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匀化激光加热CFRP层合板高温剩余拉伸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家伟 冯国斌 +5 位作者 李斌 张检民 吕玉伟 韦成华 刘泽涛 王娜 《现代应用物理》 2023年第2期96-103,共8页
通过均匀化激光加热T700/9A16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层合板,在试件的特定区域内形成较均匀的温度场。对加热后的CFRP层合板开展了拉伸性能测试,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 通过均匀化激光加热T700/9A16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层合板,在试件的特定区域内形成较均匀的温度场。对加热后的CFRP层合板开展了拉伸性能测试,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方法获取了试件激光加热区域在拉伸加载过程中的应变。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激光加热至300℃时,CFRP层合板拉伸弹性模量变化不明显,发生断裂时的极限应变增加了约28%,试件整体拉伸强度增加了约23%;激光加热超过420℃时,试件的拉伸力学性能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试件断口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激光加热至300℃时,碳纤维及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情况出现了明显的改变;激光加热温度超过420℃,可观察到碳纤维表面环氧树脂损失;激光加热至840℃时,可观察到明显的碳纤维丝烧蚀坑。热重分析显示,若CFRP层合板在高温下未发生明显热失重,则材料的剩余拉伸强度下降不明显;若出现明显的失重峰,则在相应温度区间内,材料的剩余拉伸强度明显下降。本文可为CFRP材料及结构在极端热环境下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激光加热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剩余拉伸强度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激光双面辐照的热力耦合测试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家伟 李斌 +5 位作者 张检民 冯国斌 刘卫平 韦成华 韩永超 王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5,共8页
为了研究以激光为热源开展材料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的可行性,建立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分析了材料在双面均匀激光光斑加热下的表面及内部温升。结果表明,理想情况下采用均匀化激光双面辐照的加热方式可以在试件加热区域内形成较均匀的温度... 为了研究以激光为热源开展材料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的可行性,建立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分析了材料在双面均匀激光光斑加热下的表面及内部温升。结果表明,理想情况下采用均匀化激光双面辐照的加热方式可以在试件加热区域内形成较均匀的温度场。为验证上述结论,建立了光斑匀化度达92%的激光双面辐照热力耦合测试试验平台,并基于相关测试方法获取了传统加热方式难以快速加热的CFRP层合板高温拉伸强度。结果表明,试件在激光加热中心测试区域(10 mm×10 mm)内的温度均匀性良好。试件在均匀化激光双面辐照下可被快速加热至923℃,测试区域内的最大温度波动为6.8%。文中提出的基于均匀化激光双面辐照的热力耦合测试方法相比传统测试方法具有通用性好、温升率高、测试温度高、测试效率高等一系列的优点。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制通用型材料/结构高温升率、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辐照 均匀激光 高温 拉伸强度 CFRP
原文传递
强激光远场光斑强度分布测量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冯国斌 杨鹏翎 +3 位作者 王群书 刘福华 叶锡生 安毓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15-1619,共5页
准确测量激光远场光斑强度时空分布是分析强激光大气传输效应和评价激光系统性能的有效手段。概述了测量激光光斑强度分布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性,重点叙述了基于阵列探测法的强激光远场光斑强度分布测量技术,总结分析了量热阵列法、光电... 准确测量激光远场光斑强度时空分布是分析强激光大气传输效应和评价激光系统性能的有效手段。概述了测量激光光斑强度分布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性,重点叙述了基于阵列探测法的强激光远场光斑强度分布测量技术,总结分析了量热阵列法、光电阵列法和量热/光电复合法等三类阵列探测系统应用特点。最后介绍了两种分别用于测量连续波高能激光和重频脉冲激光的光电阵列靶斑仪,系统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能够满足运动靶目标上强激光参数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斑分布 阵列探测器 时空分布 强激光 高能激光
下载PDF
室温中红外HgCdTe光导探测器响应率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国斌 张检民 +2 位作者 杨鹏翎 王群书 安毓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7-791,共5页
