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棉杂交种皮棉产量与相关性状间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复全 吕双俊 +1 位作者 谢德意 王付欣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对棉花杂交种皮棉产量有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表明 ,皮棉产量与衣分、单株铃数、株高、果枝始生节位、实收株数关系密切。四个产量构成因子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综合与农艺性状株高、果枝始生节位、霜前花率、实收株数、生... 对棉花杂交种皮棉产量有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表明 ,皮棉产量与衣分、单株铃数、株高、果枝始生节位、实收株数关系密切。四个产量构成因子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综合与农艺性状株高、果枝始生节位、霜前花率、实收株数、生育期关系密切。明确了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关联度 ,为有效选育棉花杂交种和丰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杂交种 皮棉产量 农艺性状 关联度
下载PDF
夏棉的生育特点与利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复全 谢德意 +1 位作者 王付欣 赵素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夏棉的生育特点与利用冯复全谢德意王付欣赵素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夏棉常年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棉花总播面积的1/4~1/3。棉农在多年实践中,对夏棉的丰产栽培积累了较丰富... 夏棉的生育特点与利用冯复全谢德意王付欣赵素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夏棉常年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棉花总播面积的1/4~1/3。棉农在多年实践中,对夏棉的丰产栽培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夏棉 生育特点 品种利用
下载PDF
夏棉棉铃空间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复全 王惠萍 王新望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2-13,共2页
棉花养分供应以纵向输送为主,横向输送为次。表现在棉花成铃特点上,则是近主茎的内围果节成铃率较高,远主茎的外围果节成铃率较低。因此在栽培技术上,应发展纵向结铃,使植株多长果枝,控制横向结铃,少长果节。
关键词 夏棉 棉花 棉铃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短季棉霜前皮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复全 谢德意 王付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0,49,共3页
对短季棉霜前皮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可知霜前花率和衣分对霜前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大 ,单株铃数和单株果枝数次之 ,铃重、果枝始生节位、株高、子指和生育期等对霜前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小。选育过程中要分清主次 ,抓主要性状的... 对短季棉霜前皮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可知霜前花率和衣分对霜前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大 ,单株铃数和单株果枝数次之 ,铃重、果枝始生节位、株高、子指和生育期等对霜前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小。选育过程中要分清主次 ,抓主要性状的改良 ,改进霜前花率和衣分并与其它性状相协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霜前皮棉产量 数量性状 灰色关联度 霜前花率 衣分
下载PDF
短季棉新品种豫早275
5
作者 冯复全 王惠萍 +2 位作者 谢德意 王付欣 吴耀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0,共2页
短季棉新品种豫早 2 75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 1990年用早熟丰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系豫早 110 9为母本 ,以高产优质新品系鲁 399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 1996~ 1998年该品种参加了全国夏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籽棉、皮棉、霜前皮... 短季棉新品种豫早 2 75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 1990年用早熟丰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系豫早 110 9为母本 ,以高产优质新品系鲁 399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 1996~ 1998年该品种参加了全国夏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平均分别比对照中棉 16增产 8.8%、9.9%、12 .4 % ,霜前皮棉增产达显著水平。棉纤维品质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 ,早熟、丰产兼抗棉花枯黄萎病 ,综合性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豫早275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棉花豫早1109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6
作者 冯复全 孙长法 +4 位作者 许尚仁 卢国生 郭翠英 王静 赵庚先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0,共2页
豫早1109在国家区试、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早熟性、抗病性。且产量高、纤维品质优。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一、棉花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比较据21点次的试验、示范... 豫早1109在国家区试、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早熟性、抗病性。且产量高、纤维品质优。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一、棉花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比较据21点次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表1)麦垄点种和麦(油菜)后直播,豫早1109均表现为增产,平均亩产皮棉72.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短季棉新品种——豫早275
7
作者 冯复全 王惠萍 +2 位作者 谢德意 王付欣 吴耀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8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短季棉 豫早275 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棉花抗虫杂交种发芽率和纯度快速鉴定方法
8
作者 冯复全 唐中杰 段峥峥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杂交种子 发芽率 抗虫 棉花 制种面积 纯度鉴定 杂种 增加 农户 扩大
下载PDF
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7
9
作者 谢德意 王惠萍 +1 位作者 王付欣 冯复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1,13,共3页
