血管肉瘤极为罕见,本研究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胃肠道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直肠血管肉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对血管肉瘤的特点进行分析.由于累及直肠的血管肉瘤极为罕见,本研究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结果:累及直肠的血管肉瘤可以首先累及外膜或者先侵犯直肠黏膜.大体上为灰褐色结节状,伴有广泛的出血坏死,切面呈多彩状;显微镜下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形成大小不等互相吻合的管腔,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表达CD31和Vimentin等血管和间叶分化.肿瘤高度恶行.本例患者术后5mo死亡.结论:血管肉瘤,特别是深部软组织及胃肠道的血管肉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并且快速转移,预后很差.在临床病理实践中,必须首先与常见的发生于该部位恶性肿瘤如癌,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胃肠道 病理学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意味着什么——对教育“适应论”讨论的反思 被引量:14
16
作者 冯向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182,共11页
自展立新、陈学飞发表《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一文以来,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适应论"的问题上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讨论。既有学者质疑并主张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也有学者赞同并坚持高等教育"适... 自展立新、陈学飞发表《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一文以来,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适应论"的问题上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讨论。既有学者质疑并主张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也有学者赞同并坚持高等教育"适应论",还有学者对高等教育"适应论"和"认知理性"各自的积极意义及局限作了分析。不同观点竞相纷呈,不同意见相互商榷,讨论方兴未艾。如果我们把目光稍往前移就会看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围绕有关教育"适应论"的问题展开过一场"跨世纪"的讨论。相比较而言,早前的讨论指涉整个教育领域,这一次的讨论则集中于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20世纪90年代 反思 意味 认知理性 积极意义 不同意见 教育领域
下载PDF
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 被引量:47
17
作者 冯向东 《现代大学教育》 2002年第2期67-71,共5页
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科学组织、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等各种力量作用于大学中的学科之上 ,形成一种张力。大学中的学科是一个处在张力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术组织 ,有其自身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由组织的自适应行为、分叉、正反馈等... 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科学组织、社会需求和政府干预等各种力量作用于大学中的学科之上 ,形成一种张力。大学中的学科是一个处在张力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术组织 ,有其自身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由组织的自适应行为、分叉、正反馈等构成的动态平衡机制 ,既维系着大学中的学科体系 ,又促使学科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 动态平衡 大学 学科发展 发展机制 学科体系 学术组织 矩阵结构 科学研究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在油气分层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向东 张玉琴 +1 位作者 韩红伟 张建亮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1年第2期44-48,共5页
测井曲线的分层研究是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认识油气层的地质面貌,以及剖析油气藏量内在规律的一种有力武器。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对测井曲线进行聚类自动分层的识别方法,它是一种通过网络自身的调节,从而对... 测井曲线的分层研究是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认识油气层的地质面貌,以及剖析油气藏量内在规律的一种有力武器。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对测井曲线进行聚类自动分层的识别方法,它是一种通过网络自身的调节,从而对输入数据进行聚类的方法。该文采用某地区的油气层数据来建立网络模型,首先采用了插值的方法,消除该测井数据随机干扰带来的噪声,同时保留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代表性;然后通过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对该数据自动进行四层的识别分类;最后结合人工分层的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识别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可靠。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强,原理简单易于实现,说明该算法对研究测井曲线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自动分层 油层识别 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 模式识别
下载PDF
浊度法测定吉他霉素的效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向东 高光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70-271,共2页
目的建立浊度法测定吉他霉素效价的方法。方法采用浊度法测定吉他霉素的效价,并将浊度法与管碟法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浊度法与管碟法测定结果一致,浊度法测定结果可信限率较低。结论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吉他霉素的效价测定。
关键词 浊度法 吉他霉素 效价 管碟法
下载PDF
对教育学人性假设的追问 被引量:18
20
作者 冯向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5,186,共8页
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都提出了各自的人性假设,这些人性假设尽管被作为学科理论的逻辑前提,其自身却未得到严格的证明,只能在实践中接受经验的检验。"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这一假设是人类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前提,"人具有... 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都提出了各自的人性假设,这些人性假设尽管被作为学科理论的逻辑前提,其自身却未得到严格的证明,只能在实践中接受经验的检验。"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这一假设是人类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前提,"人具有主体性"的假设则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充分依据。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创造的"经验关系"抽象出来的这两条人性假设,可以作为教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凡是以某种"应然人性"作为人性假设的,都会在对教育实践的解释中陷入困境;凡是没有提出"应然人性"的,也都不是完整的教育理论。教育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而不至于被"终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立场和视角,其中包括是否有自己特定的人性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设 教育科学 理论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