为了评定基于室温中红外HgCdTe光导探测器的氟化氘激光阵列靶斑仪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需要对HgCdTe光导探测器响应率的温度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了室温中波红外HgCdTe光导探测器响应率与温度和波长的关系,得出了在一定范围内探测... 为了评定基于室温中红外HgCdTe光导探测器的氟化氘激光阵列靶斑仪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需要对HgCdTe光导探测器响应率的温度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了室温中波红外HgCdTe光导探测器响应率与温度和波长的关系,得出了在一定范围内探测器响应率可以近似表示为温度和波长变量分离函数形式的假设.采用波长为3.8μm和1.31μm激光光源,分别测量了在-40℃~+30℃温度范围内室温中波红外HgCdTe探测器响应率变温特性,实验结果验证了在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假设的正确性.基于此结论,提出了一种高效标定HgCdTe光导探测器在氟化氘激光波长处响应率温度特性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探测器 光导探测器 HGCDTE 响应率 温度特性
下载PDF
实用化宽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冯国斌 刘福华 +2 位作者 杨鹏翎 赵军卫 陈绍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7-589,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调制特性的实用化宽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及其结构组成和实测性能。该系统的-3dB带宽为30kHz~1.1GHz,非线性小于±5%的动态范围不小于40dB,输出噪声峰峰值小于5mV。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输出噪声低、... 介绍了一种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调制特性的实用化宽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及其结构组成和实测性能。该系统的-3dB带宽为30kHz~1.1GHz,非线性小于±5%的动态范围不小于40dB,输出噪声峰峰值小于5mV。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输出噪声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亚纳秒脉冲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输系统 激光二极管 光纤 宽带
原文传递
光电/量热复合式近红外高能激光光斑探测器 被引量:6
6
作者 冯国斌 杨鹏翎 +1 位作者 王振宝 王群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7-1424,共8页
为了准确测量高能激光系统远场到靶总能量和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等参数,本文提出了量热吸收法和光电探测阵列法相结合的复合式测量方法。该方法由热吸收体测量入射激光的总能量,由光电探测阵列测量光斑的时空分布。研制了用于大面积、长脉... 为了准确测量高能激光系统远场到靶总能量和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等参数,本文提出了量热吸收法和光电探测阵列法相结合的复合式测量方法。该方法由热吸收体测量入射激光的总能量,由光电探测阵列测量光斑的时空分布。研制了用于大面积、长脉冲近红外高能激光测量的复合式光斑时空分布探测器。探测器主要由石墨热吸收体、近红外探测器阵列、测温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等组成,有效测量光斑面积达到22cm×22cm,光斑测量空间分辨力为1.1cm,时间分辨力为20ms。该测量系统同时兼顾了光电探测阵列法的高时空分辨能力和量热吸收法的低测量不确定度等优点,适合于高能量、大面积近红外高能激光光斑参数的综合测量,并已成功应用于外场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探测阵列 光电-量热复合测量 光斑分布
下载PDF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后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冯国斌 张立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9-42,共4页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始建于 2 0世纪 5 0年代 ,经过原建、改建和多年运用 ,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三门峡水利枢纽后评价以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为主 ,兼顾影响评价、工程评价和工程管理评价。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运用以来 ,...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始建于 2 0世纪 5 0年代 ,经过原建、改建和多年运用 ,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三门峡水利枢纽后评价以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为主 ,兼顾影响评价、工程评价和工程管理评价。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运用以来 ,尤其在采用蓄清排浑方式运用后 ,发挥了显著的防洪、防凌、减淤、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总体评价 ,三门峡水利枢纽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且具有稳定的经济合理性。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和库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显著影响。在发挥正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不利影响也是严重的。建议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 ,充分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 ,处理和解决好库区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改变枢纽财务方面的不合理状况 ,建议尽快提高枢纽上网电价 ,并制定和实施枢纽社会效益的补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评价 经济评价 防洪 三门峡水利枢纽 黄河 影响评价 工程评价