研究了 Na Cl对豫棉 1 5号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 Na Cl (0 .4%以下 )能促进种子萌发 ,而高浓度 (>0 .7% )时则显著抑制 ;无论盐浓度高低 ,都对棉花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当 Na C1浓度超过 0 .5 %时 ,幼茵... 研究了 Na Cl对豫棉 1 5号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 Na Cl (0 .4%以下 )能促进种子萌发 ,而高浓度 (>0 .7% )时则显著抑制 ;无论盐浓度高低 ,都对棉花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当 Na C1浓度超过 0 .5 %时 ,幼茵的主根长、子叶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棉花 发芽率 幼苗生长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陆地棉功能叶不同生育时期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新望 王惠萍 +1 位作者 李俊尧 冯复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急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急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铃以前随叶片发育而上升,结铃后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发现,其酶谱构成随生育进程而变化,早熟品种在开花期酶带条数最多,其中出现两条慢带,而中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包括低酚棉)则在吐絮期最多,此时早熟、中早熟和中熟品种均有一条慢带,但晚熟品种始终未出现慢带,推测慢带可能与品种的成熟期有关。结果还表明,早熟品种三种酶活性在吐絮前与其它品种的差异不明显,有时还比其它品种略高,说明尽管早熟品种生育期较短,但其功能叶的生理生化功能仍很旺盛。低酚棉上述生理指标与有酚棉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功能叶 酶活性 脂质过氧化作用 棉花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短季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付欣 谢德意 +2 位作者 王惠萍 冯复全 张明勤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6-17,共2页
在干旱胁迫下 ,不同短季棉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反应不同。和正常条件相比 ,豫棉 1 2、中棉所1 6、辽棉 9号三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传导和蒸腾速率减小 ,丙二醛 ( MDA)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增强 ,过氧化氢酶 ( CAT)活性基本保... 在干旱胁迫下 ,不同短季棉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反应不同。和正常条件相比 ,豫棉 1 2、中棉所1 6、辽棉 9号三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传导和蒸腾速率减小 ,丙二醛 ( MDA)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增强 ,过氧化氢酶 ( CAT)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在整个生育期中 ,以盛花期对干旱胁迫最为敏感 ,综合几个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 ,以豫棉 1 2的抗旱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短季棉 净光合速率 气孔传导 棉花
下载PDF
短季杂交棉新品种银山1号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德意 吕淑平 冯复全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银山 新品种 杂交棉 杂交组合 2000年 选育过程 杂交优势 优质高产 亲本特点 杂种一代 杂交种 短季棉 配合力 抗病虫 棉花 纯系 病圃 性比 母本
下载PDF
豫棉12选育及品种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惠萍 冯复全 +1 位作者 魏鸿彬 赵国宇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短季棉 豫棉12 品种特性 选育
下载PDF
中棉所10号及其主要衍生品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惠萍 冯复全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3-14,共2页
中棉所10号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短季棉品种。该品种是从黑山棉中选出23号长绒变异株之后,又从中选出变异株509而成,1980年定名并参加全国耕作改制区域试验,1981年继续进行第二年试验。
关键词 棉花 中棉所10号 衍生品种
下载PDF
特早熟棉花新品种豫早73
15
作者 王付欣 谢德意 +1 位作者 冯复全 王惠萍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特早熟品种 豫早73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下载PDF
短季棉新品种豫棉12号的选育
16
作者 王惠萍 冯复全 +2 位作者 谢德意 王新望 张海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6期10-11,共2页
短季棉新品种豫棉12号的选育王惠萍冯复全谢德意王新望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棉12号(原名豫早42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短季棉新品种。其籽棉、皮棉产量在199... 短季棉新品种豫棉12号的选育王惠萍冯复全谢德意王新望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棉12号(原名豫早42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短季棉新品种。其籽棉、皮棉产量在1991~1995年的品系比较试验、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短季棉 豫棉12号 选择育种
下载PDF
高产早熟优质抗病短季棉豫早1109的选育
17
作者 王惠萍 冯复全 王新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共3页
豫早1109在1989—1991年黄河流域区试和河南省区试、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居首位,增产达显著水平,比对照中棉14号增产6.1%—19.5%。生育期105—113天,霜前花率82.2%—90.3%,枯黄萎病指数分别为0.4、29.5。棉纤维主体长度29.9mm,... 豫早1109在1989—1991年黄河流域区试和河南省区试、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居首位,增产达显著水平,比对照中棉14号增产6.1%—19.5%。生育期105—113天,霜前花率82.2%—90.3%,枯黄萎病指数分别为0.4、29.5。棉纤维主体长度29.9mm,整齐度90.6%,强力3.83g,细度5993m/g,断长22.95km、成熟系数1.66、单铃重5—5.5g,衣分35%—36%,子指11—12g.生长稳健。开花、结铃、吐絮集中,耐肥水、增产潜力大,适于黄河流域两熟制棉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抗病性 育种
下载PDF
特早熟短季棉豫早73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吕淑平 谢德意 冯复全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短季棉 特早熟 麦后直播 麦棉套种 适宜播种期 选用良种 适期播种 生产用种 气候特点 黄河流域 成熟度 发芽率 发芽势 包衣种 河南省 行距 播种后 子粒 种子 脱绒 灌水 行间 小麦
下载PDF
短季棉新品种选育的实践与体会
19
作者 王惠萍 冯复全 李俊尧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麦(油)棉两熟制的发展,促进了短季棉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现介绍我们在短季棉新品种选育工作中的一些认识与体会。表1短季棉品一、短季棉育种现状通过国家'七五'攻关,选育短季棉新品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品种的丰产性能提高。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选育
下载PDF
河南省夏棉品种(系)区域试验概述
20
作者 王惠萍 冯复全 王新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1-13,共3页
1990—1991年为河南省夏棉品种区域试验的第二轮,承担试验的协作单位有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南阳地区农科所、洛阳市农科所、商丘地区农科所、黄泛区农场农科所、泌阳县农科所,延津县、兰考县、新野县棉办及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等。统... 1990—1991年为河南省夏棉品种区域试验的第二轮,承担试验的协作单位有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南阳地区农科所、洛阳市农科所、商丘地区农科所、黄泛区农场农科所、泌阳县农科所,延津县、兰考县、新野县棉办及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等。统一参加试验的品种(系)5个,有豫早1109、中268、中H6074、新84—2、百农84—1,对照品种均为中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