下载PDF
黄河流域节水灌溉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国斌 阮本青 《中国水利》 1999年第5期32-33,共2页
一、黄河流域节水灌溉现状 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创造了比当时其他地区发达的农业文明。黄河河套地区由于引黄灌溉,被人们称之为“塞外江南”。但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黄河流域灌溉事业发... 一、黄河流域节水灌溉现状 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创造了比当时其他地区发达的农业文明。黄河河套地区由于引黄灌溉,被人们称之为“塞外江南”。但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黄河流域灌溉事业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引黄灌溉发展迅猛,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00万亩,到现在的1.2亿亩。年引水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占黄河年径流量的50%以上。进入70年代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节水灌溉 灌区
下载PDF
无源光纤脉冲磁场传感器的研制
9
作者 冯国斌 李真富 +2 位作者 刘福华 王晓明 杨鹏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研制了一种利用BiCaVIG晶体的磁光式光纤磁场传感器,并给出了传感头的基本结构。实测结果表明,在非线性小于±5%时传感器的线性动态范围优于70dB,噪声等效磁感应强度为1.5μT,传感器可用于脉冲弱磁场的测量。采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测... 研制了一种利用BiCaVIG晶体的磁光式光纤磁场传感器,并给出了传感头的基本结构。实测结果表明,在非线性小于±5%时传感器的线性动态范围优于70dB,噪声等效磁感应强度为1.5μT,传感器可用于脉冲弱磁场的测量。采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测出了一种BiCaVIG晶体的法拉第效应动态响应特性,其-3dB频带宽度约为DC~200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第效应 光纤传感器 磁场传感器
原文传递
竹笋采后木质化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关系(简报) 被引量:29
10
作者 席玙芳 罗自生 +2 位作者 程度 冯国斌 章雪忠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竹笋采后 10d内 ,PPO、POD和PAL活性呈迅速上升趋势 ,之后缓慢下降 ;木质素含量在采后 10d内迅速增加 ,随后缓慢增加。 1℃和 10℃之间的PPO、POD和PAL活性的差异都达显著水平 (P <0 .0 5 ) ,木质素含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 ... 竹笋采后 10d内 ,PPO、POD和PAL活性呈迅速上升趋势 ,之后缓慢下降 ;木质素含量在采后 10d内迅速增加 ,随后缓慢增加。 1℃和 10℃之间的PPO、POD和PAL活性的差异都达显著水平 (P <0 .0 5 ) ,木质素含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期 竹笋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木质化
下载PDF
170ps激光脉冲辐照可见光面阵Si-CCD的实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蔡跃 叶锡生 +3 位作者 马志亮 王立君 冯国斌 陈林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7-462,共6页
开展了532 nm ps激光辐照面阵Si-CCD的实验研究,建立了532 nm,170 ps激光辐照Si-CCD效应实验测量系统,观察到了各种典型的干扰和损伤效应现象并测量了阈值。对破坏后的CCD器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并深入分析了各种典型实验现象和... 开展了532 nm ps激光辐照面阵Si-CCD的实验研究,建立了532 nm,170 ps激光辐照Si-CCD效应实验测量系统,观察到了各种典型的干扰和损伤效应现象并测量了阈值。对破坏后的CCD器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并深入分析了各种典型实验现象和电路层面的损伤机理。开展了10 ns和150 fs激光对CCD探测器的辐照效应实验,并对不同脉宽激光与CCD相互作用阈值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能量密度为10^-8-10^-3J/cm^2时,会干扰CCD成像;激光能量密度超过10^-1J/cm^2时,则会出现CCD永久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激光损伤 Ps激光脉冲 Si-CCD 阈值
下载PDF
近红外激光光斑功率密度时空分布探测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振宝 冯国斌 +4 位作者 杨鹏翎 冯刚 张磊 闫燕 王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5-938,共4页
光束质量是评价高能激光系统指标的重要参数,准确测量激光功率密度时空分布是获取激光光束质量、验证改进激光系统设计及实际应用的重要依据。介绍了一种采用光电探测器阵列实现近红外波段高能激光束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的测量方法,可实现... 光束质量是评价高能激光系统指标的重要参数,准确测量激光功率密度时空分布是获取激光光束质量、验证改进激光系统设计及实际应用的重要依据。介绍了一种采用光电探测器阵列实现近红外波段高能激光束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的测量方法,可实现波长范围为0.9-1.7μm、功率密度为mW/cm^2-kW/cm^2量级的激光光斑参数测量,并具有探测光斑面积大和测量不确定度小等特点。给出了系统的标定结果,在弱光标定情况下,测量值与激光器输出功率标称值偏差在3%以内。该方法可以作为近红外激光束功率密度时空分布测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时空分布 探测器阵列 激光功率密度 光束质量
原文传递
LD泵浦瓦级单模高掺铒中红外光纤激光器(英文) 被引量:11
13
作者 沈炎龙 黄珂 +7 位作者 朱峰 于力 王飞 何中敏 姜畅 冯国斌 易爱平 叶锡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9,共5页
中红外激光在激光医疗、激光光谱学和红外对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结构紧凑、便携性好的中红外激光源,采用975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高掺铒氟化物双包层光纤实现了2.8μm的中红外光纤激光输出.将光纤耦合输出的中心波长为97... 中红外激光在激光医疗、激光光谱学和红外对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结构紧凑、便携性好的中红外激光源,采用975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高掺铒氟化物双包层光纤实现了2.8μm的中红外光纤激光输出.将光纤耦合输出的中心波长为975nm的半导体激光,经过消像差非球面透镜系统耦合进双包层光纤,激光谐振腔由高反镜和具有4%菲涅耳反射率的光纤端面组成,当注入到增益光纤的泵浦功率高于0.37 W时,获得了中红外激光输出.实验结果表明:中红外光纤激光器中心波长为2.785μm,谱宽0.9nm;工作阈值为0.37W,最大输出功率为0.98W,斜率效率为17%,激光工作模式为单模.利用高掺杂浓度铒离子间的能量转移上转换,获得了高效率瓦级单模中红外光纤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LD泵浦 掺铒 单模 光纤激光器
下载PDF
放电引发的非链式高功率重复频率HF/DF激光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珂 易爱平 +7 位作者 朱峰 唐影 赵柳 马连英 冯国斌 叶锡生 刘晶儒 赵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5,共5页
高功率重频HF/DF激光因其具有的波长和功率优势成为当前中红外激光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利用紫外预电离横向放电结构和工作气体循环系统建立的放电引发高功率重频HF/DF激光装置。在对激光工作介质SF6/C2H6混合气体放电特性和激光... 高功率重频HF/DF激光因其具有的波长和功率优势成为当前中红外激光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利用紫外预电离横向放电结构和工作气体循环系统建立的放电引发高功率重频HF/DF激光装置。在对激光工作介质SF6/C2H6混合气体放电特性和激光输出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强电负性气体的重频均匀体放电技术和气体快速循环置换技术研究,解决了泵浦源重频放电能量在气体介质中的有效沉积和提取问题,实现了激光器50Hz的重频稳定运行和能量稳定输出,HF激光的平均功率达到28W,脉宽100ns,峰值功率5.6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HF/DF激光 放电引发 重复频率 放电稳定性 气体循环
下载PDF
强激光辐照铝靶温度分布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振宝 吴勇 +2 位作者 杨鹏翎 冯国斌 张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61-2065,共5页
采用喷砂、磨砂、镀金表面处理工艺得到了铝靶的激光能量耦合系数。从经典傅里叶热传导方程出发,建立了强激光辐照铝靶下铝靶温度场分布数值模拟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了连续激光辐照下铝靶的温度场分布,给出了连续均匀光... 采用喷砂、磨砂、镀金表面处理工艺得到了铝靶的激光能量耦合系数。从经典傅里叶热传导方程出发,建立了强激光辐照铝靶下铝靶温度场分布数值模拟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了连续激光辐照下铝靶的温度场分布,给出了连续均匀光斑和高斯光斑辐照下,不同表面处理工艺的铝靶所对应的最大温升。开展了铝靶强激光辐照验证实验,利用热电偶实际测量得到了辐照激光光斑中心对应的铝靶背表面最大温升,该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对铝靶前表面的烧蚀形貌进行了分析,与理论计算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相符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 表面处理 耦合系数 温度场 有限元
原文传递
CCD中的激光光斑阴影现象及机理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震 周孟莲 +3 位作者 张检民 韦成华 冯国斌 叶锡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5-1371,共7页
对CCD相机在激光辐照下的暂时性失真问题进行了研究。用532nm连续激光辐照以线阵CCD为图像传感器的Piranha HS-41-02K30相机进行了实验,实验发现,激光光斑和3个与其大小、形状皆相似的暗斑同时、等间距地出现于感光阵列方向上。这些暗... 对CCD相机在激光辐照下的暂时性失真问题进行了研究。用532nm连续激光辐照以线阵CCD为图像传感器的Piranha HS-41-02K30相机进行了实验,实验发现,激光光斑和3个与其大小、形状皆相似的暗斑同时、等间距地出现于感光阵列方向上。这些暗斑即为CCD相机在激光辐照下的一种暂时性失真现象,本文称这3个暗斑为光斑阴影。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这一现象的规律和产生机理。分析认为,CCD图像传感器4个并行读出电路因共用同一偏置源而相互影响是产生光斑阴影现象的内在机制。推导了共偏置并行电路信号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式,由得到的关系式可知,降低公共偏置源与并行读出电路公共节点之间的电阻可减弱上述阴影失真现象;而用4个电压源分别为并行读出电路提供偏置,可以消除这种光斑阴影现象。本文推导的共偏置并行电路影响关系式不仅可解释阴影现象,也可为设计CCD器件时减弱或消除阴影失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相机 激光光斑 光斑阴影 并行读出电路
下载PDF
中红外激光功率密度探测单元的研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鹏翎 冯国斌 +2 位作者 王群书 闫燕 程建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49-1252,共4页
采用室温光导型HgCdTe探测器,研制了可用于中红外激光功率密度测量的探测单元,主要包括衰减片、探测器、放大电路、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5个部分。分析了室温中红外HgCdTe光电探测器的温度特性,并提出了探测器响应率温度自适应校正模... 采用室温光导型HgCdTe探测器,研制了可用于中红外激光功率密度测量的探测单元,主要包括衰减片、探测器、放大电路、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5个部分。分析了室温中红外HgCdTe光电探测器的温度特性,并提出了探测器响应率温度自适应校正模型。该探测单元工作温度为-40~30℃,功率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CDTE探测器 中红外激光 温度 自适应校正
下载PDF
基于光纤阵列的激光光斑测量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勇 杨鹏翎 +6 位作者 陈绍武 刘卫平 武俊杰 陶蒙蒙 刘福华 冯国斌 叶锡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6-28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激光光斑时空分布测量方法,采用在多层石英平板上制作V型槽并层叠石英光纤阵列的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抗激光损伤能力和空间分辨力的光纤阵列取样器,实现了激光光斑的空间分布取样。给出了光纤阵列的取样原理、取... 提出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激光光斑时空分布测量方法,采用在多层石英平板上制作V型槽并层叠石英光纤阵列的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抗激光损伤能力和空间分辨力的光纤阵列取样器,实现了激光光斑的空间分布取样。给出了光纤阵列的取样原理、取样器结构和大倍数光强衰减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光纤阵列抗激光损伤能力优于10kW/cm2(50s),系统空间分辨力优于3mm,测量误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光斑测量 光纤阵列 V型槽 熔石英
下载PDF
碲镉汞光导探测器在中红外激光测量中的热问题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检民 冯国斌 +2 位作者 杨鹏翎 张磊 赵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0,共9页
为了准确测量中红外高能激光系统的远场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等参数,分析了室温光导型碲镉汞(HgCdTe)探测器在环境温度变化和光热效应情况下存在的探测器光敏元温升等热问题,并分别给出了应对措施。从HgCdTe的电学参数经验公式和光导型探测... 为了准确测量中红外高能激光系统的远场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等参数,分析了室温光导型碲镉汞(HgCdTe)探测器在环境温度变化和光热效应情况下存在的探测器光敏元温升等热问题,并分别给出了应对措施。从HgCdTe的电学参数经验公式和光导型探测器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暗电阻和响应率与光敏元工作温度的相关性。建立了计入接触热阻和自然对流效应的光导型HgCdTe探测器热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光敏元与环境温度间的热平衡时间特性,提出了连续激光测量中的环境温度校正模型。讨论了激光辐照下探测器的动态响应特性,给出了激光加热探测器光敏元导致的附加光热信号的修正方法,该方法在典型应用条件下可将测量系统的单通道测量不确定度降低2%以上。目前,所述方法均已成功应用于多套远场激光光斑定量测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参数测量 激光能量测量 中红外激光 HGCDTE光导探测器 热信号修正
下载PDF
流场均匀性对重频HF激光能量稳定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珂 黄超 +8 位作者 赵柳 马连英 唐影 朱峰 易爱平 钱航 李高鹏 冯国斌 赵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0,共6页
放电引发重频HF/DF激光器具有的波长和功率优势使其成为当前中红外激光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在利用紫外预电离横向放电结构建立的放电引发重频HF激光装置上,通过对气体循环系统增益区流场结构分析和注入管道结构的优化设计开展的... 放电引发重频HF/DF激光器具有的波长和功率优势使其成为当前中红外激光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在利用紫外预电离横向放电结构建立的放电引发重频HF激光装置上,通过对气体循环系统增益区流场结构分析和注入管道结构的优化设计开展的重频能量稳定输出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管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放电增益区流场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气体置换的最低流速达到6.5 m/s,激光器稳定运行频率由60 Hz提高到100 Hz,且稳定体放电的单位体积放电沉积能量由1.6 J/(ml·atm)(1 atm=1.013×105Pa)提高到2.0 J/(ml·atm),激光平均功率达到4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HF激光 放电引发 重复频率 放电稳定性 气体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